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1192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脱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动脱杯器,涉及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应用于饮水机、饮料机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饮水机、饮料机等在使用过程中,是要手持杯子至出水口,再开启龙头放水或饮料。其所用的杯子都是另外置放的,取用不太方便,特别是杯子暴露在外,容易使杯子遭受二次污染,不利于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脱杯器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设计一种杯子被内置,并能实现饮用时自动脱杯的脱杯器。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基座、电机、套筒、控制器的结构在内,其特征在于电机连接凸轮;凸轮挤靠着靠轮;靠轮的下方活络连接左右对称连杆;左右对称连杆的另一端与左右对称扇形板活络连接。左右对称扇形板上设有第一支点、第二支点及分离点;左右对称扇形板设在基座内部的两侧;基座上设有能卡住套筒的圆形卡座;卡座两边对应地设有条形孔。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特点是克服了饮水机、饮料机、热水机等的纸杯处置不当的缺陷,完全替代了人们手持杯子再开启水龙头的烦琐程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使用,防止了二次污染,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杯器的左右对称扇形板和左右对称连杆的联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杯器的套筒和圆形卡座及条形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杯器的左右对称扇形板上的第一支点、第二支点及分离点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盖;2、套筒;3、基座盖;4、基座;5、纸杯;6、电机;7、弹簧;8、左右对称扇形板;9、左右对称连杆;10、凸轮;11、靠轮;12、第二支点;13、分离点;14、第一支点;15、条形孔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纸杯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附图1、2、3、4,全部器件均设在基座(4)上,基座(4)上设有能卡住套筒(2)的圆形的卡座(16);卡座(16)的两边对应地设有条形孔(15);套筒(2)上有筒盖(1);左右对称扇形板(8)设在基座内部两侧,其第一支点(14)第二支点(12)和分离点(13)在条形孔(15)内作往复运动,并与左右对称连杆(9)活络连接。电机(6)设在基座(4)的下方;电机(6)的轴上固定的凸轮(10)与靠轮(11)在弹簧(7)的作用下,使两者挤靠着;靠轮(11)下方与左右对称连杆(9)活络连接,电机(6)由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见附图1、2、3、4,在套筒(2)中放入一叠纸杯(5),此时,左右对称扇形板(8)的第一支点(14)对称地支托住套筒(2)中的纸杯(5),使纸杯(5)不落下。电机(6)受电带动凸轮(10)运转,凸轮(10)挤住靠轮(11)使靠轮(11)向外运动,靠轮(11)向外运动时带动左右对称连杆(9)同时运动。左右对称连杆(9)的运动拉动了左右对称扇形板(8),使左右对称扇形板(8)的第一支点(14)逐渐离开支托套筒(2)中叠状纸杯(5)的位置,此时左右对称扇形板(8)上的分离点(13)已插入叠状纸杯(5)的叠缝中使第一个杯子脱落,左右对称扇形板(8)上的第二支点(12)逐渐地处于运动之初的左右对称扇形板(8)的第一支点(14)的位置,支托住第二个以上的叠状纸杯(5),使其不落下。电机(6)带动的凸轮(10)继续运转,在弹簧(7)的作用下,靠轮(11)随着凸轮(10)的运转向内回复运动,靠轮(11)所带动的左右对称连杆(9)以及其所拉动的左右对称扇形板(8)也作回复运动。此时,左右对称扇形板(8)的第二支点(13)逐渐离开支托位置,左右对称扇形板(8)的第一支点(14)逐渐回复到运动之初的支托位置。电机(6)停止工作,一个过程结束。
权利要求1.自动脱杯器,包括基座(4)、电机(6)、套筒(2)和控制器的结构在内,其特征在于电机(6)连接凸轮(10);凸轮(10)在弹簧(7)的作用下挤靠着靠轮(11);靠轮(11)的下方活络连接左右对称连杆(9);左右对称连杆(9)的另一端与左右对称扇形板(8)活络连接;左右对称扇形板(8)设在基座(4)内部的两侧。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杯器,其特征在于基座(4)上设有能卡住套筒(2)的圆形卡座(16),圆形卡座(16)两边对应地设有条形孔(15)。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杯器,其特征在于左右对称扇形板(8)上设有第一支点(14)、第二支点(12)及分离点(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杯器,包括基座、电机、凸轮、靠轮、左右对称连杆、左右对称扇形板、第一支点、第二支点、分离点、控制器的结构在内;电机连接凸轮;凸轮挤靠着靠轮;靠轮的下方活络连接左右对称连杆;左右对称连杆的另一端与左右对称扇形板活络连接;左右对称扇形板设在基座内部的两侧;左右对称扇形板上设有第一支点、第二支点及分离点而实现自动脱杯。克服了饮水机、饮料机等的纸杯处置不当的缺陷,完全替代了人们取用杯子再开启水龙头的繁琐的程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使用,防止了二次污染,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B65G59/10GK2866421SQ200520047459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3日
发明者崔强生, 邢玉辉 申请人:崔强生, 邢玉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