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6538阅读:2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带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带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带箱如图1所示,包括底托1、底托面板2、顶盖3、构成箱体前后端壁面的端板4和构成箱体两侧壁面的侧板5。将钢带6直接压制在底托面板2外侧四周、顶盖3 的四周以及侧板5左右两侧,并在端板4四周以及侧板5上下两侧压制钢舌片7,相邻部件之间通过钢舌片与钢带连接固定。组装时需将钢舌片插入钢带上的插舌孔中,压制钢带时须将插舌孔与钢舌片对齐。这种钢带箱易于拆装,空箱运输时可将钢带箱各部件拆开、码放在一起,然后用打包带或拉伸膜捆绑。但是,上述钢带箱上的钢舌片强度较小,而且箱体尺寸较小,仅能放置重量较轻的货物。另外,钢舌片容易破损,不利于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容易拆装,而且能够放置较重货物、利于重复使用的钢带箱。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带箱,包括底托、底托面板、顶盖、构成箱体前后壁面的端板和构成箱体两侧壁面的侧板,底托面板的外形尺寸小于底托的外围尺寸,在底托面板的外围垂直向上设置有底围,底围和底托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端板和侧板设置在底围内侧,所述端板由上、下端板构成,下端板高度小于底围高度,上端板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长度,侧板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宽度,上、下端板绞链连接,下端板与底围固定连接,上端板和侧板之间、上端板和底围之间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箱体使用或折叠状态下,顶盖分别与上端板或底围可拆卸地连接。为了提高底围的强度,在底围与底托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包边用的钢带,在底围的四个角部设置有铁皮护角。上端板与底围之间、上端板与侧板之间以及顶盖与上端板或底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扣具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优选的是,在底围、上端板、侧板和顶盖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扣具安装在凹槽内。另外,在上端板内侧及侧板内侧的相应位置处还分别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支撑条,在支撑条上设置隔板。在隔板上可以放置多种类型的产品,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箱体内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箱,各主要部件之间通过扣具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由于扣具强度远大于钢舌片,且箱体内部空间较大,所以放置较重的货物,并可重复使用多次。

图1是现有的钢带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箱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箱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带箱的端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钢带箱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箱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箱包括底托10、底托面板(图中未示)、 顶盖12、构成箱体前后壁面的端板13和构成箱体两侧壁面的侧板14。底托10和底托面板的结构与现在技术相同,但底托面板外形尺寸小于底托10的外围尺寸,以便于安装底围 15。底围15在底托面板的外围垂直向上形成,底围15和底托面板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螺丝直接固定,也可以在底围15与底托面板的连接处设置钢带包边11或在底围15的四个角部使用铁皮护角19。当然,也可以使用角铁加固。端板13和侧板14设置在底围15内侧,端板13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通过绞链21 连接的上、下端板16、17构成,下端板17与底围1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上端板16和侧板14 之间、上端板16和底围15之间分别通过扣具20可拆卸地连接。下端板17的高度小于底围15的高度,上端板16的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的长度,侧板14的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的宽度,以便于将端板13向内折叠后,上端板16能够全部位于箱体内、侧板14能够放入箱体内。为牢固起见,底托和下端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使用状态下,顶盖12与上端板通过扣具22可拆卸地连接。在底围、上端板、侧板和顶盖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扣具22安装在凹槽内,这样扣具22不会突出于箱体表面,便于运输。在箱体折叠状态下,顶盖12与底围15通过扣具可拆卸地连接,使用时,将扣具扣合,各部件连接在一起,便组成一个完整的箱体;不使用时,打开扣具,将相应部件拆开、将上端板向内折叠,然后将侧板放入箱体内,盖上顶盖12并扣上扣具,便形成一个体积较小的箱体,便于储存和运输,折叠后的钢带箱如图5所示。另外,为了提高箱体强度和扣具安装处的强度,在侧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钢带19。参见图4,在上端板16内侧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支撑条22,相应地,侧板14内侧也设置有多个支撑条22 (图中未示),在支撑条22上可以设置隔板(图中未示)。在隔板上可以放置多种类型的产品,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箱体内的空间。隔层数量及隔层位置可以根据内装物的高度、体积以及箱体内部尺寸来确定。在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多种方式。底托与下端板之间、底围与箱体下端板之间通过螺钉锁合,底围与箱体上端板之间、上端板与侧板之间、上端板与顶盖之间以及顶盖与底围之间均是采用扣具配合的方式连接。其中箱体侧板与箱体端板之间用扣具锁合时,仅安装锁扣,扣板用带有扣孔的钢带代替。其他扣具结构均为锁扣与扣板的结合。锁扣采用螺丝固定,用螺丝将锁扣固定在扣具钢板上,再将扣具钢板安装在侧板与顶
"^n K ο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钢带箱,包括底托、底托面板、顶盖、构成箱体前后壁面的端板和构成箱体两侧壁面的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面板的外形尺寸小于底托的外围尺寸,在底托面板的外围垂直向上设置有底围,底围和底托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端板和侧板设置在底围内侧,所述端板由上、下端板构成,下端板高度小于底围高度,上端板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长度,侧板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宽度,上、下端板绞链连接,下端板与底围固定连接,上端板和侧板之间、上端板和底围之间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箱体使用或折叠状态下,顶盖分别与上端板或底围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箱,其特征在于在底围与底托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包边,在底围的四个角部设置有金属护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钢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底围之间、上端板与侧板之间以及顶盖与上端板或底围之间分别通过扣具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带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围、上端板、侧板和顶盖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扣具安装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板内侧及侧板内侧的相应位置处分别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支撑条,在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带箱,包括底托、底托面板、顶盖、构成箱体前后壁面的端板和构成箱体两侧壁面的侧板,底托面板的外形尺寸小于底托的外围尺寸,在底托面板的外围垂直向上设置有底围,底围和底托面板固定连接,端板和侧板设置在底围内侧,所述端板由上、下端板构成,下端板高度小于底围高度,上端板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长度,侧板高度不大于底托面板宽度,上、下端板绞链连接,下端板与底围固定连接,上端板和侧板之间、上端板和底围之间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箱体使用或折叠状态下,顶盖分别与上端板或底围可拆卸地连接。该钢带箱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B65D6/22GK201961620SQ20112002225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成铸 申请人: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