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527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瓶盖的防伪结构是在开启瓶盖的时候,通过旋转内盖以毁坏 爆裂圈以致不能复原而达到防伪目的,但这种结构的防伪瓶盖只有一次防伪结构,防伪效
果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瓶盖,解决了背景技术的瓶盖一次防伪效 果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包括外盖、内盖、 AS架、内筒及内塞构成,内筒上设凸齿P,凸齿P与外盖的竖齿槽Q处配合;凸齿P为多个位于内筒外壁、沿着轴向分布、其前端向外翘起的软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开启瓶盖时内盖与AS架会在向上旋转 的外力作用下从外盖的顶部顶出来,以毁坏外盖的顶部以致不能复原而达到第一次防伪目 的,外盖内部的竖齿槽与内筒向上翘起的带坡度的凸齿卡在一起,只可以按逆时针旋转扭 动,不能顺时针旋转,即内盖旋转顶出后再也能不回到初时状态,再一次起到了防伪效果, 双重防伪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盖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筒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D-D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筒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B-B剖面示意图。零件说明1、外盖,2、内盖,3、AS架,4、内筒,5、内塞,A、斜面,G3、端面,G4、端面, G5、端面,G6、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包括外盖1、 内盖2、AS架3、内筒4及内塞5,依次沿着轴向组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内筒4沿着轴向从外盖1底部往上套时,在外力的作用下,由于内筒4向上翘起的 带坡度的凸齿P(类似耳朵)与外盖1内部的竖齿槽Q卡住了,以至于外盖1只可以逆时针 旋转,不可以顺时针旋转,即开启酒瓶盖时,用手逆时针旋开外盖1时,内筒4的内部组件会 在逆时针旋转的外力作用下,内盖2与AS架两组合件会被迫毁坏外盖1顶部,而强制性出来,这种以毁坏外盖1顶部,以至不能复原而起到了一次防伪效果,由于不可顺时针旋转回 去,即对本盖起到了第二次防伪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包括外盖(1)、内盖0)、AS架(3)、内筒(4)及内塞(5)构 成,其特征是内筒⑷上设凸齿(P),凸齿⑵与外盖⑴的竖齿槽(Q)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其特征是凸齿(P)为多个位于内筒 (4)外壁、沿着轴向分布、其前端向外翘起的软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重防伪的塑料盖,包括外盖、内盖、AS架、内筒及内塞构成,内筒上设凸齿P,凸齿P与外盖的竖齿槽Q处配合;凸齿P为多个位于内筒外壁、沿着轴向分布、其前端向外翘起的软体。本实用新型在开启瓶盖时内盖与AS架会在向上旋转的外力作用下从外盖的顶部顶出来,以毁坏外盖的顶部以致不能复原而达到第一次防伪目的,外盖内部的竖齿槽与内筒向上翘起的带坡度的凸齿卡在一起,只可以按逆时针旋转扭动,不能顺时针旋转,即内盖旋转顶出后再也能不回到初时状态,再一次起到了防伪效果,双重防伪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5D49/00GK201882383SQ20102025130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周兰, 孔宪政, 曲德堂, 李杰廷, 邢路坤 申请人: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