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包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944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箱包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纸箱包材结构,涉及一种灯具装箱包装材料的结构改良,特别指利用两个以上具有适当形状缺槽的固定体,再分别套合于灯具的结构创新者。
背景技术
大多数货物在运送过程中都需要包装,一来方正的包装有助于搬运与堆放,二来包装可以保护内容物不至于碰撞损毁。尤其是玻璃、陶瓷等易碎物品,其包装材料更必须具有吸收冲击力的功能,方能确保货物完整无缺送达目的地。一般灯管与灯具鲜少有专用包装,多半是以一个可容下货物的外箱,里头放入废纸或泡棉颗粒作为缓冲,不仅无法将内容物确实固定,缓冲效果也相当有限。再者外箱的耐压力也有限,一旦受到重压或撞击,外箱往往扭曲变形,内容物也可能因此受到损毁。由于包装在运送或拆封后通常就抛弃不用,所以包装及内填的缓冲物必须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其材料必须可回收再利用。目前业界最广为利用的包装材料就是纸料, 例如瓦楞纸、厚纸板等。虽然纸料有成本低廉、易于回收再制等优点,但也具有容易压损与变形的缺点创作人有鉴于现有技术纸料包装缺失,遂特以研创成本实用新型,期能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俾改进现有缺点,期使纸料包装能臻致完善、理想与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纸箱包材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易于回收而且坚固耐重压的包装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内容为一种纸箱包材结构,包含有一个前固定体、两个侧固定体以及一个后固定体,其中前固定体,为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此单一片基材具有前第一片体,中央开设有第一缺槽;前第二片体,连接于前第一片体上缘,该前第二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二副片体; 前第三片体,连接于前第二片体上缘,该前第三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三副片体;前第四片体,连接于前第三片体上缘,该前第四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四副片体;前第五片体,连接于前第四片体上缘,该前第五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五副片体,且中央开设有第一缺槽;前第五片体上缘更延伸有前结合片,且该前第五片体下缘则裁剪出前结合片,该各前结合片为梯形,且梯形短边连接于前第五片体;另于前第二片体下缘及前第一片体下缘分别开设前结合口,且前结合口宽度与前结合片的梯形短边等宽;侧固定体,为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此单一片基材具有侧第一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二片体,侧第二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三片体,侧第三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四片体,侧第四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五片体,且侧第五片体开设有一侧结合口 ;侧第一片体上缘更连接有一侧第六片体,侧第六片体上缘连接一侧第一固定片、右缘连接一侧延伸片,延伸片裁剪出一侧第二固定片,其左缘与侧第六片体连接;在侧第一片体下缘更连接有一侧第七片体,侧第七片体下缘连接一侧第三固定片;侧第一片体左缘更延伸一侧结合片,其宽度与侧结合口一致;另外更开设有一第二缺槽,其范围横跨侧第一片体、侧第二片体及侧第三片体;后固定体,为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此单一片基材具有后第一片体,中央开设有第三缺槽;后第二片体,连接于后第一片体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二副片体;后第三片体, 连接于后第二片体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三副片体;后第四片体,连接于后第三片体上缘, 两侧延伸有后第四副片体;后第五片体,连接于后第四片体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五副片体,且中央则开设有第三缺槽;后第五片体上缘更延伸有后结合片,下缘则裁剪出后结合片,该后结合片为梯形,且梯形短边连接于后第五片体;另于后第二片体下缘及后第一片体下缘分别开设后结合口,且后结合口宽度与后结合片的梯形短边等宽;该各前固定体、侧固定体及后固定体分别经折叠后,用于套合固定于一个内容物上,其中前固定体以第一缺槽套合于内容物前端,镜像对称的两侧固定体以第二缺槽夹合于内容物中段,后固定体以第三缺槽套合于内容物后端。该基材为一种纸材。该内容物为路灯或灯具。该第一缺槽形状适配内容物前端造型。该镜像对称的两固定体并合时,第二缺槽形状适配内容物中段造型。该第三缺槽形状适配内容物后端造型。该各前固定体、侧固定体及后固定体经套合于内容物周边后,置于一个箱体内。上述结构应用于易碎物品的包装缓冲,例如含有玻璃罩的灯具或陶瓷器具等内容物。该前固定体以其缺槽套合于内容物前端,侧固定体以其缺槽套合于内容物中段侧边,后固定体以其缺槽套合于内容物后端,再将内容物连同缓冲组件一同置入箱体封装即可。