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970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放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放料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的收放料机构。
背景技术
卷式来料在加工生产中,通常需要分离为不同的部分,以满足加工的需要。如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的生产制程中,通常需要将卷式来料分离为所需的物料及离型纸(或其他保护膜)两部分,以便对柔性电路板进行相应的加工;又如贴膜加工中,需要将卷式来料分离为贴膜与离型纸,以将贴膜贴附于相应的产品上。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相互独立的放料机构与收料机构分别对卷式来料进行放料及对离型纸进行收集,并分别控制放料机构与收料机构的操作速度以实现收放速度的相互匹配。然而,这种分别控制放料机构与收料机构的方式一般需要各自配置不同的控制机构, 或者利用如皮带、链条等传输机构进行收放速度的匹配。由此,既需增加相应配置的成本, 又易使整个收料机构与放料机构占用较大的操作空间。此外,这种放料机构与收料机构也不易保证收放料操作以较佳的匹配速度进行,易影响卷式来料加工生产制程中收放料的连续性,影响卷式来料的生产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收放料机构。一种收放料机构,其用于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所述收放料机构包括一个放料筒,及一个收料筒。所述放料筒具有一个第一转轴。所述收料筒具有一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互平行,所述收料筒与所述放料筒始终保持相切,所述放料筒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放料筒放出套设于其上的卷式来料,所述放料筒同时驱动所述收料筒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从而收集卷式来料分离后的附属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料机构具有如下优点其一,利用放料筒与收料筒之间的相切配合,实现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只需控制放料筒的放料速度 (即旋转速度),而无需对放料机构与收料机构分别配置不同的控制机构,可以节省相应的配置成品。其二,所述收放料机构中的放料筒与收料筒的相切配合关系,较易使收放料操作以较佳的匹配速度 进行,确保卷式来料分离生产制程中收放料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卷式来料的生产效率。其三,所述收放料机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毋需占用太大的操作空间,便于整个设备布置与使用。其四,所述收放料机构可应用于各种卷式来料的分离加工工序,适于推广。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收放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收 放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收放料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收放料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收放料机构沿V-V方向剖视的工作原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固定机构10固定板11轴 7承13、23导向机构20导向板21放料筒30第一转轴31收料筒40第二转轴41驱动器50驱动轴51分离轴60卷式来料80贴膜81离型纸83收放料机构100第一端111第二端112轴孔115固定件118安装端211导向端212导向槽21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收放料机构100,其用于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所述收放料机构100包括一个固定机构10,一个导向机构20,一个放料筒30,一个收料筒40,一个驱动器50,及两个分离轴60。所述固定机构10用于安装所述导向机构20与所述放料筒30 ;所述导向机构20用于设置所述收料筒40,以使所述收料筒40与所述放料筒30保持相切的配合关系;所述放料筒30用于承载卷式来料,如柔性电路板与离型纸来料,以便配合加工需要将卷式来料放出,如将柔性电路板放出进行相应的加工;所述收料筒40用于收集卷式来料中的附属物, 如离型纸,以便回收利用;所述驱动器50用于驱动所述放料筒30转动,以实现自动放料的加工需要;所述两个分离轴60用于配合所述放料筒30与所述收料筒40,以便更好地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并可避免卷式来料在分离时太靠近所述放料筒30与所述收料筒40。所述固定机构10具有两个固定板11,及两个轴承13。所述两个固定板11相对地平行间隔设置。每个固定板11大致为长方形,每一所述固定板11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1 与第二端112。所述第一端111开设有一个轴孔115。所述 两个轴承13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轴孔115内,用于承载所述放料筒30并与所述放料筒30的第一转轴31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13为滚珠轴承,当然,所述轴承13也可以为圆锥轴承或滑动轴承。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固定板11的第二端112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件118,由此,可以保持所述两个固定板11之间的间距,避免所述两个固定板11之间的相对关系发生改变而影响所述放料筒30的正常旋转。所述导向机构20具有两个导向板21,及两个轴承23。每一所述导向板21均具有一个安装端211与一个导向端212。所述两个导向板21的安装端211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固定板11的第一端111,由此使所述两个导向板21分别与所述两个固定板11连接,即实现所述导向机构20与所述固定机构10的连接安装。所述两个导向板21的导向端212 分别开设有一个导向槽215,用于设置所述收料筒40并与所述收料筒40的第二转轴41相配合。所述两个轴承23分别收容于所述两个导向板21的导向槽215内,用于承载所述收料筒40并与所述收料筒40的第二转轴41配合。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向槽215均贯穿其对应的导向板21形成贯通槽;每一所述导向槽215的长度方向与对应的固定板11的长度方向之间均具有一个夹角,即每一所述导向槽215均倾斜于所述固定板11的长度方向。 当然,每一所述导向槽215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对应的固定板11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轴承23为滚珠轴承,当然,所述轴承23也可以为圆锥轴承或滑动轴承。