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923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ー种包装组合。
背景技术
坊间许多薄型物产品会应用到脆性板材,例如液晶显示器的面板即为一例。由于产品在产制过程中,脆性板材需要经过运输才能送达下游厂商。但是,脆性板材不但成本昂贵,特别是容易破损,因此如何在运输途中減少或防止损伤,实为产业相当重要的课题之一。传统运送薄型物产品的模式,通常会以箱体包覆于外,其内部以配合薄型物产品尺寸、形状的固定结构予以包装,再以发泡体等缓冲垫材填充闲置的空间,以缓冲外来的冲击力,以达到预防薄型物产品因冲击カ产生破损的情形的发生。早期的缓冲垫材,通常是利用保丽龙或气泡纸所制成,由于其加工容易且重量较轻,所以被广泛地利用在各种包装上。前述的外来冲击力,有时是于一具有面积的表面施予的冲击,有时是ー对该箱体 指向特定点集中的穿刺。因此,为保护前述薄型物产品因该冲击カ而产生破损,在使用単一材料完成箱体及内部包装结构的前提下,以强化箱体刚性(増加厚度)、加大内部缓冲空间(闲置空间)、強化包装结构刚性(包装结构复杂化)或包装结构全面化(箱内六面向均放置具相当厚度的包装结构)等手段或设计思想,以达成前述保护的目的。目前,随着面板的制造技术提升,电视机的尺寸也可越作越大。为了提供大尺寸的电视机足够的保护,包装电视机的箱体内也逐渐趋向于使用多个缓冲件的设计。然而,在箱体内缓冲电视机的多个缓冲件,常常会在电视机的装箱或运送过程中发生缓冲件出现不预期位移的问题,造成缓冲件的保护能力变差,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电视机毁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使用的方法大致上有三种。其ー是使用两件式大型缓冲件卡合电视机的两对立侧以进行缓冲,但材料成本会増加。其ニ是将箱体与缓冲件设计成紧配合,但会造成产线组装エ时增长。其三是在箱体上设计内凹的造型结构以固定箱体内的缓冲件,但箱体内凹的造型会造成箱体外观有缺ロ,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产品被破坏过的感觉,而且在运送过程中可能会有异物进入。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样态是ー种包装组合,用以包装对象,以解决现有技术缓冲件材料成本高,产线エ时长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ー种包装組合,用以包装对象。包装组合包含箱体以及定位缓冲件。箱体具有容置空间以及开ロ。容置空间用以容纳对象。箱体包含第一顶摇盖以及第ニ顶摇盖。第一顶摇盖连接开ロ的边缘,用以盖合开ロ的一部分。第一顶摇盖包含第一插片。第二顶摇盖连接开ロ的另ー边缘,用以盖合开ロ的另ー剩余部分。定位缓冲件容纳于容置空间中。定位缓冲件具有凹槽以及第一插槽。凹槽与第一插槽分别位于定位缓冲件的两相对侧。凹槽用以卡合对象的部分边缘。第一插槽用以供第一插片插入,借以使定位缓冲件相对对象定位。I.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組合,其特征在干,该箱体进ー步包含
一第一盖板,连接该第一顶摇盖的边缘;一第二盖板,连接该第二顶摇盖的边缘;以及—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一侧摇盖、一第一底摇盖以及一第二底摇盖,其中该第一顶摇盖、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侧摇盖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一盖板的边缘,该第ニ顶摇盖、该第二侧板、该第二底摇盖与该第一侧板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二盖板的边缘,该第一侧板连接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该侧摇盖固定至该第二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第二底摇盖对接而形成一底板,该容置空间系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盖板、该第二侧板以及该底板所构成,并且该开ロ系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盖板以及该第二侧板的边缘所构成; 其中该定位缓冲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其中,进ー步包含两角落缓冲件,容纳于该容置空间中,分别用以卡合该对象的两 角落,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其一抵靠该第一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另ー抵靠该第二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其中该定位缓冲件位于该些角落缓冲件之间。其中,该定位缓冲件具有彼此相対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凹槽于该第一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该第一插槽于该第二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并且该第一插槽的内凹方向与该第二表面夹有ー第一鋭角。其中,该第二顶摇盖包含一第二插片,该定位缓冲件进ー步具有一第二插槽,与该第一插槽位于该定位缓冲件的同一侧,用以供该第二插片插入。