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运输式热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370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体运输式热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小型空分设备中一种生产设备的组装和运输方式,具体涉及 一种模块化的设备,该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运输方式。
背景技术
通常,空分设备中设备、阀 门、仪电控柜等设施之间的管道连接工作安排在现场完 成。在制造厂内只需完成各单元设备的制造,阀门、管道及其配件和仪电控各件等外购件的 订购,并将该部分所需零部件、材料悉数发往现场,然后在现场由安装人员进行设备就位、 安装和管道的配置。这种配管方式通常要求专业设计人员到现场指导安装,安装周期长,费 用高。而且,现场施工基本在室外进行,环境不佳,施工设备又不齐全,难以保证质量。对于 国外项目,这样做成本无疑要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运输安全、方便,又能解决现场配管复杂、 费用高等问题的方式。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空分设备中除空气压缩系统和冷箱外 的其他设备、管线、阀门、仪电控柜等零部件组装运输的方式——整体运输式热撬。它要求 制造厂将单元设备、阀门、相连管线及其配件等部件合理地布置、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内,并 留有法兰连接或焊接连接的对外接口,整体发送至用户现场。与外部管路的连接则由安装 人员现场完成。该热撬在制造厂内全部完工,各部件也均设置在钢结构框架内,整体吊装、 运输。整体运输式热撬,包括热撬架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撬架主要由工字钢、方 钢和槽钢焊接构成,工字钢与方钢连接成上下框架,四根槽钢将上下框架的四边连接;顶部 设有四个吊耳;还设有围栏、爬梯。设有围栏、爬梯附件以方便操作、维修。热撬架能容纳下其内部所有设备、阀门、管 线及其配件,增强了整个热撬的结构整体性,也方便运输、吊装,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也能 有效地保护好内部各件不受污染和损伤。管路系统则是由热撬架内部的设备、阀门部件通过管道及其配件采用现有技术中 的方法连接而成,各部件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方便操作、维修,通过法兰连接或者焊接连 接的对外接口。如果有需要的话,管路系统通常还可以包括相关设备、管线的绝热材料。运输前,预留的对外接口均需采取合理的封闭措施。通常配对法兰采取中间夹以 厚度大于或等于3mm的橡胶或塑料制盖板的方式密封;待焊坡口的接管则采用金属或塑料 环形保护罩罩在接管端部,且保护罩采用合适的方式固定。此外热撬架上通常还设有吊耳 或在合适位置做好起吊标记,方便吊装,这样有效地避免了设备、框架的油漆被破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这种方式在制造厂内完成热撬的整体制造,各零部件均设置在 热撬架内部,整体吊装、运输,减少了运输途中和现场安装时设备、阀门、管道等部件被污染和损伤的危险,也避免了细小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丢失的可能性。整体的吊装更方便现场 就位、安装,减少了现场安装工作量,大大缩短工作周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 的质量和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整体运输式热撬,包括热撬架和管路系统,热撬架主要由工字钢1、方 钢2和槽钢3焊接构成,工字钢与方钢连接成上下框架,四根槽钢3将上下框架的四边连 接;顶部设有四个吊耳4 ;还设有围栏、爬梯。管路系统则主要由空压机后冷却器6、预冷机 7、吸附器8、电加热器5、复热器9及其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管线组成。此外,该热撬中所涉及 的部分仪电控设施也布置在热撬内,如轴承气柜10、变送器11。
权利要求整体运输式热撬,包括热撬架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撬架主要由工字钢、方钢和槽钢焊接构成,工字钢与方钢连接成上下框架,四根槽钢将上下框架的四边连接;顶部设有四个吊耳。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整体运输式热撬,其特征在于管路系统,由热撬架内部的设 备、阀门设施通过管线及其配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连接而成,各部件之间保持合理的 间距,且留有法兰连接或者焊接连接的对外接口。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整体运输式热撬,其特征在于热撬中对外接口发货前必须封闭。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整体运输式热撬,其特征在于热撬架内还设有围栏、爬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整体运输式热撬,是指将空分设备中除空气压缩系统和冷箱外的其他设备、管线、阀门、仪电控柜等零部件合理布置在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钢结构框架内,进行整装不拆分运输的设备。整体运输式热撬,包括热撬架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撬架主要由工字钢、方钢和槽钢焊接构成,工字钢与方钢连接成上下框架,四根槽钢将上下框架的四边连接;顶部设有四个吊耳。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结构框架这种结构增强了热撬的结构整体性,从而减少了运输途中和现场安装时设备、阀门、管线等部件受损的危险,也避免了细小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丢失的可能性。整体的吊装也便于现场就位、安装,减少了现场安装工作量,大大缩短工作周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文档编号B65D61/00GK201740343SQ20102021827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任智军, 冯金列, 李丰明, 洪艳红, 葛水福, 葛浩俊, 葛浩华, 蒋吉林, 许立国, 陈坤远 申请人:杭州福斯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