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提手的包装体、制造这种包装体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303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提手的包装体、制造这种包装体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带提手的包装体、一种带有方法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用于制造这种包装体的方法以及ー种带有权利要求16的特征的用于制造带提手的包装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运输的目的,大多数情况下将饮料容器组合成便利的携帯四个、六个或更多容器的包装体,其中,这些包装体中的容器能够例如用收缩薄膜来包覆并且集合在一起。为了更容易的操作,配备这种由PE收缩薄膜或类似物制成的所谓的一次性辅助包装的包装体常常具有由柔韧的材料例如由足够结实的薄膜、纸板、纸张、合成材料如PVC或混合材料制成的、必要时带有纸张强化部的和/或纸板强化部的抓握区域的提手。提手带能够用它们的端部固定在包装体的侧面上,例如通过焊合或粘合。为此,提手的端部必要时具有自粘的区域。为了使这种布置具有用手来操作包装体时的足够的机械稳定性,不仅提手而且包装体的连接部位和该包装体的包覆物也必须提供必需的负荷能力,该提手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位。也就是说,包覆的收缩薄膜必须提供足够的抗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強度,以便借助提手来操作包装体时不会过度拉伸和/或撕裂包装薄膜。因为伴随着增多的用于减小成本的措施和对于资源保护的关注而在实践中使用越来越薄的具有25 或更小的薄膜厚度的包装薄膜,所以薄膜的机械负荷能力达到了临界的区域。为了可靠地避免在携带总共六个每个1.5升的PET饮料容器的包装体的情况中拉断提手,通常至少40 y m的薄膜厚度是必需的。但是,这种強化措施会导致额外使用大约60重量百分比的薄膜材料,而该额外使用的薄膜材料仅以如下为目的,即,提手处的薄膜和提手的连接部位的周边区域中的薄膜提供用于操作包装体的足够的机械稳定性。DE 693 11 338T2公开了用于容器的多用途包装,尤其是用于在统ー的组中的饮料容器,在该组中容器借助由合成材料制成的胶粘带集合在一起。具有柔韧性的提手固定在多用途包装的外侧,其中,连接部位分别形成并且覆盖如下区域,在该区域内提手端部不仅固定在胶粘带上而且也固定在容器侧面上。WO 98/07635公开了携带两个、三个或更多借助用作保持带的标签集合在一起的容器或瓶子的包装体布置方案。该保持带能够构造成把手,从而使得包装体能够被提起。保持带的厚度被指定在8 iim至IOOiim的范围中。由WO 2008/052211A2获知携帯六个或更多由收缩薄膜集合在一起的饮料罐的另ー种包装体布置方案。收缩薄膜由如下两层组成,这两层在横向于纵向方向的多个部位上粘在一起,从而相应地形成六个或更多软管式的区段,饮料罐能够被推入这些区段。随后,薄膜区段相互分开,从而产生如下包装体,该包装体之后经引导通过收缩炉,由此罐被牢固地相互固定。该包装体的方案设置了如下向上耸起的把手区段,即,该把手区段是薄膜区段的一部分,从而取消粘合连接或焊合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的目标在于,提供携帯多个借助薄膜或外包装集合在一起的物品的带提手的包装体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包装体的方法和设备,在包装体中尽管使用了尽可能薄的薄膜或外包装却也能够保证与提手端部在包装体外侧的固定相关的足够的机械稳定性。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利用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达到。本发明的具有优点的改进方案的特征由各自的从属权利要求得出。因此,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带提手的包装体,该包装体由至少两个物品形成或者说包括两个或更多物品,所述物品借助收缩薄膜、胶粘带或类似的外包装至少部分地包覆并且集合在一起。提手固定在物品的外侧的,尤其是包装体的至少两个对置地布置的物品的外侧的限定的接触部位。根据本发明,提手以如下方式经由接触部位固定在包装体上,即,所有在提起包装体时在提手上出现的拉力最大程度地从提手经由接触部位传导到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的外側。