其中,该第二插槽于该第二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该第二插槽的内凹方向与该第二表面夹有ー第二锐角。其中,当该第一顶摇盖盖合该开ロ的该部分且该第一插片插入该第一插槽中时,该第一插片与该第一盖板之间的距离系朝远离该第一顶摇盖的方向渐减,并且当该第二顶摇盖盖合该开ロ的该另ー剩余部分且该第二插片插入该第二插槽中时,该第二插片与该第ニ盖板之间的距离朝远离该第二顶摇盖的方向渐减。其中,当该定位缓冲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时,该第一插槽与该第二插槽于平行该第一侧板的一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大体上呈倒V字型。其中,该第一插槽与该第二插槽的深度分别为2 3公分。根据本发明的另ー种包装组合,用以包装対象。包装组合包含箱体以及定位缓冲件。箱体具有容置空间以及开ロ。容置空间用以容纳对象。箱体包含第一顶摇盖以及第ニ顶摇盖。第一顶摇盖连接开ロ的ー边缘,用以盖合开ロ。第一顶摇盖包含提把以及插片。第ニ顶摇盖连接开ロ的另ー边缘,用以朝向盖合开ロ的第一顶摇盖进行盖合。第二顶摇盖包含槽孔,用以供提把穿过。定位缓冲件容纳于容置空间中。定位缓冲件具有凹槽以及插槽。凹槽与插槽分别位于定位缓冲件的两相对侧。凹槽用以卡合对象的部分边缘。插槽用以供插片插入,借以使定位缓冲件相对对象定位。其中,该定位缓冲件进ー步具有ー凹陷,与该插槽位于该定位缓冲件的同一侧,当该第一顶摇盖盖合该开ロ时,该提把位于该第一顶摇盖正对该定位缓冲件的一面上的部分容纳于该凹陷中。其中,该箱体进ー步包含一第一组合板,包含一第一盖板、该第一顶摇盖、一第一侧板、一第一底摇盖以及一第一侧摇盖,其中该第一顶摇盖、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第一侧摇盖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一盖板的边缘;以及ー第二組合板,包含一第二盖板、该第二顶摇盖、一第二侧板、一第二底摇盖以及一第二侧摇盖,其中该第二顶摇盖、该第二侧板、该第二底摇盖与该第二侧摇盖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二盖板的边缘,该第一侧摇盖固定至该第二侧板,该第二侧摇盖固定至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第二底摇盖相互卡合,该容置空间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该第二盖板、该第二侧板以及该第ニ底摇盖所构成,并且该开ロ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盖板以及该第二侧板的边缘所构成;其中该定位缓冲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其中,进ー步包含两角落缓冲件,容纳于该容置空间中,分别用以卡合该对象的两角落,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其一抵靠该第一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另ー抵靠该第二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其中该 定位缓冲件位于该些角落缓冲件之间。其中,该定位缓冲件具有彼此相対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凹槽于该第一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该插槽于该第二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并且该插槽的内凹方向与该第二表面夹有ー锐角。其中,当该第一顶摇盖盖合该开ロ且该插片插入该插槽中时,该插片与该第一盖板之间的距离朝远离该第一顶摇盖的方向渐减。其中,该插槽的深度为2 3公分。本发明的包装组合主要是在箱体的顶摇盖上设计插片,借以于顶摇盖盖合箱体的开ロ时同时插入用以卡合对象的部份边缘的缓冲件上的插槽中。借此,在本发明的包装组合的运送过程中,容纳于箱体内的缓冲件并不会因为不预期的碰撞而位移。换言之,箱体内缓冲件与对象的相对位置得以维持,因此,缓冲件提供对象的保护能力并不会变差。并且,本发明的包装组合可进ー步设计使插片插入缓冲件的插槽的方向与顶摇盖之间夹一鋭角,因此,插片不容易由插槽中脱离。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并不会增加缓冲件的材料成本,也不会额外耗费产线组装エ时,更可保持箱体的完整外观而无任何缺ロ。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IA为绘示依照本发明ー实施例的包装组合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与第二顶摇盖尚未盖合开ロ。图IB为绘示图IA中的包装组合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盖合开ロ。图IC为绘示图IA中的包装组合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与第二顶摇盖盖合开ロ。图2为绘示图IA中的包装组合的箱体的平面展开图。图3为绘示图IA中的定位缓冲件的立体图。图4为绘示图IC中的包装组合沿线段4-4’的剖面图。图5A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装组合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与第ニ顶摇盖尚未盖合开ロ。
