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02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该公开涉及ー种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ー 种打开和关闭开闭构件的开闭机构,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 绘图仪和打印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设备用作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绘图仪或者具有两个以上上述性能的多功能装置。作为传统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已知ー种具有诸如前盖的盖构件的图像形成设备,该盖构件可在设备主体的前侧以枢轴转动的方式打开和关闭从而使操作者从设备主体的前侧能够进行维护和替换设备主体内的组件,即所谓的前侧操作。作为另ー种传统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已知ー种具有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开闭机构包括开闭构件。开闭机构包括诸如馈纸托盘的、相对于设备主体可移动地插入的可移动构件和用作开闭构件的、诸如盖的盖构件,该盖构件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以枢轴转动方式打开和关闭,其中在关闭位置处盖构件覆盖设备主体的内部,在打开位置处盖构件打开设备主体的内部以连通外部。但是,还没有发现有哪个传统技术(包括上述传统技木)建议处理以下难题。具体地,例如,在上述具有诸如馈纸托盘的可移动构件和用作开闭构件的、诸如盖的盖构件的开闭机构中,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盖构件位于设备主体的上部并且可移动构件被定位在邻近于盖构件而且位于该盖构件的下面。在这种构造中,除非枢轴被设置成比可移动构件高,否则当从设备主体除去可移动构件吋,盖构件的一部分(例如,底部) 将妨碍可移动构件。同吋,除非盖构件的枢轴被定位在比盖构件可能妨碍可移动构件的位置低的位置,否则构件在枢轴转动范围的部分中可能妨碍盖构件,其中在枢轴转动范围内, 盖构件开始从关闭位置打开。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在竖直向上的方向上改变枢轴的位置,否则盖构件可能妨碍可移动构件。为了处理这种难题,可以简单地増加盖构件和可移动构件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盖构件妨碍可移动构件。但是,这种构造会増加设备的尺寸并且使设备的外观劣化。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方面上,提供ー种包括可移动构件、开闭构件以及轴位置调整部的改善的开闭机构。可移动构件相对于设备主体被可移动地安装。开闭机构具有盖部、突起和枢轴。所述盖部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绕枢轴进行枢轴转动。所述盖部被配置成在关闭位置处覆盖设备主体的内部并且在打开位置处打开设备主体的内部到设备主体的外側。 所述突起从盖部邻近于枢轴的位置向外突出。轴位置调整部在盖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轴转动的同时改变枢轴的位置。所述开闭构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被布置成,在垂直于每个所述枢轴的中心轴的虚平面上,每个枢轴和可移动构件被投影在虚平面上,每个所述枢轴的投影部分被安置成当所述盖部被放置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妨碍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虚平面上的投影部分,并且所述盖部被安置成在所述盖部朝所述打开位置枢轴转动的同时不妨碍所述可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移动的轨道。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上,提供ー种包括设备主体、图像形成装置和如上所述的开闭机构的改善的图像形成设备。


当连同附图考虑时,将通过參考以下详细说明而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特点和优点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及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4是图1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稍微打开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稍微打开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和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6是图1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图1的开闭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图1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和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8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0是图8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11是图8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2是图8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和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13是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5是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6是开闭机构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开闭机构的部分放大正视图;图18是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19是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和上旋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图20的上旋(hop-up)机构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22是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图19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及上旋机构的内部的立体图;图23是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图22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和上旋机构的内部的立体图;图24A是当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时上旋机构的部分横截面立体图;图24B是当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时上旋机构的部分横截面立体图;图25A是当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时上旋机构的部分横截面正视图;图25B是当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时上旋机构的部分横截面正视图;图沈是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7是开闭机构在图沈所示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28A是根据第八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放大正视图;图28B是该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放大前视图;图四是如根据第九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所示的水平喷出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正视图;图30是图四的喷墨记录设备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31是如根据第十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所示的竖直喷出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正视图;和图32是如根据第十一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所示的激光打印机的正视图。附图是用来描述本公开的典型实施例并且不应该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 除非明确指出,不认为附图是按比例制图的。