此外,在这里能够设置如下,即,提手固定在外包装外侧的接触部位,在这些接触部位外包装粘附地并且传输拉カ地与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的外侧面连接。接触部位能够例如通过物品的侧面与提手之间的粘合部位和/或焊合部位形成,其中,这些粘合部位和/或焊合部位将外包装与提手以及与物品的侧面传输拉カ地连接。也就是说,接触部位不必强制性地穿破外包装或者说薄膜,而是以适合的方式不仅与提手端部还与物品的或容器的外侧面粘附地连接。在这里基本上如下,即,借助提手提起包装体时的拉カ以如下方式分布,即,在提起包装体的情况下没有显著的或者可能的微小的力作用到包覆的包装上。因此,力的分布总是以直接的方式从提手的粘合部位或焊合部位过渡到物品上。但是,可选地也能够设置如下,即,接触部位至少部分地与在外包装中的凹口重叠并且穿透该外包装并且由此建立各提手端部与物品的外侧或侧面之间的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尤其是在包括外包装在内的情况下,该外包装能够在其相应的凹ロ的边沿处与接触部位连接。接触部位能够可选地通过物品的侧面与提手之间的粘合部位形成,其中,提手端部固定在物品上,从而使得适合抓握包装体的拎环向上突出于包装体。可选地,接触部位也能够通过物品的侧面与提手或者说两个提手端部之间的焊合部位形成。接触部位,也就是说提手与包装体之间的连接部位能够以如下方式来设计,S卩,外包装在接触部位的区域内总是具有凹ロ,其中,凹ロ能够基本上与接触面的尺寸对应。在此,粘合部位或焊合部位能够穿过凹ロ并且至少部分地碰触凹ロ的边沿。利用提手在物品上的这种固定,减载了或者说完全免除了包覆的外包装承受如下拉力,即,借助提手提起包装体时的该拉カ传输到包装体上并且于紧固在外包装上的把手的情况中导致高的多点式负荷,所述负荷会引起包覆的薄膜或外包装的断裂、撕破或通常引起包覆的薄膜或外包装的失效或部分失效。不同的合成材料和/或连接材料可作为提手材料,例如足够强度的PET材料,该PET材料具有柔韧性和必要时的纵向弾性,该纵向弾性允许在提手处舒适的单手的抓握和提起包装体。此外,提手材料能够具有纸张强化部或纸板强化部以及在提手端部处的自粘的面。典型的这种类型的包装体能够具有例如四个或六个饮料容器,所述饮料容器借助能够收缩的薄膜或借助其他外包装例如软管类型的包覆材料集合在一起并且组合成可运输的包装体。
接触部位尤其能够通过物品的侧面与提手之间的粘合部位和/或焊合部位形成。可选地,接触部位能够基本上限制到凹口上,从而使得它们不碰触或仅线形地碰触外包装进而仅稍微够到凹ロ的边沿。在这种情况下,当包装体借助提手被拎起时,外包装、薄膜、收缩薄膜或类似物在很大程度上不承受拉カ负荷。但是,如下方案同样是可行的,即,接触部位至少部分地延伸到外包装中或者其凹ロ的边沿中,从而接触部位包括凹ロ的边沿或者至少部分与凹ロ的边沿重叠。可选地,接触部位或者说粘合部位和/或焊合部位能够完全平面式地构造或每个接触部位包括多个粘合点或焊合点。此外,凹ロ能够基本上与接触面的尺寸对应或比其略小,从而提手的固定区域沿着凹ロ的边沿侧伸到外包装中。备选地也能够设想如下方案,其中凹ロ明显比接触部位或接触面大,从而使得凹ロ能够形成例如所谓的薄膜眼孔,该薄膜眼孔通过绕水平的横向轴线缠绕组成包装体的物品而产生。在本发明中,设有提手的、用薄的薄膜来包覆的包装体中的薄弱部位的強化和稳定是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为了这个目的,粘合点或焊合点能够用在薄膜与容器之间(用在把手粘合面的区域内)。粘附点能够由任意适合的粘合剂如热粘合剂、液态粘合剂、双面胶带或也能够由焊合例如借助超声波焊合来制造。此外,不仅在焊合的情况下而且在粘合连接的情况下将所有三个组成部分(容器、外包装薄膜和把手)相互连接也是可行的。粘合点或焊合点的数量、大小和位置按照各自的要求而定。关于这一点,无论粘合剂在薄膜打包之前还是在此之后涂用在已制成的(带有或不带有粘好的把手的)包装体上是不重要的,只要粘合剂的处理时间符合应用。从收缩薄膜到容器的粘合连接或焊合连接将借助把手拎起包装体时由包装体的重力产生的カ经由把手传导到容器上,而在这里没有过度地拉伸和由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损坏薄膜。此外,本发明包括用于制造带提手的包装体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至少两个物品借助收缩薄膜、胶粘带或类似的外包装至少部分地包覆并且集合在一起。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提手借助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固定在物品外侧的接触部位。