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皮带及使用该皮带的全自动扎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648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上料皮带及使用该皮带的全自动扎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扎线机及其上料皮带。
背景技术
现有绑扎线材的机器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通常只能完成扎线过程中的某个单独动作,大部分还是要靠人工手工完成加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绑扎出的线材长短不一,不均勻不美观。中国专利ZL201020258949. 9双盘电线自动扎线机及其绑扎电线装置,提供了一种具有绕线、线材排位、绑扎线材等多种装置的扎线设备,能实现绑扎线材的自动化;但该专利所述的自动扎线机在上料装置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上料装置无法装放多种型号的线材,在加工不同型号线材时设备兼容性差,导致生产企业成本高。
发明内容针对以上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皮带及使用该皮带的全自动扎线机,以优化已有自动扎线机的结构,有效解决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料皮带,包括环形皮带本体,皮带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间隔均勻的凸块,在各凸块上扣装有弹性的U形限位片,该限位片的内底面与凸块顶面之间固定,而侧面则伸入凸块两侧的间隔处,相邻两限位片之间形成一弹性夹持机构。一种全自动扎线机,包括上料装置、提线装置、绕线装置和绑扎线装置,线材由上料装置自动上料后,由提线装置夹入绕线装置完成绕线,再由绑扎线装置将线材完成绑扎, 其中,上料装置设置有上述的上料皮带。优选地,在所述上料装置和绕线装置之间还设有线材排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张力自动调整机构。优选地,在所述绕线装置和绑扎线装置之间还设有推线装置。优选地,在所述绑扎线装置之后还设有送料装置。进一步,所述绑扎线装置包括取线机械手、夹线钳、扎带剪切机构和扭扎带机械手;扎带预放入夹线钳上,由取线机械手将绕好的线材从所述绕线装置上取出,再放入夹线钳,同时扎带剪切机构剪断扎带,再由扭扎带机械手拧紧扎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所述上料皮带后,因皮带各凸块的间隔处具有弹性夹持机构,不仅使得线材卡放更牢固,而且因有弹性空间而能卡放多种不同型号的线材;使用该皮带的自动扎线机拥有更强的兼容性,为生产企业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此外,线材排位装置设置多组张力自动调整机构时,当绕线快结束时,因多组张力自动调整机构依次对线材的张紧作用,使线材到绕线结束时都能保持紧凑均勻;当上一加工线材在进入绑扎工位后,其线尾还停留在绕线装置上,设置推线装置后,可将该线材的线尾推出绕线装置,可防止该线材与后一加工线材缠绕在一起。
图1为实施例全自动扎线机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全自动扎线机的结构右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种上料皮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线材排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取线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夹线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扭扎带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一种全自动扎线机,该扎线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依次设有上料装置1、提线装置2、线材排位装置3、绕线装置4、推线装置6、绑扎线装置5和送料装置7, 在机架内设有控制装置,由控制电路对各机械装置进行动作控制。其中,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及简要工作方式如下上料装置1,用于卡放并输送待绑扎的线材,包括上料皮带和驱动上料皮带传动的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参考图3,所述上料皮带包括环形皮带本体101,皮带本体101的外表面设有间隔均勻的凸块102,在各凸块102上扣装有U形限位片103,该限位片103的内底面与凸块102顶面之间固定,而侧面则分别伸入凸块102两侧的间隔处,该限位片103为具有自恢复能力的弹性金属片,因其底面固定于凸块102上,使得其侧面因与底面折弯处的自身弹性而具有横向弹力,使相邻两限位片103之间形成一弹性夹持机构;待绑扎的线材就卡放于弹性夹持机构之间,上料皮带中可以同时摆放多条线材。