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缠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5958阅读:1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缠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缠线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各种电器的电线由于固定的长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给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以最为普便的手机充电器为例,因为电线的长度太短而达不到使用要求,但过长的电线又给日常生活的存放和携带造成很多的不便。而且,其它的充电器和电器设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为避免电线乱缠所带来的烦恼,真正做到电线用多长就拉出多长,不用时就将电线收起的目的,需要一种新的产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缠线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轮轴设置在壳体内,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内凹槽的缠线轮套接在轮轴上,发条设置在缠线轮的内腔,一端固定在缠线轮内壁上,一端固定在轮轴上,锁紧装置设置在壳体内,设置有环形连接滑道的滑动电源连接盘安装在缠线轮内腔的一端,弹性电源连接触点分别与环型连接滑道滑动连接,电线缠绕在缠线轮上,一端通过滑动电源连接盘上的环形连接滑道与接出线口的弹性电源连接触点连接,一端通过壳体的侧孔穿出壳体。锁紧装置是由自锁开关、支点销、自锁压杆、自锁滑动轮、复位弹簧、侧板、横板、弧形锁紧开关和弧形滑道构成,横板设置在壳体内部缠线轮的上方,自锁开关通过支点销固定在横板上,其一端穿出壳体,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设置有滑槽的自锁压杆连接,自锁滑动轮设置在滑槽上并夹在设置在壳体内一侧的侧板和缠线轮边缘之间;设置有弧形滑槽的弧形锁紧开关设置在壳体的弧形滑道中,其凸起部分露出壳体外,弧形滑槽与壳体内侧的突起滑动相接。
拉出电线时导致缠线轮顺时针转动,同时缠线轮带动发条,将发条上紧,当达到所需长度时,松开电线,发条带动缠线轮反转。此时,自锁滑动轮与缠线轮边缘和侧板产生磨擦,并被挤压,缠线轮被锁紧,阻止了缠线轮的反转;当用完电线时,将自锁开关按下,自锁开关带动自锁压杆上抬,自锁滑动轮顺势抬起,缠线轮则在发条的作用下反转,将电线收起,松开自锁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锁开关弹起,恢复自锁原状。当使用弧形锁紧开关锁紧时,电线拉出所需长度后,将孤形锁紧开关推下,由于孤形锁紧开关的孤线与缠线轮边缘的孤线是可以相交的,所以当缠线轮逆转时,将使推下的孤形锁紧开关的下部与缠线轮边缘越卡越紧,缠线轮被锁紧;当将孤形锁紧开关复位后,孤形锁紧开关的下部不与缠线轮边缘接触,电线也可自由进出。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缠线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自动缠线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缠线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缠线轮,其结构是由壳体1、缠线轮3、轮轴4、发条5、电线6、锁紧装置、滑动电源连接盘15、环形连接滑道17和弹性电源连接触点16构成,轮轴4设置在壳体1内,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1的侧壁上,缠线轮3套接在轮轴4上,发条5设置在缠线轮3的内腔里,一端固定在缠线轮3内壁上,一端固定在轮轴4上,锁紧装置设置在壳体1内,设置有环形连接滑道17的滑动电源连接盘15安装在缠线轮3内腔的一端,弹性电源连接触点16分别与环形连接滑道17滑动连接,电线6缠绕在缠线轮3上,一端通过滑动电源连接盘15上的环形连接滑道17与接出线口的弹性电源连接触点16连接,一端通过壳体1的侧孔穿出壳体1。
锁紧装置是由自锁开关13、支点销12、自锁压杆11、自锁滑动轮8、复位弹簧14、侧板10、横板2、弧形锁紧开关7和弧形滑道20构成,横板2设置在壳体1内部缠线轮3的上方,自锁开关13通过支点销12固定在横板2上,其一端穿出壳体1,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设置有滑槽9的自锁压杆11连接,自锁滑动轮8设置在滑槽9上并夹在设置在壳体1内一侧的侧板10和缠线轮3边缘之间;设置有弧形滑槽18的弧形锁紧开关7设置在壳体1的弧形滑道20中,其凸起部分露出壳体1外,弧形滑槽18与壳体1内侧的突起19滑动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缠线轮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自动缠线轮,包括壳体、缠线轮、轮轴、发条、电线、锁紧装置、滑动电源连接盘、环形连接滑道和弹性电源连接触点,其特征在于轮轴设置在壳体内,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内凹槽的缠线轮套接在轮轴上,发条设置在缠线轮的内腔,一端固定在缠线轮内壁上,一端固定在轮轴上,锁紧装置设置在壳体内,设置有环形连接滑道的滑动电源连接盘安装在缠线轮内腔的一端,弹性电源连接触点分别与环型连接滑道滑动连接,电线缠绕在缠线轮上,一端通过滑动电源连接盘上的环形连接滑道与接出线口的弹性电源连接触点连接,一端通过壳体的侧孔穿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缠线轮,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是由自锁开关、支点销、自锁压杆、自锁滑动轮、复位弹簧、侧板、横板、弧形锁紧开关和弧形滑道构成,横板设置在壳体内部缠线轮的上方,自锁开关通过支点销固定在横板上,其一端穿出壳体,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设置有滑槽的自锁压杆连接,自锁滑动轮设置在滑槽上并夹在设置在壳体内一侧的侧板和缠线轮边缘之间;设置有弧形滑槽的弧形锁紧开关设置在壳体的弧形滑道中,其凸起部分露出壳体外,弧形滑槽与壳体内侧的突起滑动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缠线轮,属于电器辅助装置,其结构是由壳体、缠线轮、轮轴、发条、电线、锁紧装置、滑动电源连接盘、环形连接滑道和弹性电源连接触点构成,轮轴设置在壳体内,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内凹槽的缠线轮套接在轮轴上,发条设置在缠线轮内腔,一端固定在缠线轮内壁上,一端固定在轮轴上,锁紧装置设置在壳体内,设置有环形连接滑道的滑动电源连接盘安装在缠线轮内腔的一端,弹性电源连接触点分别与环形连接滑道滑动连接,电线缠绕在缠线轮上,一端与接出线口的弹性电源连接触点连接,一端通过壳体的侧孔穿出壳体。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缠线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B65H75/38GK2619916SQ0321704
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2日
发明者张震 申请人:张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