图5B为绘示图5A中的包装组合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盖合开ロ。图5C为绘示图5A中的包装组合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与第二顶摇盖盖合开ロ。图6为绘示图5A中的包装组合的箱体的平面展开图。图7为绘示图5A中的定位缓冲件的立体图。图8为绘示图5C中的包装组合沿线段8-8,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I :包装组合

10 :箱体100 :第一盖板IOOa :第一顶摇盖IOOb :第一底摇盖IOOc :侧摇盖IOOd :第一插片101:开ロ102 :第二盖板102a:第二顶摇盖102b :第二底摇盖102d :第二插片103 :底板104 :第一侧板104a :第三顶摇盖104b :第二底摇盖106 :第二侧板106a:第四顶摇盖106b:第四底摇盖12:定位缓冲件120 :第一表面120a:凹槽122 :第二表面122a :第一插槽122b :第二插槽14 :角落缓冲件2 :物件3 :包装组合30 :箱体30a:第一组合板30b :第二组合板300 :第一盖板
300a :第一顶摇盖300al :提把300a2 :插片300a3 :第一固定片300a4 :第一固定孔300b :第一侧板300bl :第三顶摇盖300b2 :第二底摇盖 300b3 :第一侧孔300c :第一底摇盖300d :第一侧摇盖301:开ロ302 :第二盖板302a :第二顶摇盖302al :槽孔302a2 :第二固定片302a3 :第二固定孔302b :第二侧板302bl :第四顶摇盖302b2:第四底摇盖302b3 :第二侧孔302c :第二底摇盖302d :第二侧摇盖32 :定位缓冲件320 :第一表面320a:凹槽322 :第二表面322a :插槽322b:凹陷34 :角落缓冲件4 :物件a I :第一锐角a 2:第二锐角a 3:锐角S :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ー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本发明的一技术态样是ー种包装组合。更具体地说,其主要是在箱体的顶摇盖上设计插片,借以于顶摇盖盖合箱体的开ロ时同时插入用以卡合对象的部份边缘的缓冲件上的插槽中。并且,本发明的包装组合可进ー步设计使插片插入缓冲件的插槽的方向与顶摇盖之间夹ー锐角,因此插片不容易由插槽中脱离。请參照图1A、图IB以及图1C。图IA为绘示依照本发明ー实施例的包装组合I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IOOa与第二顶摇盖102a尚未盖合开ロ 101。图IB为绘示图IA中 的包装组合I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IOOa盖合开ロ 101。图IC为绘示图IA中的包装组合I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IOOa与第二顶摇盖102a盖合开ロ 101。如图IA至图IC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I系用以包装对象2。举例来说,对象2可以是电视、显示器、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数字相框…等电子产品,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包装组合I至少包含箱体10以及定位缓冲件12。包装组合I的箱体10具有容置空间S以及开ロ 101。箱体10的容置空间S用以容纳对象2。包装组合I的箱体10包含第一顶摇盖IOOa以及第二顶摇盖102a。箱体10的第一顶摇盖IOOa连接开ロ 101的边缘,用以盖合开ロ 101的一部分。包装组合I的第二顶摇盖102a连接开ロ 101的另ー边缘,用以盖合开ロ 101的另ー剩余部分。进ー步来说,包装组合I的第一顶摇盖IOOa包含第一插片100d,并且第一插片IOOd位于第一顶摇盖IOOa远离开ロ 101的边缘。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组合I的第二顶摇盖102a例如可包含第二插片102d,并且第二插片102d位于第二顶摇盖102a远离开ロ 101的边缘。另外,包装组合I的定位缓冲件12容纳于箱体10的容置空间S中。包装组合I的定位缓冲件12具有凹槽120a、第一插槽122a以及第ニ插槽122b (示于图3)。凹槽120a与第一插槽122a分别位于定位缓冲件12的两相对侧。第二插槽122b与第一插槽122a位于定位缓冲件12的同一侧。定位缓冲件12的凹槽120a用以卡合对象2的部分边缘。在箱体10的第一顶摇盖IOOa与第二顶摇盖102a盖合开ロ 101时,定位缓冲件12的第一插槽122a供第一顶摇盖IOOa的第一插片IOOd插入,并且定位缓冲件12的第二插槽122b系供第二顶摇盖102a的第二插片102d插入。借此,在包装组合I的运送过程中,容纳于箱体10内的定位缓冲件12并不会因为不预期的碰撞而位移,定位缓冲件12与对象2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得以维持。因此,本发明的包装组合I并不会发生如习知技术因缓冲件位移而导致保护能力变差的问题。需说明的是,若第一插片IOOd插入第一插槽122a已达到限制定位缓冲件12的位移功效,包装组合I可省略第二插片102d与第二插槽122b。请參照图2。图2为绘示图IA中的包装组合I的箱体10的平面展开图。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I的箱体10进ー步包含第一盖板100、第ニ盖板102、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侧摇盖100c、第一底摇盖IOOb以及第二底摇盖102b。箱体10的第一盖板100连接第一顶摇盖IOOa的边缘,并且第一顶摇盖IOOa连接于第一盖板100与第一插片IOOd之间。