具体实施例在说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时,为了清楚起见使用具体术语。但是,该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并不被所选择的具体术语限制而且被理解成每个具体元件包括以类似方式操作并获得类似结果的所有技术等同物。尽管參照附图利用技术定义说明典型实施例,但是这种说明并不是用来限定发明的范围并且该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中说明的所有组件或者元件对本发明并不是绝对必要的。现在參照附图,其中,若干个图中同样的參考字符指定相同或者相应的部件,下面说明本公开的典型实施例。在典型实施例中,相同參考字符被分配给具有相同功能和形状的元件(构件或组件)并且下面省略其重复说明。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可以从图中省略考虑到不须具体说明的元件。第一典型实施例
參照图1至图7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2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的盖部(在下文中,可以简称为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和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4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稍微打开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稍微打开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和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6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7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和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在图1中,參考字符X、Y、Z表示三维坐标系统的三个坐标轴,并且參考字符1表示根据该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开闭机构1具有可移动构件5、枢轴4、盖构件2和轴位置调整部。用作可移动工具的可移动构件5在插入和除去方向Y上(平行于图3中的Y轴) 可相对于设备主体100(由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指示)被可移动地插入。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的盖构件2具有盖部加和突起3。用作盖工具的盖部加相对于设备主体100是可打开和关闭的并且在关闭位置(图2和图3所示)和打开位置(图6和图7所示)之间绕用作枢轴转动工具的枢轴4枢轴转动,其中在关闭位置处盖部加覆盖设备主体100的内部, 在打开位置处盖部加使设备主体100的内部对设备主体100的外部开放。突起3在竖直方向上(即,在图2中平行于Z轴的方向上)从盖部加邻近于各自的枢轴4的部分向下突出。用作位置调整工具的轴位置调整部在盖部加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轴转动的同时改变相应枢轴4的位置。在该典型实施例以及下列典型实施例中,统ー说明每个轴位置调整部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为竖直向上的方向(即,垂直于可移动构件5插入和除去方向Y的方向)。可移动构件5例如是具有实质上箱形(例如,在图2中以简化方式所示的长方体) 的馈纸托盘或者馈纸盒并且例如由树脂、金属或者这种材料的組合制成的。可移动构件5 的安装位置为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可移动构件5被设置到例如图3中的实线所示的设备主体100的内侧的某一部分并被其保持。在图3、图5和图7中,由点划线指示的可移动构件5表示可移动构件5在从设备主体100除去可移动构件5的除去(取出)方向私上移动的轨道。作为用于在插入和除去方向Y上将可移动构件5插入到设备主体100和从设备主体100除去可移动构件5的机构,例如,包括例如凹槽形的轨构件的可移动构件引导单元101 (用作可移动构件引导工具)可以被设置成邻近于可移动构件5并且在可移动构件 5的下面以在插入和除去方向Y上引导可移动构件5,以便可移动构件5被插入到设备主体 100并且从设备主体100被除去。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滑动机构,在该滑动机构中,在 X轴方向上在可移动构件5的相反端处的下边缘部被引导以便在可移动构件引导单元101 的轨构件上滑动。可移动构件5通过用户的动作(推和拉)可以被插入到设备主体100并且从设备主体100被除去。另外,可移动构件5通过例如马达的驱动装置(用作驱动工具) 可以被自动插入到设备主体100并且从设备主体100被自动除去。在相对于以下典型实施例说明的图中,为简单起见可以省略由图3中双点划线指示的设备主体100。盖构件2包括枢轴4、用作盖构件2的主要部件(开闭构件的主要部件)的盖部
7加和突起3,并且由树脂、金属或者上述材料的組合制成。依据制造、金属铸模和成本,枢轴 4和突起3被较佳地与盖构件2 —起形成为单个构件。另外,枢轴4和突起3可以被形成为与盖构件2分离的构件并且与盖构件2相结合。如图1所示,突起3和枢轴4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相反端处。在其它图中,为简单起见可以省略ー个以上的突起3和枢轴4。用作保持工具的保持构件被设置在盖部加处从而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时将盖部加保持在关闭位置处,保持构件例如是啮合夹或者夹钳、磁扣、或者MAGICTAPE(注册商标)。另外,锁紧构件(用作锁紧工具)可以被设置成将盖部加锁紧在关闭位置。在盖部加处还设置制动器,从而当盖部加被放置在打开位置时将盖部加保持在打开位置。如图1和2所示,盖构件2在盖部加的下端处具有凹槽部2b以避免受到可移动构件5的顶面的妨碍。盖部加的凹槽部2b和可移动构件5的顶面之间的间隙被设置成, 在盖部加的整个枢轴转动范围和可移动构件5的整个插入和除去范围内防止盖部加和可移动构件5的顶面之间的妨碍并且获得设备的期望外观。每个突起3的下端的外表面具有作为部分圆柱体的外表面的圆形并且用作通过引导构件6(用作引导(guide)工具)接触和滑动引导的被引导部8 (被引导(guided)工具)。因为通过引导构件6接触并且滑动引导被引导部8,所以被引导部8较佳地由高抗磨性和高润滑性的材料制成。例如,被引导部 8可以由诸如聚缩醛树脂或者聚酰胺树脂的树脂制成。与之类似的材料应用于引导构件6。如图2至7所示,在该典型实施例中每个轴位置调整部包括引导构件6和臂7(用作连接工具),所述引导构件6引导突起3的被引导部8,所述臂7具有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枢轴4的一端和经由臂轴7a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设备主体100的内部的固定构件的相对端。在图2至图7中,为简单起见仅显示包括引导构件6和臂7的轴位置调整部在X轴方向上的ー侧(图2至图7中的右侧或者前侧)。但是,在X轴方向上在相反侧(图2至图 7中的左侧或者后侧)处设置另ー个轴位置调整部从而以稳定方式改变枢轴4在竖直方向 (Z轴方向)上向上的位置。相同的设置应用于如下所述的典型实施例和图。在该典型实施例中,引导构件6被设置和被固定在设备主体100处。另外,如下所述,可以使用另ー种构造。此外,在该典型实施例中,轴位置调整部具有双铰链机构(臂7和引导构件6)。另外,如下所述,可以使用另ー种构造。除了上述构造之外,开闭机构1具有以下构造。盖构件2被布置和形成为在图2和图3中,当枢轴4和可移动构件5从每个枢轴 4的中心轴方向(X轴方向)被投影到垂直于每个枢轴4的中心轴的Y-Z平面上吋,每个枢轴4的投影部分被安置成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时妨碍可移动构件5的凸出部。同吋,如图6和7所示,将盖部加安置成当盖部加朝着打开位置枢轴转动时不妨碍可移动构件5的移动的轨道。在这方面,Y-Z平面还是使枢轴4作为法线的平面。接下来,參照图2至图7说明开闭机构1的操作。图2至图7中所示的构造假定用户抓紧盖部加的上部以打开盖构件2。当从图2 和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打开盖部加时,如图4和图5所示,盖部加绕枢轴4逆时针枢轴转动。此时,通过杠杆原理,用户作用于盖部加的上部(施力点)上的操作力经由用作支点的枢轴4被转变为作用于突起3的被引导部8的カ矩。另外,突起3的被引导部8被设置成低于各个枢轴4并且臂7的臂轴7a的位置被固定。因此,每个被引导部8通过上述カ矩被不断地压向相应引导构件6的竖直引导面6a。随着盖部加枢轴转向打开位置,突起3的每个被引导部8通过滑动接触引导构件6的竖直引导面6a在竖直方向上被向上引导。因此,与相应突起3实质上结合成一整体的枢轴4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并且盖部加被放置在如图6和图7所示的打开位置。在图2和图3中,当枢轴4和可移动构件5从每个枢轴4的中心轴方向(X轴方向)被投影到垂直于每个枢轴4的中心轴的Y-Z平面上吋,,盖部加枢轴转动地打开和关闭而不妨碍可移动构件5,尽管每个枢轴4在Y-Z平面上投影的投影部分被放置在妨碍可移动构件5在Y-Z平面上投影的投影部分的位置处。