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盘、支架和底座;所述主盘、支架和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主盘包括盘面和转轴;所述盘面包括多根主盘管和挡板,多根主盘管在转轴径向的同一平面内呈辐射状分布并与转轴连接,挡板设置在相邻主盘管之间并与主盘管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瓦和轴承,轴瓦和轴承从外向内套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支杆和与主盘接触的卡盘,支杆上设置有与轴承连接的键和与卡盘连接的卡孔,卡盘上设置有推力球轴承;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脚和底座盘,底座盘与支杆套接。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快速拆卸或多种形式的组装,受限小且便于搬运,适用范围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的绕线架体积较大,多用于较开阔的施工现场且需要大型设备进行运输或搬运,缺少适用于山区或农村等施工现场空间有限、运输道路崎岖不平等施工条件有限的便携式绕线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可进行快速拆卸或多种形式的组装,受施工条件制约小且便于搬运,适用范围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可进行快速拆卸或多种形式的组装,受限小且便于搬运,适用范围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盘、支架和底座;所述主盘、支架和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主盘包括盘面和转轴;所述盘面包括多根主盘管和挡板,多根主盘管在转轴径向的同一平面内呈辐射状分布并与转轴连接,挡板设置在相邻主盘管之间并与主盘管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瓦和轴承,轴瓦和轴承从外向内套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支杆和与主盘接触的卡盘,支杆上设置有与轴承连接的键和与卡盘连接的卡孔,卡盘上设置有推力球轴承;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脚和底座盘,底座盘与支杆套接。
[0005]本实用新型中的绕线架主要由主盘、支架和底座三大块组合而成;所述主盘包括盘面和转轴;所述支架包括支杆和卡盘;所述底座包括底脚和底座盘;所述盘面包括主盘管和挡板。所以,整个绕线架可首先拆卸为主盘、支架和底座,再进一步拆卸成主盘管、挡板、轴瓦、轴承、支杆、卡盘、底脚和底座盘。拆卸后的零部件体积小巧方便运输,需要使用时可灵活快速的连接进行组合。
[0006]采用盘面和转轴组合的主盘,转轴内的轴承与支杆键连接,主盘整体沿固定支杆旋转,可使线径较小的线缆在盘面范围内沿转轴有规律的依次缠绕,避免发生线缆过度扭曲或钩损等情况。所述主盘包括盘面和转轴,两个盘面和一个转轴为一组,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调节。若只需收放一种线缆,可采用一组主盘进行一种线缆的收、放或同时收放;若需收放两种线缆,可在同一支架上采用两组主盘进行独立收放,也可以在同一组主盘上进行联动收放;若需收放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线缆,可在同一支架上采用三组主盘进行独立收放。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立式支架,支架纵向设置,下部与底座套接,中上部与主盘套接。
[0008]立式支架占地面积小,适合于绕线架摆放空间小、平台面积小等施工环境下,对单一线缆进行收放。所述主盘套接在支架上由卡盘定位在支架的中上部,支架下部穿过底座盘中间的圆环与底座连接,底座立在地面或搭建的平台上作为整个绕线架的支撑。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盘外套于主盘下方的支杆上并通过卡孔固定,卡盘面上的推力球轴承侧平面与主盘面紧密接触。
[0010]推力球轴承用于承受轴向载荷为主的轴向、径向联合载荷。卡盘外套在支杆上并固定,立式支架中上部套接的主盘受重力向下压在下方的卡盘上,卡盘上的推力球轴承主要承受竖直方向的轴向力,配合固定在支杆上的卡盘承受主盘重力。主盘盘面与卡盘表面的推力球轴承侧平面紧密连接,推力球轴承承受径向力,支撑主盘沿支杆的旋转。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盘包括主体和卧式套;所述底座盘主体为扁平圆环,其中一个平面与底脚连接,另一平面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卧式套设置有与T形滑槽配套的T形凸台;所述卧式套通过T形凸台和T形滑槽的连接与底座盘主体连接。T形配套的滑槽和凸台的连接既容易定位又方便固定,拆装便捷。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卧式支架,支架横向设置,两端与底座上的卧式套连接,中间与主盘连接。
[0013]卧式支架承载力大,适用于较宽阔环境下,对多种线缆分类收放。所述卧式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底座,两个底座分别设置在支架两端。为提高支架的承载力,当主盘数量增加时可在支架中部增加底座进行支撑。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卡盘两个一组,对称外套在主盘两侧的支杆上并通过卡孔固定,两侧卡盘面上的推力球轴承的侧平面均与主盘盘面紧密接触。卧式支架上的主盘在竖直平面内沿支杆旋转,此时两侧推力球轴承承受水平方向的轴向力并配合固定在支杆上的卡盘主要起卡位作用,同时卡盘上的推力球轴承的侧平面与主盘盘面接触可减少摩擦力。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盘曲面还设置有槽口 ;所述底脚与底座盘连接端设置有与槽口对应的连接头;所述底脚通过连接头嵌入槽口与底座盘连接。
[0016]底脚和底座盘采用插接式的连接便于拆卸。所述底脚的连接头前部呈瓦形,其弧度与槽口对应,通过宽度较窄的连接柱与底脚主体连接;所述底座的槽口的开口为L形,内腔投影比开口宽;所述连接头从槽口纵向边进入,连接头前部进入槽口内腔,连接柱卡住槽口的开口处,延L形滑至横向边的底端;所述连接头嵌入槽口后卡紧,底脚和底座盘连接完成,底座可正常使用。需要拆卸时,逆向操作。
