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链节和外链节的侧弯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6726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内链节和外链节的侧弯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弯输送链,其各链节通过链条铰链彼此连接, 该链条铰链被设置成围绕第一和第二轴线枢转,所述链条铰链包括沿 所述第一轴线设置的枢轴螺栓,沿所述第二轴线设置且枢轴螺栓延伸 通过的枢轴销,以及接收套筒,其沿着第二轴线延伸且其中将枢轴销 设置成可围绕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接收套筒枢转,所述接收套筒设置 有允许枢轴螺栓通过的横向枢轴开口 。
背景技术
由例如DE 10151863和DE 10207687已知这种类型的链。这些链 的第一和第二轴线彼此成直角地延伸,使得在链节之间存在一种万向 接头连接。单个链节具有与之连接的各自的支撑板,使得所有链节和 支撑板共同形成板带(plate bdt)。链节上的导面与导轨结合保证板带 尽可能水平地定向。由于铰接结构设计,链能够侧向弯曲并且还能在 该区域输送板带上放置的物品。所有链节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其在 前端具有接头(joint head),所述接头在两侧由前一链节的后叉端包围。 尽管该结构设计从制造技术的角度来看具有优势,然而就稳定性而言 其是不利的。从GB 2123518 A已知具有水平和垂直链板的特定结构设计。从水 平和垂直设置的滚子来看,这样的结构设计不适合于所有公知类型的 输送链,例如,板带链。从US 4422544已知另一种输送链。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文首所述类型的侧弯输送链的稳定性 特征。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该目的交替连续地设置内链节和外链节,内链节包括在其每一端的接收套筒以及将所述接收套筒 彼此连接的至少一个内链板,外链节包括在其每一端的枢轴螺栓和枢 轴销以及将该枢轴螺栓和枢轴销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外链板,该至少 两个外链板的每个端面横向地包围相邻内链节的接收套筒,并且当链径直向前移动时被配置成在边缘上竖立(setup)的内链板和外链板与第一轴线垂直地延伸。由于必须使用大量部件,该结构设计初看似乎是倒退,然而通过 该结构设计获得了关于链的各个链节的稳定性和抗扭曲的显著优点。特别是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曲柄叉(cranked fork)形状因为稳定性的 原因是不利的,且这导致了较高的材料成本,特别是在使用塑料材料 的情况下。本发明使用具有全新结构设计的内链节,其包括在其每一 端的接收套筒。因此,在此两端部力的引入几乎是相等的,且拉力可 由具有简单结构设计的(优选无曲柄的)内链板传递。尽管具有内链节和外链节的板链被广泛使用,然而使用包括枢轴螺栓、枢轴销和接 收套筒的双轴链条铰链使得全新的结构设计成为必要,其总体结合提 供了附加的稳定性优点。尽管该链设置有可围绕两根轴线枢转的铰链, 然而所有链板以其在边缘上竖立的相同方向设置。链板通常为板状结 构。这里术语"在边缘上竖立"表示链板竖立在其窄边上,且较大的 侧面被设置成与第一轴线成直角。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在整个长度上尽 可能一致的明确的优选方向和稳定性。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至少内链节和外链节的内链板和外链板可由 塑料材料、优选为高强度塑料材料制成。由于直线的力传递,侧弯输 送链具有可制造的最轻重量。在这方面,当内链节的至少一个内链板和两个接收套筒由塑料材料制成为整体构件形式时,也将是有利的。 具有较复杂的结构设计的内链节的制造以这种方式可大大简化。特别 是可关于有利的稳定性特征将内链板与套筒的连接最优化。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枢轴销可突出超过接收套筒的下端面。因此, 枢轴销的突出端部可用于当链侧向弯曲时引导链。适当形状的链轮啮 合枢轴销之间的间隙且沿着侧弯引导链。这里,链的另外表面可靠在 链轮或导向结构上。链轮还可用于驱动链。为了尽可能防止在也用于输送食品的链的区域累积污物,可将接收套筒实现为在其上端封闭,并因此具有杯状结构设计。封闭端还提 供了在接收套筒内部形成止动表面的可能性;例如当枢轴螺栓通过枢 轴销时,该止动表面允许较简单的安装。为了使侧弯输送链具有最佳的侧弯挠性,尽管使用了内链节和外 链节,另外的实施方式还可实现为使得外链板在其内侧具有至少在某 些区域包围枢轴螺栓的中央突起,两个相对的中央突起之间的距离基 本对应于设置于其间的接收套筒的直径。当然,选择该距离使得接收 套筒可在两个中央突起之间枢转。然而,操纵的量被设定为使得将避 免附加的不稳定构件。其效果在于内链节在该位置具有稍窄的宽度, 但仍由中央突起引导。