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板及使用该链板的分瓶装置和理瓶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14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链板及使用该链板的分瓶装置和理瓶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瓶排理输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瓶的链板、使用该 链板的分瓶装置和理瓶机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回收的空瓶一般都用麻袋包装,若直接倒出来的话,瓶子将处于杂乱的状态。 甚至由于运输途中的颠簸,还会出现破损的瓶子和碎片。这样若按照目前很多瓶装饮料生 产企业采用的人工将空瓶瓶口向上整齐放置到输送带上进行作业,则很容易造成对人体的 伤害,且工作效率底下,劳动强度大。例如在啤酒行业中,所回收的空瓶都用麻袋包装,然后 用人工方法从麻袋中取出放在啤酒塑料箱内,再用人工方法把啤酒塑料箱放在输箱带上, 再由卸箱机将空瓶抓出放到输瓶带送进洗瓶机内清洗。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企业要投入 大量的人力财力,给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劳动长度很大。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方便分瓶的链板 和利用该链板的一种可将瓶子一一分开的分瓶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不仅可以将瓶子 一一分开还可以将瓶子逐一呈瓶口向上的状态排理的理瓶机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链板,包括链板本体,所述本体两侧端部设 置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呈倒圆角状,且两个凸块之间的距离与欲输送的空瓶直径 相配合。一种分瓶装置,包括输送带和机架,输送带包括一级分瓶输送带和位于一级分瓶 输送带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二级分瓶输送带;一级分瓶输送带包括多组由两条无间隔异向 传输输送链组成的输送链组,且每组中的两个输送链均由两侧端部设置有顶部呈倒圆角状 凸块的链板构成;二级分瓶输送带包括多组由两条无间隔设置的同向传输的上下呈台阶状 的输送链组,上台阶输送链上设置有挡瓶斜板。本实用新型的分瓶装置,所述一级分瓶输送带组中两条输送链并列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本实用新型的分瓶装置,所述一级分瓶输送带组中两条输送链呈上下台阶状。本实用新型的分瓶装置,所述一级分瓶输送带靠近二级分瓶输送带的两端设置有 若干个障碍板,相邻两个障碍板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欲输送瓶子的长度。一种理瓶机系统包括分瓶装置和立瓶装置,立瓶装置包括翻瓶机构和空瓶输送机 构所述空瓶输送机构包括上层输送带和下层接瓶输送带、下层过滤输送带;上层输 送带包括若干条间隔设置的输送链,每个输送链两侧设置有侧板,且每个输送链分别与二 级分瓶输送带的下台阶输送链相连;下层接瓶输送带与上层输送带的布置方向互相垂直, 且每个下层接瓶输送链对应的上层输送带的一个间隔位置处设置有倒瓶盒;所述倒瓶盒包括四块直板,其中两块直板垂直设置在相邻上层输送链的相邻侧边上,另两块直板封置在 上述两块直板的两端,呈其中一个直板高出上层输送链;沿上层输送链传输方向的倒瓶盒 末端设置有一斜架在上层传输链上方的挡瓶斜板;下层过滤输送带位于下层接瓶输送带的 前方,包括位于下层接瓶输送链两侧的两个不相连短输送链;所述翻瓶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轨道机构、翻瓶输送带和出瓶输送带,翻瓶 输送带承接于下层过滤输送带前方;出瓶输送带位于翻瓶输送带两侧;翻瓶输送带由对称 设置的左翻瓶链带和右翻瓶链带拼合而成,左右翻瓶链沿各自的轨道机构经水平运动后90 度翻转再回到水平。本实用新型的理瓶机系统,所述翻瓶机构的左翻瓶链带和右翻瓶链带下方分别设 置有左轨道机构和右轨道机构,每个轨道机构分别包括两个轨道,两个轨道并列平行架设 在机架一端,两个轨道所在的水平面延伸一段后90度翻转后回到水平面;左右翻瓶链板的 每块翻瓶链板下方都设置有左右反向对称的倒钩,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分别活动卡设在各 自轨道机构的两个轨道上;左右翻瓶链板分别在左右轨道上运转。