[0017]进一步地,所述底脚远离底座盘的一端设置有延展台。
[0018]底脚远离底座盘的一端通常安放在地面、搭建平台上,为增加接触面积设置平板状延展台,此延展台在底脚和底座盘固定连接后与底座盘平行。延展台增加绕线架与支撑平面的接触面积,更安全稳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主盘管3个一组,均匀辐射形成圆盘状的盘面。优选3个一组的主盘管均匀辐射固定在转轴上,结构稳定。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主盘、支架、底座的材料均为铁或钢;所述挡板采用铁板或钢板;所述底脚采用角钢或钢管。各个部分均采用常见的钢或铁,可保障足够的支撑力,还可有效控制成本。
[00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2](I)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可拆卸零部件,可进行快速连接,组合成不同形式的绕线架,可适应施工时的不同需要;
[0023](2)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可拆卸零部件,可进行快速拆分,便于运输或搬运,节约人力物力;
[0024](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盘面和转轴组合的主盘,可使线径较小的线缆在盘面范围内沿转轴有规律的依次缠绕,避免发生线缆过度扭曲或钩损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立式绕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底座盘的结构不意图。
[0030]图6为卧式绕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底脚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卡盘的剖面视图。
[0033]其中:1 一主盘管,2—挡板,3—轴瓦,4一支杆,5—卡盘,51—推力球轴承,6—底脚,61—连接头,62—延展台,7一底座盘,8一卧式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5]实施例1:
[0036]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如图1所示,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盘、支架和底座;所述主盘、支架和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主盘包括盘面和转轴;所述盘面包括多根主盘管I和挡板2,多根主盘管I在转轴径向的同一平面内呈辐射状分布并与转轴连接,挡板2设置在相邻主盘管I之间并与主盘管I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瓦3和轴承,轴瓦3和轴承从外向内套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支杆4和与主盘接触的卡盘5,支杆4上设置有与轴承连接的键和与卡盘5连接的卡孔,卡盘5上设置有推力球轴承51 ;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脚6和底座盘7,底座盘7与支杆4套接。
[0037]本实用新型中的绕线架主要由主盘、支架和底座三大块组合而成;所述主盘包括盘面和转轴;所述支架包括支杆4和卡盘5 ;所述底座包括底脚6和底座盘7 ;所述盘面包括主盘管I和挡板2。整个绕线架可首先拆卸为主盘、支架和底座,再进一步拆卸成主盘管1、挡板2、轴瓦3、轴承、支杆4、卡盘5、底脚6和底座盘7。组装时两个盘面和一个转轴为一组主盘。
[0038]施工现场需要对一种线缆进行收放操作时,可采用一组主盘外套在与底座连接的支架上的组合方式,通过旋转主盘进行一种线缆的收、放或一头收另一头放的操作。
[0039]实施例2:
[004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对两种线缆进行独立收放操作,可采用两组主盘同时外套在支杆4上对线缆进行独立收放的组合方式。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1]实施例3:
[004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对两种线缆进行联动收放操作,可采用一组主盘外套在支杆4上,将主盘分为两个区,对两种线缆进行联合收放的组合方式。此时,两种线缆可以同时收、同时放,也可同时一种收一种放。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3]实施例4:
[004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立式支架,支架纵向设置,下部与底座套接,中上部与主盘套接。绕线架可摆放空间较小等情况时,采用立式支架,支架下部竖直插入底座的底座盘7中进行支撑,中上部与在水平面内旋转的主盘套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5]实施例5:
[004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卡盘5外套于主盘下方的支杆4上并通过卡孔固定,卡盘5面上的推力球轴承51侧平面与主盘面紧密接触。卡盘5外套在支杆4上并固定,立式支架中上部套接的主盘受重力向下压在下方的卡盘5上,卡盘5上的推力球轴承51主要承受竖直方向的轴向力,配合固定在支杆4上的卡盘5承受主盘重力。主盘盘面与卡盘5表面的推力球轴承51侧平面紧密连接,推力球轴承51承受径向力,支撑主盘沿支杆4的旋转。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7]实施例6:
[004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盘7包括主体和卧式套8 ;所述底座盘7主体为扁平圆环,其中一个平面与底脚6连接,另一平面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卧式套8设置有与T形滑槽配套的T形凸台;所述卧式套8通过T形凸台和T形滑槽的连接与底座盘7主体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9]实施例7:
[005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卧式支架,支架横向设置,两端与底座上的卧式套8连接,中间与主盘连接。绕线架可摆放空间较宽阔、需要同时收放多种线缆等情况时,采用卧式支架,支架横置且两端分别与底座连接,中间与至少一组在竖直平面内旋转的主盘套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1]实施例8:
[005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卡盘5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外套在主盘两侧的支杆4上并通过卡孔固定,两侧卡盘5面上的推力球轴承51的侧平面均与主盘面紧密接触。两侧卡盘5将主盘卡位固定在支杆4上,此时推力球轴承51承受水平方向的轴向力,配合固定在支杆4上的卡盘5起卡位作用。主盘盘面与卡盘5表面的推力球轴承51侧平面紧密连接,推力球轴承51承受径向力,减小主盘沿支杆4旋转时的摩擦力。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3]实施例9:
[005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盘7曲面还设置有槽口 ;所述底脚6与底座盘7连接端设置有与槽口对应的连接头61 ;所述底脚6通过连接头61嵌入槽口与底座盘7连接。所述底脚6的连接头61前部呈瓦形,其弧度与槽口对应,通过宽度较窄的连接柱与底脚6主体连接;所述底座的槽口的开口为L形,内腔投影比开口宽;所述连接头61从槽口纵向边进入,连接头61前部进入槽口内腔,连接柱卡住槽口的开口处,延L形滑至横向边的底端;所述连接头61嵌入槽口后卡紧,底脚6和底座盘7连接完成,底座可正常使用。需要拆卸时,逆向操作。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5]实施例10:
[005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底脚6远离底座盘7的一端设置有延展台62。底脚6远离底座盘7的一端通常安放在地面、搭建平台上,为增加接触面积设置平板状延展台62,此延展台62在底脚6和底座盘7固定连接后与底座盘7平行。延展台62增加绕线架与支撑平面的接触面积,更安全稳定。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7]实施例11:
[005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主盘管13个一组,均匀辐射形成圆盘状的盘面。优选3个一组的主盘管I均匀辐射固定在转轴上,结构稳定。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9]实施例12:
[006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主盘、支架、底座的材料均为铁或钢;所述挡板2采用铁板或钢板;所述底脚6采用角钢或钢管。各个部分均采用常见的钢或铁,可保障足够的支撑力,还可有效控制成本。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6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盘、支架和底座;所述主盘、支架和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主盘包括盘面和转轴;所述盘面包括多根主盘管(I)和挡板(2),多根主盘管(I)在转轴径向的同一平面内呈辐射状分布并与转轴连接,挡板(2)设置在相邻主盘管(I)之间并与主盘管(I)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瓦(3)和轴承,轴瓦(3)和轴承从外向内套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支杆(4)和与主盘接触的卡盘(5),支杆(4)上设置有与轴承连接的键和与卡盘(5)连接的卡孔,卡盘(5)上设置有推力球轴承(51);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脚(6)和底座盘(7),底座盘(7)与支杆(4)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立式支架,支架纵向设置,下部与底座套接,中上部与主盘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5)外套于主盘下方的支杆(4)上并通过卡孔固定,卡盘(5)面上的推力球轴承(51)侧平面与主盘面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盘(7)包括主体和卧式套(8);所述底座盘(7)主体为扁平圆环,其中一个平面与底脚(6)连接,另一平面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卧式套(8)设置有与T形滑槽配套的T形凸台;所述卧式套(8)通过T形凸台和T形滑槽的连接与底座盘(7)主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卧式支架,支架横向设置,两端与底座上的卧式套(8)连接,中间与主盘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5)两个一组,对称外套在主盘两侧的支杆(4)上并通过卡孔固定,两侧卡盘(5)面上的推力球轴承(51)的侧平面均与主盘面紧密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盘(7)曲面还设置有槽口 ;所述底脚(6)与底座盘(7)连接端设置有与槽口对应的连接头(61);所述底脚(6)通过连接头(61)嵌入槽口与底座盘(7)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6)远离底座盘(7)的一端设置有延展台(6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盘管(I)六个一组,均匀辐射形成圆盘状的盘面。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组合绕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盘、支架、底座的材料均为铁或钢;所述挡板(2)采用铁板或钢板;所述底脚(6)采用角钢或钢管。
【文档编号】B65H75-22GK204265131SQ201420743229
【发明者】彭涛, 刘荣秀, 古海洋, 黄鹂, 王万里 [申请人]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