根据优选实施方式,中央突起的纵向中心线可在与外链节的纵向 中心线基本成直角定向且第一轴线延伸通过的平面内延伸,中央突起在内链板高度的至少50%的范围延伸。特别地当链侧向弯曲且当各个链节相对彼此具有直线定向时,在这样的结构设计的情况下,内链节将由中央突起在其高度的至少50%的范围引导,由此关于纵向中心线 的力矩也将被中央突起吸收。此外,内链节的至少一个内链板的外表面可基本相切于接收套筒 的外周面定向,内链板和接收套筒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形成纵向槽,该 槽与第一轴线和内链节的纵向轴线基本成直角地延伸,且该槽的横截 面与中央突起的横截面相符。其效果在于中央突起将不与内链板和作 为止动表面的接收套筒之间的急剧过渡区域直接进行接触,并且因为 该槽允许中央突起进一步枢转至过渡区域中所以该链能够在甚至更窄 的侧弯处侧向弯曲。当内链节的至少一个内链板的外表面与内链节的纵向中心线之间 的距离小于接收套筒的宽度的一半时,提供了允许链在更窄的侧弯处 侧向弯曲的另一种可能性。由于内链板相对于接收套筒设置在后,中 央突起可围绕接收套筒进一步枢转。实现更窄的侧弯的另一种方式可见于一种变形中,在该变形的情 况下至少两个外链板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枢轴螺栓和外链板的端面 区域之间持续增大。当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了一种漏斗状,从而外链 板的端面区域将保持较长,不与内链板的侧面接触。在这方面,已证明当在至少两个外链板的端面区域的两个内表面段在从15。至45°的角度范围内相对彼此打开时是有利的。通常,外链节的外链板仅通过 枢轴螺栓彼此连接。然而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这样构思的,即通过在相邻内链节的接收套筒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交叉辐板(cross web) 将外链节的至少两个外链板彼此连接。这向外链节提供了附加的稳定 构件,在链侧向弯曲时将是特别有利的。特别是当所考虑的构件是由 塑料材料制成时,将很容易与外链板整体制造这样的交叉辐板或这样 的多个交叉辐板。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可设置多个交叉辐板,所述交叉辐板至少部 分地包围相邻内链节的端面区域,从而形成用于接收套筒的接收座 (bay)。然而,这也表示交叉辐板在尽可能接近枢轴螺栓的位置与外 链板连接,而由于其接收座确定形状所述交叉辐板并入外链节的中部。 在这些接收座中,接收套筒可围绕第二轴线枢转而不被交叉辐板阻碍。 接收座可被配置为使得其与接收套筒基本适合,且被提供最小的操纵 量。然而各交叉辐板还可形成尽可能接近接收套筒的直线部。为了提高枢轴螺栓和外链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根据另一实施方式, 外链板的外侧上可设置套筒状突起用以容纳枢轴螺栓末端。这样的枢 轴螺栓至外链板的紧固将特别适合于外链板由塑料材料制成且枢轴螺 栓由钢制成的情况。尽管可能设置套筒状突起,可至少在枢轴螺栓的区域加强外链板 的端部。该区域是最大负荷作用在外链板上的区域;因此,该加强肯 定有意义。在外链板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很少用 于钢链板的这种加强很容易实现。为了尽可能使内链节也适应在链中产生的拉伸载荷,接收套筒在 与内链节的纵向中心线成直角且沿着第二轴线延伸的平面中具有的壁 厚,可超过围绕第二轴线旋转90°的平面中的壁厚。在内链节的顶端 减小的壁厚在接收套筒围绕第一轴线枢转时提供了更好的移动可能 性。然而,在与其成直角的位置,壁厚将足够大以便获得所需强度。根据本发明的侧弯输送链特别适合用作板带链。为此目的,该链 是这样构思的,即提供由单独的支撑板组成的板带,且支撑板连接于 外链节和/或内链节。这里使用整体的、固定连接或者可释放连接将是可取的。因此,支撑板可通过定位单元连接于外链节和/或内链节。在 使用可释放连接的情况下,如果支撑板损坏则可将其替换。通过这样 的可释放连接也将简化装配。为了尽可能减小在各个支撑板之间形成的、会损害物品(特别是 小尺寸物品)输送的间隙的尺寸,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板可彼此 齿啮合。当支撑板的轮廓基本点对称时这将是有利的。其效果在于仅 需使用单一支撑板形状却获得相互啮合的齿,从而将减少构件的差异。为了进一步稳定支撑板,另一实施方式可这样构思,即内链节和/ 或外链节设置有插接装置,各相关支撑板的插入突起与所述插接装置确定地接合(in positive engagement),且通过附加定位单元固定就位。