在所述方法中设置如下,即,提手借助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以如下方式固定在包装体上的接触部位,即,所有在提起包装体时在提手上出现的拉力最大程度地从提手经由接触部位传导到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的外側。在这里设置如下,即,提手固定在外包装的外侧的接触部位,在所述接触部位外包装粘附地并且同时与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的外侧传输拉カ地连接。为此,备选地也能够设置如下,S卩,接触部位至少部分地与在外包装或薄膜包覆材料中的凹口重叠并且穿透这些凹ロ。薄膜或者说外包装能够具有例如所谓的薄膜眼孔,该薄膜眼孔使物品的一部分露出,从而在同时形成包装体的侧面的空置的物品侧面上能够固定或者说能够粘合提手端部。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方案中,薄膜或外包装能够设有凹ロ。这些凹ロ例如能够直接在由连续储备装置展开薄膜之后和在包覆物品之前引入,例如通过机械式的或光学的冲裁方法例如激光切割方法。在薄膜传送期间,提手能够用它的端部经由引入薄膜中的凹ロ在至少部分地覆盖或者说遮盖凹ロ的情况下贴到薄膜或外包装上,在这之后接着将物品用薄膜或外包装包覆。在这个方法的方案中,提手粘附在预先冲裁的薄膜上,从而使得提手随后穿过冲裁部而通过粘合和/或焊合固定到物品侧面上。可选地,预先冲裁的薄膜也能够由薄膜储备装置展开,该薄膜已经具有预先设置的凹ロ。在方法的第二方案中,同样首先为薄膜或外包装设置凹ロ,例如通过激光或冲裁,在这之后用薄膜或外包装来包覆物品,并且随后将提手在接触凹ロ的情况下贴到物品的侧面上,也就是说贴到经包覆的包装体上。可选地,在这里已经具有预先设置的凹ロ的预先冲裁的薄膜也能够由薄膜储备装置展开。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方案设置如下,S卩,物品首先用薄膜或外包装来包覆,在这之后外包装设有凹ロ,这能够例如通过机械式的冲裁或激光在添加薄膜之后进行。随后,提手能够在接触凹ロ的情况下贴到物品的侧面上,也就是说贴到制成的包装体上。如果例如收缩薄膜用作外包装,那么该收缩薄膜能够在包覆物品之前就已经具有必需的凹ロ。在缠绕物品之后,通常在热效应下进行薄膜的热缩,在这之后提手能够例如在保留的薄膜眼孔的区域中贴到物品侧面上。在这个方法方案中,物品能够例如借助在传送段的区域内的薄膜打包模块在运送方向上用由连续储备装置提供的薄膜来包覆,从而形成具有在运送方向上在对置的外侧侧面地布置的凹ロ的包装体。在接下来的传送期间,包装体绕竖轴线转动大约90°或270°或者说横向于运送方向转动90°或270°的角度,从而使得提手在接触设有凹ロ且沿运送方向布置在前侧和后侧的包装体外侧的情况下能够被贴上。在这个方法方案中为了构造薄膜包装体,例如收缩薄膜、粘合薄膜或薄的并且能够延伸的、很好地粘附的用于包覆物品的薄膜幅能够用作外包装。为了将粘合点涂用在制成的包装体上,例如能够设想如下,S卩,真空吸气装置将薄膜和有可能已经粘好的把手从容器上提拉起来并且侧面地利用针头穿过薄膜注入粘合剤。针头也能够集成在吸气装置中,从而在抽吸的情况下薄膜被吸入吸气装置中并且由此被放置在那里的针头刺穿。因此,收缩薄膜的厚度能够如下程度地减小,使得强度还是足够使得剰余包装体集合在一起,而在拎起包装体的情况下外侧的容器不会在把手处不合理地下陷。在奇数列的并排的容器例如3X2六瓶装中,把手能够对称地添加在中间的容器或瓶子的外部。在偶数个并排的容器例如4X4包装体中,把手也能够对角线地分布。最后,本发明包括用于执行根据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中的一个来制造带提手的包装体的方法的设备。为了形成设有或者说之后设有在包装体的至少两个对置的侧面上的凹ロ的薄膜包装体,所述设备包括用于运送物品组的传送段和用于利用由薄膜储备装置输送的、能够延伸的和/或在加热的情况下能够收缩的薄膜来包覆物品组的薄膜打包模块。所述设备进ー步包括用于在通过焊合连接和/或粘合连接将提手端部固定在凹ロ的区域内的情况下添加提手的贴覆装置。通过提手与容器本身的部分的或完全的粘合或焊合而不是通过包覆的薄膜,在拎起包装体时カ不是从提手经由薄膜到容器地分布,而是直接分布在把手与容器之间。因此,手柄牢固性利用这种布置而不依赖于薄膜強度,从而可选地也能够使用非常薄的薄膜。因此,在相同的功能的情况下,对薄膜的材料使用或者说辅助包装明显減少。同时,提手的承载能力明显地提高了。包装体能够由传统的机器在没有显著的改装开销的情况下来制造和处理。在负荷试验中已经证实,以这种方式制造的带有薄膜厚度25 y m的收缩薄膜辅助包装的包装体能够承受大量负载循环,而不发生连接部和/或薄膜的失效,而在传统的连接系统中几乎不能在不撕破薄膜的情况下拎起包装体。