箱体10的第二盖板102连接第二顶摇盖102a的边缘,并且第二顶摇盖102a连接于第二盖板102与第二插片102d之间。箱体10的第一顶摇盖100a、第一侧板104、第一底摇盖IOOb与侧摇盖IOOc环绕并依序连接第一盖板100的边缘。箱体10的第二顶摇盖102a、第二侧板106、第二底摇盖102b与第一侧板104环绕并依序连接第二盖板102的边缘。箱体10的第一侧板104连接于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102之间。换言之,于本实施例中,箱体10的侧摇盖100c、第一盖板100、第一侧板104、第二盖板102与第二侧板106大体上沿一方向依序连接,如图2中由左至右的方向。在箱体10的侧摇盖100c、第一盖板100、第一侧板104、第二盖板102与第二侧板106两两相互弯折之后,侧摇盖IOOc即可平贴并固定至第二侧板106 (以钉合或胶合的方式,但不限于此)。另外,包装组合I的箱体10还可进一歩包含第三顶摇盖104a、第三底摇盖104b、第四顶摇盖106a以及第四底摇盖106b。箱体10的第三顶摇盖104a与第三底摇盖104b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104的两相对侧(亦即,图2中第一侧板104的上侧与下侧)。箱体10的第三顶摇盖104a邻近第一顶摇盖IOOa与第二顶摇盖102a,并且第三底摇盖104b邻近第一底摇盖IOOb与第二底摇盖102b。箱体10的第四顶摇盖106a与第四底摇盖106b分别连接于第二侧板106的两相对侧(亦即,图2中第二侧板106的上侧与下侧)。箱体10的第 四顶摇盖106a邻近第二顶摇盖102a,并且第四底摇盖106b邻近第二底摇盖102b。在箱体10的第一底摇盖IOOb与第二底摇盖102b分别对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102弯折之后,可对接而形成底板103。箱体10的容置空间S主要系由第一盖板100、第一侧板104、第二盖板102、第二侧板106以及底板103所构成。箱体10的开ロ 101系由第一盖板100、第一侧板104、第二盖板102以及第ニ侧板106的边缘所构成。包装组合I的定位缓冲件12夹持于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102之间。如图IA至图IC所示,包装组合I的第一顶摇盖100a、第二顶摇盖102a、第三顶摇盖104a与第四顶摇盖106a的盖合顺序为第三顶摇盖104a与第四顶摇盖106a先盖合开ロ101,第一顶摇盖IOOa与第二顶摇盖102a再盖合于第三顶摇盖104a与第四顶摇盖106a上并完整覆盖开ロ 101。最后,可再以胶合的方式(例如,胶带)沿着箱体10的第一顶摇盖IOOa与第二顶摇盖102a相互接合的缝隙贴合,借以完整封闭开ロ 101,但不限于此。于一实施例中,包装组合I的第一底摇盖100b、第二底摇盖102b、第三底摇盖104b与第四底摇盖106b的盖合顺序为第三底摇盖104b与第四底摇盖106b先分别相对第一侧板104与第二侧板106弯折,第一底摇盖IOOb与第二底摇盖102b再分别相对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102弯折以形成底板103。最后,同样可以胶合的方式沿着箱体10的第一底摇盖IOOb与第二底摇盖102b相互接合的缝隙贴合,借以维持并固定底板103,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如图IA与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I可进ー步包含两角落缓冲件14。包装组合I的两角落缓冲件14容纳于容置空间S中,井分别用以卡合对象2的两角落。角落缓冲件14中的其一(如图IA中比较靠近第三顶摇盖104a的角落缓冲件14)系抵靠第ー侧板104并夹持于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102之间。角落缓冲件14中的另ー(如图IA中比较靠近第四顶摇盖106a的角落缓冲件14)系抵靠第二侧板106并夹持于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102之间。包装组合I的定位缓冲件12位于两角落缓冲件14之间,并且定位缓冲件12与两角落缓冲件14对应箱体10的开ロ 101处设置。请參照图3以及图4。图3为绘示图IA中的定位缓冲件12的立体图。图4为绘示图IC中的包装组合I沿线段4-4’的剖面图。如图3与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I的定位缓冲件12具有彼此相対的第一表面120与第二表面122。定位缓冲件12的凹槽120a于第一表面120内凹形成于定位缓冲件12中。第一插槽122a于第二表面122内凹形成于定位缓冲件12中,并且第二插槽122b于第二表面122内凹形成于定位缓冲件12中。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防止第一顶摇盖IOOa的第一插片IOOd与第二顶摇盖102a的第二插片102d分别由定位缓冲件12的第一插槽122a与第二插槽122b中脱离,本发明特别设计使第一插槽122a的内凹方向与第二表面122夹有第一锐角a 1,并使第二插槽122b的内凹方向与第二表面122夹有第二锐角a 2,如图4所示。因此,当箱体10的第一顶摇盖IOOa盖合开ロ 101的部分且第一插片IOOd插入第一插槽122a中吋,第一插片IOOd与第一盖板100之间的距离系朝远离第一顶摇盖IOOa的方向(如图4中粗箭头所示的方向)渐减。同样地,当箱体10的第二顶摇盖102a盖合开ロ 101的另ー剩余部分且第ニ插片102d插入第二插槽122b中时,第二插片102d与第二盖板102之间的距离系朝远离第二顶摇盖102a的方向(如图4中粗箭头所示的方向)渐减。