以下将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第一侧弯输送链的透视侧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侧弯输送链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链的外链节的放大透视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外链节的透视仰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图3的外链节的仰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图1的链的内链节的放大透视俯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内链节的仰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图2的链条铰链沿着线V1I1-VII剖切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链条铰链旋转90°的剖视图;图IO示出了根据图1的侧弯输送链的仰视图;为了简化的原因,图中未示出支撑板;图11示出了用于连接至内链节的支撑板的放大透视仰视图;图12示出了用于连接至外链节的支撑板的放大透视仰视图;图13示出了侧弯输送链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侧视图;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的内链节的透视侧视图;图15示出了用于连接至根据图14的内链节和根据图13的外链节的支撑板;图16示出了侧弯输送链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视完整剖视图;图17示出了根据图16的侧弯输送链的透视俯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图16的内链节在固定有支撑板的情况下的放大 透视图;图19示出了根据图16的外链节在固定有支撑板的情况下的放大 透视图;以及图20示出了形状不对称的支撑板变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12,将对根据本发明的侧弯输送链l (以下称作链) 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链1包括交替连续设置的内链节2和 外链节3,以及设置在链节2和3上并由单独的支撑板4.1和4.2确定 的板带4。内链节2与外链节3的连接通过链条铰链5而形成,其中链 条铰链5被设置成可围绕(图8中水平的)第一轴线A,和围绕(图8 中垂直的)第二轴线A2枢转。各链条铰链5包括枢轴螺栓6和圆柱形 枢轴销7,以及接收套筒8,其被设置成内链节2的构成部分并容纳枢 轴销7和枢轴螺栓6。枢轴销7被设置在接收套筒8的基孔(base hole) 9中,使得枢轴销7可围绕轴线A2枢转。枢轴销7设置有横向穿过其 中延伸的孔10,且枢轴螺栓6插入该孔10中。接收套筒8设置有横向 枢轴开口 11,其具有细长孔形状,以便允许枢轴螺栓6横向地退出接 收套筒8。接收套筒8在其上端封闭。枢轴销7在其下端具有槽12, 其用于在装配过程中对齐枢轴销7。轴线A,和A2彼此基本垂直地延伸。 然而,也可具有最多10%链条节距的位移。枢轴螺栓6的各端连接至外链节3。基于链条铰链5的此结构设计, 链1可沿两个方向枢转,使得在一方面,链1可由链轮(未示出)以 通常方式驱动,而另一方面,链l能够侧向弯曲。现在将参考图3至5,对外链节3的结构设计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外链节3包括两个平行的外链板13.1和13.2,其被设置成在边缘 上竖立。外链板13.1和13.2的端部14.1和14.2至少在其开口 15的区 域宽度增加。此外,该端部14.1和14.2在其外侧设置有套筒状突起16, 开口 15延续至每个所述套筒状突起]6中。开口 15且因此还有套筒状 突起16用于容纳枢轴螺栓6的端部。当未具体示出的链传动链轮以其齿啮合套筒状突起16之间的间隙。在每 一侧的间隙的数量对应于所有链节的数量。在端部14.1和14.2的内侧,外链板13.1和13.2各自包括中央突 起17 (凸起的中央部),其代表用于接收套筒8的横向导向装置。朝向 端面18,外链板13.1和13.2的厚度减小。具体地,在端部14.1和14.2 的内侧形成漏斗状表面19,其相对于外链节3的纵向中心线Ma対称 地共同围成约36。的孔径角oc (15°与45°之间)。角oc的顶点位于相 同外链节3上的相邻链条铰链5的轴线A,上。中央突起17在端部14.1 和14.2的整个高度范围(即,在端部高度的50%以上的范围)延伸。 因此,中央突起17的纵向中心线Mz在与纵向中心线Ma基本垂直定 向且第一轴线A,延伸通过的平面中延伸。两块板状外链板13.1和13.2通过弓形交叉辐板彼此连接。在本实 施方式中,设置了两块交叉辐板20。由于弓形形状,连接至外链板13.1 和13.2的交叉辐板端部尽可能地接近端部14.1和14.2,而在中央区域 所述交叉辐板20彼此结合,从而形成用于尽可能适合地容纳接收套筒 8的接收座21。在外链节3的上侧,设置有向上突起的盖板22。该盖 板22的支撑侧23用于支撑相关支撑板4.2的下表面。盖板22中形成 有矩形插接装置24,在其底部设置有三角形定位开口 25。整个外链节3由增强塑料材料制成,并且通过适当的成型工艺、 优选地通过注射成型制造成整体部件。两个相对的中央突起17之间的距离Az基本上对应于接收套筒8 的竟度Ba (参见图8)。