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472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束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用装置,特别是一种束带机。
背景技术
鉴于以往用手工将预定长度的束带捆绑、束结置物袋袋口的方式存在相当费时、束结品质不一的缺失,所以申请人申请并获准有中国台湾省第83201918号‘结束机之结束构造’专利案。如图1、图2、图3所示,习知的结束机10具有基座11、组设于基座11的料轮单元12、固设在基座11顶侧并设有凹口131的承板13及分别组设于承板13的控制开关组14、齿盘组15、进料送料单元16、成型切断单元17及结束单元18。
料轮单元12具有固设于基座11的杆架121、呈可转动组设于杆架121并卷收有束带20的料轮120、借由枢杆122枢设于杆架121的摆动架123、组设于摆动架123的调整轮124及套设于枢杆122并抵置于杆架121与摆动架123的扭力弹簧125。
控制开关组14具有装设在承板13底侧的触动杆141、套设于触动杆141上并位于承板13顶侧的启动轮142、装设在承板13顶侧并邻近启动轮142的极限开关143及装设在启动轮142与承板13之间的拉伸弹簧144。
齿盘组15具有穿设于承板13上连接并受电动机151驱动的心轴152、套设于心轴152上并位于承板13底侧的第一齿盘153、第二齿盘154、组设于承板13底侧并与第一齿盘153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155、与第一齿轮155啮合的第二齿轮156、穿设于轴承座并与第二齿盘154啮合传动的斜齿轮组合体157及套结于斜齿轮组合体157的传动轮158。
进料送料单元16具有设置供束带20穿入导槽161的进料块162、邻近进料块162并与第二齿轮155啮合传动的进料轮163、位于进料轮163旁侧并可配合夹置束带20的压合轮164、呈可摆动装设在压合轮164与进料块162之间的压合块165、装设在压合块165与进料块162之间的拉伸弹簧166及固设于承板13上且位于压合轮164旁侧并具有导槽167的导料块168。
成型切断单元17具有套设于心轴152上的凸轮171、连接于凸轮171上的连杆172、呈可转动连接于连杆172的弯折体173、固设于承板13上并设有导槽的导块174、滑设于导槽的传动杆175、横杆176及组设于传动杆175两端并分别贴触凸轮171及横杆176的两个滚轮177、固设于承座13上并位于导料块168旁侧的固定块178及穿设于固定块178并抵触于横杆176的刀杆179。
结束单元18具有固置于承板13上的座板181、穿设于座板181上并具有卷绕勾182的结束杆183及套设于结束杆183上并与传动轮158连接传动的从动轮184。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使用时,先将置物袋21的袋口段置入承板13的凹口131内,然后启动电动机151,则可借由第二齿盘154间接传动结束杆183转动,借由第二齿轮155传动进料轮163转动并夹带束带20前进,同时借由心轴152带动凸轮171、连杆172转动,使弯折体173随之转动并推抵束带20朝向凹口131移动,当凸轮171转动至其凸弧部碰触滚轮177时,则可驱动传动杆175转动并推触横杆176转动,续经横杆176推动刀杆179朝向束带20移动并切断束带20,至于弯折体173则持续被带动转动并推抵束带20圈围置物袋21,最后束带20的两端部会进入结束杆183的卷绕勾182并被带动卷绕,进而可束结置物袋21。
习知的结束机10虽然具有可以将置物袋21束结的使用功效,但其仍存在下述待改良处一、因为其以电动机151为动力源传动上述组件动作,所以上述组件在进行束结过程中无法倒转,如此,当发生故障时,存在不易排除故障而影响作业效率的缺失。
二、习知的结束机10整体组成较复杂,导致存在制造成本较高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排除故障、维持良好作业效率、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的束带机。
本实用新型包含设有供置物袋置凹口的机架、装设于机架上并卷收有束带的料轮单元、装设于机架的驱动机构及分别装设在机架并受驱动机构传动以将束带导入且束结置物袋的束带导入单元、置物袋束结机构;机架具有底座、固设于底座且朝向顶端延伸并相互间隔的第一、二侧板、固置在第一、二侧板顶侧之间的连接座、固置在连接座的底侧并设有面对第一侧板导槽的导座及固置在连接座顶端的承座;承座上设有形成凹口的开槽、束带入口、束带导槽及束带出口;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第一、二侧板之间的支轴、套设于支轴上的操作杆、设于支轴上的连杆单元、枢接于连杆单元并受连杆单元驱动滑动设于导座上导槽内的齿条单元及设于连接座并邻近齿条单元的传动单元;齿条单元具有面对第一侧板的齿条;传动单元具有穿设于连接座与承座并可传动束带导入单元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齿条啮合的单向传动齿轮及套设于转动轴上并可传动置袋束结机构的驱动杆。
