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数码防伪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073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位数码防伪拉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封拉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基本的拆封与装饰功能,同时因采用定位数码技术而具备防伪功能的拆封拉线结构。
背景技术
拆封拉线(简称拉线,俗称金拉线或封拉线)是一种用于撕开产品外包装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香烟、药品、食品、音像制品和日用品的外包装上面。它与产品外包装粘贴为一体,便于消费者在使用时轻易撕开外包装层。
一般拉线的基本功能是拆封和装饰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产品外包装的增加防伪功能的需求,而拉线作为许多产品外包装的组成部分,也随之产生了需要解决防伪的问题。
目前的一般拉线是采用塑料膜印刷加工而成,由于印刷图案的外露以及制版技术的普及,因而并不具备防伪功能。即使通过制版仿制后印刷形成的图文有极其微小的差别,也不是消费者可以鉴别出来的。
也有采用特种制版(例如微缩雕刻)、特种油墨(例如隐性荧光、光致变、温变油墨)、特种材料(例如激光镭射膜、核孔膜、复合材料)等技术制作的防伪拉线,但是它们都存在以下一些缺点一是其采用的防伪技术与材料并不有效,仿冒者可以通过市场渠道取得相同或近似的替代品,从而进行批量仿造;二是一般防伪拉线对同样产品采用了相同的工艺和材料,同种产品所用的拉线之间并没有区别,一旦成功复制一件,其防伪功能就被攻破;
三是有的防伪技术必须交由专门机构或专家采用特定仪器才能鉴别区分,普通消费者无法识别,仍然造成鱼目混珠现象,从而失去防伪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定位套印、高级数码印刷、计算机随机数码、通讯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防伪拉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基体层,于该基体层的正面设有图文区,于该基体层的背面设有文字区以及至少一组防伪数码区;该正面图文区与背面内容有定位套准和对应关系;该拉线正面涂布有用于与产品外包装层贴合的粘胶层,该拉线背面涂布有防粘层。
该拉线基体层采用塑料膜、镀铝膜、镭射膜或合成纸作为基材。
该防伪数码是由计算机随机加密生成的至少一组8-21位数码,每组数码各不相同。
该图文区为文字、图案或者两者的组合。
该拉线的宽度介于1.8-4.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定位数码防伪拉线采用上述结构,粘贴于商品的外包装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撕开拉线,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方式接驳并登录网络中心,查询该所购商品拉线背面防伪数码是否与产品生产商相符,数据库中心自动将其所输入数码进行核对,立即回复消费者是否相符并判定真假。由于本防伪产品针对每件产品进行,就象发给它一张身份证,每件产品的防伪数码是随机产生的,任何两组数码之间没有任何规律可寻,绝无重复并具有唯一性;拉线一经拆封后查询,则该组数码即可被数据库中心予以作废。假冒者对同一数码无法重复使用,因此也就无法批量仿造,从而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防伪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实例平面图之正面;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实例平面图之背面;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及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综合采用了定位套印、高级数码印刷、计算机随机数码、通讯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利用随机产生数码组的无重复性与唯一性,达到防伪功能。
本实用新型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包括拉线基体层1,于该基体层1的正面设有图文区2,其可以为文字、图案或者两者的组合,采用印刷、镀铝着色、镭射模压或者三者的组合而形成;于该基体层1的背面设有文字区3以及至少一组8-21为防伪数码区3;具体使用的位数根据用户需要确定(常用16位、21位两种),采用数码印刷或者喷码方式而形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拉线适用的基材为塑料膜、镀铝膜、镭射(激光)膜或合成纸;其尺寸规格根据用户的需要确定,一般的宽度为1.8-4.0mm。
该拉线正面为文字、图案或者两者的组合,如图2所示,而拉线背面为提示文字与防伪数码的组合。其中,拉线正面图文主要起到遮盖背面防伪数码的作用,意即消费者在未使用(拆封)之前看不到数码,同时该正面图文区与背面内容有定位套准和对应关系。该拉线正面涂布有用于与产品外包装层贴合的粘胶层,该拉线背面涂布有防粘层。拉线背面至少有一组防伪数码,具体使用的位数根据用户需要确定,防伪数码是由计算机随机加密生成,每组数码各不相同,绝无重复,具有唯一性。