于本实施例中,当包装组合I的定位缓冲件12夹持于箱体10的第一盖板100与第 ニ盖板102之间时,定位缓冲件12的第一插槽122a与第二插槽122b于平行第一侧板104的平面(亦即,垂直图4中第一盖板100与第二盖板102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大体上呈倒V字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于ー实施例中,定位缓冲件12的第一插槽122a与第二插槽122b的深度分别为2 3公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可依需求而弾性地调整。于另ー实施例中,亦可仅保留一组插片与插槽(例如,可选择保留第一顶摇盖IOOa的第一插片IOOd与定位缓冲件12的第一插槽122a,或保留第二顶摇盖102a的第二插片102d与定位缓冲件12的第二插槽122b),仍然可达到将维持定位缓冲件12与对象2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基本功能。请參照图5A、图5B以及图5C。图5A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装组合3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300a与第二顶摇盖302a尚未盖合开ロ 301。图5B为绘示图5A中的包装组合3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300a盖合开ロ 301。图5C为绘示图5A中的包装组合3的另ー立体图,其中第一顶摇盖300a与第二顶摇盖302a盖合开ロ 301。如图5A至图5C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3系用以包装对象4。本发明的包装组合3至少包含箱体30以及定位缓冲件32。包装组合3的箱体30具有容置空间S以及开ロ 301。箱体30的容置空间S可用以容纳对象4。包装组合3的箱体30包含第一顶摇盖300a以及第二顶摇盖302a。箱体30的第一顶摇盖300a连接开ロ 301的边缘,用以盖合开ロ 301。包装组合3的第二顶摇盖302a连接开ロ 301的另ー边缘,用以朝向盖合开ロ301的第一顶摇盖300a进行盖合。进ー步来说,包装组合3的第一顶摇盖300a包含提把300al以及插片300a2,并且插片300a2位于第一顶摇盖300a远离开ロ 301的边缘。包装组合3的第二顶摇盖302a包含槽孔302al。当包装组合3的第一顶摇盖300a与第二顶摇盖302a依序盖合至开ロ 301时,第二顶摇盖302a的槽孔302al可供第一顶摇盖300a的提把300al穿过。另外,包装组合3的定位缓冲件32容纳于箱体30的容置空间S中。包装组合3的定位缓冲件32具有凹槽320a以及插槽322a (示于图4)。凹槽320a与插槽322a分别位于定位缓冲件32的两相对侧。定位缓冲件32的凹槽320a用以卡合对象4的部分边缘。在箱体30的第一顶摇盖300a与第二顶摇盖302a依序盖合至开ロ 301时,定位缓冲件32的插槽322a系供第一顶摇盖300a的插片300a2插入。借此,在包装组合3的运送过程中,容纳于箱体30内的定位缓冲件32并不会因为不预期的碰撞而位移,定位缓冲件32与对象4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得以维持。因此,本发明的包装组合3并不会发生如习知技术因缓冲件位移而导致保护能力变差的问题。请參照图6。图6为绘示图5A中的包装组合3的箱体30的平面展开图。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3的箱体30进ー步包含第一组合板30a以及第ニ组合板30b。箱体30的第一组合板30a包含第一盖板300、第一顶摇盖300a、第一侧板300b、第一底摇盖300c以及第一侧摇盖300d。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顶摇盖300a、第一侧板300b、第一底摇盖300c与第一侧摇盖300d环绕并依序连接第一盖板300的边缘。箱体30的第二组合板30b包含第二盖板302、第二顶摇盖302a、第二侧板302b、第二底摇盖302c以及第二侧摇盖302d。第二组合板30b的第二顶摇盖302a、第二侧板302b、第二底摇盖302c与第二侧摇盖302d环绕并依序连接第二盖板302的边缘。在第一组合板30a的第 ー侧板300b、第一盖板300与第一侧摇盖300d两两相互弯折以及第ニ组合板30b的第二侧板302b、第二盖板302与第二侧摇盖302d两两相互弯折之后,第一侧摇盖300d即可平贴并固定至第二侧板302b,并且第二侧摇盖302d同样可平贴并固定至第一侧板300b (以钉合或胶合的方式,但不限于此)。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摇盖300a的插片300a2可由第一顶摇盖300a远离第一盖板300的边缘向内裁切而成,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外,箱体30的第一组合板30a还进一歩包含第三顶摇盖300bl以及第三底摇盖300b2,并且箱体30的第二组合板30b还进一歩包含第四顶摇盖302bl以及第四底摇盖302b2。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三顶摇盖300bI与第三底摇盖300b2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300b的两相对侧(亦即,图6中第一侧板300b的上侧与下侧)。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三顶摇盖300bl邻近第一顶摇盖300a,并且第三底摇盖300b2邻近第一底摇盖300c。第二组合板30b的第四顶摇盖302bl与第四底摇盖302b2分别连接于第二侧板302b的两相对侧(亦即,图6中第二侧板302b的上侧与下侧)。