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06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塑料底板。
背景技术
这种由塑料制成的底板比如从CH-A-685549中公开,并且由上部件或盖子以及具有纵向防滑部的下部件组成,这些纵向防滑部通过镜面焊接相互连接。上侧面和下侧面配有筋,从而使底板具有更小的重量且仍然具有所需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强,可以在下部件的加筋部中的半月形凹部中设置金属管。上部件的加筋部在几何尺寸上与下部件的加筋部一致,且因此两个部件的筋的端部分焊接到一起。为了使上部件套合地(deckungsgleich)与下部件连接,需要精确地以及高品质地制造这些部件。特别是上部件的筋和下部件的筋必须刚好匹配地相互对准,由此使底板在边缘处具有无毛刺的光滑表面。 此外,在EP-A-1970318中描述了一种具有所谓的铣削线的封闭的底板,其中,上部件和下部件在边缘处相互连接。在焊接上部件与下部件时形成隆起,该隆起必须利用铣削进程去除,由此使底板具有光滑的表面。在该文献中详细描述了在这种塑料底板的边缘区域中的铣削进程以及材料变薄的问题。隆起的铣削由人员手动地进行,这样由于人员的能力不同会出现是否将材料过多地或过少地铣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塑料底板,其在连接上部件和下部件时利用光滑的包边(Umrandung)允许简单的操作。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的特征的用于塑料底板的保持装置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塑料底板具有很大的优点,即可以以较高的准确度利用光滑的包边实现上部件和下部件之间的表面连接。由此取消了包边的后处理。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从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从下面的描述中阐述。


下面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图I示出了在焊接到一起的状态下的塑料底板,图2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塑料底板的下部件,图3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塑料底板的下部件,图4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具有金属管的塑料底板的下部件,图5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塑料底板的上部件或盖子,图6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上部件,图7示出了在图2的方向A上穿过塑料底板的部分横截面图,图8示出了在图2的方向B上穿过塑料底板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9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塑料底板的一种变型,以及图10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塑料底板的该变型。附图中针对相同的元件分别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果没有明确提及不同,对于某个附图标记的解释适用于所有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示出了具有上部件或盖子2和下部件3的塑料底板1,该下部件具有成排设置的、带有侧凹部5和6的纵向防滑部4。上部件具有完全光滑的表面,从而使底板容易清洁并且无需提供针对污溃或细菌的附加措施,因此其非常好地适用于在卫生和洁净区域中使用。图2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下部件3,该下部件具有在空腔12中的筋结构11,用以实现机械稳定性以及较大的重量节省。此外在筋结构11中设置半圆形的凹部13,用以容纳 由金属或适合的硬塑料制成的加强管21 (参见图4)。此外,设置均匀地在表面上分布的、圆柱形的第一突出部14。在下部件3的角落区域处具有圆柱形的管段或圆筒15,上部件2的定心销22匹配到管段或圆筒中(参见图6)。管段或圆筒15配有四个均匀地在内边缘处分布的、竖直的小肋18,它们用作销22的定心。此外设置在下部件3的短侧面上具有突出的隆起17的略微缩进的包边16,该包边用于能够被上部件的向下弯曲的边缘23包围(参见图6和7)。图3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上部件3,其中,可明显识别具有筋造型24的纵向防滑部4。此外同样可见从下方观察的圆柱形的突出部14,其在扁平的区域中相应地设计得较浅。中间的纵向防滑部40在凹部5和6的区域中分别配有一个矩形的凹部41,其通过利用浇铸工具以及型芯的成形而产生。图4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上部件3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加强管21由金属或由适合的硬塑料比如聚碳酸酯(PC)或聚甲醛(POM)制成。同样这里在凹部5和6的区域中在中部加强管21的两侧具有矩形的凹部43和44,该凹部43和44是为中间的纵向防滑部40脱模所需的。图5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上部件或盖子2以及图6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上部件或盖子2。这样同样可见具有用于加强管21的半圆形凹部26的筋结构25。此外设置十字交叉形的第二突出部27,第二突出部分别具有一个围绕其突出的环28,当上部件2放置到下部件3上时,该环位于圆柱形突出部14对面。此外,在角落区域中还设置突出的销22,其匹配到下部件3的圆柱形的管段15中。