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972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生产线上,与将玻璃逐一放置输送线上的玻璃上片台 配合使用的用于叠放待加工的玻璃件的玻璃架。
背景技术
在玻璃件钻孔加工过程中,待加工的玻璃通常被堆叠放置于玻璃架上,由玻璃上 片台逐一从玻璃架上移到生产线上。如图1、图2,一种现有的玻璃架结构,其玻璃架Ia的 底部固定不可移动,上片台加位于玻璃架的一侧,包括上片台本体6a和铰接于其上的翻转 臂3a,翻转臂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翻转臂向玻璃架方向打开和收拢于上片台本 体上表面的输送装置上,翻转臂3a朝向玻璃架的一侧设置可吸起玻璃件fe的吸盘如。上 片时,翻转臂3a打开,吸盘如吸住玻璃架Ia上的最外侧的玻璃件5a,而后收拢翻转臂3a, 玻璃件fe随翻转臂转动,置于上片台本体6a上表面的输送装置7a上,由输送装置送出。 由于玻璃件存在一定厚度,翻转臂每拿走一张玻璃件后,翻转臂3a离玻璃架Ia最外侧的玻 璃件如间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玻璃件的再次拿取。为了保证上片台能够连续拿 取玻璃件,上片台加的底部设置由朝向玻璃架Ia的移动轨道8a,上片台本体6a通过滚轮 9a置于底部的移动轨道8a内,可沿轨道移动。上片的过程中,当翻转臂3a每拿走一片玻璃 件,上片台本体6a可沿底部的轨道8a适当移动,从而保证翻转臂能够连续拿取玻璃件。然 而,由于上片台加拿取走的玻璃件需要由输送装置7a送出至其后对接的输送线上,由于输 送线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要上片台保证拿取的玻璃件能够可靠的送出,翻转臂拿取玻璃 件收拢后,上片台本体需再沿底部的轨道反向移动相同的位移,从而保证输送装置与输送 线能够对接,玻璃件能够可靠的送出。上片台拿取玻璃的动作过程可分解为,上片台本体向 玻璃架方向移动适当距离,翻转臂打开吸取玻璃件,翻转臂载玻璃件收拢,上片台本体再反 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其整个过程动作复杂,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能够简化上片台拿取玻璃件的动作,提高上片台拿取玻 璃件效率的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包括可供玻璃倾斜堆放的玻璃架 本体,玻璃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导轨,玻璃架本体可移动的置于导轨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其玻璃架本体可沿底部的导轨移 动,上片台的翻转臂打开拿取走玻璃架本体内玻璃堆表面的玻璃件后,玻璃架本体可适当 移动,以适应拿取玻璃件后玻璃堆的厚度变化,使上片台的翻转臂再次打开时,仍能够恰好 拿取玻璃架本体内玻璃件堆表面的玻璃件。重复上述过程可实现上片台对玻璃架内玻璃件 的逐一、连续拿取。整个玻璃件的连续过程中,其仅需移动玻璃架本体,上片台本体不需要 移动,仅单纯的重复打开和收拢翻转臂的动作即可。玻璃件连续拿取过程中,不存在现有结 构中上片台整体的来回往复式的移动,仅需单向移动玻璃架即可,其简化了上片台取玻璃
3过程的动作,使拿取玻璃件的过程更加简单,效率更高。
图1为现有的上片台翻转臂打开从玻璃架拿取玻璃的示意图;图2为图1翻转臂收拢后的示意图;图3为一种上片台翻转臂打开从玻璃架拿取玻璃的示意图;图4为图3翻转臂收拢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图5,一种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1,包括可供玻璃倾斜堆放的玻 璃架本体10,玻璃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导轨11,玻璃架本体通过滚轮12或滑块等可滑动的 结构置于导轨11上,可沿导轨移动。上片台2的翻转臂3每拿取玻璃架本体10上堆放的玻璃堆表面的一张玻璃件5 后,玻璃架本体10可沿导轨11移动一张玻璃所产生的距离差,使上片台2下次拿取时,其 翻转臂3仍能恰好拿取玻璃架本体10上的玻璃堆表面的玻璃件。其通过移动玻璃架本体 10,以适应玻璃堆厚度的变化,能够在不移动上片台本体6的情况下,实现玻璃件的连续拿 取。上片台表面的输送装置7不移动,其能始终保持与其后的输送线准确对接,可靠保证拿 取的玻璃件的后续输送。其拿取过程中,仅需单向移动玻璃架本体以适应拿走玻璃件后所 引起的距离变化即可,而不需要象现有技术中通过上片台本体来回双向往复移动以适应玻 璃件堆厚度的变化。其拿取过程动作更简单、效率也更高。
权利要求1. 一种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供玻璃倾斜堆放的玻璃架本 体,玻璃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导轨,玻璃架本体可移动的置于导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上片台配合使用的玻璃架,其包括倾斜堆放玻璃件的玻璃架本体,玻璃架本体的底部设置导轨,玻璃架本体可移动的置于导轨上。玻璃架本体沿导轨移动,可适应因拿取玻璃后玻璃件堆厚度发生的变化,使上片台能够在不移动的情况下连续拿取玻璃件。其拿取玻璃件的过程动作更简单、效率高。
文档编号B65G47/91GK201849948SQ20102053874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强 申请人:刘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