第二组合板30b的第四顶摇盖302bl邻近第二顶摇盖302a,并且第四底摇盖302b2邻近第二底摇盖302c。在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底摇盖300c与第二组合板30b的第二底摇盖302c分别对第一盖板300与第二盖板302弯折之后,可相互卡合以密封图5A中的箱体30的底部。箱体30的容置空间S主要系由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盖板300、第一侧板300b与第一底摇盖300c以及第ニ组合板30b的第二盖板302、第二侧板302b与第二底摇盖302c所构成。箱体30的开ロ 301系由第一组合板30a的第ー盖板300与第一侧板300b以及第ニ组合板30b的第二盖板302与第二侧板302b的边缘所构成。包装组合3的定位缓冲件32夹持于第一盖板300与第二盖板302之间。如图5A至图5C所不,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顶摇盖300a与第三顶摇盖300bI以及第ニ组合板30b的第二顶摇盖302a与第四顶摇盖302bl的盖合顺序为第三顶摇盖300bl与第四顶摇盖302bl先盖合开ロ 301,第一顶摇盖300a与第二顶摇盖302a再依序盖合于第三顶摇盖300bl与第四顶摇盖302bl上并完整覆盖开ロ 301。进ー步来说,如图6所示,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盖板300进ー步包含第一固定片300a3。第一盖板300的第一固定片300a3大体上位于第一盖板300与第一顶摇盖300a的连接处,并朝向第一顶摇盖300a延伸。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顶摇盖300a进ー步具有第一固定孔300a4。第一顶摇盖300a的第一固定孔300a4大体上位于第一盖板300与第一顶摇盖300a的连接处。另外,第二組合板30b的第二顶摇盖302a进ー步包含第二固定片302a2。第二顶摇盖302a的第二固定片302a2大体上由第二顶摇盖302a远离第二盖板302的边缘延伸而出,并且其尺寸适于插入第一顶摇盖300a的第一固定孔300a4。第二組合板30b的第二盖板302进ー步具有第二固定孔302a3。第二盖板302的第二固定孔302a3大体上位于第二顶摇盖302a与第二固定片302a2的连接处,并且其尺寸适于供第一盖板300的第一固定片300a3穿过。在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顶摇盖300a盖合开ロ 301之后,相对第二盖板302弯折的第二顶摇盖302a即可在盖合至第一顶摇盖300a盖合之前,先将第二固定片302a2插入第一顶摇盖300a的第一固定孔300a4中。在第二组合板30b的第二顶摇盖302a盖合至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顶摇盖300a之后,第二顶摇盖302a的第二固定孔302a3恰好会与第一顶摇盖300a的第一固定孔300a4对齐,此时可再将第一盖板300的第一固定片300a3插入第二顶摇盖302a的第二固定孔302a3中。藉由上述的操作,本发明的包装组合3不需藉由胶合的方式(例如,胶带)即可稳固地使第一顶摇盖300a与第二顶摇盖302a相互固定并完整盖合开ロ 301。

另外,如图5A至图6所示,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侧板300b进ー步包含第一侧孔300b3,第二组合板30b的第二侧板302b进ー步包含第二侧孔302b3。在箱体30的第一组合板30a与第二组合板30b进行组装之后,第一侧板300b上的第一侧孔300b3会正对第二侧板302b上的第二侧孔302b3,并可于包装组合3的运送过程中供运送人员的手伸入以便于提起。而第一侧摇盖300d上的缺ロ与第二侧摇盖302d上的缺ロ分别为第二侧板302b上的第二侧孔302b3与第一侧板300b上的第一侧孔300b3的让位设计。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底摇盖300c与第三底摇盖300b2以及第二组合板30b的第二底摇盖302c与第四底摇盖302b2的盖合顺序为第三底摇盖300b2与第四底摇盖302b2先分别相对第一侧板300b与第二侧板302b弯折,第一底摇盖300c与第二底摇盖302c再分别相对第一盖板300与第二盖板302弯折以相互卡合,借以密封图5A中的箱体30的底部,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如图5A与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3进ー步包含两角落缓冲件34。包装组合3的两角落缓冲件34容纳于容置空间S中,并分别用以卡合对象4的两角落。角落缓冲件34中的其一(如图5A中比较靠近第三顶摇盖300bl的角落缓冲件34)系抵靠第一侧板300b并夹持于第一盖板300与第二盖板302之间。角落缓冲件34中的另ー(如图5A中比较靠近第四顶摇盖302bl的角落缓冲件34)系抵靠第二侧板302b并夹持于第一盖板300与第二盖板302之间。包装组合3的定位缓冲件32位于两角落缓冲件34之间,并且定位缓冲件32与两角落缓冲件34对应箱体30的开ロ 301处设置。请參照图7以及图8。图7为绘示图5A中的定位缓冲件32的立体图。图8为绘示图5C中的包装组合3沿线段8-8’的剖面图。为了使图式容易明了,图8中省略提把300alo如图7与图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装组合3的定位缓冲件32具有彼此相対的第一表面320与第二表面322。定位缓冲件32的凹槽320a于第一表面320内凹形成于定位缓冲件32中。插槽322a于第二表面322内凹形成于定位缓冲件32中。