组合套式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6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套式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把组合套与瓶嘴结合在一起的套接式的防伪盖。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瓶盖都是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内盖是由内塞和瓶嘴两部分组成,瓶嘴高出瓶口,而且,瓶盖的外部都是用铝筒包装起来,并在铝筒上设有连点切线,当开启瓶盖时,切线断开起到防伪的作用,这种瓶盖防伪效果较差,而且,它把组合套分为两部分,在生产时须开两套模具,且组装工序复杂,生产进度慢,劳动效率低。且易将铝筒件7的连接点拉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工装程序,生产效率高,且能保持外表美观的防伪组合套式防伪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组合套式防伪盖,由内塞5和内塞5内的玻璃球4组成,其特点在于在内塞5外套有带卡爪13的组合套3,在组合套3的下部套有铝筒2,组合套3的上部通过螺纹11与内盖7连接,内盖7外部套有外盖8,外盖8的外部又套接一铝盖12,组合套3的中部套有爆裂环6。内盖7的外部设有凸筋10,外盖8的内部设有凸筋9。组合套3的中部带有凸筋15和爆裂环6内的凸筋相交合,且爆裂环6的上部插入外盖8的凸筋9的间隙中。在组合套3的上部与内盖7之间设有垫环14。组合套(3)的上部与内盖(7)之间的螺纹为多头细螺纹。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由于组合套3为一体,一改传统瓶盖组合套由卡爪套和瓶嘴组成的模式,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一套模具,且无须焊接;由于组合套3的上部通过多头细螺纹11与内盖7连接,在装配时可以通过压入的方式进行装配,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装配速度,实现了自动化,宜于工业化规模生产;由于所有的部件都是通过压入套接的方式所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为组合套式防伪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给出一个实施例将内塞5装入瓶嘴1内,并将玻璃球4装入内塞5内中,然后在内塞5外套有带卡爪13的组合套3,在组合套3的下部套上铝筒2,再在组合套3的中部套上爆裂环6,然后在组合套3的上部压入内盖7,在内盖7外部套入外盖8,外盖8的外部再套上铝盖12便完成装配程序。当打开瓶盖时,可以用力扭外盖8,由于外盖8的内部设有凸筋9,内盖7的外部设有凸筋10,且凸筋之间相交合,所以扭动外盖8的同时也扭动了内盖7。由于组合套3的上部通过多头细螺纹11与内盖7连接,所以内盖7、外盖8和铝盖12一起离开组合套3的上部,瓶盖被打开。当内盖7、外盖8和铝盖12一起扭动时,由于爆裂环6的上部插入外盖8的凸筋9的间隙中,所以爆裂环6被一起扭动,但是由于组合套3的中部带有凸筋15和爆裂环6内的凸筋相交合,使得爆裂环6不能旋转,所以迫使爆裂环6爆裂破坏,从而起到防伪作用。
权利要求1.组合套式防伪盖,由内塞(5)和内塞(5)内的玻璃球(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内塞(5)外套有带卡爪(13)的组合套(3),在组合套(3)的下部套有铝筒(2),组合套(3)的上部通过螺纹(11)与内盖(7)连接,内盖(7)外部套有外盖(8),外盖(8)的外部又套接一铝盖(12),组合套(3)的中部套有爆裂环(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套式防伪盖,其特征在于内盖(7)的外部设有凸筋(10),外盖(8)的内部设有凸筋(9)。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套式防伪盖,其特征在于组合套(3)的中部带有凸筋(15)和爆裂环(6)内的凸筋相交合,且爆裂环(6)的上部插入外盖(8)的凸筋(9)的间隙中。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套式防伪盖,其特征在于在组合套(3)的上部与内盖(7)之间设有垫环(14)。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套式防伪盖,其特征在于在组合套(3)的上部与内盖(7)之间的螺纹为多头细螺纹。
专利摘要组合套式防伪盖,由内塞(5)和内塞(5)内的玻璃球(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内塞(5)外套有带卡爪(13)的组合套(3),在组合套(3)的下部套有铝筒(2),组合套(3)的上部通过螺纹(11)与内盖(7)连接,内盖(7)外部套有外盖(8),外盖(8)的外部又套接一铝盖(12),组合套(3)的中部套有爆裂环(6)。本实用新型不仅保持了铝筒件外观美观和防伪作用,而且减少了工装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D49/00GK2579827SQ0226976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1日
发明者孙瑞远, 杨永军 申请人:孙瑞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