其中驱动机构的连杆单元具有套设于支轴上的第一连杆、借由第一枢件分别枢设在第一连杆两侧的两根第二连杆、借由第二枢件枢设在两根第二连杆之间的第三、四连杆及固设于底座上并借由第三枢件与第三连杆枢接的固定杆;第四连杆借由第四枢件与齿条单元枢接。
齿条单元还具有设于齿条上并凸出于齿条顶面的数个滚轮。
驱动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支轴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个端脚分别抵置在套设于支轴的挡环与锁固在底座上的定位块之间。
束带导入单元包括穿设在承座上的从动轴、套设于从动轴并位于承座内的拉料轮、安装于承座并与拉料轮贴触配合夹置束带的夹料轮、套设于从动轴上的从动轮及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从动轮啮合的驱动轮组合体。
束带导入单元还包括枢设在承座的控制组合体、装设在控制组合体与承座之间的复位弹簧及借以将夹料轮螺锁于控制组合体上并带动夹料轮移动的锁件。
置物袋束结机构包括分别装置在机架承座内的束带导引单元、束带切断单元及束带卷绕单元;束带导引单元具有对应且受驱动杆驱动并设有面对凹口钩体的束带导块;束带切断单元具有装设于承座上束带出口处并设有供束带穿过的穿孔的固定块及设于束带导块并被带动移动的裁切块;裁切块具有可经过穿孔的刀刃部;束带卷绕单元具有穿设于固定块承座并对应且受驱动轮组合体传动的束结杆及套设于束结杆并位于凹口内可卷绕束带的卷绕勾。
束带导引单元还具有装设于束带导块与承座之间的复位弹簧。
机架上设有置物袋收束单元;置物袋收束单元包括装设在承座底侧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的作动杆及借由锁件装设在承座底侧连接并受作动杆驱动的袋口收束钩。
作动杆具有套设于锁件的第一端部及设有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轮体的第二端部;袋口收束钩具有套设于锁件的中段部、自中段部延伸并与轮体贴触的受推部及自中段部延伸弯折且面对机架上凹口的钩束部。
袋口收束钩与承座之间装设有复位弹簧。
机架上设有置物袋收束单元;置物袋收束单元包括装设在承座底侧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的作动杆及借由锁件装设在承座底侧连接并受作动杆驱动的袋口收束钩;锁件穿过承座并连接且带动束带导块;作动杆具有套设于锁件的第一端部及设有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轮体的第二端部;袋口收束钩具有套设于锁件的中段部、自中段部延伸并与轮体贴触的受推部及自中段部延伸弯折且面对机架上凹口的钩束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含设有凹口的机架、料轮单元、驱动机构、束带导入单元及置物袋束结机构;机架具有底座、第一、二侧板、连接座、设有导槽的导座及承座;承座上设有形成凹口的开槽、束带入口、束带导槽及束带出口;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第一、二侧板之间的支轴、套设于支轴上的操作杆、设于支轴上的连杆单元、枢接于连杆单元并受连杆单元驱动滑动设于导座上导槽内的齿条单元及设于连接座并邻近齿条单元的传动单元;齿条单元具有面对第一侧板的齿条;传动单元具有穿设于连接座与承座并可传动束带导入单元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齿条啮合的单向传动齿轮及套设于转动轴上并可传动置袋束结机构的驱动杆。使用时,操作者首先将置物袋的袋口段置入凹口中。其次,当操作者将操作杆朝向后端扳动,便带动支轴转动,同时带动连杆单元的各连杆产生连杆运动并推动齿条单元朝向后端移动;向后端移动的齿条单元传动单向传动齿轮、转动轴及驱动杆产生转动,使束带导入单元夹带束带朝向凹口方向移动,并带动置袋束结机构动作,达到束结置物袋的袋口段的效果,终可将置物袋自凹口取出。当松放操作杆,则支轴自动复位,带动连杆单元拉动齿条单元复位。当本实用新型产生故障时,操作者只须将操作杆向前扳动,就可使上述组件倒退,达到可容易排除故障的功效及优点;本实用新型整体组件较简洁;不仅容易排除故障、维持良好作业效率,而且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知的结束机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习知的结束机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习知的结束机结构示意俯视图(束带进料状态)。