本实用新型的理瓶机系统,下层过滤输送带上方设置有一组拦瓶侧板机构,所述 拦瓶侧板机构包括拦瓶支架和左拦瓶侧板、右拦瓶侧板;左拦瓶侧板固定设置在拦瓶支架 上,右拦瓶侧板左右摆动的固定在支拦瓶架上;左拦瓶侧板和右拦瓶侧板的前端延伸至下 层接瓶输送链上方,且延伸段呈八字形张开;左拦瓶侧板和右拦瓶侧板的末端延伸至翻瓶 输送带上方。本实用新型的理瓶机系统,所述倒瓶盒的两块呈倒八状的直板末端分别延伸设置 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宽度大于倒八状的斜板末端宽度,即支撑板左右两端均长出斜板两 端,且长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通孔,两支撑板的两个左端通孔之间架设有左支撑轴, 两个右端通孔之间设有右支撑轴,左右支撑轴上分别活动套设有左右圆筒;其中一个圆筒 外侧还设置有一过渡圆弧板。本实用新型的理瓶机系统,倒瓶盒前方的下层接瓶输送带上还设置有可摆动的挡 瓶板。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链板上设置有大约一个瓶子的直径距离的两个凸块,且每个 链板分别随着链带运动,故可以有效的将堆在一级分瓶输送带上的空瓶有效的拉开。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瓶装置设置有两级输送带,可保证瓶子一一分开进入翻瓶 机构。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理瓶机系统的翻瓶机构采用左翻瓶链板和右翻瓶链板拼合 而成的翻瓶输送带结构,且左右翻瓶链沿各自的轨道机构经水平运动后90度翻转再回到 水平。故当翻瓶链运动到90度翻转位置处时,由于瓶子重心作用瓶子会随着翻瓶链以瓶口 向上的方向立起,并立在出瓶输送带上。从而方便的完成灌装前整个瓶子的理排过程。自 动化的操作更加方便,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理瓶机系统的空瓶输送机构中设置有上层输送带和下层接 瓶输送带、下层过滤输送带,且上层输送带的间隔中设置有倒瓶盒,故瓶子可以平稳的由上 层输送带传输至下层接瓶输送带。又由于下层接瓶输送带的前方设置有中空的过滤输送 带,故不完整的瓶子再经过过滤输送带时即可被自动过滤。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la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链板的结构示意图;图lb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瓶装置的一级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瓶装置的一级输送带的一种实施方式时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瓶装置的一级输送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时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理瓶机系统的输送带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理瓶机系统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下层接瓶输送带、下层过滤输送带、翻瓶输送带和出瓶输送带的结构示意 图;图7a是翻瓶链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是下层接瓶输送带的链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拦瓶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轨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的B-B截面图;图11是倒瓶盒和可摆动挡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a是图11中的倒瓶盒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a所示,一种链板1,包括链板本体12,所述本体12两侧端部设置有两个凸 块11,所述凸块11的顶部呈倒圆角状,且两个凸块11之间的距离与欲输送的空瓶的直径相 配合,即两个凸块11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欲输送的空瓶的直径。