此外,提手与包装体之间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技术具有如下优点,S卩,处于外包装或者说收缩薄膜上并且必要时參考包覆的物品或饮料容器来校正和定位的所有类型的印花、图片、纹理等在操作包装体期间能够不被损坏,因为在借助提手拎起包装体时外包装或薄膜不会相对于物品移动,而是保持在其预先设置的最初位置上。


下面借助添加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它们的优点进行说明。单个元件彼此在图中的大小比例不总是与真实的大小比例相应,因为将ー些形状简化地示出并且为了更好的图解说明而将另ー些形状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地示出。图1在两个示意性视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提手的包装体的第一方案。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提手的包装体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立体视图。图3在两个示意性细节视图中示出与包装体粘合或焊合的提手的接触部位。图4在两个示意性视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提手的包装体的备选的方案。图5在示意性立体图中示出在制造提手端部与包装体之间的粘和部位时的方法步骤。图6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体的设备的第一方案的示意性视图。图7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体的设备的第二方案的示意性视图。图8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体的设备的第三方案的示意性视图。图9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体的设备的第四方案的示意性视图。相同的或起相同作用的本发明的元件分别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概览而在单个附图中仅示出为了各自的附图的描述所必需的附图标记。所示的实施方式只表示示例,如能够设计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那样,并且不表示决定性的约束。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a和图1b的示意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提手12的包装体10的第一方案。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包装体10包括总共六个PET饮料容器16形式的物品14,所述PET饮料容器在所谓的矩形布置中成组并且利用以收缩薄膜20尤其是PE收缩薄膜20形式的包覆的一次性外包装18集合在一起。提手12固定在包装体10的至少两个对置地布置的物品14的或者说饮料容器16的外侧的限定的接触部位22。根据本发明,这些接触部位22至少部分地与外包装18或者说薄膜20中的凹ロ 24重叠,从而使得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接触部位22穿过凹ロ 24并且至少部分地碰触凹ロ 24的边沿26,如在图3a的放大的图示中所示。粘附在接触部位22的呈矩形的并且在垂直方向上沿着容器16或者说物品14的侧面28细长延伸的提手端部30在这里不仅覆盖同样呈长形的凹ロ 24,而且还覆盖它的边沿区域26以及围绕边沿26的薄膜表面32的一部分,其中,由于集中在凹ロ 24中且具有粘合连接34或焊合连接35的接触部位22,全部的カ很大程度地直接由提手12通过凹ロ 24作用到所接触的物品14或者说容器16的侧面28上。同时,减载了薄膜表面32进而外包装18的或者说收缩薄膜20的围绕接触位置22的区域所承受的提起包装体时的拉力,因为边沿26外部的相对小的接触面没有将显著的拉カF导入外包装18或者说薄膜20中。
