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737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自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自卸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运载垃圾的车辆已经逐步使用装载量较大的后装压缩垃圾 车。这种垃圾车的尾部通常装有一垃圾桶的提升翻转机构,该机构通常由油缸、提升架、销 轴、横梁、翻转槽板和挂钩组成,两个油缸分别铰接于垃圾车后端料斗的下端两侧,销轴安 装于料斗的端部,提升架以其上部的长圆孔安装于销轴上,油缸的活塞杆与提升架连接,横 梁连接于两个提升架的端部,两个挂钩安装于横梁上,在销轴上还装有一块卡有弧形槽的 翻转槽板,在提升架上装有一个与弧形槽套接的扭轮。该机构是当垃圾桶的挂耳挂在挂钩 上后,启动油泵,油缸的活塞杆向前运动,驱动提升架上升,当提升架的长圆孔的底部接触 旋转轴时提升架停止上升,并且绕销轴转动将垃圾桶翻转,当提升架的导轮沿弧形槽移动 至其末端时,提升架翻转180度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料斗中,这样的装置,存在几点不 足,其一是油缸置于料斗下方离地太近,性能差,工作时容易碰到地上堆积的垃圾或其他杂 物影响正常工作,其二是翻转槽板的弧形通槽加工比较困难,工作时磨损大并且产生噪音。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带有翻转装置能够自动翻转的垃圾桶,如中国专利 CN2361597Y,由垃圾箱、托架、托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翻转架,左、右翻转架上分别连 接有转盘,转盘分别通过其轴与托架两侧相连接的同时,再分别与左、右翻转架相铰连,转 盘分别通过拉杆相互铰连,左、右翻转架与支撑横杆相连,支撑横杆与液压缸相铰连,液压 缸与支座相铰连,转盘分别与支架相铰连,垃圾箱安装在托架上。这样的装置只能连接在垃 圾桶或者垃圾箱上,势必造成了垃圾箱或者垃圾桶的成本的增加,而且结构复杂,随着垃圾 桶一直放置在室外也容易被损坏,造成使用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独立于垃 圾车和垃圾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垃圾自卸装置,特别是一种垃圾自卸车。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自卸车,包括推车、 位于推车上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竖直设立在推车上的至少一个支 撑杆,与支撑杆对应并且与支撑杆相铰接可相对于支撑杆转动的至少一个翻转杆,与翻转 杆相对应并与所述翻转杆相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背杆,以及沿所述背杆的延伸方向固定在 背杆上的垃圾导向板,所述背杆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支撑杆平行,所述背杆的底部还设有 垃圾桶托架,垃圾桶固定在垃圾桶托架上并且靠着垃圾桶导向板,所述垃圾导向板延伸高 于所述垃圾桶。通过这样的提升机构就可以翻转垃圾桶倾倒垃圾桶内的垃圾,而且该垃圾 自卸车不但体积小、轻便,而且可以于垃圾桶和垃圾车使用,操作方便。为了使该提升机构的结构既稳定又节省材料,所述支撑杆、翻转杆以及背杆均为 两个,所述支撑杆设于推车一端的两侧部位上。[0007]为了便于控制,所述推车上还设有控制提升机构运动的电控箱。优选地,所述两侧部位上的支撑杆之间还设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垃圾导向 板之间连接有一油缸,所述油缸通过油管连接到电控箱。并且,为了便于翻转杆的定位,所述支撑杆与翻转杆的铰接部位处设有行程锁定 开关。为了便于推车的控制,所述推车的两侧支撑杆之间还设有一把手。优选地,所述推车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直立的把手;所述推车的底部四个 角上设有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控制油缸的伸缩,能够轻松将垃圾 桶翻转并且倾倒垃圾,该推车不但可以独立于垃圾桶和垃圾车,可以应用于垃圾回收处理 的任何场合,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外形美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机动灵活便 于使用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自卸车的倾倒垃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自卸车的电控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自卸车,如图1-3所示,包括推车1,位于推车1上的电控箱2, 以及位于推车1上的提升机构,其中提升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推车1上的支撑杆31、与支 撑杆31相铰接的翻转杆32,固定连接在翻转杆32上的背杆33和沿背杆33的延伸方向固 定在背杆33上的垃圾导向板34,以及连接在背杆33底部的垃圾桶托架35。所述的支撑杆 31和翻转杆32均设有两根,分别垂直设置在推车1 一端的两侧部位,翻转杆32分别同各 自的支撑杆31相铰接,背杆33与翻转杆32固定连接并且也相应地具有两根。垃圾导向板 34固定在背杆33上,并且在不翻转的初始状态下,该背杆33以及垃圾导向板34均呈竖直 向下状态并与支撑杆31平行。背杆33的底部连接有垃圾桶托架35,垃圾桶4就放置在垃 圾桶托架35上并且靠在垃圾导向板34上。推车1两侧的支撑杆31之间还设有一连接两 根支撑杆31的横杆36。所述的提升机构还包括一油缸37连接在垃圾导向板34以及横杆36之间,该油缸 37的伸缩运动使得垃圾导向板34和背杆33以及垃圾桶托架35随着翻转杆32相对于支 撑杆31的转动而翻转,从而带动垃圾桶托架35以及垃圾导向板34上的垃圾桶4翻转成大 角度,如图2所示。