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6072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水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加热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烧水桶。
背景技术
海拔较高的高原及戈壁、荒滩、草原等人迹罕见的地方,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给在野外从事勘探、考察、测绘、考古、探险等工作人员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特别是对从事上述工作组成人员较少的群体。高原地区气压一般较低,水受热不到标准压力沸点(100℃)就沸腾蒸发,由于水温不够,别说喝真正的开水了,连饭也难蒸熟。尽管近些年压力锅的使用给从事上述野外工作的人员解决了饮食方面的一定困难,由于压力锅的性能相对单一,能源利用率也相对较低(只能从其底部加热),仍不能满足从事上述工作人员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热能利用率高的、不仅可供(热)开水,还可以提供蒸汽的多用途烧水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水桶,包括上部对应两侧带有手柄5、下部对应两侧分别带有余热总出口3和热源进口11的桶体6、水嘴1、液位计4、进水管7、压力表8、出汽管9及横向安装在桶体6内下部的热源进口导管10、带有热源出口13的热源分配室12、带有余热进口15的余热汇合室2、通过热源出口13和余热进口15将热源分配室12和余热汇合室2连通的热源导管14;桶体6为长方体,水嘴1安装在桶体6一侧的下部并与桶体6内连通,液位计4固定在桶体6一侧的合适部位(水嘴1的上侧),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桶体6内连通,可使人手插握的手柄5固定在桶体6上部的对应两侧(其中一只手柄5在液位计4的上侧),分别带有控制阀的进水管7和出汽管9对应固定在桶体6的上面并与桶体6内连通,压力表8(可连接一控制阀)与桶体6内连通固定安装在桶体6的上面。其特点是桶体6下部对应两侧的合适位置分别开有作为余热总出口3和热源进口11的圆孔,热源进口导管10的喇叭口端与桶体6上的预留圆孔——即热源进口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带有热源出口13的热源分配室12连通相接;带有余热进口15的余热汇合室2为一端封口的圆桶,其开口端与桶体6上的预留圆孔——即余热总出口3密封连接;若干根热源导管14的两端口分别与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和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密封连接,并将热源分配室12与余热汇合室2连通。这样,当给内部装有一定高度(液位至少将最上边的热源导管14淹没)水的烧水桶加热时,热源(喷灯火焰)从热源进口11进入,经热源进口导管10进入热源分配室12后,通过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经热源导管14及与热源导管14一端相连通的、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进入余热汇合室2,通过热交换过程的热源已成为余热,从若干根热源导管14进入余热汇合室2后经余热总出口3排出。
一种烧水桶,由水嘴1、液位计4、手柄5、桶体6、进水管7、压力表8、出汽管9组成,水嘴1安装在桶体6一侧的下部并与桶体6内连通,液位计4固定在桶体6一侧的合适部位(水嘴1的上部),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桶体6内连通,可使人手插握的两个手柄5分别固定在桶体6上部的对应两侧(其中一只手柄5固定在液位计4的上部),分别带有控制阀的进水管7和出汽管9对应固定在桶体6的上面并于桶体6内连通,压力表8与桶体6内连通固定安装在桶体6的上面,其特征在于热源进口11和余热总出口3分别处于桶体6下部两侧的对应位置,热源进口导管10的喇叭口端与桶体6下部一侧的热源进口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带有热源出口13的热源分配室12连通相接;带有余热进口15的余热汇合室2为一端封口的桶体,其与桶体6下部一侧的余热总出口3密封连接;热源导管14的两端口分别与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和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密封连接,并将热源分配室12与余热汇合室2连通。