缓冲组件能确实将内容物固定于箱体内,在运送过程中内容物不致滚动碰撞;再者,缓冲组件以折合的构成方式进而提高纸材承受力,能抗冲击及耐重压;再加上纸材是便宜而可回收的基材,借以达到成本低廉、易于回收及防撞耐压等功效。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及内容物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固定体展开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前固定体的折叠组合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固定体展开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侧固定体的折叠组合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固定体展开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后固定体的折叠组合示意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内容物装入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
I——缓冲组件
II—---前固定体
III—前第一片体 112—第一缺槽[0032]113—-前第二片体[0033]1131--前第二副片体[0034]114—-前第三片体[0035]1141--前第三副片体[0036]115—-前第四片体[0037]1151--前第四副片体[0038]116—-前第五片体[0039]1161--前第五副片体[0040]117—-前结合片[0041]118—-前结合口[0042]12-—-侧固定体[0043]121—-侧第一片体[0044]122—-侧第二片体[0045]123—-侧第三片体[0046]124—-侧第四片体[0047]125—-侧第五片体[0048]1251--侧结合口[0049]126—-侧第六片体[0050]1261--侧第一固定片[0051]1262--侧延伸片[0052]1263--侧第二固定片[0053]127—-侧第七片体[0054]1271--侧第三固定片[0055]128—-侧结合片[0056]129—-第二缺槽[0057]13-—-后固定体[0058]131—-后第一片体[0059]132—-第三缺槽[0060]133—-后第二片体[0061]1331--后第二副片体[0062]134—-后第三片体[0063]1341--后第三副片体[0064]135—-后第四片体[0065]1351--后第四副片体[0066]136—-后第五片体[0067]1361--后第五副片体[0068]137—-后结合片[0069]138—-后结合口[0070]2——内容物
说明书3/6页
5[0071]3-----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兹谨就本实用新型纸箱包材结构其详细内容,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图式,举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首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缓冲组件1,该缓冲组件1包含一前固定体11、两侧固定体12与一后固定体13 ;该缓冲组件1用以包装固定于内容物2外部,其中前固定体11,以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其展开为前第一片体111,中央适当处则开设有第一缺槽112 ;前第二片体113,连接于前第一片体111上缘,两侧延伸有前第二副片体1131 ;前第三片体114,连接于前第二片体113上缘,两侧延伸有前第三副片体1141 ; 前第四片体115,连接于前第三片体114上缘,两侧延伸有前第四副片体115 ;前第五片体 116,连接于前第四片体115上缘,两侧延伸有前第五副片体1161,且中央适当处则开设有第一缺槽112 ;前第五片体116上缘更延伸有两前结合片117,下缘则裁剪出两前结合片 117,该各前结合片117为梯形,且梯形短边连接于前第五片体116 —端缘;另于前第二片体113下缘及前第一片体111下缘分别开设两前结合口 118,且前结合口 118宽度与前结合片17的梯形短边等宽;如图3,该前固定体11,折叠组合先将前第二片体113沿着与前第一片体111连接的下缘向后拗折九十度角,再将两前第二副片体1131向下拗折九十度角, 前第一片体111、前第二片体113及两前第二副片体1131围起的区域为内侧;接着前第三片体114沿着与前第二片体113连接的下缘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前第四片体115沿着与前第三片体114连接的下缘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两前第四副片体1151也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再将两前第三副片体1141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前第五片体116沿着与前第四片体 115连接的下缘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而与前第一片体111叠合,且两者的第一缺槽112位置也重叠,两前第五副片体1161再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最后将前结合片117拗折塞入前结合口 118,借前结合片117的梯形长边比前结合口 118较宽来卡合固定;侧固定体12,以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该基材为纸材或塑胶等材料,展开图请参阅图4,侧固定体12更细分为以侧第一片体121为基准,右缘连接一侧第二片体122 ;侧第二片体122右缘连接一侧第三片体123 ;侧第三片体123右缘连接一侧第四片体124 ;侧第四片体IM右缘连接一侧第五片体125,且侧第五片体125适当处开设有一侧结合口 1251 ; 在侧第一片体121上缘更连接有一侧第六片体126,侧第六片体1 上缘连接一侧第一固定片1沈1、右缘连接一侧延伸片1沈2,延伸片1262适当处裁剪出一侧第二固定片1沈3,其左缘与侧第六片体126连接;在侧第一片体121下缘更连接有一侧第七片体127,侧第七片体 127下缘连接一侧第三固定片1271 ;侧第一片体121左缘更延伸一侧结合片128,其宽度与侧结合口 1251 —致;另外更开设有一第二缺槽129,其范围横跨侧第一片体121、侧第二片体122及侧第三片体123 ;如图5,该侧固定体12折叠组合先将侧第二片体122沿着与侧第一片体121连接的左缘向后侧拗折九十度角,侧第三片体123沿着与侧第二片体122连接的左缘向后侧拗折九十度角,侧第四片体1 沿着与侧第三片体123连接的左缘向后侧拗折九十度角,侧第五片体125沿着与侧第四片体IM连接的左缘向后侧拗折九十度角塞入侧第一片体121与侧第四片体1 之间,并将侧结合片1 拗折插入侧结合口 1251加以固定;接着将侧第六片体126沿着与侧第一片体121连接的下缘向下拗折九十度角,并拗折侧第一固定片1261插入侧第六片体126与侧第三片体123之间、拗折侧第二固定片1263插入侧第六片体126与侧第二片体122之间;最后侧第七片体127沿着与侧第一片体121连接的上缘向上拗折九十度角,并拗折侧第三固定片1271插入侧第七片体127与侧第三片体 123之间卡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中以两个互为镜像的侧固定体12为一组,两者左右对称,并合时两第二缺槽1 符合内容物2中段造型;该后固定体13,以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该基材为纸材或塑胶等材料,展开图请参阅图6,后固定体13更细分为后第一片体131,其中央适当处则开设有一符合内容物2后端造型的第三缺槽132 ;后第二片体133,连接于后第一片体131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二副片体1331 ;后第三片体134,连接于后第二片体133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三副片体1341 ; 后第四片体135,连接于后第三片体134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四副片体1351 ;后第五片体136,连接于后第四片体135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五副片体1361,且中央适当处则开设有第三缺槽132 ;后第五片体136上缘更延伸有两后结合片137,下缘则裁剪出两后结合片 137,该后结合片137为梯形,且梯形短边连接于后第五片体136 ;另于后第二片体133下缘及后第一片体131下缘分别开设两后结合口 138对应后结合片137,且后结合口 138宽度与后结合片137的梯形短边等宽;如图7,后固定体13折叠组合先将后第二片体133沿着与后第一片体131连接的下缘向后拗折九十度角,再将两后第二副片体1331向下拗折九十度角,后第一片体131、后第二片体133及两后第二副片体1331围起的区域为内侧;接着后第三片体134沿着与后第二片体133连接的下缘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后第四片体135沿着与后第三片体134连接的下缘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两后第四副片体1351也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再将两后第三副片体1341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后第五片体136沿着与后第四片体135连接的下缘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而与后第一片体131叠合,且两者的第一缺槽132 位置也重叠,两后第五副片体1361再向内侧拗折九十度角;最后将后结合片137拗折塞入后结合口 138,借后结合片137的梯形长边比后结合口 138较宽来卡合固定。内容物2,是指各种不规则外型的易碎物品,如路灯、灯具或瓷器等等。接下来请参阅图8所示,缓冲组件1组合于内容物2外,其中前固定体11以第一缺槽112套合内容物2前端,侧固定体12分别自左右两侧夹合内容物2中段于第二缺槽1 中,后固定体13则以第三缺槽132套合内容物2后端,最后将缓冲组件1及内容物2置入箱体3中。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各种物品的运送包装,内容物2借缓冲组件1平稳固定于箱体3 内,而且缓冲组件1为多层叠合结构,能吸收冲击及承受重压,确实达到稳固包装与防撞耐压的功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纸箱包材结构,其技术内容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的取得要件。 本实用新型在产业上确实得以利用,于申请前未曾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且非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再者,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先前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达成相关使用者与消费者长期的需求,得佐证本新型并非能轻易完成。本新型虽借助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于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而达成,并由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可了解。