因为重力的作用,使得垃圾桶4的盖子打开,并且垃圾导向板34要延伸 高于该垃圾桶4的高度,垃圾会自动沿着垃圾导向板34倾倒至垃圾车或者垃圾场的垃圾堆 上。并且该支撑杆31与翻转杆32之间,设有行程锁定开关313用于当翻转杆32翻转到一 定角度时,用于锁定该翻转杆32和支撑杆31的相对位置,使垃圾桶4固定在一定的角度倾 斜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所述支撑杆31、以及其相对应的背杆33和翻转杆32 的个数不一定要是两个,一个也可以,多个也可以,而且位置也不一定要设立在推车一端的两侧,只是优选为两个,并且设立在推车一端两侧时,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又节省材料和 制造工艺。该油缸37通过油管38连接到推车1上的电控箱2,由电控箱2控制该油缸37的 运动。电控箱2包括位于其外表面的防水插座21,用于向电控箱2内的蓄电池24充电,夕卜 表面还具有电源指示器29使使用者清楚电控箱2内部的电源量情况。电控箱2的外表面 还设有电源开关22,手控开关23。该电控箱2可以位于该推车的任何部位,优选地,位于该 推车1的支撑杆31相对于背杆33以及垃圾导向板34的相反侧。该电控箱2内部的还具 有充电器25,连接到电源开关22的油泵26以及油泵转换开关27,油泵26的底部设有电磁 止回阀28通过油管38连接到外侧的油缸37。该推车1上,在两根支撑杆31之间还设有一把手12,在推车1的另一端与把手12 相对侧还设有两边各一个把手13,推车1的底部四个角上分别具有脚轮11方便该推车1的
移动。 因此可以方便将垃圾桶置于该推车1上,并且通过控制油缸的伸缩,将垃圾桶翻 转并且倾倒垃圾,该推车不但可以独立于垃圾桶和垃圾车,可以应用于垃圾回收处理的任 何场合,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外形美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机动灵活便于使用者使用。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 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垃圾自卸车,包括推车(1)、位于推车(1)上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竖直设立在推车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杆(31),与支撑杆(31)对应并且与支撑杆(31)相铰接可相对于支撑杆(31)转动的至少一个翻转杆(31),与翻转杆(31)相对应并与所述翻转杆(31)相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背杆(22),以及沿所述背杆(33)的延伸方向固定在背杆(33)上的垃圾导向板(34),所述背杆(22)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支撑杆(31)平行,所述背杆(33)的底部还设有垃圾桶托架(35),垃圾桶(4)固定在垃圾桶托架(35)上并且靠着垃圾桶导向板(34),所述垃圾导向板(34)延伸高于所述垃圾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翻转杆(31)以及 背杆(22)均为两个,所述支撑杆(31)设于推车(1) 一端的两侧部位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上还设有控制提升机 构运动的电控箱(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杆(31)之间还设有一 横杆(36),所述横杆(36)与所述垃圾导向板(34)之间连接有一油缸(37),所述油缸(37) 通过油管(38)连接到电控箱(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与翻转杆(32)的 铰接部位处设有行程锁定开关(313)。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垃圾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的两侧支撑 杆(31)之间还设有一把手(12)。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垃圾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的另一端两 侧分别各设有一个直立的把手(13)。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垃圾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的底部四个 角上设有脚轮(11)。
专利摘要一种垃圾自卸车,包括推车、位于推车上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垂直设立在推车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杆,与支撑杆对应并且与支撑杆相铰接可相对于支撑杆转动的至少一个翻转杆,与翻转杆相对应并与所述翻转杆相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背杆,以及沿所述背杆的延伸方向固定在背杆上的垃圾导向板,所述背杆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支撑杆平行,所述背杆的底部还设有垃圾桶托架,垃圾桶固定在垃圾桶托架上并且靠着垃圾桶导向板,所述垃圾导向板延伸高于所述垃圾桶。通过这样的提升机构就可以翻转垃圾桶倾倒垃圾桶内的垃圾,而且该垃圾自卸车不但体积小、轻便,而且可以于垃圾桶和垃圾车使用,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65F3/26GK201770247SQ20102029481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蒋建平 申请人:宁波四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