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烧水桶,其特征还在于热源分配室12朝向余热汇合室2的一端呈一外弧面。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烧水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水桶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嘴 2—余热汇合室 3—余热总出口 4—液位计5—手柄 6—桶体 7—进水管 8—压力表9—出汽管 10—热源进口导管11—热源进口 12—热源分配室13—热源出口 14—热源导管15—余热进口图2为图1的左视表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嘴 2—余热汇合室 3—余热总出口 4—液位计5—手柄 6—桶体 7—进水管图3为图1的右视表面结构示意图,其中5—手柄 6—桶体 9—出汽管 10—热源进口导管
11—热源进口图4为图1的俯视表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嘴4—液位计5—手柄 6—桶体7—进水管 8—压力表9—出汽管图5为图1的A-A向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嘴2—余热汇合室 3—余热总出口4—液位计5—手柄6—桶体 10—热源进口导管 11—热源进口12—热源分配室 13—热源出口 14—热源导管 15—余热进口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烧水桶的实现过程本实用新型烧水桶的桶体6为金属薄板加工而成的长方体,其余构件水嘴1、液位计4、手柄5、进水管7、压力表8、出汽管9以及与进水管7和出汽管9配套的控制阀,均为一般市场常规产品,在此不细述。现主要叙述桶体6及桶体6内下部各构件的加工、连接关系桶体6选用厚度适当的金属薄板加工成长、宽、高度适宜的长方型桶体,沿桶体6高度的一端面长度的中心线加工3个直径适宜的透孔,以备分别连接安装进水管7、压力表8和出汽管9,桶体6安装进水管7、压力表8和出汽管9的这一端为桶体6的上部。在桶体6的两侧(较窄的两面,即含高度和宽度的两个面)下部合适位置分别开上直径适宜的透孔,其中一个在桶体6的右侧(图1),直径稍小,为热源进口11;桶体6左侧(图1)直径稍大的孔洞为余热总出口3;在余热总出口3同侧的下部(接近桶体6的底部)开一直径大小适宜的透孔,以备安装水嘴1;再在余热总出口3同侧合适位置开二个直径、上下距离适宜的透孔,以备安装液位计4。
桶体6内各构件(余热汇合室2、热源进口导管10、热源分配室12和热源导管14)1、余热汇合室2余热汇合室2为一高度适宜且一端开口的圆桶,其直径与桶体6上的余热总出口3的直径相同,桶体周围开上若干个直径适宜的透孔,这些透孔就是余热进口15,以备连接热源导管14。
2、热源进口导管10为一段两端口径不同的圆管,其口径较大的一端(喇叭口)的直径与桶体6上的热源进口11的直径相同,口径较小的一端与热源分配室12相连通。
3、热源分配室12为一个一端呈外弧面,一端为平面的桶体,桶体四周开有与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的直径、数量相同的透孔,这些透孔便是热源出口13,以备连接热源导管14。桶体平面端的中间开有一个直径与热源进口导管10的小口径端的直径相同的透孔,以备与热源进口导管10连通。
4、热源导管14为长度适当、直径与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或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相同,数量与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或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的个数相同,热源导管14一端与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密封连通,一端与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密封连通。
上述桶体6内各构件的连接热源进口导管10小口径的一端与热源分配室12的桶体平面端中间的开口密封连接;热源导管14的两端口分别与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和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密封连通,连通后的余热汇合室2桶体的封口端朝向热源分配室12的桶体的外弧面一端,连通后的整体长度(即从余热汇合室2的开口端到热源进口导管10的喇叭口端)应与桶体6内部的长度一致。
组装为方便组装,桶体6的底部不封口。分别一一将水嘴1、液位计4、进水管7、压力表8、出汽管9及进水管7、出汽管9上的控制阀连接安装到桶体6的预留位置;两只手柄5一只固定在液位计4上部的桶体6表面的中间位置,另一只则固定在桶体6另一对应面的相同位置;将余热汇合室2、热源导管14、热源分配室12和热源进口导管10的连接体的余热汇合室2的开口端朝向桶体6上的余热总出口3放到桶体6内,待余热汇合室2的开口端与桶体6上的余热总出口3和热源进口导管10的喇叭口端与桶体6上的热源进口11相互吻合后,将两吻合处密封固定,最后密封固定桶体6的底部开口。