前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借本实用新型原理可以具体实施的方式之一,但并不以此为限制,应依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为准。[0081]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纸箱包材结构,包含有一个前固定体、两个侧固定体以及一个后固定体,其特征在于前固定体,为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此单一片基材具有前第一片体,中央开设有第一缺槽;前第二片体,连接于前第一片体上缘,该前第二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二副片体;前第三片体,连接于前第二片体上缘,该前第三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三副片体;前第四片体,连接于前第三片体上缘,该前第四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四副片体;前第五片体,连接于前第四片体上缘,该前第五片体两侧延伸有前第五副片体,且中央开设有第一缺槽;前第五片体上缘更延伸有前结合片,且该前第五片体下缘则裁剪出前结合片,该各前结合片为梯形,且梯形短边连接于前第五片体;另于前第二片体下缘及前第一片体下缘分别开设前结合口,且前结合口宽度与前结合片的梯形短边等宽;侧固定体,为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此单一片基材具有侧第一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二片体,侧第二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三片体,侧第三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四片体,侧第四片体右缘连接一侧第五片体,且侧第五片体开设有一侧结合口 ;侧第一片体上缘更连接有一侧第六片体,侧第六片体上缘连接一侧第一固定片、右缘连接一侧延伸片,延伸片裁剪出一侧第二固定片,其左缘与侧第六片体连接;在侧第一片体下缘更连接有一侧第七片体,侧第七片体下缘连接一侧第三固定片;侧第一片体左缘更延伸一侧结合片,其宽度与侧结合口一致;另外更开设有一第二缺槽,其范围横跨侧第一片体、侧第二片体及侧第三片体;后固定体,为单一片基材折合而成,此单一片基材具有后第一片体,中央开设有第三缺槽;后第二片体,连接于后第一片体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二副片体;后第三片体,连接于后第二片体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三副片体;后第四片体,连接于后第三片体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四副片体;后第五片体,连接于后第四片体上缘,两侧延伸有后第五副片体,且中央则开设有第三缺槽;后第五片体上缘更延伸有后结合片,下缘则裁剪出后结合片,该后结合片为梯形,且梯形短边连接于后第五片体;另于后第二片体下缘及后第一片体下缘分别开设后结合口,且后结合口宽度与后结合片的梯形短边等宽;该各前固定体、侧固定体及后固定体分别经折叠后,用于套合固定于一个内容物上,其中前固定体以第一缺槽套合于内容物前端,镜像对称的两侧固定体以第二缺槽夹合于内容物中段,后固定体以第三缺槽套合于内容物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纸箱包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材为一种纸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纸箱包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容物为路灯或灯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纸箱包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缺槽形状适配内容物前端造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纸箱包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镜像对称的两固定体并合时,第二缺槽形状适配内容物中段造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纸箱包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缺槽形状适配内容物后端造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纸箱包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各前固定体、侧固定体及后固定体经套合于内容物周边后,置于一个箱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纸箱包材结构,其主要包含一前固定体、两侧固定体以及一后固定体,且各固定体皆以单一片材料折合而成。其次,该各前固定体、侧固定体及后固定体分别开设有适当形状的缺槽,在装箱时能妥善套合于内容物,借以确实固定内容物;其次各固定体能抗冲击及耐重压,在运送过程中有效缓冲外力,达到保护内容物的功效。
文档编号B65D85/30GK202046596SQ20112008459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黄柏胜 申请人:黄柏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