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防止第一顶摇盖300a的插片300a2由定位缓冲件32的插槽322a中脱离,本发明特别设计使插槽322a的内凹方向与第二表面322夹有锐角a 3,如图8所示。因此,当箱体30的第一顶摇盖300a盖合开ロ 301且插片300a2插入插槽322a中时,插片300a2与第一盖板300之间的距离系朝远离第一顶摇盖300a的方向(如图8中粗箭头所示的方向)渐减。此外,如图7所示,包装组合3的定位缓冲件32还进ー步具有凹陷322b。定位缓冲件32的凹陷322b与插槽322a位于定位缓冲件32的同一侧(亦即,皆由第二表面322内凹形成于定位缓冲件32中)。借此,当第一组合板30a的第一顶摇盖300a盖合开ロ 301时,第一顶摇盖300a的提把300al位于第一顶摇盖300a正对定位缓冲件32的面上的部分即可容纳于定位缓冲件32的凹陷322b中。于ー实施例中,定位缓冲件32的插槽322a的深度分别为2 3公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可依需求而弾性地调整。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包装组合主要是在箱体的顶摇盖上设计插片,借以于顶摇盖盖合箱体的开ロ时同时插入用以卡合对象 的部份边缘的缓冲件上的插槽中。借此,在本发明的包装组合的运送过程中,容纳于箱体内的缓冲件并不会因为不预期的碰撞而位移。換言之,箱体内缓冲件与对象的相对位置得以維持,因此缓冲件提供对象的保护能力并不会变差。并且,本发明的包装组合可进ー步设计使插片插入缓冲件的插槽的方向与顶摇盖之间夹一鋭角,因此插片不容易由插槽中脱离。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并不会增加缓冲件的材料成本,也不会额外耗费产线组装エ时,更可保持箱体的完整外观而无任何缺ロ。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组合,用以包装一对象,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组合包含 一箱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纳该对象,该箱体包含 一第一顶摇盖,连接该开口的一边缘,用以盖合该开口的一部分,并且该第一顶摇盖包含一第一插片;以及 一第二顶摇盖,连接该开口的另一边缘,用以盖合该开口的另一剩余部分;以及 一定位缓冲件,容纳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定位缓冲件具有一凹槽及一第一插槽,分别位于该定位缓冲件的两相对侧,该凹槽用以卡合该对象的部分边缘,该第一插槽用以供该第一插片插入,借以使该定位缓冲件相对该对象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箱体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盖板,连接该第一顶摇盖的边缘; 一第二盖板,连接该第二顶摇盖的边缘;以及 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一侧摇盖、一第一底摇盖以及一第二底摇盖,其中该第一顶摇盖、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侧摇盖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一盖板的边缘,该第二顶摇盖、该第二侧板、该第二底摇盖与该第一侧板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二盖板的边缘,该第一侧板连接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该侧摇盖固定至该第二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第二底摇盖对接而形成一底板,该容置空间系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盖板、该第二侧板以及该底板所构成,并且该开口系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盖板以及该第二侧板的边缘所构成; 其中该定位缓冲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两角落缓冲件,容纳于该容置空间中,分别用以卡合该对象的两角落,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其一抵靠该第一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另一抵靠该第二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其中该定位缓冲件位于该些角落缓冲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缓冲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凹槽于该第一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该第一插槽于该第二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并且该第一插槽的内凹方向与该第二表面夹有一第一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顶摇盖包含一第二插片,该定位缓冲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插槽,与该第一插槽位于该定位缓冲件的同一侧,用以供该第二插片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插槽于该第二