图4、为习知的结束机结构示意俯视图(弯折体推移束带状态)。
图5、为习知的结束机结构示意俯视图(束带结束置物袋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侧视图(拆去第一侧板、进行束带作业前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仰视结构示意立体图(进行束带作业前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传动单元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拆去顶盖状态)。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拆去隔板状态、进行束带作业前状态)。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侧视图(拆去第一侧板、进行束带作业初始状态)。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仰视结构示意立体图(进行束带作业初始状态)。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拆去顶盖状态、进行束带作业初始状态)。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侧视图(拆去第一侧板、进行束带作业中状态)。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仰视结构示意立体图(进行束带作业中状态)。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拆去顶盖状态、进行束带作业中状态)。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侧视图(拆去第一侧板、处于完成束带作业状态)。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仰视结构示意立体图(处于完成束带作业状态)。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拆去顶盖状态、处于完成束带作业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如“前”、“后”、“顶”、“底”是以操作者的操作方位为基准。
如图6、图7、图9、图10、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机架30、装设于机架30上的料轮单元40、装设于机架30与料轮单元40之间的驱动机构50及分别装设在机架30顶端的束带导入单元60、置物袋收束单元70及置物袋束结机构80。
机架30具有底座31、固设于底座31且朝向顶端延伸并相互间隔的第一、二侧板32、33、固置在第一侧板32与第二侧板33顶侧之间的连接座34、固置在连接座34的底侧并邻近第二侧板33的导座35、依序固置在连接座34顶端的承座36、隔板37及可与承座36对合锁接的顶盖38。
导座35具有呈反向设置的前端部351、后端部352及自前端部351朝向后端部352开设且面对第一侧板32的导槽353。
承座36与隔板37及顶盖38分别设有朝向前端的开槽并配合形成可供置物袋90置入的凹口39。如图13所示,于承座36上成型束带入口361、束带导槽362及束带出口363。
如图6所示,料轮单元40包括固设于第一侧板32并朝向前端延伸的支臂41、呈可转动枢设于支臂41近中心处的料轮42、借由枢件43呈可摆动枢设于支臂41近前端处并朝向顶端延伸的枢架44、套设于枢件43并抵固在枢架44与支臂41之间的扭力弹簧45、呈可转动装设在枢架44近顶端处的调整轮46及卷收于料轮42并挂连于调整轮46且朝向束带导入单元60延伸的束带47。束带可借由调整轮46呈可摆动设计而获得良好紧度,且沿着承座36上的束带入口361、束带导槽362及束带出口363的路径进出承座36。
如图6、图7、图8、图10所示,驱动机构50包括呈可转动穿设在第一侧板32与第二侧板33之间的支轴51、套设于支轴51上并位于第二侧板33外侧的操作杆52、设于支轴51上的连杆单元53、枢接于连杆单元53并受连杆单元53驱动滑动设于导座35上导槽353内的齿条单元54、呈可转动设于连接座34并邻近齿条单元54的传动单元55及套设于支轴51上的复位弹簧56。