相反,如图4至图7所示,当盖部加朝着打开位置枢轴转动时,每个突起3的被引导部8在滑动接触竖直引导面6a的同时被引导构件6的竖直引导面6a引导,并且每个枢轴4在竖直方向上向上滑动(在下文中,上旋移动)。因此,盖部加被安置为不妨碍可移动构件5的操作和移动的轨道。以与上述順序相反的順序进行盖部加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轴转动操作。 换句话说,当盖部加朝着关闭位置枢轴转动时,每个突起3的被引导部8在滑动接触竖直引导面6a的同时被引导构件6的竖直引导面6a引导,并且枢轴4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 (在下文中,上旋移动)。因此,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在下文的典型实施例中,以与第一典型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方式进行盖部加从上述到关闭位置的枢轴转动操作,从而除非特別必要将省略其说明。在该典型实施例中,轴位置调整部(例如,包括臂7和引导构件6的双铰链机构) 调整盖构件2的枢轴4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打开和关闭盖部加的操作过程中设备主体 100内的内部构件或组件可能另外地妨碍盖部加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盖部加与这种内部构件和可移动构件5的的妨碍而不增加设备主体100的尺寸。在使用包括臂7和引导构件6 的双铰链机构作为轴位置调整部的情况下,利用构件或者组件的简单构造就能够调整枢轴 4的位置。另外,将引导构件6固定在设备主体100处来防止引导构件6对可移动构件5的插入和除去操作施加负荷,从而防止可操作性的降低。此外,因为引导构件6的引导部(竖直引导面6a)是稳定的,所以容易控制引导构件6和内部组件之间的间隙。第二典型实施例下面參照图8至图12说明本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图8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0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11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2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状态在打开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和在移动的轨道上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如图8至图12所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A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不同。特別地,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A与图1至图7所示的开闭机构1的不同之处在于,开闭机构IA使用盖构件2A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来代替开闭机构1的盖构件2。
如图8至图12所示,盖构件2A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的不同之处在干,在打开和关闭操作的过程中在盖部加的枢轴转动轨道的全部范围上,盖构件2A的突起3被放置为相对于图10所示的、盖部加在关闭位置形成其部分的设备主体100的外表面在设备主体100的更内側。换句话说,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吋,由引导构件6引导的突起3(或者盖部2a)被放置在设备主体100的内侧以便在比枢轴4更长的距离上与可移动构件5重叠。第一典型实施例和參照图13至16说明的第三和第四典型实施例中的每ー个实施例之间也存在这种区別。除了上述区別之外,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实质上相同。接下来,參照图8至图12,主要相对于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的区别来说明开闭机构IA的操作。当从图9和图10所示的关闭位置枢轴转动地打开盖部加吋,如图11和图12所示,盖部加绕枢轴4逆时针枢轴转动。通过与上述第一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操作,每个突起 3的被引导部8被不断地压向引导构件6的竖直引导面6a。此时,相对于设置在突起3处的枢轴4与盖部加相対的部分,S卩,图9至图12所示的被引导部8朝着设备主体100的内部被弯曲。結果,图9至图12所示的被引导部8进ー步朝着设备主体100的、比上述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更内侧移动。以与第一典型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方式进行后续操作。在图9和图10中,当枢轴4和可移动构件5从枢轴4的中心轴方向(X轴方向) 被投影到垂直于枢轴4的中心轴的Y-Z平面上时,尽管枢轴4的投影部分被放置在妨碍可移动构件5的凸出部的位置处,但是盖部加能够枢轴转动以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而不会妨碍可移动构件5。相反,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盖部加朝着打开位置枢轴转动时,枢轴4 以与第典型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上旋。因此,盖部加被放置在不会妨碍可移动构件5的操作和移动的轨道的位置处。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在打开和关闭操作的过程中在盖部加的枢轴转动轨道的全部范围上,盖构件2A的突起3在相对于盖部加在关闭位置形成其部分的设备主体100 的外表面被放置在设备主体100的内側。换句话说,突起3没有被放置在设备主体100的外側。这种构造避免例如在设备主体100的外部构件处形成切除部,从而避免妨碍突起3, 因此防止外观的劣化。另外,在枢轴4的上旋移动中,被引导部8进ー步朝着设备主体100 的、比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更内侧移动。因此,用于上旋枢轴4的引导构件6能够被设置在设备主体100的内侧而不从设备主体100向外突出,从而便于设备的小型化。从另ー种观点看,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吋,由引导构件6引导的突起3被放置在设备主体100的内侧以便在比枢轴4更长的距离上与可移动构件5重叠。結果,突起3的被引导部8被进一歩放置在设备主体100的内側,从而不会影响设备主体100的尺寸。另外,这种构造便于引导构件6被设备主体100的结构本体保持并且便于被与设备主体100的结构本体一起形成为单个构件,这就对成本、尺寸和强度是有利的。像第一典型实施例,在盖部加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过程中,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A不会妨碍可移动构件5的移动的轨道。不管盖部加是否正在进行打开或者关闭操作或者盖部加被放置在哪个位置,都能够从设备主体100取出或者除去可移动构件5。使用包括臂7和引导构件6的双铰链机构作为轴位置调整部则允许利用构件或者组件的简单构造调整枢轴4的位置。另外,因为由引导构件6引导的被引导部8被设置成邻近于枢轴4,从而便于减小设备主体100的尺寸。如上所述,第二典型实施例还具有相当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基本效果的效果。对于下列典型实施例中的每ー个的效果是同样的。对于具有如该第二典型实施例或者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简单构造的轴位置调整部,被引导部8被放置成邻近于枢轴4并且在枢轴4附近通过引导构件6被引导。因此,为了在竖直方向(Z轴方向)上向上滑动移动枢轴4,作用于引导构件6和被引导部8的力的方向可以与枢轴4移动的角度不相同。因此,引导构件6和被引导部8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増加,从而阻止盖部加的平滑打开和关闭或者使得引导构件6和被引导部8的磨损和劣化。此外,如果被引导部8和盖部加被形成为单个构件,那么在考虑诸如成本、耐火性和強度的、外部部件的要求之间的平衡的同吋,可能难以选择被引导部8相对引导构件6的摩擦系数和高耐磨性的材料。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顾虑(磨损和可操作性的劣化),如果枢轴 4和被引导部8被设置成彼此远离,那么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的布局可能受到影响,这就可能难以减小设备主体的尺寸。因此,设计以下第三典型实施例。第三典型实施例下面參照图13至图14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典型实施例。图13是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盖构件的立体图。图14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B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A不同。