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426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纸设备技术领域,特指ー种打印机的全自动供纸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供纸机构中,打印机设备大多数采用的是压纸式输送方式,将纸张ー张 接一张地送入打印机的主体,该打印机的送纸装置包括承载多张纸的送纸盒、压纸辊以及驱动电源。该送纸操作通过施加压カ到纸张上,从而在纸张和压纸辊之间产生摩擦カ来完成,然而,当施加压カ比较大吋,会使纸张的表面受到损坏,同时该送纸操作不能平稳地送纸。目前,现有的打印机供纸机构采用了吸附装置,能够防止纸张的表面受到损坏,平稳地运送纸。然而,该供纸结构只适用于ー种指定规格的纸张的供给,通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该供纸机构能运送不同规格的纸张,通用性良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用于升降纸张的升降装置,机架出纸端上设置有一搓纸辊,所述升降装置的上方设置有一纸控制装置,所述纸控制装置与设置于机架左右两侧的滑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左右挡纸板、升降马达、升降开关和用于感应纸张高度并驱动升降平台上升的感应装置,所述挡纸板固定于机架,所述升降平台通过挡纸板上的导向轨与挡纸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开关设置于机架的进纸端,所述升降马达设置于机架的出纸端,升降马达与升降平台通过传动链条相链接,所述感应装置位于搓纸辊的下方。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纸控制装置包括移动架、安装架、第一马达、吸气嘴、气缸和气阀,所述安装架连接于移动架ー侧的丝杆,丝杆的一端与第二马达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固定于安装架,所述气缸和吸气嘴固定连接,气缸滑动连接于安装架上的小滑轨,气缸与第一马达之间连接有驱动气缸和吸气嘴移动的拉杆,拉杆上方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气阀与吸气嘴连接。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架连接有ー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吹气嘴和调压阀,调压阀与吹气嘴连接。进ー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轨导向机构包括滑轨、丝杆和第三马达,所述丝杆的末端与第三马达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纸控制装置通过吸气嘴将纸张运送到供纸结构的出纸端,能提高纸张的输送速度,送纸可靠,不会损伤纸张表面;在程序控制系统上输入纸张的规格參数,反馈给纸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在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的驱动下,纸控制装置自动在丝杆上移动到纸张的下方,吸气嘴吸取纸张,该供纸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纸张,通用性良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具有的另一有益效果升降装置设置有感应装置,则可以进ー步检测升降平台上的纸张高度,随着纸张数量的減少,自动驱动升降平台上升,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序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进纸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纸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纸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升降装置、3——搓纸辊、4——纸控制装置、5——滑轨导向机构、6——升降平台、7——挡纸板、8——升降马达、9——升降开关、10——感应装置、11——导向轨、12——传动链条、13——移动架、14——安装架、15——第一马达、16——吸气嘴、17——气缸、18——气阀、19——丝杆、20——第ニ马达、21——小滑轨、22——拉杆、23——感应器、24——吹气装置、25——吹气嘴、26——滑轨、27——丝杆、28——第三马达、29——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见图I和图3所示,一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用于将不同规格的纸张供给到打印机 的输送装置上,其包括机架1,机架I中部设置有升降装置2,机架I出纸端上设置有ー搓纸辊3,升降装置2的上方设置有一纸控制装置4,纸控制装置4与设置于机架I左右两侧的滑轨导向机构5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用于自动升降纸张,以便纸控制装置4吸取纸张。具体而言,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平台6、左右挡纸板7、升降马达8、升降开关9和用于感应纸张高度并驱动升降平台6上升的感应装置10。