连杆单元53具有套设于支轴51上的第一连杆531、借由第一枢件536分别枢设在第一连杆531两侧的两根第二连杆532、借由第二枢件537枢设在两根第二连杆532之间的第三连杆533、第四连杆534及固设于底座31上并借由第三枢件538与第三连杆533枢接的固定杆535。至于第四连杆534则借由第四枢件539与齿条单元54枢接。
齿条单元54具有可滑设于导座35上导槽353内并面对第一侧板32的齿条541、自齿条541的前端面朝向前端延伸并与第四连杆534枢接的枢块542及设于齿条541并凸出于其顶面的数个滚轮543。借由数个滚轮543的设置,使齿条541具有移动较顺畅的效果。
传动单元55具有转动轴551、套设于转动轴551上并位于连接座34底侧且与齿条541啮合的单向传动齿轮552及套设于转动轴551上并位于连接座34顶侧且并可传动置袋束结机构80的驱动杆553。转动轴551呈可转动穿过连接座34、承座36及隔板37,并可传动束带导入单元60。单向传动齿轮552具有正向转动而传动作用、反向转动呈空转而不传动作用的特性。
复位弹簧56在较佳实施例中为扭力弹簧,复位弹簧56套设于支轴51上,其两个端脚分别抵置在套设于支轴51的挡环与锁固在底座31上的定位块57之间,其具有可使支轴51转动后自动复位的作用。
如图9、图11、图12、图13所示,束带导入单元60包括呈可转动穿设在承座36与隔板37之间的从动轴61、套设于从动轴61并位于承座36内的拉料轮62、呈可转动安装于承座36并与拉料轮62贴触配合夹置束带的夹料轮63、呈可转动安装于承座36并邻近承座36上束带入口361的导轮64、以两个枢件651分别呈可转动枢设在承座36与隔板37之间的控制组合体65、装设在控制组合体65与承座36之间的复位弹簧66、套设于从动轴62并位于隔板37顶侧的从动轮67及套设于转动轴551并位于隔板37顶侧且与从动轮67啮合的驱动轮组合体68。借由锁件652将夹料轮63螺锁于控制组合体65上并带动夹料轮63移动。
复位弹簧66在较佳实施例中为拉伸弹簧,在正常状况时,夹料轮63与拉料轮62贴触并可夹置束带47;当扳动控制组合体65使其以两个枢件651为支轴转动,则可使锁件652产生摆动并带动夹料轮63随着摆动,进而脱离拉料轮62而松放束带47;当放开控制组合体65时,其可借由复位弹簧66自动复位,并使夹料轮63再次与拉料轮62贴触。
从动轮67具有自顶面朝向底面设置的平面部671,使从动轮67分形成厚齿部672及薄齿部673。
驱动轮组合体68具有分别成型于底面、周面并具适当长度的底齿部681、侧齿部682及自周面朝向中心设置且与侧齿部682平齐的环槽683。侧齿部682与从动轮67啮合,至于环槽683可供薄齿部673进入。
如图9、图11所示,置物袋收束单元70包括装设在承座36底侧对应并受驱动杆553驱动的作动杆71、借由锁件72呈可转动装设在承座36底侧连接并受作动杆71驱动的袋口收束钩73及装设在袋口收束钩73与承座36底侧之间的复位弹簧74。
作动杆71具有呈反向设置的第一端部711及第二端部712。第一端部711套设于锁件72;第二端部712设有轮体75,并与驱动杆553连接而被驱动杆553驱动。
袋口收束钩73略呈L形,其具有套设于锁件72的中段部731、自中段部731延伸并与轮体75贴触的受推部732及自中段部731朝向受推部732反向延伸弯折且可经过机架30上凹口39的钩束部733。
复位弹簧74在较佳实施例中为拉伸弹簧,其具有可使袋口收束钩73自动复位的作用。
如图11、图13所示,置物袋束结机构80包括分别装置在承座36内的束带导引单元81、束带切断单元82及束带卷绕单元83。
束带导引单元81具有螺锁于锁件72并位于承座36内转动的螺柱811、套设于螺柱811受驱动杆553驱动并设有面对凹口39钩体812的束带导块813、固设于束带导块813的套柱814及装设在束带导块813与承座36之间的复位弹簧815。在较佳实施例中,复位弹簧815为拉伸弹簧。
束带切断单元82具有装设于承座36上束带出口363处并设有供束带47穿过的穿孔821的固定块822及套设于套柱814并被带动移动的裁切块824,裁切块824具有可经过穿孔821的刀刃部823。
束带卷绕单元83具有固设于承座36的固定块831、沿前、后方向穿设于固定块831的束结杆832、套设于束结杆832并与驱动轮组合体68的底齿部681啮合的换向齿轮833及套设于束结杆832并位于凹口39内可卷绕束带47的卷绕勾834。束结杆832对应且受驱动轮组合体68传动。
使用时,操作者首先将置物袋90的袋口段置入凹口39中。其次,如图14、图15、图16所示,当操作者将操作杆52朝向后端扳动,便产生以下动作第一是带动支轴51转动,同时带动连杆单元53的各连杆产生连杆运动并推动齿条单元54朝向后端移动;即第一连杆531随支轴51转动、并带动两根第二连杆532以第一枢件536为支轴产生摆动、第三、四连杆533、534以第二枢件537为支轴产生摆动、配合借由第三枢件538定位于固定杆535的第三连杆533使得第四连杆534产生摆动后得以推动齿条单元54朝向后端移动。