如图14所示,开闭机构IB与图8至图12所示的开闭机构IA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开闭机构IB使用盖构件2B (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代替开闭机构IA的盖构件2A并且使用引导构件6A(用作引导工具)代替形成作为轴位置调整部的部分的引导构件6。如图13和图14所示,盖构件2B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A的不同之处在干, 盖构件2B的每个突起3具有多个用作被引导工具的多个被引导部8a和8b,随着盖构件2B 的盖部加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被引导部8a和8b通过引导构件6A被引导,以便改变由图13 中点划线所指示的被引导部8a和8b的位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引导构件6A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引导构件6的不同之处在干,每个弓I导构件6A具有多个弓I导部6-1和6-2,并且随着盖构件2B的盖部加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引导部6-1和6-2的位置被调整从而引导被引导部8a和Sb。引导部6_1具有水平引导面6b并且引导部6-2具有竖直引导面6a,并且每个引导构件6A由平板形成以便具有实质上L形。除了上述区別之外,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构造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构造实质上相同。下面主要相对于与上述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A的区別说明开闭机构IB的操作。当从图14所示的关闭位置打开盖部加时,盖部加绕枢轴4逆时针枢轴转动。此时, 首先,突起3的被引导部8a通过引导部6-1的水平引导面6b被引导以滑过水平引导面6b, 从而使得枢轴4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于是,被引导部8b接触引导部6-2的竖直引导面 6a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向上滑过竖直引导面6a从而上旋枢轴4。在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B中,每个突起3具有多个被弓I导部8a和8b,并且每个引导构件6A具有多个引导部6-1和6-2。这种构造能够使受力点(引导构件6A和被引导部8a或者8b的接触点)的受カ方向与枢轴4的移动方向即竖直向上方向匹配。結果,与第一和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构造相比,这种构造能够防止磨损和可操作性的劣化而没有增加枢轴4和受力点之间的距离。第四典型实施例下面參照图15至图17说明本公开的第四典型实施例。图15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6是开闭机构IC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开闭机构IC的部分放大正视图。如图15和图17所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C与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B不同。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C与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B的不同主要在以下几点。即,如图15至图17所示,在开闭机构IC中, 使用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的盖构件2C代替开闭机构IB的盖构件2B,并且使用与第一和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引导构件相类似的形成轴位置调整部的部分的引导构件6和设置在可移动构件5处的第二引导构件6'代替开闭机构IB的引导构件6A。如图15和图17所示,盖构件2C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B的不同之处在干, 多个被引导部8a(在该第四典型实施例中为两个)被设置在盖部加的底部的横向边缘,并且每个都具有与例如图8中所示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相类似的单个被引导部8 (在该第四典型实施例中称为被引导部8b)的突起3在邻近于枢轴4的位置处与盖部加被整体形成。如图17所示,第二引导构件6‘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5在Y轴方向上最接近盖部加的端部处 (图17的左端)的顶面的横向边缘上(在图15的Y轴方向上两个边缘)从而在盖部加的底部的横向边缘处引导被引导部8a。如上所述,在第四典型实施例中,多种类型的引导构件中的一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6'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5处以引导盖部2a,并且多种类型的引导构件的另ー种类型的引导构件6被设置在设备主体处。接下来,主要相对于与上述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B的区別说明开闭机构 IC的操作。当从图15至图17所示的关闭位置打开盖部加吋,盖部加绕枢轴4逆时针枢轴转动。此时,首先,盖部加的被引导部8a在接触引导构件6'的同时通过可移动构件5的引导构件6'被引导,从而使得枢轴4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S卩,上旋。于是,突起3的被引导部8b接触引导构件6以进一歩上旋枢轴4。除了上述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效果之外,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还具有相当于以下效果的效果。第四典型实施例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干,多种类型的引导构件中的一种类型的第二引导构件6'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5处并且引导构件6'引导盖部加。但是,期望第四典型实施例具有相当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效果,并且第四典型实施例在组件的布局或者定位方面提供更多选择的自由度,和这些组件要保持间隙。在图15至图17所示的第四典型实施例中,同时使用与第三典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区別。这种构造能够以高精度可靠地维持与目标组件(例如,该典型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构件5)的间隙。在第四典型实施例中,将调节盖部加与可移动构件5的妨碍。因此,引导构件6'和被引导部8a 被设置在目标组件处,从而以最小间隙s可靠地防止盖部加妨碍可移动构件5。第五典型实施例
下面參照图18说明本公开的第五典型实施例。图18是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立体图。如图18所示,根据第五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D与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图14所示的开闭机构IB不同。如图18所示,开闭机构ID与图14所示的开闭机构IB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开闭机构ID使用盖构件2D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来代替开闭机构IB的盖构件2B,省略第三典型实施例的臂7,并且使用滑动保持部67和引导部6-1以引导突起3来代替形成为轴位置调整部的部分的引导构件6A。如图18所示,盖构件2D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B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突起3都具有凸轮部66代替多个被引导部8a和8b,以在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上施加力。 引导部6-1被固定在设备主体100处从而在与凸轮部66滑动接触时引导各个凸轮部66。 每个滑动保持部67被固定在设备主体100处从而在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上滑动枢轴 4的同时保持相应的枢轴4。每个滑动保持部67具有滑动狭缝67a从而在宽松地适配枢轴 4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引导枢轴4。如上所述,在第五典型实施例中,每个轴位置调整部包括凸轮部66、引导部6-1和滑动保持部67。接下来,主要相对于与上述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B的区別说明开闭机构 ID的操作。随着从图18所示的关闭位置枢轴转动打开盖部2a,每个凸轮部66滑动接触引导部6-1的水平引导面6b以上旋枢轴4。此时,在枢轴4宽松地适配滑动狭缝67a的同吋, 枢轴4能够相对自由地沿滑动保持部67的滑动狭缝67a移动。