提线装置2,包括提线机械手和驱动提线机械手移动的提线驱动电机,而提线机械手包括提线驱动缸和与提线驱动缸连接的提线手指,提线驱动缸驱动提线手指张开或收夹;当上料装置1上的待绑扎线材移动到提线装置2的正下方时,提线驱动电机驱动提线机械手下移,提线驱动缸驱动提线手指张开,然后提起线材的一端,接着提线驱动电机驱动提线机械手上移,然后水平移动至绕线装置4上方,最后下移,把线材的一端送到绕线装置4 中的固线夹402上。线材排位装置3,包括三组成直线排列的张力自动调整机构,参考图4,其中每组调整机构包括张力轮301、张力调整轮302和固定座303。张力轮301和张力调整轮302活动地置于固定座303上,固定座303内设有两个压簧分别与之连接;其中,张力调整轮302 内设有摩擦片304和A轴承305,有A轴芯306穿过该轮和轮内的两个A轴承305,在摩擦片304的上方还设有张力调整垫307,A轴芯306的一端伸入固定座303的槽内,与槽内的A 压簧308抵接,另一端设有一自锁螺母309,在自锁螺母309与张力调整垫307之间卡设一塔形弹簧310 ;工作时,摩擦片304和张力调整轮302 —起旋转,张力调整垫307不旋转,其在塔形弹簧310的形变力作用下,产生压向摩擦片304的作用力,从而对旋转的摩擦片304 产生摩擦力,通过调整塔形弹簧310的变形量,可改变摩擦力的大小。张力轮301内也设有两个B轴承311,有B轴芯312穿过该轮和轮内的B轴承311,其一端伸入固定座303的另一个槽内,并与槽内的B压簧313抵接。该线材排位装置3还包括排位驱动电机、丝杆、导杆气缸314和排位滑台315 ;三组张力自动调整机构固定在排位滑台315上;初始状态时, 张力轮301和张力调整轮302之间是分开的,当待绑扎线材经过线材排位装置3时,由导杆气缸314驱动张力调整轮302往张力轮301靠拢,夹紧待绑扎线材,此时排位驱动电机带动丝杆旋转,驱动排位滑台315上下移动,使线材随着排位滑台315的上下移动均勻地缠绕在绕线装置4上。线材在张力轮301和张力调整轮302之间通过时,因塔形弹簧310的扭力对摩擦片304的阻力,转换成张力调整轮302对移动线材的反向拉力,调整了线材缠绕时的松紧度;其中A压簧308和B压簧313可以自动调节张力轮301和张力调整轮302之间的距离,当线材尾部有其它尺寸大于线材外径的注塑成型时,也能顺利通过。参考图5,绕线装置4,包括绕线转盘401、固线夹402、绕线杆固定座403、拉簧 404、绕线杆405和转盘电机。绕线杆固定座403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转盘401上,另一端内部设有空腔,绕线杆405的一端插入该空腔并与置于空腔内的拉簧404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可以该端为支点活动,而拉簧404的另一端则固定于绕线杆固定座403上,固线夹402位于绕线杆固定座403的一侧,转盘电机则驱动绕线转盘401转动,在绕线转,401上设有两组绕线杆固定座403和绕线杆405。当提线装置2把待绑扎线材传送到固线夹402时,固线夹402夹住线材的一端,然后转盘电机驱动绕线转盘401转动,线材围绕绕线杆405缠绕。绑扎线装置5 (参考图1和图2),包括取线机械手51、夹线钳52、扎带剪切机构53 和扭扎带机械手54 ;扎带预放入夹线钳52上,由取线机械手51将绕好的线材从所述绕线装置4上取出,再放入夹线钳52,同时扎带剪切机构53剪断扎带,再由扭扎带机械手54拧紧扎带。其具体结构如下取线机械手51 (参考图6),包括取线夹主体511、取线手指512和取线夹驱动缸 513 ;取线夹主体511上设有取线连接杆514,取线连接杆514的一端连接取线夹驱动缸 513,另一端则通过取线活动销515连接取线手指512,取线手指512在取线夹驱动缸513的驱动下可张开或收夹;取线机械手51还包括压线杆516,压线杆516横穿取线手指512中的通孔,其一端设有两个固定销,以将该端锁套在其中一个取线手指512中;当取线手指512 取线时,压线杆516起到压紧电线的作用;该取线机械手51还连接有取线电机、取线滑块和取线气缸,取线机械手51固定在取线滑块上,由取线电机驱动取线滑块做水平移动,而取线气缸则驱动取线滑块做上下移动;夹线钳52 (参考图7),包括夹线手指521、夹线板522和夹线驱动缸523 ;夹线板 522上设有夹线连接杆524,夹线连接杆524的一端连接夹线驱动缸523,另一端连接夹线手指521,夹线手指521在夹线驱动缸523的驱动下可张开或收夹,夹线手指521上还设有扎带托片525和磁铁526,磁铁526嵌在夹线手指521末端的内部,扎带托片52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夹线手指521的端部,从而在两个夹线手指521之间形成一条桥带;可支撑和吸附铁芯扎带,使剪断的扎带稳定地置于夹线手指521两端之间的桥带上;扎带剪切机构53,包括给料驱动电机、胶轮、剪切刀和剪切气缸。