现在将参考图6和7,对内链节2的结构设计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内链节2包括两个平行的、间隔开的内链板26.1和26.2,其被设 置成在边缘上竖立。内链板26.1和26.2在其端部与接收套筒8结合, 并将内链节2的两个接收套筒8彼此连接。内链板26.1和26.2的外表 面与纵向中心线Mj之间的距离Ai小于接收套筒8的宽度BA,从而内 链板26.1和26.2相对于接收套筒8稍稍向内位移。通过利用具有不同 中心的不同半径,实现了壁厚W,大于位移90。的壁厚W2。这产生了 两种效果。在一方面,较大的壁厚WJ立于最大应力区域,g卩,其加强 了接收套筒8。另一方面,减小的壁厚\¥2为在接收座21中围绕第二轴线A2枢转接收套筒8提供了空间。此外,以适当的方式在接收套筒8的上侧和下侧倒圆角。如图2中可见,该倒圆角部分27使得内链节 2的端部可在支撑板4.2下方围绕轴线A,枢转,而不会与支撑板4.2产 生接触(参见图2)。内链节2在其上侧具有盖板28,其面向上的支撑面29与相关的支 撑板4.1的下表面进行接触。为此目的,盖板28设置有插接装置30, 在其内部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定位突起31 。具体地根据图10,可从下文中看出在侧向移动过程中内链节2和 外链节3如何配合。为了简化的目的,在所述图中未示出枢轴螺栓6 和枢轴销7。可设置在侧面引导外链板13.1和13.2的导轨32。通过枢 轴螺栓6的端部加强的套筒状突起16于是将靠在导轨上。在上部区域, 特别能够看出内链节2如何能够相对于外链节3围绕第二轴线A2枢转。 由于向内位移的内链板26.1和26.2以及漏斗状表面19,枢转范围可如 图所示扩大。其效果在于,尽管使用了内链节2和外链节3,然而与迄 今所使用的实施方式相比,无需承受侧弯的半径损失。图11示出了用于内链节的支撑板4.1。支撑板4.1在其前缘设置有 齿32.1,且在其后缘设置有互补的齿32.2。通过齿32.1和32.2的齿根 的弧形形状实现围绕轴线A2的枢转。尽管支撑板4.1的上表面是平坦 的,然而下表面设置有插入突起33,其被设置成配合地插入插接装置 30中。在插入突起33的下表面上,突出有两个弹性定位钩34。这些 定位钩34被设置成可推过在插接装置30底部设置的定位突起31,并 锁定在所述定位突起31的下侧位置。图12中所示的用于外链节3的支撑板4.2具有相似的结构设计。 支撑板4.2在其前缘设置有齿35.1,且在其后缘设置有互补的齿35.2。 为了允许围绕轴线A2枢转运动,齿35.1和35.2的齿根具有适合的弧 形形状。同样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板4.2的上表面是平坦的,而下表 面设置有具有向下突出的定位钩37的插入突起36。插入突起36被设 置成配合地插入设置在外链节3中的插接装置24中,而定位钩37插 入定位开口 25中且锁定在该定位开口 25的下侧位置。内链节2完全由增强塑料材料制成,且可通过适合的成型工艺、 具体地通过注射成型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制成。当链1径直向前移动时,被设置成在边缘上竖立的内链板26.1、26.2和外链板13.1、 13.2垂直于第一轴线A,定向,即,当链水平地直 线向前移动时所有链板垂直地定向。现在将参考图13至15,对根据本发明的侧弯输送链1的第二实施 方式进行说明。将仅对本质区别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部件和产生相同效果的部 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参考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看出一个区别在于枢轴销7具有较长的长度,且突出超过内 链节2和外链节3的下边缘。这允许例如水平运转的链轮(未示出) 在侧弯处引导链,其中该链轮的齿啮合枢轴销7的突出端之间的间隙。可以看出另一区别在于支撑板的安装方式,在图15中仅示出了用 于内链节2的支撑板4.1。在图13和14中所示的内链节2同样包括凸 起的盖板28,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板28设置有定位槽38。该定位槽 38被切去下部,并且没有在内链节2的整个宽度上延伸。支撑板4.1在其下表面上具有定位装置39,其被设置成适合于定 位槽38,并可作为锁定件从侧面插入所述定位槽38中。定位钩40与 定位槽38的端部锁定接合,并固定支撑板4.1以避免进一步横向位移。在该实施方式中,外链节3同样设置有相应形成的具有未详细示 出的定位槽的盖板22。支撑板4.2可与图15中所示的支撑板4.1相同 地形成,且可插入外链节3的盖板22的定位槽中,并在其中锁定就位。以下将参考图16至19,对根据本发明的侧弯输送链1的第三实施 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将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比较所存在的本质区别进行详细说明。对 于相同的部件和产生相同效果的部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参考第 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看出一个本质区别在于内链节2的接收套筒8以较小的程度 倒圆角,使得接收套筒8与直线交叉辐板20之间的距离必须更大。