所述放料筒30用于承载卷式来料,如将卷式来料卷设于所述放料筒30,通过旋转所述放料筒30即可不断地放出卷式来料适应加工或使用需要。所述放料筒30具有一个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固定板11的轴承13相互可拆卸地配合,使所述放料筒30跨设于所述两个固定板11之间,并使所述放料筒30可以绕所述第一转轴31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料筒30为圆柱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卷式来料套设于所述放料筒30后即可随所述放料筒30实现旋转并放出来料。所述收料筒40用于收集卷式来料中的附属物,如将附属物卷设于所述收料筒40, 通过旋转所述收料筒40即可不断地进行卷收。所述收料筒40具有一个第二转轴41。所述第二转轴41的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两个导向板21的导向槽215内,使所述收料筒40跨设于所述两个导向板21之间,并使所述收料筒40绕所述第二转轴41旋转的同时可以沿所述导向槽215移动。所述第二转轴41平行于所述放料筒30的第一转轴31,所述收料筒40与所述放料筒30始终保持相切,所述放料筒30绕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时所述放料筒30放出套设于其上的卷式来料(图未示),所述放料筒30同时驱动所述收料筒40绕所述第二转轴41转动,从而收集卷式来料分离后的附属物(图未示)。由于所述导向槽215倾斜于设置所述放料筒30的所述固定板11的长度方向,因此,当所述第二转轴41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上方且所述导向槽215由所述放料筒30的上方向下导向所述放料筒30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所述收料筒40可以随收容于所述导向槽215内的第二转轴41沿所述导向槽215朝向所述放料筒30运动,由此,即可以与所述放料筒30保持相切。本实施例中,所述收料筒40为圆柱结构,转动所述收料筒40即可将卷式来料中的附属物,如离型纸卷收于所述收料筒40,以应回收需求。所述第二转轴4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轴承23可拆卸地相配合,所述轴承23与所述导向槽215相配合,所述轴承23可以在所述导向槽215内转动,也可以沿所述导向槽 215滑动。所述收料筒40通过所述第二转轴41与所述轴承23之间的配合而跨设于所述两个导向板21之间,由此,所述收料筒40既可以绕所述第二转轴41旋转,也可以随所述轴承 23沿所述导向槽215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31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第二转轴41的长度方向的中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由此,可保证所述放料筒30与所述收料筒40相互正对,便于顺利地实现所述收放料机构100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而不会使来料发生扭曲或缠绕。所述驱动器50具有一个驱动轴51,所述驱动轴51与所述放料筒30的第一转轴 31相连接,由此,所述驱动器50可以通过所述驱动轴51驱动所述放料筒30绕所述第一转轴31旋转,实现自动放料的加工需要。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为一个电动马达,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一端且通过所述驱动轴51与所述第一转轴31相连接,由此直接实现所述驱动器50与所述放料筒30之间的动力传递,可以使所述收放料机构100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器50的驱动轴51与所述放料筒30的第一转轴31之间也可以设置动力传动机构,如齿轮传递机构或皮带传递机构。所述两个分离轴60设置于所述放料筒30与所述收料筒40的连线的同一侧,所述两个分离轴60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转轴41,所述两个分离轴60 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便卷式来料可以穿过。卷式来料分离后的附属物穿过所述两个分离轴60之间的间隙绕设于所述收料筒40,由此,可避免卷式来料分离后的附属物台靠近所述收料筒40,有利于所述收料筒40更好地进行收集。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分离轴60位于靠近所述放料筒30与所述收料筒40相切的位置,且每一所述分离轴6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导向板21。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本实施例以卷式来料80为例说明所述收放料机构100的使用。所述卷式来料80包括贴膜81及离型纸83,其中,所述贴膜81贴附于所述离型纸83 上。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所述贴膜81从所述离型纸83上取下来以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使用所述收放料机构100时,将卷式来料80套设于所述放料筒30上,使其可以随所述放料筒30绕所述第一转轴31旋转。拉出所述卷式来料80的开口端,穿过所述两个分离轴60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卷式来料80的开口端分离所述贴膜81与所述离型纸83 ;从所述导向机构20中取下所述收料筒40,并将从所述卷式来料80的开口端分离出来的离型纸 83绕设于所述收料筒40,使所述收料筒40绕所述第二转轴41旋转时可以卷绕收集所述离型纸83 ;将所述收料筒40的第二转轴41放入所述导向机构20的导向槽215内;所述收料筒40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槽215向所述放料筒30运动并与所述放料筒30 相切;旋转所述收料筒40,以拉直所述离型纸83。启动所述驱动器50,并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其转速,所述放料筒30在所述驱动器50 的驱动作用下绕所述第一转轴31旋转,同时所述放料筒30驱动所述收料筒40绕所述第二转轴41旋转。由于所述收料筒40与所述放料筒30始终保持相切,因此,所述收料筒40具有与所述放料筒30相同的线速度,所述收料筒40以与所述放料筒30相同的速度对所述离型纸83进行不断的卷绕收集。 随着加工的进行,所述放料筒30不断放出所述卷式来料80,所述放料筒30的半径 (放料筒30本身的半径与卷式来料80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收料筒40则不断收集所述离型纸83,所述收料筒40的半径(收料筒40本身的半径与所述离型纸83的厚度)逐渐增大。由于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及所述导向槽215的导向作用,所述收料筒40始终与所述放料筒保持相切,确保了加工的连续性。可以理解的是,将卷式来料80套设于所述放料筒30上时,可以利用卡合件(图未示)于所述卷式来料80轴向的两端使所述卷式来料80与所述放料筒30相固定,由此,可以保证所述卷式来料80可以随所述放料筒30绕所述第一转轴31旋转。