可选地,接触部位22也能够以如下方式来设计,即,粘合连接34或焊合连接35限制到凹ロ 24的区域或者说面延展部上,与之相反,边沿区域26和这个边沿26外部的区域不具有粘合材料,由此薄膜20或者说外包装18完全不承受经由提手12施加的拉カF。图2的示意性立体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带提手12的包装体10的其他的实施方案,该提手构造用于提起包装体10的处于包装体上侧面上方的把环13。在这个方案中,包装体10也包括总共六个PET饮料容器16形式的物品14,所述PET饮料容器在所谓的矩形布置中成组并且利用以收缩薄膜20尤其是PE收缩薄膜形式的包覆的一次性外包装18集合在一起。提手12固定在包装体10的至少两个对置地布置的物品14的或者说饮料容器16的外侧区域中的限定的接触部位22。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这些接触部位22将外包装18 —起包括在内,从而使得提手端部30贴到外包装18的外侧上。然而可选地,接触部位22至少部分地与在外包装18或者说薄膜20中的凹ロ 24重叠,从而使得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接触部位22穿过凹ロ 24并且至少部分地碰触凹ロ 24的边沿26,如这在图3a的放大的图示中说明的那样。但是,參阅图2能够看出,这个方案中的提手12首先贴到薄膜20或者说外包装18上,即使提手端部30经由适合的连接技术在穿透薄膜20或外包装18的情况下粘附地贴到容器侧面28上。粘附在接触部位22的、呈矩形的并且在垂直方向上沿着容器16的或者说物品14的侧面28呈长形地延伸的提手端部30在这里不仅完全覆盖呈长形的或逐点式的凹ロ 24,而且还覆盖它的边沿区域26以及围绕边沿26的薄膜表面32的一部分,其中,基于集中在凹ロ 24中的、具有粘合连接34或焊合连接35的接触部位22,全部的カ很大程度地直接由提手12通过凹ロ 24作用到所接触的物品14的或者说容器16的侧面28上。同时,减载了薄膜表面32进而外包装18的或者说收缩薄膜20的围绕接触部位22的区域所承受的提起包装体时的拉力,因为边沿26外部的相对小的接触面没有将所提及的拉カF导入外包装18或者说薄膜20中。可选地,接触部位22也能够以如下方式来设计,即,粘合连接34或焊合连接35限制在凹ロ 24的区域上,与之相反,边沿区域26和这个边沿26外部的区域不具有粘合材料或不焊合在一起,由此薄膜20或者说外包装18完全不承受经由提手12施加的拉カF。图3b的示意性详细视图示出如下方案,即,在该方案中接触部位22具有多个凹ロ
24,所述凹ロ垂直地上下相叠地布置在一列中。这些凹ロ 24分别形成到物品14的或者说饮料容器16的侧面28的粘合连接34或焊合连接35,其中,粘合连接34或焊合连接35可选地能够伸入位于边沿26外部的区域中的薄膜表面32上的提手端部30或这个区域能够没有粘和材料。可选地,凹ロ 24也能够明显地比图3b中所示的小并且例如只由焊合点或粘合点34、35形成,这些焊合点或粘合点逐点式地并且在较小的面上穿透外包装18或薄膜20 (參看图5)。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第三包装体方案中,提手12没有固定在适配于其在提手端部30上的接触部位22的大小的凹ロ中,如这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情况那样,而是布置在所谓的薄膜眼孔33的区域内,该薄膜眼孔使包装体10的垂直的前侧和后侧的相对大的区域不被薄膜20覆盖并且该薄膜眼孔在收缩薄膜20的热收缩的情况下趋向性地比在利用薄膜20将已成组的物品14或者说饮料容器16缠绕起来之后还大。薄膜眼孔33例如能够占据包装体10的前侧和后侧的大约50%的部分,但是可选地也能够占据明显更小或更大的部分。在这个方案中,具有粘合连接34或焊合连接35的接触部位22没有与外包装18或者说收缩薄膜20粘附地接触,而是优选具有到薄膜眼孔33的上边沿的微小的间距,所述粘合连接或焊合连接将提手12的提手端部30固定在包装体10的两个布置在中间的饮料容器16的侧面28的指向包装体10的外侧的区域上。图5的示意性立体视图借助实施例示出将提手12的提手端部30粘贴在包装体10的外侧的可能性。例如真空吸气装置36能够将薄膜20或外包装18必要时与已经粘上的提手12 (这里没有示出)一起从容器16上提拉起来,在这之后粘合材料能够以注射针头38由侧面穿透外包装18或薄膜20地注入。可选地,针头38也能够集成在吸气装置36中,从而在抽吸的情况下薄膜20被吸入吸气装置36并且由此被放置在那里的针头38刺穿。因此,收缩薄膜20的厚度能够如下程度地减小,即,強度还是足够使得包装体剰余部分集合在一起,而在拎起包装体10的情况下外侧的容器16在把手12处不会不合理地下陷。在根据本发明的这里不能够从细节上识别的方案中,提手12或把手经由接触部位22固定在包装体10上,使得所有在提起包装体10时在提手12上出现的拉力最大程度地从提手12经由接触部位22传导到至少两个不同物品14的容器侧面28上。此外,在这里设置如下,即,提手12固定在外包装18或者说薄膜20的外侧的接触部位22,从而外包装18或者说薄膜20粘附地并且传输拉カ地与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14的外侧面28连接。