結果,如图2至17所示,在为枢轴4的移动的轨道设计时提供比使用臂7的连接方式更多的空间。因此,关于引导部 6-1的水平引导面6b的磨损和设备主体的尺寸可以获得更有利的设计。在该典型实施例中,在比使用臂7的轴位置调整部小的范围内能够获得枢轴4在竖直向上的方向上的长的移动距离。如果枢轴4利用臂型轴位置调整部被移动在长距离之上,那么臂7将相对地长。另外,在该第五典型实施例中,对于枢轴4的移动的轨道的设计获得更多自由度,并且凸轮部66的操作方向与力方向能够更适当地被平衡,从而使凸轮部 66和引导部6-1的磨损最小化并且能够增加盖部加的操作的容易度。第六典型实施例參照图19至图25说明本公开的第六典型实施例。在图19至图25中,为简单起见省略开闭机构的可移动构件。图19是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开闭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图19的开闭机构的部分放大分解图。图22和图23分別为盖构件放置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处的立体图。图24A和图24B 分別为盖构件放置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处的部分横截面立体图。图25A和图25B分别为盖构件放置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处的部分横截面正视图。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E包括第一至第五典型实施例的技术方面并且在其中开闭机构IE被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在典型实施例中描述如下。下面參照图19 至图21说明本公开的第六典型实施例。如图19至图21所示,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E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不同。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E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开闭机构IE使用盖构件2E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来代替开闭机构1的盖构件2并且使用上旋机构80作为轴位置调整部来代替臂7和引导构件6。第六典型实施例的构造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构造实质上相同。如图19至图21所示,盖构件2E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的不同之处在干, 盖构件2E具有用户抓紧其以打开和关闭盖构件2E的抓紧部2c,而且代替在盖部加的突起 3尖端处形成的被引导部8,扇形齿轮3a被形成在盖部加的突起3的底端的外圆周处。上旋机构80被设置在相应突起3的下面并且在盖部加的底端的横向边缘处。用作轴位置调整部的每个上旋机构80被联结到相应的突起3以便传输驱动力,并且每个上旋机构80包括凸轮68、滑动轴70、凸轮架69和滑动保持部67。用作凸轮工具的凸轮68将盖部加的枢轴转动移动转换为在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上,S卩,竖直向上的方向上的移动。 用作滑动支撑工具的滑动轴70可旋转支撑凸轮68。用作凸轮保持工具的凸轮架69经由滑动轴70共同保持凸轮68和枢轴4。用作滑动保持工具的滑动保持部67被固定在设备主体 100处,在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上滑动凸轮架69,并且引导凸轮68与凸轮68接触。枢轴4为适配到邻近于突起3的插入孔北中的分离轴并且以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等等中与盖部加整体形成为单个构件的枢轴4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在图21,在枢轴4 被插入通过凸轮架69的上部处的插入孔69a之后,枢轴4利用例如固定环的维持构件被维持。类似地,在滑动轴70被插入通过凸轮架69的较低部处的插入孔69b之后,滑动轴70 利用例如固定环的维持构件被維持。在图19至图21的构造中,引导并且移动枢轴4与凸轮68接触的引导构件与滑动保持部67被整体形成。为了与突起3联结以便将驱动力传输到突起3,凸轮68具有啮合突起3的扇形齿轮3a的扇形齿轮68a、被滑动轴70插入通过的轴孔68b和大直径部68c。滑动保持部67被安装和固定在设备主体100的不可移动构件处。滑动保持部67整体式具有滑动引导部、水平引导面67b和滑动狭缝67a。滑动引导部在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上滑动凸轮架69。 用作引导工具的水平引导面67b被凸轮68接触以改变滑动轴70的位置。滑动狭缝67a以可滑动的方式经由滑动轴70引导凸轮架69。滑动狭缝67a在竖直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枢轴4和滑动轴70中的每ー个的相对末端都通过在滑动保持部67的横向侧处形成的滑动狭缝67a被可滑动地弓I导。例如,枢轴4和滑动轴70由钢制成。凸轮68、凸轮架69和滑动保持部67中的每一个都由高耐磨性和高強度的、诸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者工程塑料的适当树脂材料被整体铸模。接下来,參照图22至图25,主要相对于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的区别说明开闭机构IE的操作。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图22、图24A和图25A所示的关闭位置处时,在凸轮68被放置在水平引导面67b的上方而没有接触水平引导面67b的同吋,凸轮架69的底表面接触滑动保持部67的水平引导面67b。当从关闭位置打开盖部加吋,盖部加绕枢轴4逆时针枢轴转动。此时,在图24A和25A中,突起3的扇形齿轮3a逆时针旋转,并且啮合扇形齿轮3a的凸轮68的扇形齿轮68a顺时针旋转。結果,凸轮68的大直径部68c接触水平引导面67b, 从而在由图25B中箭头所指示的竖直向上的方向上推动凸轮68。此时,枢轴4与凸轮 68通过凸轮架69被保持在一起。結果,枢轴4在由箭头τ 所指示的竖直向上的方向上滑动,即,随着凸轮68的旋转上旋。该滑动移动的轨道取决于可滑动保持凸轮架69的滑动保持部67的形状。CN 102530587 A在该第六典型实施例中,盖部加朝着打开位置的枢轴转动通过上旋机构80以对于枢轴4的上旋移动比第一至第五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都小的摩擦阻力被相对平滑地进行。例如,在图18所示的第五典型实施例中,枢轴4的上旋移动被相对平滑地进行。但是,在该第六典型实施例中,通过产品样品确认枢轴4的上旋移动比第五典型实施例被更平滑地进行。第七典型实施例下面參照图沈至图27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典型实施例。图沈是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并且可移动构件被放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7是开闭机构在图沈所示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如图沈至27所示,根据第七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F与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A不同。如图沈和图27所示,开闭机构IF与图8至图12所示的开闭机构IA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开闭机构IF使用盖构件2F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来代替开闭机构IA的盖构件2A,另外,调整工具的调整引导构件81被设置在设备主体处从而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处时,防止盖构件2F的盖部加意外向上移动。调整引导构件81为平板构件, 该平板构件以在可移动构件5的除去方向上从上游侧到下游侧(在Y轴方向上从右侧到左侧)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稍微倾斜一角度被固定在设备主体的不可移动构件处。在图沈中, 仅在盖构件2F的右前侧处图解调整引导构件81。但是,实际上,在图沈中盖构件2F的左后侧处类似地设置另一个调整引导构件81。盖构件2F与在图8至图12中所示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盖构件2A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被引导部2d与盖部加被整体铸模,其中当盖构件2F的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时被引导部2d以被引导销2e接合调整引导构件81。被引导部2d与盖部加被整体铸模,以便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吋,从盖部加的上部横向侧突出到设备主体的内部。每个被引导销2e被固定在相应的ー个被引导部2d处以便从被引导部2d远端的横向侧面在平行于X轴方向上突出到盖部加外面。以与第二典型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方式进行盖部加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轴转动操作。