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该第二插槽的内凹方向与该第二表面夹有一第二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顶摇盖盖合该开口的该部分且该第一插片插入该第一插槽中时,该第一插片与该第一盖板之间的距离系朝远离该第一顶摇盖的方向渐减,并且当该第二顶摇盖盖合该开口的该另一剩余部分且该第二插片插入该第二插槽中时,该第二插片与该第二盖板之间的距离朝远离该第二顶摇盖的方向渐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当该定位缓冲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时,该第一插槽与该第二插槽于平行该第一侧板的一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大体上呈倒V字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槽与该第二插槽的深度分别为2 3公分。
10.一种包装组合,用以包装一对象,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组合包含 一箱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纳该对象,该箱体包含 一第一顶摇盖,连接该开口的一边缘,用以盖合该开口,该第一顶摇盖包含一提把及一插片;以及 一第二顶摇盖,连接该开口的另一边缘,用以朝向盖合该开口的该第一顶摇盖进行盖合,该第二顶摇盖包含一槽孔,用以供该提把穿过;以及 一定位缓冲件,容纳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定位缓冲件具有一凹槽及一插槽,分别位于该定位缓冲件的两相对侧,该凹槽用以卡合该对象的部分边缘,该插槽用以供该插片插入,借以使该定位缓冲件相对该对象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缓冲件进一步具有一凹陷,与该插槽位于该定位缓冲件的同一侧,当该第一顶摇盖盖合该开口时,该提把位于该第一顶摇盖正对该定位缓冲件的一面上的部分容纳于该凹陷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箱体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组合板,包含一第一盖板、该第一顶摇盖、一第一侧板、一第一底摇盖以及一第一侧摇盖,其中该第一顶摇盖、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第一侧摇盖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一盖板的边缘;以及 一第二组合板,包含一第二盖板、该第二顶摇盖、一第二侧板、一第二底摇盖以及一第二侧摇盖,其中该第二顶摇盖、该第二侧板、该第二底摇盖与该第二侧摇盖环绕并依序连接该第二盖板的边缘,该第一侧摇盖固定至该第二侧板,该第二侧摇盖固定至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与该第二底摇盖相互卡合,该容置空间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一底摇盖、该第二盖板、该第二侧板以及该第二底摇盖所构成,并且该开口由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侧板、该第二盖板以及该第二侧板的边缘所构成; 其中该定位缓冲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两角落缓冲件,容纳于该容置空间中,分别用以卡合该对象的两角落,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其一抵靠该第一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该些角落缓冲件中的另一抵靠该第二侧板并夹持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其中该定位缓冲件位于该些角落缓冲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缓冲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凹槽于该第一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该插槽于该第二表面内凹形成于该定位缓冲件中,并且该插槽的内凹方向与该第二表面夹有一锐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顶摇盖盖合该开口且该插片插入该插槽中时,该插片与该第一盖板之间的距离朝远离该第一顶摇盖的方向渐减。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插槽的深度为2 3公分。
全文摘要
一种包装组合,包含箱体及定位缓冲件。箱体具有容置空间及开口。容置空间用以容纳对象。箱体包含第一顶摇盖及第二顶摇盖。第一顶摇盖连接开口的边缘,用以盖合开口的一部分。第一顶摇盖包含第一插片。第二顶摇盖连接开口的另一边缘,用以盖合开口的另一剩余部分。定位缓冲件容纳于容置空间中。定位缓冲件具有凹槽及第一插槽,分别位于定位缓冲件的两相对侧。凹槽用以卡合对象的部分边缘。第一插槽用以供第一插片插入,藉以使定位缓冲件相对对象定位。
文档编号B65D5/50GK102765523SQ20121021124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梁哲怀, 范植洪, 蔡承烨 申请人:景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