如上面提到的和借助图1至图5所阐释的那样,接触部位22例如能够由物品14的侧面28与提手12之间的粘合部位34和/或焊合部位35形成,其中,这些粘合部位34和/或焊合部位35将外包装18与提手12以及与物品14的侧面28传输拉カ地连接。也就是说,接触部位22不必强制性地穿破外包装18或者说薄膜20,而是以适合的方式不仅与提手端部30还与物品14的或容器的外侧面28粘附地连接。在这里基本上如下,即,在拾起包装体10的情况下拉力在提手12上以如下方式分布,即,在提起包装体10的情况下没有显著的或者可能的微小的力作用到包覆的外包装18或者说20上。因此,力的分布总是以直接的方式从提手12或者说30的粘合部位或焊合部位34、35过渡到物品14上。图6至图9在示意性视图中分别示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包装体10的设备的四种不同的方案。同样借助图6至图9对用于制造包装体10的各个可行的方法进行阐释。在附图中所示的包装机器40有如下共同之处,S卩,在传送方向42上,成组的物品14或容器16在水平运送装置44上首先分别通过薄膜包装装置46并且之后通过收缩炉48,在这之后它们经由包装体传送区段50输送给其他的、这里没有示出的包装站和/或处理站,例如托盘化装置或类似物。在薄膜包装装置46的区域内,为了包装成组的物品14或容器16提供由连续薄膜储备装置52展开的收缩薄膜20并且经由薄膜分割站54输送给薄膜打包模块56,该薄膜打包模块将物品14的或容器16的组用收缩薄膜20包覆。现在借助图6至图9对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带提手12的包装体10的方法的不同方案进行说明。所有示出的方法方案的共同之处在于,物品14或容器16在薄膜包装装置46的区域内分别用收缩薄膜20或外包装18来包覆并且集合在一起。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提手12固定在物品14的外侧的预先设置的接触部位上,其中,这些接触部位至少部分地能够与外包装或薄膜包覆中的凹ロ对应(例如參见图5)。在图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方案中,收缩薄膜20能够在薄膜包装装置46的区域中在薄膜储备装置52与薄膜分割站54之间设有适合的凹ロ。这些凹ロ能够借助冲裁装置58或类似装置在薄膜20由其连续储备装置展开之后和在包覆物品14之前引入,例如通过机械式的或光学的冲裁方法如激光切割方法。在进ー步的薄膜传送期间,提手12能够用它的端部经由引入薄膜20中的凹ロ在至少部分地覆盖或者说遮盖凹ロ的情况下贴(粘合或焊合)到薄膜20或外包装上,在这之后接着将物品用薄膜20或外包装包覆。为了这个目的,在薄膜20随后通过薄膜分割站54之前,把用于将提手固定到还没有分割成区段的薄膜20上的合适的贴覆装置60布置在冲裁装置58之后。在这个方法的方案中,提手12粘附在预先冲裁的薄膜20上,从而使得提手12随后穿过冲裁部而通过粘合或焊合固定到物品侧面上。可选地,预先冲裁的薄膜也能够由薄膜储备装置52展开,该薄膜已经具有预先设置的凹ロ,从而在这里必要时能够弃用布置在薄膜储备装置52之后的冲裁装置58。然后,在进ー步传送通过收缩炉48和包装体传送区段50之前,薄膜打包模块56负责用合适地定长剪切的薄膜区段包覆成组的物品14,所述薄膜区段已经分别具有合适定位的提手。在图7所示的方法的第二方案中,薄膜20或外包装能够首先由薄膜储备装置52展开,通过薄膜分割站54并且借助薄膜包装装置46中的薄膜打包模块56缠绕成组的物品
14。随后,薄膜包装体10沿预先设置的传送方向42经由水平运送装置44通过收缩炉48运输至之后布置的包装体传送区段5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不仅用于在薄膜包装中引入所必需的凹ロ的冲裁装置58而且布置在该冲裁装置58后面的贴覆装置60 (在该贴覆装置中加装提手)均配属给该包装体传送区段。可选地,在这个方案中已经具有设置的凹ロ的预先冲裁的薄膜20也能够由薄膜储备装置52展开,从而必要时也能够取消包装体传送区段50中的冲裁装置58。在图8的示意性图示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方案基本上通过贴覆装置60和冲裁装置58的不同的或分开的布置而与第一和第二方案有所不同。在第三方案中冲裁装置58配属给薄膜包装装置46并且能够处于薄膜储备装置52与薄膜分割站54之间,如这在第一方案(图6)中设置的那样,而贴覆装置60则如在第二方案(图7)中那样处于包装体传送区段50的区域内。在图9的示意性图示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四方案设置如下,S卩,物品14首先以一定的方式利用薄膜20或外包装来包覆,并且物品分别具有在传送方向42上处于侧边的包装体10的纵向侧。