第二是当齿条单元54移动时,则可传动单向传动齿轮552、转动轴551、驱动杆553及驱动轮组合体68产生转动,借由驱动轮组合体68的侧齿部682与从动轮67啮合,则可驱动从动轮67带动从动轴61、拉料轮62转动,又因拉料轮62与夹料轮63贴触,所以可以带动夹料轮63转动,如此,就可夹带束带47移动并通过穿孔821且朝向凹口39方向移动,同时,借由驱动轮组合体68的底齿部681与换向齿轮833啮合,则可传动束结杆832、卷绕勾834转动。
第三是借由驱动杆553转动并驱动置物袋收束单元70的作动杆71摆动,同步推动袋口收束钩73、锁件72产生转动,使钩束部733朝向凹口39转移。
第四是螺锁于锁件72的螺柱811同步转动,带动束带导块813转动,使钩体812朝向凹口39转移及连动套柱814转动带动裁切块824移动使刀刃部823朝向穿孔821移动。
再者,如图17、图18、图19所示,当操作者持续将操作杆52朝向后端扳动,则可使上述组件持续动作,便可使束带47持续朝向凹口39前进,使钩束部733持续转动并通过凹口39且钩持置物袋90的袋口段使袋口段的口径缩小达到收束目的;束带导块813持续转动并带动刀刃部823朝向穿孔821移动进而切断束带47,同时钩体812推抵束带47通过凹口39并位于置物袋90的袋口段外周,且如图22所示,使束带47的两端恰进入卷绕钩834。
最后,如图20、图21、图22所示,当操作者持续将操作杆52朝向后端扳动,则可使上述组件持续动作,此时,借由卷绕钩834转动可以使束带47的两端卷绕达到束结置物袋90的袋口段的效果,终可将置物袋90自凹口39取出。
当齿条单元54持续向后移动并间接带动驱动轮组合体68持续转动,则会转变成环槽683与薄齿部673配合的状态,此时,纵算驱动轮组合体68持续转动,从动轮67并不会转动,同时,驱动杆553持续转动并脱离作动杆71,则袋口收束钩73可借由复位弹簧74自动复位、束带导块813可借由复位弹簧815自动复位及裁切块824随束带导块813自动复位。
当松放操作杆52,则支轴51借由复位弹簧56自动复位,同时如图8所示,带动连杆单元53拉动齿条单元54复位,此时因为单向传动齿轮552反向转动呈空转,所以转动轴551、驱动杆553并不会随着转动。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可获致下述功效及优点一、本实用新型产生故障时,操作者只须将操作杆52向前扳动,就可使上述组件倒退,达到可容易排除故障的功效及优点。
二、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件较简洁,所以具有可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及优点。
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束带机,它包含设有供置物袋置凹口的机架、装设于机架上并卷收有束带的料轮单元、装设于机架的驱动机构及分别装设在机架并受驱动机构传动以将束带导入且束结置物袋的束带导入单元、置物袋束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具有底座、固设于底座且朝向顶端延伸并相互间隔的第一、二侧板、固置在第一、二侧板顶侧之间的连接座、固置在连接座的底侧并设有面对第一侧板导槽的导座及固置在连接座顶端的承座;承座上设有形成凹口的开槽、束带入口、束带导槽及束带出口;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第一、二侧板之间的支轴、套设于支轴上的操作杆、设于支轴上的连杆单元、枢接于连杆单元并受连杆单元驱动滑动设于导座上导槽内的齿条单元及设于连接座并邻近齿条单元的传动单元;齿条单元具有面对第一侧板的齿条;传动单元具有穿设于连接座与承座并可传动束带导入单元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齿条啮合的单向传动齿轮及套设于转动轴上并可传动置袋束结机构的驱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的连杆单元具有套设于支轴上的第一连杆、借由第一枢件分别枢设在第一连杆两侧的两根第二连杆、借由第二枢件枢设在两根第二连杆之间的第三、四连杆及固设于底座上并借由第三枢件与第三连杆枢接的固定杆;第四连杆借由第四枢件与齿条单元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单元还具有设于齿条上并凸出于齿条顶面的数个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单元还具有设于齿条上并凸出于齿条顶面的数个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