实施例以容积为53000cm3左右的烧水桶为例,桶体6、余热汇合室2、热源进口导管10和热源分配室12均用1.5mm的钢板,桶体6的长为440mm、高550mm、宽220mm;以桶体6的两侧(高、宽度的一面)高度的中心线上距底部170mm处为圆心,开两个直径分别为60mm和80mm的圆孔,大口径的孔在桶体6的左侧(图1),为余热总出口3;小口径的孔在桶体6的右侧(图1),为热源进口11。余热汇合室2桶体的高度为80mm,热源进口导管10的总长度为75mm,喇叭口端的直径为60mm,另一端的直径为45mm;热源分配室12的总高为85mm,其中直桶高50mm,弧面高35mm,直桶平面底板的直径为200mm,以底板圆心为圆心开一直径为45mm的圆孔。余热汇合室2与热源分配室12上的余热进口15和热源出口13的直径相同,均为12mm,且数量相同,均为10个;而连接余热进口15和热源出口13的热源导管14的直径也为12mm,其长度以将余热进口15和热源出口13密封连通后,从余热汇合室2的开口端到热源进口导管10的喇叭口端的长度等于桶体6内部的长度为宜,即总长为440mm,由于两连接口(热源出口13和余热进口15)的开口方向不互相相对,故热源导管14只有通过作适当弯曲后才可实现密封连接。水嘴1为15mm的热水阀;液位计4长度为250mm;进水管7、出汽管9及压力表8的连接管的内径均为20mm、长度及壁厚适宜的金属管。手柄的长度及离开桶体6外壁的距离以一般成人的手能顺利插握其中为宜,长100mm,距桶体6的外壁30mm即可。
桶体6按设计尺寸加工时,其下部(桶底——即不安装进水管7、压力表8和出汽管9的一面)暂不封口。分别一一将水嘴1、液位计4、进水管7、压力表8、出汽管9及进水管7、出汽管9上的控制阀连接安装到桶体6的预留位置;两只手柄5一只固定在液位计4上部的桶体6表面的中间位置,另一只则固定在桶体6另一对应面的相同位置;将余热汇合室2、热源导管14、热源分配室12和热源进口导管10的连接体的余热汇合室2的开口端朝向桶体6上的余热总出口3放到桶体6内,待余热汇合室2的开口端与桶体6上的余热总出口3和热源进口导管10的喇叭口端与桶体6上的热源进口11相互吻合后,将两吻合处密封固定,最后密封固定桶体6的底部开口。
本应用新型烧水桶适用于高原及戈壁、荒滩、草原等交通不便的地方使用,其热源为燃油喷灯,喷灯火焰的热能通过桶体6上的热原进口11经热源进口导管10进入到热源分配室12后,由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进入热源导管14至余热进口15变成余热进入余热汇合室2,最后从余热总出口3排出。由于桶体6内的水位将桶体6内下部的连接构件全部浸没,增加了受热面,故在热源不断供出的同时,通过热交换,使热源得到充分利用。必要时,还可在桶体6的上部安装报警泄压装置。
本应用新型烧水桶设计合理,热能利用率高,使用操作方便,不仅可提供热水、开水、还能提供蒸汽,可完全满足在交通不便、坏境恶劣从事野外工作的组成人员较少的群体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烧水桶,由水嘴[1]、液位计[4]、手柄[5]、桶体[6]、进水管[7]、压力表[8]、出汽管[9]组成,水嘴[1]安装在桶体[6]一侧的下部并与桶体[6]内连通,液位计[4]固定在桶体[6]一侧的合适部位(水嘴[1]的上部),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桶体[6]内连通,可使人手插握的两个手柄[5]分别固定在桶体[6]上部的对应两侧(其中一只手柄[5]固定在液位计[4]的上部),分别带有控制阀的进水管[7]和出汽管[9]对应固定在桶体[6]的上面并于桶体[6]内连通,压力表[8]与桶体[6]内连通固定安装在桶体[6]的上面,其特征在于热源进口[11]和余热总出口[3]分别处于桶体[6]下部两侧的对应位置,热源进口导管[10]的喇叭口端与桶体[6]下部一侧的热源进口[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带有热源出口[13]的热源分配室[12]连通相接;带有余热进口[15]的余热汇合室[2]为一端封口的桶体,其开口端与桶体[6]下部一侧的余热总出口[3]密封连接;热源导管[14]的两端口分别与热源分配室[12]上的热源出口[13]和余热汇合室[2]上的余热进口[15]密封连接,并将热源分配室[12]与余热汇合室[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水桶,其特征在于热源分配室[12]朝向余热汇合室[2]的一端呈一外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加热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烧水桶。与通常所见的通过底部加热的烧水桶不同的是,该烧水桶的热能利用是通过桶体内部的连接装置实现的桶体的对应两侧各开一孔,一为热源进口,一为余热总出口。在桶体内,余热汇合室的开口端与桶体上的余热总出口连通;热源进口导管的一端与桶体上的热源进口连通,而另一端与热源分配室连通。热源导管又将热源分配室与余热汇合室连通;热能从热源进口经热源进口导管进入热源分配室后,从热源分配室上的热源出口经热源导管从余热汇合室上的余热进口进入余热汇合室、最后从桶体上的余热总出口排出。由于水将桶体内的连接装置完全浸没,故在热能不断供出的同时,通过热交换,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该烧水桶不仅能提供热水、开水,还可以提供蒸汽。
文档编号B65D81/18GK2589384SQ0228751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王勇 申请人:王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