该销22被设计成环状筒并且具有向外指向的肋29,这些肋与外环30连接。如果将上部件2放置到下部件3上,外环30贴合到各管段15上,其中,在销22和管段15之间还保留极小的间隙。这样上部件22和下部件3通过摩擦焊接或振动焊接接合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将上部件2在圆形的运动或直线地快速来回运动中与下部件3焊接到一起。这样将上部件2的第一突出部14与下部件3的第二突出部27以及将外环30与管段15焊接到一起。但也可以采用其它焊接工艺比如镜面焊接。此外还可见下部件2的环围的弯曲的边缘23,其配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向内指向的肋31,这些肋用作将上部件2的边缘23与下部件3的、具有隆起17的包边16对准。隆起17给予在较短侧面处的包边16额外的稳定性,从而包边在其上沿处在振动焊接时在纵向上不被上部件2带动。因此,在底板的较短侧面处获得在上部件2和下部件3之间的特别稳定的连接。这里描述的通过振动焊接的连接是特别经济的,因为首先可以完全取消突出的隆起的去除。在图7中可见在图2的方向A上穿过塑料底板I的部分横截面图,在图中明确可见上部件2的环围的弯曲的边缘23以及下部件3的包边16。此外,可见环围的凸缘32,弯曲的边缘23以其前端部支撑在该凸缘上,即边缘23与凸缘32通过振动焊接焊接到一起。但同样包边16的上沿与上部件2的下侧面焊接到一起。这样出现所谓的褶皱区(Knautschzone),即防止底板侧部受损的双重保护如果在边缘23和凸缘32之间的焊接连接由于受损而松开,仍然存在包边16和上部件2之间的焊接连接。同时,实现底板I的光滑的包边,该包边无须后续处理。凸缘32下方的外壁33向内错位地设置。图8示出了在图2的方向B中穿过塑料底板I的部分横截面图,但在该区域中外壁33基本上与边缘23平齐地设计。如上所述,塑料底板I不仅在上面在盖子2处而且在防滑部4处至少在对于运输 和进一步操作起决定性的角落区域中具有同样的尺寸。由此塑料底板I可以在要求更严格的应用中用作完全替代已知的木制底板(欧洲底板)。这样制造的、以加强管21加强的塑料底板I具有大约7500kg的静力学载荷。运动学载荷位于1000和1300kg之间。在图9和10中示出了按照图I至8的塑料底板的一种变型,其中,在纵向上设置四个加强管35、36、37和38。由于中间的加强管36和37设置在中间的纵向防滑部42的两侧,上部件或盖子2封闭地与下部件3焊接,从而不会有水在两个部件之间浸入。为了在塑料底板I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防止水浸入,必须在中间的加强管21 (参见图4)的两侧在开孔43和44的区域中在盖子2和下部件3之间设置绝对密封。在振动焊接时这无法再得到确保。图9和10的塑料底板I的该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中间的纵向防滑部42是封闭的且因此无法意外地悬挂保持在矩形开孔41 (参见图3)处。除此之外,按照图9和10的变型的实施方式与图I至8的实施方式设计相同。为了实现在栅格框架上的更好的定心,外部的纵向防滑部4的角落区域45配有突出的外部边缘46,其与盖子2的轮廓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底板(I),具有空心的、配有筋(11)和防滑部(4)的下部件(3)以及配有筋(25)的、焊接在下部件上的上部件(2),其特征在于,下部件(3)具有缩进的包边(16)以及上部件(2)具有向下弯曲的边缘(23),所述边缘包咬下部件的包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在包边(16)处突出的隆起(17)并且在弯曲的边缘(23)处具有垂直于所述边缘设置的肋(31),其对准隆起(17)。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上部件(2)还在弯曲的边缘(23)处与下部件的包边(16)焊接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下部件(3)具有均匀地在表面上分布的第一突出部(14)以及上部件(2)具有与第一突出部相对立的第二突出部(27),并且上部件和下部件在突出部处焊接到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突出部(14)是平滑的突起并且第二突出部(27)是十字交叉形的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突出部(14)是圆形的并且第二突出部的十字交叉形的筋(27)由突出的环(28)包围。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上部件(2)在角落区域中具有定心销(22),其匹配到下部件(3)的与销相对立的圆筒(15)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圆筒(15)配有规律地在内壁上分布的肋(18),肋(18)用作将销(22)在圆筒(15)中定心。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上部件(2)和下部件(3)在防滑部(4)的区域中具有相同的外部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料底板,其特征在于,防滑部(4)在角落区域(45)中配有 突出的外边缘(46),突出的外边缘(46)与上部件(2)的轮廓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底板(1),具有空心的、配有筋(11)和防滑部(4)的下部件(3)以及配有筋(25)的、焊接在下部件上的上部件(2),其中,下部件(3)具有缩进的包边(16)以及上部件(2)具有向下弯曲的边缘(23),该边缘包咬下部件的包边。
文档编号B65D19/32GK102762459SQ201180007962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伊福斯·胡格, 博里斯·施瓦布, 琼-马克·杜波依斯 申请人:格奥尔格·乌茨控股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