可以理解的是,将所述收放料机构100安装于相应的设备,如干膜压合机,即可配合相应的作业工序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收放料机构100中的收料筒40设置在所述放料筒30的上方,利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及所述导向槽215的导向作用,实现朝向所述放料筒30运动,以保持始终与所述放料筒30的相切关系。当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收料筒4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放料筒30的下方,不利用所述收料筒40自身的重力作用,而是利用机械领域里面常见的预紧机构,使所述收料筒40始终受到一个朝向所述放料筒30的预紧力,所述收料筒40 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可朝向所述放料筒30运动,从而保持始终与所述放料筒30的相切关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收放料机构具有如下优点其一,利用放料筒与收料筒之间的相切配合,实现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只需控制放料筒的放料速度 (即旋转速度),而无需对放料机构与收料机构分别配置不同的控制机构,可以节省相应的配置成品。其二,所述收放料机构中的放料筒与收料筒的相切配合关系,较易使收放料操作以较佳的匹配速度进行,确保卷式来料分离生产制程中收放料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卷式来料的生产效率。其三,所述收放料机构整体结构较为紧凑,毋需占用太大的操作空间,便于整个设备布置与使用。其四,所述收放料机构可应用于各种卷式来料的分离加工工序,适于推广。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收放料机构,其用于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所述收放料机构包括一个放料筒,其具有一个第一转轴;及一个收料筒,其具有一个第二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互平行,所述收料筒与所述放料筒始终保持相切,所述放料筒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放料筒放出套设于其上的卷式来料,所述放料筒同时驱动所述收料筒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从而收集卷式来料分离后的附属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料机构进一步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分离轴,所述两个分离轴设置于所述放料筒与所述收料筒的连线的同一侧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卷式来料分离后的附属物穿过所述两个分离轴之间的间隙绕设于所述收料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料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机构及一个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导向机构,所述放料筒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收料筒与所述导向机构相配合,所述收料筒受自身重力或预紧力的作用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可朝向所述放料筒运动以与所述放料筒保持相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具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导向机构具有两个导向板,每一所述固定板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每一所述导向板均具有一个安装端与一个导向端;所述两个固定板相对地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两个导向板的安装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固定板的第一端;所述放料筒的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固定板的第一端,所述收料筒的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导向端且与所述两个导向端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均设有一个轴孔,每一所述导向板的导向端均设有一个导向槽;所述放料筒的第一转轴与所述轴孔相互可拆卸地配合,所述收料筒的第二转轴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所述收料筒在自身重力或预紧力的作用下可沿所述导向槽朝向所述放料筒运动以与所述放料筒保持相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向槽与对应的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之间均具有一个夹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轴孔内均设置有一个轴承, 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的中线处于同一直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料机构进一步包括一个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一个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放料筒的第一转轴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板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件以保持所述两个固定板之间的间距。
全文摘要
一种收放料机构,其用于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所述收放料机构包括一个放料筒,及一个收料筒。所述放料筒具有一个第一转轴。所述收料筒具有一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互平行,所述收料筒与所述放料筒始终保持相切,所述放料筒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放料筒放出套设于其上的卷式来料,所述放料筒同时驱动所述收料筒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从而收集卷式来料分离后的附属物。所述收放料机构利用放料筒与收料筒之间相切的配合关系,实现对卷式来料进行同时分离与收放,便于放料与收料的速度匹配,可确保卷式来料分离生产制程中收放料的连续性。
文档编号B65H41/00GK102372186SQ2010102572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朱银奎, 林杰兴, 申文保 申请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