挡纸板7固定于机架1,挡纸板7的作用是阻挡纸张和限制经吹气装置24吹浮起来的纸张仅能在垂直位置上浮动。升降平台6通过挡纸板7上的导向轨11与挡纸板7活动连接,升降平台6可以放置大量的纸张。升降开关9设置于机架I的进纸端。升降马达8设置于机架I的出纸端。升降马达8与升降平台6通过传动链条12相链接。感应装置10位于搓纸辊3的下方,感应装置10可以感应升降平台6上纸张的高度,工作时,随着纸张的数量減少,纸张的高度变低,感应装置10即驱动升降马达8使升降平台6上升。具体的,纸控制装置4包括移动架13、安装架14、第一马达15、吸气嘴16、气缸17和气阀18。安装架14连接于移动架13—侧的丝杆19,丝杆19的一端与第二马达20连接,第二马达20工作时能够驱动安装架14在丝杆19上横向移动,丝杆19更好地提高装置的移动精度。第一马达15固定于安装架14。气缸17和吸气嘴16固定连接,当气缸17运作时,吸气嘴16会产生吸力,将吸气嘴16底部的纸张吸起来,这样能起到不损伤纸张表面的效果,输送可靠。气缸17和吸气嘴16滑动连接于安装架14上的小滑轨21,气缸17与第ー马达15之间连接有驱动气缸17和吸气嘴16移动的拉杆22,拉杆22上方设置有感应器23,感应器23能够感应拉杆22转动,以便气缸17和吸气嘴16在小滑轨21上的移动和复位操作,气阀18与吸气嘴16连接,通过调节气阀18,增强吸气嘴16的吸力,便于吸气嘴16吸取重量比较大的纸张。较佳的,安装架14连接有ー吹气装置24,吹气装置24包括吹气嘴25和调压阀29,调压阀29与吹气嘴25连接,通过调节调压阀29,以适应不同纸张的重量,,吹气嘴25正对着纸堆,便于纸堆的纸从底部浮起散开,有利于吸气嘴16的吸取纸张,提高纸张的供给速度。具体的,滑轨导向机构5包括滑轨26、丝杆27和第三马达28,丝杆27的末端与第 三马达28连接,第三马达28工作时能够驱动纸控制装置4在滑轨26和丝杆27上做纵向移动,即往出纸端方向移动。供纸机构的工作原理将需要打印的纸张放置在升降平台6指定位置上,打开升降开关9,在程序控制系统上输入纸张的规格參数,反馈给供纸机构的控制电路,纸控制装置4在第二马达20和第三马达28的驱动下进行位置调整,移动到纸张的上方,气缸17运行,吸气嘴16吸取纸堆上的纸张,在第一马达15和拉杆22的作用下,吸气嘴16带着纸张在小滑轨21上向前移动,将纸张送到机架I出纸端的搓纸辊3上,最后由搓纸辊3将纸张送到打印机的输送装置上进行输送调整。综上所述,较佳的,该供纸机构能够适用于规格为A4至B2的纸张,操作方便,自
动化程度高。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中部设置有用于升降纸张的升降装置(2),机架(I)出纸端上设置有一搓纸辊(3),所述升降装置(2)的上方设置有一纸控制装置(4 ),所述纸控制装置(4 )与设置于机架(I)左右两侧的滑轨导向机构(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 所述的ー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平台(6)、左右挡纸板(7)、升降马达(8)、升降开关(9)和用于感应纸张高度并驱动升降平台(6)上升的感应装置(10),所述挡纸板(7)固定于机架(1),所述升降平台(6)通过挡纸板(7)上的导向轨(11)与挡纸板(7)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开关(9)设置于机架(I)的进纸端,所述升降马达(8)设置于机架(I)的出纸端,升降马达(8)与升降平台(6)通过传动链条(12)相链接,所述感应装置(10)位于搓纸辊(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控制装置(4)包括移动架(13)、安装架(14)、第一马达(15)、吸气嘴(16)、气缸(17)和气阀(18),所述安装架(14)连接于移动架(13)—侧的丝杆(19),丝杆(19)的一端与第二马达(20)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5)固定于安装架(14),所述气缸(17)和吸气嘴(16)固定连接,气缸(17)滑动连接于安装架(14)上的小滑轨(21),气缸(17)与第一马达(15)之间连接有驱动气缸(17)和吸气嘴(16)移动的拉杆(22),拉杆(22)上方设置有感应器(23),所述气阀(18)与吸气嘴(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4)连接有ー吹气装置(24),所述吹气装置(24)包括吹气嘴(25)和调压阀(29),调压阀(29)与吹气嘴(2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导向机构(5)包括滑轨(26 )、丝杆(27 )和第三马达(28 ),所述丝杆(27 )的末端与第三马达(28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机的供纸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用于升降纸张的升降装置,机架出纸端上设置有一搓纸辊,所述升降装置的上方设置有一纸控制装置,所述的纸控制装置与设置于机架左右两侧的滑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提高纸张的输送速度,送纸可靠,不会损伤纸张表面以及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纸张,通用性高;同时设置有自动升降装置,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文档编号B65H1/16GK202389977SQ20112056083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梁启光, 欧阳建英 申请人: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