当盖部加被放置在关闭位置时,盖部加的每个被引导销加接合调整引导构件81的较低倾斜面。結果,在调整盖构件2F的盖部加的意外向上移动的状态下,盖部加被接合地保持在关闭位置。这种构造能够提高用户从关闭位置打开盖部加的操作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免除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持构件(保持工具)。该第七典型实施例的构造能够被用于上述第一至第六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下文的第八典型实施例。第八典型实施例下面參照图28A至图^B说明本公开的第八典型实施例。图28A是根据第八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放大正视图。图28B是该开闭机构在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放大正视图。如图28A和28B所示,根据第八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G与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A不同。如图28A和28B所示,开闭机构IG与图8至图12所示的开闭机构IA 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开闭机构IG使用盖构件2G用作开闭构件或者工具来代替开闭机构 IA的盖构件2A并且轴位置调整部82用作位置调整工具来代替包括引导构件6和臂7的轴位置调整部。例如,每个轴位置调整部82包括小齿轮63、轴引导狭缝64和齿条65。具有相同构造的轴位置调整部82被设置在盖构件2G的较低横向侧。下面,仅代表性说明在图 28A和^B的前侧处的ー个轴位置调整部82。盖构件2G与图8至图12所示的盖构件2A的不同之处在干,小齿轮63被不可旋转地固定在盖构件2G的突起3的外侧处。在枢轴4经过小齿轮63的中心部并且朝着图 28A和^B中的前侧突出的状态下,盖构件2G的每个枢轴4都被固定在小齿轮63处。在设备主体100的邻近于突起3或者枢轴4的一部分处(由图28A和^B中的双点划线所指示的)固定齿条65,其中齿条65沿在其方向上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竖直方向或者X 轴方向)具有锯齿以啮合小齿轮63。另外,在设备主体100的一部分邻近于齿条65处,形成长方形的轴引导狭缝64以在改变枢轴4的位置的方向(竖直方向或者X轴方向)上引导枢轴4。在图28A和^B中从前侧朝着后侧,按順序布置设备主体100的齿条65和轴引导狭缝64、小齿轮63和盖构件2G的突起3。接下来,主要相对于与上述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A的区別说明开闭机构 IG的操作。如图28A和28B所示,当盖部加从图28A所示的关闭位置被枢轴旋转地打开时, 随着盖部加的打开角度的増加,固定在盖部加处的小齿轮63被压向齿条65并且在啮合齿条65的同时沿不可移动齿条65向上移动。此时,随着小齿轮63沿齿条65向上移动,枢轴4沿轴引导狭缝64被引导以向上移动,即,在平行于竖直方向上上旋。如上所述,在该第八典型实施例中枢轴4还能够通过轴位置调整部82被上旋。在图28A和^B中,啮合齿条65的小齿轮63遍布整个圆周都具有锯齿。另外,可以仅在与盖部加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轴转动的范围相对应的范围中形成这种小齿轮63的锯齿。相同的构造应用于齿条65的锯齿的形成范围。虽然小齿轮和齿条的形状并不局限于该第八典型实施例的小齿轮和齿条的形状, 但是例如,每个小齿轮和齿条也可以具有与不同的啮合部相对应的不同的锯齿形状(锯齿数目)。对于具有图20等等所示的第六典型实施例中的凸轮68的轴位置调整部,用于打开和关闭的盖构件IE的枢轴转动速度能够通过凸轮68的外形形状(凸轮轮廓)而被自由改变。包括小齿轮和齿条的轴位置调整部能够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换句话说,例如,在包括小齿轮和齿条的轴位置调整部在不同的啮合部分具有不同的锯齿形状(锯齿数目)的情况下,当盖构件开始从关闭位置打开时,小齿轮和齿条的锯齿形状(锯齿数目)被设置成小间隔以减小盖构件的枢轴转动速度。相反,当盖构件朝着打开位置被进ー步打开时,锯齿形状(锯齿数目)被设置成大间隔以增加枢轴转动速度。此外,当盖构件被放置在打开位置吋,锯齿形状(锯齿数目)再被设置成小间隔以减小枢轴转动速度。虽然典型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至第八典型实施例,但是例如,以下构造也可以被添加到开闭机构。在例如图6所示的引导构件6、图14所示的引导部6-1和6_2、图18所示的引导部6-1中的每ー个的引导面处可以设置辊,该辊用作与每个突起3的被引导部8、8a或者8b 接触地被驱动的旋转从动构件。另外,相反,这种用作旋转从动构件的辊可以被设置在突起 3的被引导部8、8a或者8b处。这种用作旋转从动构件的辊能够减小突起3的被引导部8、 8a或者8b与引导构件6、6-1或者6-2的引导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得由于磨损而导致的损坏最小化并且提高耐久性。
突起3在其可移动部可以具有阻尼器机构。这种突起3的阻尼器机构能够缓冲当突起3的被引导部8、8a或者8b接触引导构件6、6-1或者6_2的引导面时发生的冲击。结果,能够平稳进行用于打开和关闭的盖构件的枢轴转动操作,从而提高盖部加的操作的容易性。第九典型实施例参照图四至图30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典型实施例。图四是作为根据第九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所示的静电传送型的喷墨记录设备(在下文中,喷墨式打印机)的正视图。喷墨式打印机并不局限于图四所示的静电传送型,而可以是例如,使用标准传送辊的平板夹层(platen-rib)型。下面,在说明喷墨式打印机的一般构造和操作之后,说明上述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E被用于喷墨式打印机的情况。在图四中,根据第九典型实施例的喷墨式打印机1000为串列型喷墨式打印机。 在喷墨式打印机1000中,打印车30被两个引导杆32和33支撑以便在主扫描方向上滑动。 用作引导构件的引导杆32和33在左右两个侧板之间延伸。经由同步带通过主扫描马达移动打印车30用于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同步带绕传动轮和从动轮成环形。例如,在打印车30上安装黑色记录头31A(液滴喷出头)和彩色记录头31B (液滴喷出头),其中黑色记录头31A具有用于喷出黑色(Bk)的墨滴的多排喷嘴(喷出端口),彩色记录头31B具有用于分别喷出青色(C)、红紫色(M)和黄色(Y)的墨滴的多排喷嘴。记录头31A和31B (在下文中,除非区别颜色,否则统称为“记录头31” )被安装在打印车30上以便在与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布置多排喷嘴并且从多排喷嘴实质上水平喷出墨滴。喷墨式打印机1000具有馈送纸张50 (用作记录介质)的馈纸部,其中纸张50被堆叠在用作纸张存储单元的馈纸托盘5的底板四上。馈纸部包括例如半月形形状的馈纸辊28和与馈纸辊28相对设置的分离垫,所述馈纸辊28使纸张50与底板四(纸张堆叠部) 分离并且逐张馈送纸张50。分离垫由高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并且朝着馈纸辊观被推动。喷墨式打印机1000还具有传送从馈纸部馈送的纸张50的纸张传送部,并且纸张 50与记录头31相对。纸张传送部包括传送纸张50的传送带11和前沿(leading edge)压辊41,所述纸张50通过静电力被附着在传送带11上,并且前沿压辊41朝着传送带11被推动从而将纸张50引导到传送带11上。纸张传送部还包括用作对传送带11的表面充电的充电装置的充电辊17。传送带11绕用作传动辊的传送辊10和用作从动辊的张力辊12成环形。传送辊 10经由同步带通过副扫描电动机被旋转从而使传送带11在由图四中的箭头S所指示的带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循环。在与记录头31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在传送带 11的背面(内面)侧上设置纸张引导构件。充电辊17被设置成接触传送带11的外表面(例如,在多层带的情况下形成外表面的绝缘层)并且随着传送带11的循环旋转。对充电辊17的轴的每个端部施加压力。传送辊10具有旋转轴10a,该旋转轴IOa具有狭缝圆形板(slit circular plate)。狭缝传感器被设置成检测狭缝圆形板的狭缝。狭缝圆形板和狭缝传感器形成编码器。在打印车30上方设置具有狭缝的编码器标尺和编码器传感器,该编码器传感器