如图1、图2和图6所示,一种分瓶装置I,包括输送带和机架I 1,输送带包括一 级分瓶输送带I 2和位于一级分瓶输送带I 2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二级分瓶输送带I 31 和132。一级分瓶输送带I 2包括多组由两条无间隔异向传输输送链组成的输送链组。如 图3所示,每组输送链组I 21包括相邻的两个无间隔设置的输送链板I 211和输送链板I 212,且输送链板I 211和输送链板I 21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具体实施时每组输送链组I 21中的两个输送链板还可以设置有上下落差,但两者之间的落差不能太大,如图4所示,输 送链板I 211所在的水平位置略低于输送链板I 212所在的水平位置。无论采用上述哪种 实施方式,其中的输送链板I 211和输送链板I 212的传输方向相反,且输送链板I 211和 输送链板I 212均由两侧端部设置有顶部呈倒圆角状凸块的链板构成。为了将瓶子放到一 级分瓶输送带I 2上进行分瓶,一级分瓶输送带I 2的中段位置处的其中一个侧边上设置 有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包括输送链C。一级分瓶输送带I 2的左侧末端设置有二级分瓶输送带I 31,一级分瓶输送带I 2的右侧末端设置有二级分瓶输送带I 32。每个二级分瓶输送带均由多组无间隔设置的同 向传输的输送链板组组成。如图lb所示,每组输送链板组包括两个呈上下台阶状的输送链 板。左侧二级分瓶输送带I 31由多组包括输送链板I 311和I 312组成的输送链板组组成,其中输送链板I 311与一级分瓶输送带的链板1211的延伸方向上,且紧挨着链板1211 的末端,且两者的传输方向一致。输送链板I 311上设置有挡瓶斜板I 313。右侧二级分 瓶输送带132由多组包括输送链板I 321和I 322组成的输送链板组组成,其中输送链板
I322与一级分瓶输送带的链板1212的延伸方向上,且紧挨着链板1212的末端,且两者的 传输方向一致。输送链板I 322上设置有挡瓶斜板I 323。如图2所示,一级分瓶输送带I 2靠近左侧二级分瓶输送带I 31的尾部设置有三 个障碍板I 23,相邻两个障碍板I 23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欲输送瓶子的长度。同样一级分瓶 输送带I 2靠近右侧二级分瓶输送带I 32的尾部也设置有三个障碍板I 23,相邻两个障碍 板123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欲输送瓶子的长度。由于设置了障碍板当瓶子横着在一级分瓶输 送带上传输时可以被障碍板的阻力作用下恢复到正常的传输状态。当瓶子从输送平台输送至一级分瓶输送带I 2上时,由于一级分瓶输送带I 2的 输送链板I 211和输送链板I 212异向传输,故瓶子在其上方即可本基本拉开。即使偶尔有 堆在一起或横着传输的可在障碍板I 23作用下分开,然后逐一传输至二级分瓶输送带上。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理瓶机系统,包括分瓶装置I,以及位于分瓶装置I左侧的 立瓶装置II 2和位于分瓶装置I右侧的立瓶装置II 1。左右侧的立瓶装置结构相同。右 侧立瓶装置II 1包括翻瓶机构II 12和空瓶输送机构II 11。空瓶输送机构II 11包括上 层输送带II111和下层接瓶输送带II 112、下层过滤输送带II 113。上层输送带II 111 包括若干条间隔设置的输送链II 1111,每个输送链II 1111分别与分瓶装置I的右侧二级 分瓶输送带I 32的下台阶输送链I 321相连。每个输送链II 1111两侧设置有侧板。下 层接瓶输送带II 112与上层输送带II 111的布置方向互相垂直,且每个下层接瓶输送链
II1121对应的上层输送带II 111的一个间隔位置处设置有倒瓶盒,如图5所示的E,F,G 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三个倒瓶盒。如图11和图11a所示,每个倒瓶盒包括四块直板El,E2, E3和E4,其中直板El,E2分别垂直设置在相邻上层输送链的相邻侧边上,直板E3和E4相 互呈倒八状封置在直板E1和直板E2的两端,从而构成一个由四块直板组成的呈四棱台状 的上下开口的盒体。其中直板E1高出上层输送链II 1111所在的水平面,且沿上层输送链 II 1111传输方向的倒瓶盒末端的直板E4—端斜向设置有一斜架在上层传输链II 1111上 方的挡瓶斜板E5。倒瓶盒的两块呈倒八状的直板E3和E4末端分别延伸设置有一支撑板。 