在这里,这些薄膜眼孔能够用作本发明意义上的凹ロ。在将物品14缠绕起来之后,在收缩炉48中进行热效应下的薄膜的热缩,此后在保留的薄膜眼孔的区域内的提手能够贴到物品侧面上。在包装体传送区段50中的继续传送期间,包装体10首先借助适合的手控装置62绕竖轴线转动大约90°或270°或者说横向于运送方向地转动90°或270°的角度,从而使得提手在接触设有薄膜眼孔33形式的凹ロ且沿运送方向42布置在前侧和后侧的包装体外侧的情况下,能够被借助之后布置的贴覆装置60而贴上。在这个方法方案中为了构造薄膜包装体,例如收缩薄膜、粘合薄膜或薄的并且能够延伸的、很好地粘附的用于包覆物品的薄膜幅能够用作外包装。在这个用于提手的贴覆方法的方案中,包装体10的转动是重要的,由此所谓的薄膜眼孔沿着或者说背着传送的包装体的运行方向指向,而这在借助打包模块56包覆之后并没有提供。为了这个目的,包装体例如能够绕它们的竖轴线转动90度或270度。如果前面的说明涉及借助冲裁装置58引入包装体10的薄膜20或外包装18的冲裁部,那么这包括同样的刺孔,这些刺孔借助相应于图5的注射针头38和/或借助集成在真空吸气装置36中的针头38引入,以便以这种方式为各自的容器侧面28加载粘合材料,以在那里固定把手端部30。參考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对于专业人员能够设想,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实施对本发明的转换或改变。附图标记列表:10 包装体12 提手13 把环14 物品16 容器、饮料容器18 外包装20 薄膜、收缩薄膜22 接触部位24 凹 ロ26 边沿、边沿区域28 侧面30 提手端部32 薄膜表面33 薄膜眼孔34 粘合连接35 焊合连接36 真空吸气装置38 针头、注射针头40 包装机器42 传送方向44 水平运送装置46 薄膜包装装置48 收缩炉50 包装体传送区段52 薄膜储备装置、连续薄膜储备装置54 薄膜分割站56 薄膜打包模块58 冲裁装置60 贴覆装置62 手控装置
权利要求
1.提手(12)的包装体(10),包括至少两个物品(14),所述物品被借助收缩薄膜(20)、胶粘带或类似的外包装(18)至少部分地包覆并且集合在一起,其中,所述提手(12)经由接触部位(22)固定在所述包装体(10)上,使得在提起所述包装体(10)时在所述提手(12)上出现的所有拉カ最大程度地从所述提手(12)经由所述接触部位(22)传导到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14)的外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提手(12)在接触部位(22)固定在所述外包装(18)的外侧上的和/或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14)的外侧上,这些接触部位(22)至少部分地与在所述外包装(18)中的凹ロ(24)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提手(12)在接触部位(22)固定在所述外包装(18)的外侧上,所述外包装(18)在这些接触部位(22)以粘附且传输拉カ的方式与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14)的外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接触部位(22)通过在所述物品(14)的侧面(28)与所述提手(12)之间的粘合部位(34)和/或焊合部位(35)形成,其中,所述粘合部位(34 )和/或焊合部位(35 )以传输拉カ的方式将所述外包装(18 )与所述提手(12)以及所述物品(14)的侧面(2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接触部位(22)至少部分地穿透所述外包装(18)并且分别建立在提手端部(30)与所述物品(14)和/或所述外包装(18)之间的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34、35 )。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接触部位(22)通过在所述物品(14)的侧面(28)与所述提手(12)之间的粘合部位(34)和/或焊合部位(35)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接触部位(22)的粘合部位(34)和/或焊合部位(35)分别建立在 提手端部(30)、它们的凹ロ(24)的区域和/或周边中的外包装(18)与所述物品(14)的侧面(28)之间的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34、35)在至少一个所述接触部位(22)延伸到所述外包装(18)上并且将该外包装包括在内。
