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2857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油瓶,尤其是家庭中盛食用油的一种油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不管新老家庭都备有盛食用油的油瓶。但是,目前人们应用的油瓶其自身结构常常不具备灌油的方便,如果向瓶内灌油还需要外加一个漏斗,为此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利号为CN 02269435.8的发明提出了在油瓶底部设有加油漏斗的设想,虽然该结构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但是,由于该专利表达的油瓶其底部设有一放置漏斗的空腔,故当该油瓶灌满油后总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不放心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人们提供结构更为合理方便的盛食用油的一种油瓶。
一种油瓶,它是由瓶体、凹盘、罩盖、瓶盖组成;瓶体为圆柱形空腔体,其底端口呈密封状,上端口的边沿与凹盘边沿呈无缝隙固连状;凹盘呈扁圆柱状,其两端的端面均呈内凹状,凹盘的中心设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通孔;罩盖由呈伞面状的罩体和套筒固连而成,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段外螺纹和下段外螺纹,上段外螺纹在伞面状罩体的外端,下段外螺纹在伞面状罩体的内端,罩体其周边边沿与凹盘的上端面的边沿在压触力作用下呈可防尘密封状,套筒其下段外螺纹与凹盘其通孔的内螺纹匹配;瓶盖的内周面设有与套筒上段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油瓶与漏斗并合一体,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方便的油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各部件组装前在同一轴线上的位置关联示意图。
各图中,1、瓶体,2、凹盘,3、通孔,4、内螺纹,5、罩盖,6、套筒,7、上段外螺纹,8、下段外螺纹,9、罩体,10、瓶盖,11、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油瓶为完整的组合状态其中瓶体(1)上端口的边沿与凹盘(2)下端面的边沿呈无缝隙固连状;由套筒(6)和罩体(9)固连而构成的罩盖(5)其上段外螺纹(7)与瓶盖(10)的内螺纹(11)呈旋紧状,罩盖(5)其下段外螺纹(8)与通孔(3)的内螺纹(4)呈旋紧状;在下段外螺纹(8)与内螺纹(4)其旋紧力的作用下,罩盖(5)其罩体(9)的周边边沿与凹盘(2)上端面的边沿呈触压防尘密封状。
人们旋下瓶盖(10),可以从油瓶内向外倒油;人们将下段外螺纹(8)从内螺纹(4)中旋下,便可以利用凹盘(2)上端面的内凹状向油瓶内灌油。
图2所示为各部件组装前在同一轴线上的位置关联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油瓶,由瓶体、凹盘、罩盖、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瓶体为圆柱形空腔体,其底端口呈密封状,上端口的边沿与凹盘边沿呈无缝隙固连状;凹盘呈扁圆柱状,其两端的端面均呈内凹状,凹盘的中心设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通孔;罩盖由呈伞面状的罩体和套筒固连而成,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段外螺纹和下段外螺纹,上段外螺纹在伞面状罩体的外端,下段外螺纹在伞面状罩体的内端,罩体其周边边沿与凹盘的上端面的边沿在压触力作用下呈可防尘密封状,套筒其下段外螺纹与凹盘其通孔的内螺纹匹配;瓶盖的内周面设有与套筒上段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瓶体、凹盘、罩盖、瓶盖组成的一种油瓶,瓶体为圆柱形空腔体,其一端口呈密封状,另一端口的边沿与凹盘边沿呈无缝隙固连状,凹盘呈扁圆柱状,其两端的端面均呈内凹状,凹盘的中心设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通孔;罩盖由呈伞面状的罩体和套筒固连而成,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段外螺纹和下段外螺纹,上段外螺纹在伞面状罩体的外端,下段外螺纹在伞面状罩体的内端,罩体其周边边沿与凹盘的上端面的边沿在压触力作用下呈可防尘密封状,套筒其下段外螺纹与凹盘其通孔的内螺纹匹配;瓶盖的内周面设有与套筒上段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油瓶与漏斗并合一体,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盛食用油的油瓶。
文档编号B65D23/00GK2839174SQ20052008776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0日
发明者周度 申请人:周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