17用作透射式光传感器以检测编码器标尺的狭缝。在打印车30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编码器标尺和编码器传感器形成编码器。利用直流(DC)马达和同步带相反地(reciprocally) 移动打印车30以在纸张上形成期望的图像。喷墨式打印机1000进一步包括用于输出纸张50纸张输出部,通过记录头31已经在纸张50上形成期望图像。纸张输出部具有输出纸张的两对,即第一和第二对二级结构的输出辊和通过两对输出辊将输出的纸张堆叠的纸张输出托盘52。第一对辊由第一输出辊 20和第一正齿轮16a形成并且第二对辊由第二输出辊21和第二正齿轮16b形成。在图四和30中喷墨式打印机1000还包括外部双向引导构件19、上部输出引导构件22、中间输出引导构件23和双向传送辊27。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喷墨式打印机1000中,纸张50由馈纸部被逐张分离,在实质上竖直向上的方向上被馈送,通过外部双向引导构件19被引导,通过前导边压辊41被压向传送带11,并且被传送带11传送。此时,正负电压(输出功率)被交替施加于充电辊17,以便正负电荷以某个宽度被交替施加于传送带11从而在传送带11循环的副扫描方向上形成正充电区域和负充电区域的交变带图案。当纸张50被馈送到用正负电荷交替充电的传送带11上时,纸张50被附着在传送带11上并且通过传送带11的循环在副扫描方向上被传送。通过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打印车30的同时驱动响应于图像信号的记录头31,墨滴被喷出到停在记录头31下面的纸张50上从而形成一行期望的图像。然后,纸张50被馈送了一定距离从而准备记录另一行图像的下一个操作。接收记录结束信号或者指示纸张50 的后边缘已经到达记录区域的信号后,记录头31完成记录操作并且纸张50被输出到纸张输出托盘52。接下来,给出上述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E被用于根据该典型实施例的喷墨式打印机的情况的说明。图四所示的喷墨式打印机1000具有能够使用户进行前侧操作(从设备的前侧除去被卡住的纸张或者替换组件)同时使得喷墨式打印机的主体(在下文中称为“设备主体” 或者简单地称为“机器”)的尺寸最小化的构造。如图四所示,为了在获得前侧操作的同时使得机器尺寸和组件的数量最小化,根据该典型实施例的喷墨式打印机具有纸张传送路径,该纸张传送路径被布置成在安装记录头31的打印车30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用于扫描的同时,墨滴从记录头31被实质上水平喷出以在纸张传送路径上的纸张上形成期望图像。如上所述,根据该典型实施例的喷墨式打印机不仅允许从设备主体的前侧到达(access)用作可移动构件5的馈纸盒或者馈纸托盘(在下文中称为“馈纸托盘5”),而且允许面向下纸张的输出以输出具有面向下纸张的打印面的纸张。这种构造能够获得比传统S形纸张传送路径更小的机器尺寸,在传统S形纸张传送路径上墨滴被向下喷出以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喷墨式打印机还具有双向传送路径,通过该双向传送路径具有在正面上打印的图像的纸张被反转用于在纸张非打印背面上形成图像。为了允许从设备主体的前侧除去被卡住的纸张并且使得机器尺寸和组件的数量最小化,双向传送路径具有这样的构造将与面向打印车30的传送带11的第一侧分离的纸张50转回,将纸张50附着到与第一侧相反的、 传送带11的第二侧上,并且传送在传送带11的第二侧上附着的纸张50。另外,如图30所示,喷墨式打印机使用上述上旋机构80以允许前侧操作,从而能够使盖部加打开和并且能够使传送带11绕传送辊10的旋转轴IOa枢轴转动用于打开和关闭。用作充电装置的充电辊17可以被设置在传送带11的上侧或者下侧上或者在双向传送路径的通道上。在该典型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意外接触施加有高电压的充电辊的风险和打印面的充电效率,在传送方向11的循环方向上在接近于记录区域(图像形成区域) 的侧处充电辊17被设置在传送带11的下面并且邻近于传送带11。具体地,布置充电辊17 的理由如下。如果充电辊17被设置在传送带11的上侧,那么当传送带11被开放到外面时,有用户可能与充电辊意外接触的风险。另外,因为第二传送辊14和其它构件被设置在传送带 11的上侧,所以将充电辊17定位在传送带11的上侧会对机器尺寸产生影响。另外,因为在传送带11运转之后进行用于附着纸张的打印面(图像形成面)的充电,所以充电效率会降低。对于充电辊17被设置在双向传送路径上的情况是同样的。相反,如图四和图30所示,在充电辊17被设置在传送带11的下侧的情况下,在打印(图像形成)之前立即进行充电并且盖被设置传送带11的下侧从而防止用户意外接触充电辊17。但是,这种构造可能增加组件的数量。另外,为了对充电辊17进行维护,开闭机构IE的盖部加被配置成被打开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处能够除去充电辊17。这种构造能够提高对可能被墨污染的充电辊17的维护的简易性。但是,如图30所示,为了获得这种构造,纸张传送路径被较佳地暴露到外面直到双向传送路径的下侧。结果,盖部加的支点被较佳地设置成比充电辊17低。在这种构造中,打开盖部加能够防止相对于纸张形成双向传送路径的外部引导构件妨碍形成双向传送路径的内部引导构件。但是,在盖部加的支点(枢轴4)被设置成比充电辊17低的情况下,当打开盖部加时,盖部加可能接触从安装位置取出的馈纸托盘5。为了解决这种顾虑,在该典型实施例中,使用图四和图30所示的上旋机构80以与用于打开的盖部加的枢轴转动操作同步地向上移动盖部加的支点。这种构造还能够使馈纸托盘5的顶面和盖部加的凹槽部2b (见图19)之间的交界面处的间隙最小化,从而改善开闭机构IE的外观。因此,上述构造在使机器尺寸最小化的同时允许用户进行前侧操作(从设备的前侧除去被卡住的纸张或者替换组件)。另外,如上所述,阻尼器机构可以被设置在突起3的可移动部处,从而提高盖部加的操作的简易性。如图30所示,在除去被卡住的纸张的过程中,传送带11能够绕传送辊10的旋转轴IOa枢轴转动并且被保持在图30所示的位置处。这种构造在至少以下两点上是有利的。第一,固定传送辊10的旋转轴IOa来避免调整要被打印的图像的基准位置,从而提高打印精确度。第二,通过移动盖部加的支点(枢轴4),能够获得更多的空间以除去当具有在正面上打印的图像的纸张在与面向记录头31的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处利用传送带 11被传送时产生的卡纸。第十典型实施例参照图31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典型实施例。图31是作为根据第十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所示的激光打印机 1000A的部分正视图。
图31所示的喷墨式打印机1000A与图四和图30所示的喷墨式打印机1000不同, 并且其为串列型喷墨式打印机,该串列型喷墨式打印机使用竖直喷出方法并且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例如,根据典型实施例中任何一个的开闭机构能够被用作JP-2005-111979-A中所述的竖直喷出型喷墨式打印机(图像形成设备)的传送路径盖(图11中的Ila或者lib)。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以及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E或者根据上述其它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开闭机构都可以被用于这种竖直喷出型喷墨式打印机。包括根据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竖直喷出型喷墨式打印机能够获得上述优点和效果。第—^一典型实施例参照图32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典型实施例。图32是作为根据第十一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激光打印机 1000B(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部分正视图。图32所示的激光打印机1000B具有图像形成装置71、转印辊73、定影装置74、纸张输出部和馈纸部。图像形成装置71包括用作在其上承载潜像的图像承载构件的光电导体72和将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供给到光电导体72以利用调色剂显影潜像的显影装置。转印辊73被设置成面向光电导体72并且用作转印装置以将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从光电导体72 转印到纸张上。定影装置74对纸张施加热和压力以在纸张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纸张输出部包括纸张输出托盘52和一对输出辊76,该对输出辊76用于将具有定影的图像的纸张输出到纸张输出托盘52。馈纸部包括对准辊27和馈纸辊观,其中对准辊27用于在光电导体 72上的潜像要被转印到纸张上时馈送纸张,馈纸辊28从馈纸托盘5朝着馈纸辊28馈送纸张。激光打印机1000B还包括竖直传送路径75。当从馈纸部将纸张馈送到面向图像形成装置71的预定位置时,图像形成装置71和转印辊73进行充电、曝光、转印和清洗处理以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当纸张经由竖直传送路径75被传送到定影装置74时,定影装置74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该对输出辊76将在其上具有定影的图像的纸张输出到纸张输出纸盒52。在图32中,激光打印机1000B具有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用于激光打印机的开闭机构不仅仅是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1。根据第六典型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E或者根据上述其它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开闭机构都可以被用于激光打印机。包括根据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开闭机构的激光打印机能够获得上述优点和效果。例如,根据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开闭机构能够被用在 JP-2003-345220-A中所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前盖(图1中的3)的安装位置处。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为允许前侧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并且前盖(图1中所示的3)被定位成邻近于多级式馈纸托盘中的最顶层一个的上表面。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构件被设置在设备主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下部处,并且盖构件(开闭构件)被设置在可移动构件的上方并且邻近于可移动构件。注意,可移动构件和盖构件的布置并不局限于这种布置,例如,相反,盖构件和可移动构件的位置被颠倒布置。另外,盖构件的枢轴可以在开闭机构中以及包括该开闭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沿竖直方向被布置。