支轴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个端脚分别抵置在套设于支轴的挡环与锁固在底座上的定位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支轴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个端脚分别抵置在套设于支轴的挡环与锁固在底座上的定位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带导入单元包括穿设在承座上的从动轴、套设于从动轴并位于承座内的拉料轮、安装于承座并与拉料轮贴触配合夹置束带的夹料轮、套设于从动轴上的从动轮及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从动轮啮合的驱动轮组合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带导入单元还包括枢设在承座的控制组合体、装设在控制组合体与承座之间的复位弹簧及借以将夹料轮螺锁于控制组合体上并带动夹料轮移动的锁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袋束结机构包括分别装置在机架承座内的束带导引单元、束带切断单元及束带卷绕单元;束带导引单元具有对应且受驱动杆驱动并设有面对凹口钩体的束带导块;束带切断单元具有装设于承座上束带出口处并设有供束带穿过的穿孔的固定块及设于束带导块并被带动移动的裁切块;裁切块具有可经过穿孔的刀刃部;束带卷绕单元具有穿设于固定块承座并对应且受驱动轮组合体传动的束结杆及套设于束结杆并位于凹口内可卷绕束带的卷绕勾。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带导引单元还具有装设于束带导块与承座之间的复位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置物袋收束单元;置物袋收束单元包括装设在承座底侧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的作动杆及借由锁件装设在承座底侧连接并受作动杆驱动的袋口收束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动杆具有套设于锁件的第一端部及设有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轮体的第二端部;袋口收束钩具有套设于锁件的中段部、自中段部延伸并与轮体贴触的受推部及自中段部延伸弯折且面对机架上凹口的钩束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口收束钩与承座之间装设有复位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置物袋收束单元;置物袋收束单元包括装设在承座底侧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的作动杆及借由锁件装设在承座底侧连接并受作动杆驱动的袋口收束钩;锁件穿过承座并连接且带动束带导块;作动杆具有套设于锁件的第一端部及设有对应并受驱动杆驱动轮体的第二端部;袋口收束钩具有套设于锁件的中段部、自中段部延伸并与轮体贴触的受推部及自中段部延伸弯折且面对机架上凹口的钩束部。
专利摘要一种束带机。为提供一种容易排除故障、维持良好作业效率、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的包装用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含设有凹口的机架、料轮单元、驱动机构、束带导入单元及置物袋束结机构;机架具有底座、第一、二侧板、连接座、设有导槽的导座及承座;承座上设有开槽、束带入口、束带导槽及束带出口;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第一、二侧板之间的支轴、套设于支轴上的操作杆、设于支轴上的连杆单元、枢接于连杆单元并滑设于导槽内的齿条单元及设于连接座的传动单元;齿条单元具有齿条;传动单元具有穿设于连接座与承座并可传动束带导入单元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齿条啮合的单向传动齿轮及套设于转动轴上并可传动置袋束结机构的驱动杆。
文档编号B65B51/08GK2700246SQ20042005943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2日
发明者赖宏荣 申请人:赖宏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