如图11所示,直板E3末端延伸设置有一支撑板E6,支撑板E6的长度大于直板E3末端宽 度,即支撑板E6左右两端分别超出直板E2和直板E1,且长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通 孔,两支撑板的两个左端通孔之间架设有左支撑轴。两个右端通孔之间设有右支撑轴,左右 支撑轴上分别活动套设有左右圆筒。如图11a所示,左支撑轴E7上套设有左圆筒E8。如图 11所示,且右圆筒E10外侧的支撑板边缘还设置有一过渡圆弧板E9。且过渡圆弧板E9前 方的下层接瓶输送带II 112上还设置有可摆动的挡瓶板10,挡瓶板10 —端固定在圆筒12 上,圆筒12活动套设在横杆13上,横杆13固定在挡瓶架11上,挡瓶架11架设在下层接瓶 输送链II 1121上方。且挡瓶板10的下方设置有重锤14,用于将挡瓶板10在受到瓶子推 力作用后恢复到竖直状态。下层过滤输送带II 113设置在下层接瓶输送带II 112的前方。下层过滤输送 带II 113包括位于下层接瓶输送链II 1121两侧的两个不相连的短输送链II 1131和II 1132。如图8所示,每个下层过滤输送带II 113上方设置有一组拦瓶侧板机构,所述拦瓶侧板机构包括拦瓶支架20和左拦瓶侧板15、右拦瓶侧板16。其中左拦瓶侧板15固定设置 在拦瓶支架20上,右拦瓶侧板16可左右摆动的固定在支拦瓶架20上。如图7所示,左拦 瓶侧板15和右拦瓶侧板16的前端延伸至对应的下层接瓶输送带II 112上方,且延伸段呈 八字形张开;左拦瓶侧板15和右拦瓶侧板16的末端延伸至对应的翻瓶输送带上方II 21。 如图7b所示,下层接瓶输送链II 1121上间隔设置有隔瓶条19,每相邻的两个隔瓶条19之 间的距离基本等于一个瓶子的直径,即刚好将运输的瓶子逐一隔开。 如图6、图7、图9和图10所示,翻瓶机构包括机架Ila,机架Ila上设置有轨道机 构II 22、翻瓶输送带II 21和出瓶输送带II 23,翻瓶输送带II 21承接于下层过滤输送 带II 113前方。出瓶输送带II 23位于翻瓶输送带II 21两侧;翻瓶输送带II 21由对称 设置的左翻瓶链带II 212和右翻瓶链带II 211拼合而成。左翻瓶链带II 212沿左轨道 机构II 221经水平运动后90度翻转再回到水平,右翻瓶链带II 211沿右轨道机构II 222 经水平运动后90度翻转再回到水平。如图9所示,左轨道机构II 221包括轨道II 221a 和轨道II 221b,轨道II 221a和轨道II 221b并列平行架设在机架两端的横梁上。轨道 II 221a和轨道II 221b所在的水平面延伸一段后经90度翻转再回到水平面。如图7a和 图10所示,左轨道机构II 221上的左翻瓶链带II 212的每个翻瓶链板II 2121下方都设 置有左右反向对称的倒钩17,左右反向对称的倒钩17分别活动卡设在轨道II 221a和轨 道II 221b上,沿着轨道II 221a和轨道II 221b运行。如图7b所示,翻瓶链板上间隔设 置有隔瓶橡胶18,两个隔瓶橡胶18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一个瓶子的直径,即刚好将瓶子卡 在两个相邻隔瓶橡胶18之间。如图9所示,右轨道机构与左轨道机构结构相同,只是两个 机构在90度翻转处分别向外侧翻转。于是当翻瓶链带着瓶子输送至90度翻转处,刚好将 瓶子开口向上的立在出瓶输送带II 23上。
权利要求一种链板,包括链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侧端部设置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呈倒圆角状,且两个凸块之间的距离与欲输送的空瓶直径相配合。
2.一种分瓶装置,包括输送带和机架,其特征在于输送带包括一级分瓶输送带和位 于一级分瓶输送带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二级分瓶输送带;一级分瓶输送带包括多组由两条 无间隔异向传输输送链组成的输送链组,且每组中的两个输送链均由两侧端部设置有顶部 呈倒圆角状凸块的链板构成;二级分瓶输送带包括多组由两条无间隔设置的同向传输的上 下呈台阶状的输送链组,上台阶输送链上设置有挡瓶斜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分瓶输送带组中两条输送链并列 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分瓶输送带组中两条输送链呈上 下台阶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分瓶输送带靠近二级分瓶输送带 的两端设置有若干个障碍板,相邻两个障碍板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欲输送瓶子的长度。
