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852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包装瓶用瓶盖,它属于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包装瓶的瓶盖多种多样,而在饮料瓶中防止外溢余流的瓶盖却独树一帜。为了防止饮料瓶外溢余流,已有的饮料瓶瓶盖的结构已存在不同的技术方案,但不管何种方案,已有技术都存在着功能单一、结构欠佳、使用不便,不能防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和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包装瓶用瓶盖,该瓶盖应能防止残液余流的外溢流淌,防尘卫生,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其发明目的的。
一种瓶盖,它是由装饰罩和防尘盖连接构成,装饰罩的上部内侧带有一个螺纹口,装饰罩的顶部为一个椭圆状通孔,防尘盖的中央有一个与椭圆状通孔相扣合的封堵。
所述的椭圆状通孔的前端部位为一个鸭嘴状凸探结构。
所述的装饰罩和防尘盖连接是通过一次性注射成型的一体连接结构构成。
所述的椭圆状通孔部位为一个高于装饰罩的顶部平台的V形斗口结构,斗口结构的前端部位高而后端部位低。
所述的装饰罩外侧壁上具有与防尘盖边缘形状相吻合的阶梯台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其中1为防尘盖;2为一体连接结构;3为阶梯台结构;4为后端部位;5为顶部平台;6为前端部位;7为鸭嘴状凸探结构;8为装饰罩;9为封堵;10为椭圆状通孔;11为V形斗口结构;12为螺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由装饰罩8和防尘盖1连接构成,装饰罩8的上部内侧带有一个螺纹口12,装饰罩8的顶部带有一个椭圆状通孔10,防尘盖1的中央有一个与椭圆状通孔10相扣合的封堵9。椭圆状通孔10的前端部位6有一个鸭嘴状凸探结构7。装饰罩8和防尘盖1连接是通过一次性注射成型的一体连接结构2构成。椭圆状通孔10部位为一个高于装饰罩8的顶部平台5的V形斗口结构11,斗口结构11的前端部位6高而后端部位4低。装饰罩8外侧壁上具有与防尘盖1边缘形状相吻合的阶梯台结构3。
本实用新型可由塑料材料一次注射成型,也可由其他材料制作。使用时将本瓶盖的螺纹口12与瓶口螺纹旋接,当然实际中还可以在螺纹口12的底部加放密封圈,并在椭圆状通孔10的部位进行铝膜封口,以增加瓶子的密封性和保质能力。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1可以通过一体连接结构2折转扣向装饰罩8的顶部,防尘盖1中的封堵9插入装饰罩8顶部的椭圆状通孔10中,由于封堵9的外缘形状与椭圆状通孔10的内孔形状一致,所以两者扣合后彼此相互密封,同时由于防尘盖1的边缘形状与装饰罩8的外侧壁上的阶梯台结构3相吻合,而且阶梯台结构3的走势为前高后低,所以两者扣合后外观整齐美观,并且密封防尘。封堵9的外缘形状与椭圆状通孔10的内孔形状可以是多样形的,但两者必须一致。椭圆状通孔10的前端部位6有一个鸭嘴状凸探结构7;椭圆状通孔10部位为一个高于装饰罩8的顶部平台5的V形斗口结构11,斗口结构11的前端部位6高于后端部位4,这样的结构设计是为了便于倾倒瓶中液体,避免余液外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包装瓶用瓶盖能防止残液余流的外溢流淌,防尘卫生,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瓶盖,它是由装饰罩和防尘盖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装饰罩的上部内侧带有一个螺纹口,装饰罩的顶部为一个椭圆状通孔,防尘盖的中央有一个与椭圆状通孔相扣合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状通孔的前端部位为一个鸭嘴状凸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罩和防尘盖连接是通过一次性注射成型的一体连接结构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状通孔部位为一个高于装饰罩的顶部平台的V形斗口结构,斗口结构的前端部位高而后端部位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罩外侧壁上具有与防尘盖边缘形状相吻合的阶梯台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包装瓶用瓶盖,它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由装饰罩和防尘盖连接构成,装饰罩的上部内侧带有一个螺纹口,装饰罩的顶部为一个椭圆状通孔,防尘盖的中央有一个与椭圆状通孔相扣合的封堵。本实用新型能防止残液余流的外溢流淌,防尘卫生,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5D23/00GK2835130SQ20052012461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0日
发明者李中广 申请人:李中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