如上所述,虽然在该公开中说明具体典型实施例,但是这种说明并不意味着限制发明的范围。例如,在本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中说明的有些组件或者元件可以按需要被结合。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发明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和用途可以得到其它实施例和变化例。例如,图像形成设备并不局限于上述典型实施例中任何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喷墨式打印机,而可以例如是其它喷墨型图像形成设备,例如打印机、绘图仪、文字处理机、传真机、复印机、油印设备或者具有部分上述性能的多功能装置。而且,图像形成设备并不局限于串列型喷墨式打印机,而是可以例如是行型喷墨记录设备。记录介质或者纸张并不局限于纸张50,而是可以是能够在其上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或者诸如薄纸、厚纸、明信片、信封和高射投影仪(OHP)纸张的纸张中的任何一种。
权利要求
1.一种开闭机构,其特征在干,包含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相对于设备主体被可移动地安装;开闭构件,该开闭构件具有盖部、突起和枢轴,所述盖部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绕所述枢轴进行枢轴转动,所述盖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关闭位置处覆盖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处使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内部对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开放,所述突起从所述盖部邻近于所述枢轴的位置向外突出;和轴位置调整部,在所述盖部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枢轴转动的同时改变所述枢轴的位置,其中,所述开闭构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被布置成,在垂直于每个所述枢轴的中心轴的虚平面上,每个所述枢轴在所述虚平面上的投影部分被安置成当所述盖部被放置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妨碍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虚平面上的投影部分,并且所述盖部被安置成在所述盖部朝所述打开位置枢轴转动的同时不妨碍所述可移动构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移动的轨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干,在所述盖部绕所述枢轴进行枢轴转动的轨道的全部范围上,每个所述突起被定位成比所述盖部形成其部分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表面更向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位置调整部包括引导构件和连接构件,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引导所述突起或者所述盖部中的相应ー个,所述连接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轴中相应的ー个枢轴,所述第二端部经由轴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设备主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突起具有由所述引导构件引导的被引导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突起具有多个被引导部,所述被引导部随着所述盖部的枢轴转动依次被所述引导构件引导。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构件包括多个引导部,所述引导部随着所述盖部的枢轴转动依次引导每个所述突起具有的至少ー个被引导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干,当所述盖部被放置在所述关闭位置吋, 由所述引导构件引导的所述突起或者所述盖部中的相应ー个的被引导部被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以便在比所述枢轴更长的距离上与所述可移动构件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位置调整部包括凸轮部、引导构件和滑动保持部,其中所述凸轮部被形成在所述突起中的相应ー个突起处以在改变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的位置的方向上施加力,所述引导构件引导所述凸轮部, 在改变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的所述位置的所述方向上滑动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的同时所述滑动保持部保持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位置调整部包括凸轮、滑动轴、凸轮保持部和滑动保持部,其中所述凸轮被连接到所述突起中的相应ー个突起以便传输驱动力从而将所述盖部的枢轴转动转变为在改变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的位置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滑动轴可旋转支撑所述凸轮,所述凸轮保持部经由所述滑动轴整体地保持所述凸轮和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所述滑动保持部具有用于被所述凸轮接触以改变所述滑动轴的所述位置的引导面,所述滑动保持部在改变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的所述位置的所述方向上可滑动地保持所述凸轮保持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干,当所述盖部以预定角度以上从所述关闭位置朝着所述打开位置枢轴转动时,所述凸轮接触所述引导面。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位置调整部包括齿条和小齿轮,其中所述齿条被固定在所述设备主体上邻近于所述突起中的相应ー个突起的位置处并且沿改变所述枢轴中的相应ー个枢轴的位置的方向具有锯齿,所述小齿轮被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突起中的相应ー个突起处以啮合所述齿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干,进ー步包含调整引导构件,所述调整引导构件被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处,以在所述盖部被放置在所述关闭位置吋,防止所述盖部意外向上移动。
1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干,包含设备主体;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中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和被安装到所述设备主体的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开闭机构包括相对于设备主体可移动地安装的可移动构件,具有盖部、突起和枢轴的开闭构件,以及轴位置调整部,其中在盖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轴转动的同时轴位置调整部改变枢轴的位置。开闭构件被布置成,在垂直于每个枢轴的中心轴的虚平面上,每个枢轴和可移动构件被投影在该虚平面上,每个枢轴的投影部分被安置成当盖部被放置在关闭位置时妨碍可移动构件的投影部分,并且盖部被安置为在盖部朝着打开位置枢轴转动的同时不妨碍可移动构件的移动的轨道。
文档编号B65H1/00GK102530587SQ20111042113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伊东阳一, 田中章喜, 田中裕司, 高野邦和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