在 本实施方式中,交叉辐板20形成X形(具体参见图17)。另外在本实 施方式中,枢轴销7向下突出超过链节使得其可与水平延伸的链轮(未 示出)啮合。在上侧,链节2和3均设置有切去下部的导向槽41和42。 支撑板4.1和4.2可从侧面插入此导向槽中,所述支撑板4.1和4.2设置有锁定件43,其向下突出且适合导向槽41和42的横截面;在图18 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支撑板4.1的这种锁定件43。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突起17具有巻边(bead)形状,因此,其 在此更加突出。在前部区域,还设置有邻接中央突起17的漏斗状表面 19。在内链节2的实施方式中,内链板26.1和26.2的外表面基本切向 地逼近接收套筒8的外圆周表面。然而,在所述内链板26.1和26.2的 过渡区中形成有纵向槽44,其从顶部延伸至底部且横截面基本对应于 巻边状中央突起17的横截面。根据图17,可以看出在侧弯的情况下巻边状中央突起17如何容纳 在纵向槽44中,由此与漏斗状表面19协作获得了围绕轴线AJ勺更大 的枢转能力。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外链节3和内链节2以 及枢轴销7由塑料材料制成,而枢轴螺栓6由钢材料制成。图20示出了支撑板轮廓的另一实施方式。前齿32.1和后齿32.2 相对彼此点对称,使得支撑板可以任何方向安装,且因此板带没有优 选方向。内链节2和外链节3的使用,结合可围绕两条轴线A,和Ad区转 的链条铰链5的使用,由于尽可能地使用封闭形状而得到了更稳定的 结构设计。而且,各内链板和外链板平行布置且在边缘上竖立有助于 该封闭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侧弯输送链(1),其各链节(2、3)通过链条铰链(5)彼此连接,该链条铰链(5)被设置成围绕第一和第二轴线(A1、A2)枢转,所述链条铰链(5)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A1)设置的枢轴螺栓(6)、沿所述第二轴线(A2)设置且所述枢轴螺栓(6)延伸通过的枢轴销(7)、以及沿所述第二轴线(A2)延伸的接收套筒(8),且其中所述枢轴销(7)可围绕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接收套筒(8)枢转,所述接收套筒(8)设置有允许所述枢轴螺栓(6)通过的横向枢轴开口(11),其特征在于内链节和外链节(2、3)交替连续地设置,内链节(2)包括在其每一端的接收套筒(8)以及将所述接收套筒(8)彼此连接的至少一个内链板(26.1、26.2),外链节(3)包括在其每一端的枢轴螺栓(6)和枢轴销(7)以及将所述枢轴螺栓(6)和所述枢轴销(7)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外链板(13.1、13.2),所述至少两个外链板(13.1、13.2)的端面横向地包围相邻内链节(2)的接收套筒(8),且当所述链直线向前移动时,被设置成在边缘上竖立的所述内链板和外链板(26.1、26.2;13.1、13.2)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A1)延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 内链节和外链节(2、 3)的所述内链板(26.1、 26.2)和所述外链板(13.1、 13.2)由塑料材料制成,优选地由高强度塑料材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内链 节(2)的所述至少一个内链板(26.1、 26.2)和所述两个接收套筒(8) 由塑料材料制成为整体构件的形式。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 于所述枢轴销(7)突出超过所述接收套筒(8)的下端面。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 于所述接收套筒(8)被形成为在其上端封闭,且因此具有杯状结构设计。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链板(13.1、 13.2)在其内侧具有至少在某些区域包围所述枢 轴螺栓(6)的中央突起(17),且两个相对的中央突起之间的距离(Az) 基本对应于设置在其间的所述套筒(8)的宽度(BA)。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 突起(17)的纵向中心线(Mz)在与所述外链节(3)的纵向中心线(MA) 基本成直角定向且所述第一轴线(A,)延伸通过的平面内延伸,所述 中央突起(17)在所述内链板(26.1、 26.2)高度的至少50%的范围延 伸。