6.一种理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瓶装置和立瓶装置,立瓶装置包括翻瓶机构 和空瓶输送机构所述空瓶输送机构包括上层输送带和下层接瓶输送带、下层过滤输送带;上层输送带 包括若干条间隔设置的输送链,每个输送链两侧设置有侧板,且每个输送链分别与二级分 瓶输送带的下台阶输送链相连;下层接瓶输送带与上层输送带的布置方向互相垂直,且每 个下层接瓶输送链对应的上层输送带的一个间隔位置处设置有倒瓶盒;所述倒瓶盒包括四 块直板,其中两块直板垂直设置在相邻上层输送链的相邻侧边上,另两块直板呈倒八状的 封置在上述两块直板的两端,呈倒八状的其中一个直板高出上层输送链;沿上层输送链传 输方向的倒瓶盒末端设置有一斜架在上层传输链上方的挡瓶斜板;下层过滤输送带位于下 层接瓶输送带的前方,包括位于下层接瓶输送链两侧的两个不相连短输送链;所述翻瓶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轨道机构、翻瓶输送带和出瓶输送带,翻瓶输送 带承接于下层过滤输送带前方;出瓶输送带位于翻瓶输送带两侧;翻瓶输送带由对称设置 的左翻瓶链带和右翻瓶链带拼合而成,左右翻瓶链沿各自的轨道机构经水平运动后90度 翻转再回到水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理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翻瓶机构的左翻瓶链带和右翻瓶链 带下方分别设置有左轨道机构和右轨道机构,每个轨道机构分别包括两个轨道,两个轨道 并列平行架设在机架一端,两个轨道所在的水平面延伸一段后90度翻转后回到水平面 ’左 右翻瓶链板的每块翻瓶链板下方都设置有左右反向对称的倒钩,左右反向对成的倒钩分别 活动卡设在各自轨道机构的两个轨道上;左右翻瓶链板分别在左右轨道上运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理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层过滤输送带上方设置有一组拦 瓶侧板机构,所述拦瓶侧板机构包括拦瓶支架和左拦瓶侧板、右拦瓶侧板;左拦瓶侧板固定 设置在拦瓶支架上,右拦瓶侧板左右摆动的固定在支拦瓶架上;左拦瓶侧板和右拦瓶侧板 的前端延伸至下层接瓶输送链上方,且延伸段呈八字形张开;左拦瓶侧板和右拦瓶侧板的 末端延伸至翻瓶输送带上方。
9.如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理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瓶盒的两块呈倒八 状的直板末端分别延伸设置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宽度大于倒八状的斜板末端宽度,即支撑板左右两端均长出斜板两端,且长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通孔,两支撑板的两个左 端通孔之间架设有左支撑轴,两个右端通孔之间设有右支撑轴,左右支撑轴上分别活动套 设有左右圆筒;其中一个圆筒外侧还设置有一过渡圆弧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理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倒瓶盒前方的下层接瓶输送带上还 设置有可摆动的挡瓶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板,链板本体两侧端部设置有两个凸块,凸块的顶部呈倒圆角状。还公开了一种分瓶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包括一级分瓶输送带和位于一级分瓶输送带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二级分瓶输送带。公开了一种理瓶机系统包括分瓶装置和立瓶装置,立瓶装置包括翻瓶机构和空瓶输送机构。空瓶输送机构包括上层输送带和下层接瓶输送带、下层过滤输送带。每个下层接瓶输送链对应的上层输送带的间隔位置设置有倒瓶盒。翻瓶机构包括轨道机构、翻瓶输送带和出瓶输送带。翻瓶输送带由对称设置的左翻瓶链带和右翻瓶链带拼合而成,左右翻瓶链沿各自的轨道机构经水平运动后90度翻转再回到水平。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自动将空瓶瓶口向上逐一输出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G47/30GK201604989SQ20092020088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陈定芳 申请人:陈定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