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计算机网络中心根据产品生产商(用户)需求随机生成相应的且符合使用数量需求的防伪数码组合,将数码输入数据库中心10并与其产品构成对应关系,并与网络中心16建立联系,该数据库中心10包含数据库服务器11及磁盘阵列12;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后,可以通过固定电话或者移动电话(包括发送短信息)利用各地电话查询中心13,经路由器14并通过电话查询前端机15登录网络中心16查询所购商品拉线背面防伪数码与生产商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从而辨别出真伪;还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17形式,经路由器14并通过web服务器18登录网络中心16,查询所购商品拉线背面防伪数码与生产商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从而辨别出真伪。
由于本防伪产品针对每件产品(个体)进行,就象发给它一张身份证,每件产品的防伪数码是随机产生的,任何两组数码之间没有任何规律可寻,绝无重复并具有唯一性;拉线一经拆封后查询,则该组数码即可被数据库中心予以作废。假冒者对同一数码无法重复使用,因此也就无法批量仿造,从而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防伪功能。
如图4所示,其为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应用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关系与制作流程示意图。
1、申请数据20,交给拉线生产商(制作者)21由拉线生产商(制造者)与产品生产商(用户)商定将要使用的产品及其所需拉线规格、材料及数量(也即防伪数码组的总量),然后由制造者向计算机网络中心申请相应的数码组;数码组产生后以加密光盘交给拉线制造者;2、拉线制造者完成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准备22后,进行拉线背面的防伪数码印刷或喷码23;3、拉线制造者进行正面图的加工制造24,包括采用塑料印刷、真空镀铝(着色)、镭射模压或者以其三者组合的方式而实现,正面图文在制作时须与背面图文形成定位套准与对应关系;4、拉线涂布胶层和防粘层25拉线制造者将前述半成品的背面涂布防粘层,然后在正面涂布粘胶层,用于与产品外包装层贴合;
5、拉线分切收卷与包装26拉线制造者将半成品分切成用户制定的规格(包括宽度与收卷长度),然后包装为成品并入库;6、交付使用27及通知录入32拉线制造者将成品交付产品生产商(用户)28使用同时通知计算机网络中心将防伪数码录入数据库中心;7、产品销售29产品生产商将外包装配有定位数码防伪拉线的产品销售进入市场流通环节;8、消费者30购买商品后,撕开拉线,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包括发送短信息)、电脑互联网方式之一接驳并登录网络中心16,查询31该件商品拉线背面的防伪数码是否与产品生产商相符,则数据库中心自动将其所输入数码进行核对,立即回复消费者是否相符并判定真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合新型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实用要件,本实用新型以上的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基体层,于该基体层的正面设有图文区,于该基体层的背面设有文字区以及至少一组防伪数码区;该正面图文区与背面内容有定位套准和对应关系;该拉线正面涂布有用于与产品外包装层贴合的粘胶层,该拉线背面涂布有防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其特征在于该拉线基体层采用塑料膜、镀铝膜、镭射膜或合成纸作为基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其特征在于该防伪数码是由计算机随机加密生成的至少一组8-21位数码,每组数码各不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其特征在于该图文区为文字、图案或者两者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其特征在于该拉线的宽度介于1.8-4.00m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位数码防伪拉线,其包括拉线基体层,于该基体层的正面设有图文区,于该基体层的背面设有文字区以及至少一组防伪数码区;该正面图文区与背面内容有定位套准和对应关系;该拉线正面涂布有用于与产品外包装层贴合的粘胶层,该拉线背面涂布有防粘层。本实用新型综合了定位套印、高级数码印刷、计算机随机数码、通讯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利用随机产生数码组的无重复性与唯一性,达到防伪功能。
文档编号B65D55/06GK2853675SQ20052010343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8日
发明者郑刚, 宋韩元, 肖虹 申请人:郑刚, 宋韩元, 肖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