给料驱动电机驱动胶轮旋转,使装在胶轮上的扎带按旋转方向挤出。剪切刀设在扎带出口处,分为上剪切刀和下剪切刀,下剪切刀固定,剪切气缸驱动上剪切刀上下移动,剪切扎带;扭扎带机械手54(参考图8),包括扭扎带驱动缸541、扭扎带电机542、同步带543、 扭扎带主体544和扭扎带手指545。扭扎带主体544上设有扭扎带连接杆546,扭扎带连接杆M6的一端连接扭扎带驱动缸M1,另一端通过活动销连接扭扎带手指M5,扭扎带手指 545在扭扎带驱动缸Ml的驱动下可张开或收夹。扭扎带电机542通过支架M7固定在固定轴548上,通过调节支架547可改变扭扎带电机542和固定轴548之间的距离。扭扎带电机542和扭扎带连接杆546上各设有一同步轮M9,同步带543套在两同步轮549上,扭扎带电机542转动时可带动扭扎带连接杆M6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扭扎带主体544和扭扎带手指545 —起转动。扭扎带连接杆546上的同步轮M9,其两端还套设有轴承组,使扭扎带连接杆546旋转时顺畅平稳。该扭扎带机械手M整体固定在扭扎带滑块上,并设有滑块电机驱动扭扎带滑块水平移动。推线装置6,设置于绕线装置4和绑扎线装置5之间,包括推线挡块和推线气缸,两者之间由推线连接杆连接;当上一加工线材在进入绑扎工位后,其线尾还停留在绕线装置 4上,而推线装置6将该线材的线尾推出绕线装置4,可防止该线材与后一加工线材缠绕在一起。送料装置7,位于机架的一侧,为一皮带输送机构,皮带的一端位于扭扎带机械手 54初始位置下方,完成绑扎的线材最后由扭扎带机械手M放上皮带,沿皮带输送至下一工序。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线材排位机构中,张力自动调整机构也可以为一组或两组。当然,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上料皮带,包括环形皮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间隔均勻的凸块,在各凸块上扣装有弹性的U形限位片,该限位片的内底面与凸块顶面之间固定,而侧面则伸入凸块两侧的间隔处,相邻两限位片之间形成一弹性夹持机构。
2.一种全自动扎线机,包括上料装置、提线装置、绕线装置和绑扎线装置,线材由上料装置自动上料后,由提线装置夹入绕线装置完成绕线,再由绑扎线装置将线材完成绑扎,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设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扎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和绕线装置之间还设有线材排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张力自动调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扎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绕线装置和绑扎线装置之间还设有推线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扎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绑扎线装置之后还设有送料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扎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线装置包括取线机械手、夹线钳、扎带剪切机构和扭扎带机械手;扎带预放入夹线钳上,由取线机械手将绕好的线材从所述绕线装置上取出,再放入夹线钳,同时扎带剪切机构剪断扎带,再由扭扎带机械手拧紧扎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皮带及使用该皮带的全自动扎线机,属于机械制造领域。该全自动扎线机,包括上料装置、提线装置、绕线装置和绑扎线装置,线材由上料装置上料后,经提线装置夹入绕线装置完成绕线,再由绑扎线装置完成绑扎;其中,上料装置设有一种上料皮带,该皮带包括环形皮带本体,在皮带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间隔均匀的凸块,在各凸块上扣装有弹性的U形限位片,该限位片的内底面与凸块顶面之间固定,而侧面则伸入凸块两侧的间隔处,相邻两限位片之间形成一弹性夹持机构。因皮带各间隔处具有弹性夹持机构,不仅使得线材卡放更牢固,而且因有弹性空间而能卡放多种不同型号的线材;而使用该皮带的自动扎线机拥有更强的兼容性。
文档编号B65B27/10GK201980433SQ20112002047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2日
发明者谢夷建 申请人:谢夷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