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式斜坡储药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810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丝绳式斜坡储药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集式药品存储装置,尤其涉及盒装药品的密集存放及快速、可靠的加工和装配。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药房是医院的隘口和瓶颈。在大多数大中型医院,每日9:00 11:00和14:00 15:00的高峰期,排队现象主要出现在药房窗口。这是由于目前国内医院药房的药品存储方式主要为固定式塑料货架或不锈钢货架,由于人工取放高度和通道的限制,使得药品储存密度小,空间利用率低,药品存储分散,药剂人员必须在窗口和货架之间以及货架上下往返忙碌,因此药剂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处方处理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需要配备较多的药剂人员才能缓解排队现象。尤其是我国大多数三级甲医院均位于城市繁华中心区,不仅医院面积非常紧张,而且周边的停车等设施也非常紧张,因此缓解高峰期的排队现象和设施拥挤现象也是大型医院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实现药品的密集存放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药架;设置在储药架上的至少一个拍子,用于在其上放置所存储的药品,所述拍子具有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其中设置在储药架上所述拍子的前支撑梁低于后支撑梁,从而构成一个倾斜角度,使所述药品能够借助自身的重力滑出所述储药架。


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钢丝绳式储药库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拍子的安装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锁紧扣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梁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后横梁的左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前横梁的左视图。附图标记
权利要求
1.一种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药架(I); 设置在储药架(I)上的至少一个拍子(2),用于在其上放置所存储的药品,所述拍子具有前支撑梁(3)和后支撑梁(7); 其中 设置在储药架(I)上所述拍子(2 )的前支撑梁(3 )低于后支撑梁(7 ),从而构成一个倾斜角度,使所述药品能够借助自身的重力滑出所述储药架(I )。
2.根据权利要求I的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子(2)包括 左框架(9); 右框架(15); 连接所述左框架(9)和右框架(15)的前横梁(12); 连接所述左框架(9)和右框架(15)的后横梁(17);以及 底部钢丝绳16, 其中 所述前横梁(12)与后横梁(17)上带有间隔分布的多个通孔(8),所述钢丝绳(16)穿过这些通孔(8)并被绷紧,从而构成拍子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隔条(5), 隔条(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带有一个被折成90度的部分, 其中 所述前横梁(12)和后横梁(17)的顶部分别带有凹槽(11), 所述被折成90度的部分通过螺钉(13)连接在凹槽(11)中,螺钉(13)可以在凹槽(11)内自由滑动,并在螺钉底部上的螺母锁紧时被固定在凹槽(11)上,从而使隔条(5)在所述前横梁(12)和/或后横梁(17)上定位,从而借助隔条(5)将拍子分隔成多个储药槽,并可通过调整隔条(5)的间距来适合不同宽度药品的存储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横梁的侧部(4)与所述左框架(9)和右框架(15)分别构成一个直角状部,用于与所述后支撑梁(3)的直角侧边配合搭接; 所述前横梁的侧部(4)与所述左框架(9)和右框架(15)分别构成一个直角状部,用于与所述前支撑梁(3)的直角侧边配合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丝绳(16)的两端分别与锁紧扣(18、14)上端的圆环连接,每个所述锁紧扣(18、14)的下端为一个杆,杆的底部设有螺纹,用于与一个螺母配合, 所述杆通过所述前横梁(12)或后横梁(17)上的通孔,通过调节该螺母与所述杆的连接长度,实现钢丝绳的较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12)与后横梁(17)通过通过螺钉(10)分别与所述左框架(9)和右框架(15)相连。
前横梁12和后横梁17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的药品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条(5)由不锈钢板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密集存储药品的斜坡式储药库。所述储药库由铝型材框架、拍子以及前后支撑梁构成。前后支撑梁与储药库的立柱相连,用以支撑拍子。拍子是药品存储的独立单元,由左右框架、前后横梁、底部钢丝绳以及隔条构成。隔条将拍子分隔成若干个储药槽,通过调整隔条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药品的存储需求。本发明能实现药品的密集存储,大大增加了有效存储空间,提高了药品出入库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65G1/02GK102658943SQ20121013566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樊明, 臧冀原, 贠超, 车洪磊, 高园园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