9.关于制造带提手(12)的包装体(10)的方法,其中,借助收缩薄膜(20)、胶粘带或类似的外包装(18)将至少两个物品(14)至少部分地包覆并且集合在一起,其中,借助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34、35)将所述提手(12)在接触部位(22)固定在所述包装体(10)上,使得在提起所述包装体(10)时在所述提手(12)上出现的所有拉カ最大程度地从所述提手(12)经由所述接触部位(22)传导到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14)的外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部位(22)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外包装(18)中的凹ロ(24)重叠并且穿透所述外包装(18)。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薄膜(20)或外包装(18)设置凹ロ(24),在这之后用所述薄膜(20)或外包装(18)包覆所述物品(14),并且随后将所述提手(12)在接触所述凹ロ(24)的情况下贴到所述物品(14)的侧面(28)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触部位(22)将所述提手(12)固定在所述外包装(18)的外侧上,所述外包装(18)在这些接触部位(22)以粘附且传输拉カ的方式与至少两个不同的物品(14)的外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所述薄膜(20)或外包装(18)包裹所述物品(14),在这之后为所述外包装(18)或薄膜(20)设置凹ロ(24),并且随后将所述提手(12)在接触凹ロ(24)的情况下被贴到所述物品(14)的侧面(28)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为了将粘合材料涂用到所述物品(14)的侧面(28)上,从所述侧面(28)提拉所述薄膜(20)或外包装(18)并且穿过所述薄膜(20)或外包装注入粘合材料,在这之后将所述提手(12)添加到所述粘合部位(3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传送段的区域内借助薄膜打包模块(56)在运送方向(42)上用由连续储备装置(52)提供的薄膜(20)包覆所述物品(14),从而形成具有凹ロ(24)的包装体(10),这些凹ロ沿运送方向(42)侧向地布置在对置的外侧上;在这之后所述包装体(10)绕竖轴线转动大约90°或270°,并且所述提手(12)在接触包装体外侧的情况下被贴上,所述包装体外侧设有凹ロ(24)且沿运送方向(42)布置在前侧和后侧。
16.关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之一来制造带提手(12)的包装体(10)的方法的设备,包括:用于运送物品组的传送段;薄膜打包模块(56),用于利用由薄膜储备装置(52)输送的可延伸的和/或可热收缩的薄膜(20 )来包覆物品组,所述物品组在所述包装体(10 )的至少两个对置的侧面上具有凹ロ(24);和贴覆装置(60),用于在穿透和/或建立与所述可收缩的薄膜(20)的粘附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借助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34、35)将所述提手端部(30)固定在所 述凹ロ( 24)的区域内而添加提手(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提手(12)的包装体(10)、制造这种包装体的方法和设备。该包装体包括至少两个物品(14),所述物品借助收缩薄膜(20)、胶粘带或类似的外包装(18)至少部分地来包覆并且集合在一起。提手(12)固定在在物品(14)的外侧的接触部位(22)处,这些接触部位(22)至少部分地穿透外包装(18)并且在提手端部与物品(14)之间建立粘合连接和/或焊合连接(34、35)。
文档编号B65D71/28GK103086070SQ2012104335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库尔特·佩尔, 斯特凡·埃尔斯佩尔格, 克里斯蒂安·德雷施, 曼弗雷德·基斯林格 申请人: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