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内链 节(2)的所述至少一个内链板(26.1、 26.2)的外表面基本相切于所 述接收套筒(8)的外圆周表面定向,过渡区域中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 线(A,)和所述内链节(2)的纵向轴线(Mi)基本成直角地延伸的纵 向槽(44),且所述纵向槽(44)的横截面与所述中央突起(17)的横 截面相符。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内链 节(2)的所述至少一个内链板(26.1、 26.2)的外表面与所述内链节(2)的所述纵向中心线(Mi)之间的距离(A'.)小于所述接收套筒(8) 的宽度(BA)的一半。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 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外链板(13.1、 13.2)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枢 轴螺栓(6)和所述外链板(13.1、 13.2)的端面之间连续地增大。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至少两个外链板(13.1、 13.2)的所述端面的两个内表面段(19)在从 15°至45°的角度范围(a)内相对彼此打开。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相邻内链节(2)的所述接收套筒(8)之间延伸的至少一 个交叉辐板(20)将所述外链节(3)的至少两个外链板(13.1、 13.2) 彼此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多个交叉辐板(20),所述交叉辐板(20)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相邻内 链节(2)的端面,从而确定用于所述接收套筒(8)的接收座(21)。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 在于所述外链板(13.1、 13.2)的外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枢轴螺栓 的端部的套筒状突起(16)。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 在于至少在所述枢轴螺栓(6)的区域内加强所述外链板(13.1、 13.2) 的端部。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 在于在与所述内链节(2)的所述纵向中心线(Mi)成直角且沿着所述 第二轴线(A2)延伸的平面中,所述接收套筒(8)具有的壁厚(W,) 超过在围绕所述第二轴线(A2)旋转90°的平面中的壁厚。
1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 在于设置有由单独的支撑板(4.1、 4.2)组成的板带(4),且所述支撑 板(4丄4.2)连接至所述外链节和/或内链节(2、 3)。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通过定 位单元(25、 34; 31、 37; 38、 39)将所述支撑板(4.1、 4.2)连接至 所述外链节和/或内链节(2、 3)。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1、 4.2)彼此齿啮合,且支撑板(4.1、 4.2)的轮廓基 本点对称。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侧弯输送链(1),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链节(2)和/或所述外链节(3)设置有插接装置(24、 30),各 相关支撑板(4.1、 4.2)的插入突起(33、 36)与所述插接装置(24、 30)确定地接合,且通过附加定位单元固定就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弯输送链,其各链节通过链条铰链彼此连接,链条铰链围绕第一和第二轴线枢转,且包括沿第一轴线设置的枢轴螺栓、沿第二轴线设置且枢轴螺栓延伸通过的枢轴销及接收套筒,其沿第二轴线延伸且其中枢轴销可围绕第二轴线相对于接收套筒枢转。接收套筒设置有允许枢轴螺栓通过的横向枢轴开口。通过以下特征改进链的稳定性,内链节和外链节交替连续设置,内链节包括在其每端的接收套筒和将接收套筒彼此连接的至少一个内链板,外链节包括在其每端的枢轴螺栓和枢轴销以及将二者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外链板,且至少两个外链板的各端面横向包围相邻内链节的接收套筒。当链直线前移时,被设置成在边缘上竖立的内链板和外链板垂直于第一轴线延伸。
文档编号B65G17/38GK101274702SQ200810090230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9日
发明者F·米切克, J·顺皮克, K·内德尔, S·艾希霍恩, W·扬岑 申请人:福莱克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