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706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绕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纱机。
背景技术
纱厂织造的涤纶长丝都是以锭为单位出厂的,每锭纱的重量是不一样的,纱锭之间的重量差至少达O. 2 O. 5kg。涤纶长丝是织造涤纶工业织带的原料,生产涤纶工业织带时一般都用到上百支或上千支纱锭,由于每锭纱的重量不一样,所以导致织带生产厂在织造工业织带时不能将每锭纱筒上的纱线用完,通常,每锭纱筒上剩余的纱被称作筒底纱。目前,织带生产厂通常是将筒底纱和纸筒一起当废品卖掉,大大浪费了原料,或者是采用人工将筒底纱从纸筒上分离下来,将纱和纸筒以不同价格卖掉,不仅效率低、也大大浪费了原料。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绕纱机,其能够将筒底纱织造成涤纶线绳,以避免浪费资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绕纱机,其包括大转盘、动力传动装置、大支撑架、供纱机构,以及设在大转盘顶面的绕线装置和摆线机构;摆线机构与绕线装置相平行;大转盘设在大支撑架上,其顶面还设有过渡轮组;动力传动装置设在大转盘的底面,其包括电机、第一垂直轴、第二垂直轴,以及与电机通过大皮带相连接的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套设在第一垂直轴上端的轴套上;第一垂直轴的一端面与大支撑架的底座相连接,其另一端面设在第一皮带轮与大转盘之间;第二垂直轴穿过大转盘的中心插在第一垂直轴中,其顶端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位于大转盘的上表面;供纱机构设在大转盘的一侧,其包括纱架、以及与纱架相连接的导向合股器、捻线器和导线环;绕线装置包括第一水平轴和套设在第一水平轴中间的工字型夹具;第一水平轴一端设有第三带轮,其另一端设有加紧手动轮;第三皮带轮内侧设有第四皮带轮;摆线机构包括第二水平轴、骑跨在第二水平轴上的摆线器,以及设在摆线器上的摆线杆;第二水平轴的一端设有第五皮带轮;第五皮带轮位于第四皮带轮的侧下方。优选地,轴套通过水平板与大转盘相连接。优选地,摆线器的底面还设有导轨。优选地,导轨上设有与工字型夹具两侧板的位置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块。优选地,摆线器设在两个限位块之间。优选地,过渡轮组包括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优选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分别位于第三皮带轮两侧,其圆周工作面均低于第三皮带轮的顶部。优选地,第二皮带轮、第一过渡轮、第三皮带轮,以及第二过渡轮均通过第一皮带相连接。[0013]优选地,第五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绕纱机是通过导向合股器将来自纱架的许多纱线合为几股,以及通过旋转的绕线装置和捻线器将这几股纱线捻为一根线绳,还通过摆线器左右摆动,使得捻好的线绳被均匀的绕在套设于工字型夹具中间的线筒上,因此本绕纱机能够将筒底纱织造成涤纶线绳,避免了浪费资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绕纱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绕纱机于未装供纱机构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纱机,包括大转盘I、动力传动装置、大支撑架2、供纱机构,以及设在大转盘I顶面的绕线装置和摆线机构;大转盘I设在大支撑架2上,其顶面还设有过渡轮组;过渡轮组包括第一过渡轮51和第二过渡轮52,且第一过渡轮51和第二过渡轮52分别位于第三皮带轮32两侧,其圆周工作面均低于第三皮带轮32的顶部,故它们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而且它们在本装置工作过程中与大转盘不做相对运动,动力传动装置设在大转盘I的底面,通过动力传动装置能够带动大转盘I旋转。动力传动装置其包括电机11、第一垂直轴14、第二垂直轴15,以及与电机11通过大皮带12相连接的第一皮带轮13 ;第一皮带轮13套设在第一垂直轴上端的轴套141上;第一垂直轴14的一端面与大支撑架2的底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面设在第一皮带轮13与大转盘I之间;第二垂直轴15穿过大转盘I的中心插在第一垂直轴14中,其顶端设有第二皮带轮151,且第二垂直轴15与第一垂直轴14同轴;第二皮带轮151位于大转盘上表面,其是固定的,即其不旋转。供纱机构设在大转盘I的一侧,其包括纱架21、捻线器23、导线环24,以及导向合股器22 ;捻线器23、导线环24,以及导向合股器22均与纱架21相连接;捻线器23呈目字形;导向合股器22是一块设有数个孔的板,此孔可以对纱线进行导向和合股的作用。绕线装置包括第一水平轴31和套设在第一水平轴31中间的工字型夹具35 ;第一水平轴31—端设有第三带轮32,其另一端设有加紧手动轮311 ;第三皮带轮32内侧设有第四皮带轮33,通过旋转夹紧手动轮311可以取放并打开工字型夹具35。当将线筒套在工字型夹具35中间时,可以通过手动轮311将线筒固定在工字型夹具35中间;第二皮带轮151、第一过渡轮51、第三皮带轮32,以及第二过渡轮52均通过第一皮带46相连接。摆线机构与绕线装置相平行,其包括第二水平轴41、骑跨在第二水平轴41上的摆线器43,以及设在摆线器43上的摆线杆432,该摆线器43还设有调速杆431,通过调速杆431可以改变摆线器43移动的速度;第二水平轴41的一端设有第五皮带轮42 ;第五皮带轮42位于第四皮带轮32的侧下方,且第五皮带轮42与第四皮带轮33通过第二皮带34相连接。另外,摆线器43的底部还设有导轨44,此导轨44上设有两个限位块45,摆线器43设在两个限位块45之间;限位块45的间距与工字型夹具35的的宽度相同,且其位置还与工字型夹具35的位置相对应;当摆线器43摆动时,能够使捻好的线绳能够均匀地绕在线筒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绕纱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线筒套在工字型夹具35中间,通过手动轮311将线筒固定在工字型夹具35中间,并将筒底纱安装在纱架21上的与纱筒相匹配的圆杆211上,再将纱线分为几股,每股纱线中含有相同根纱线,再将每股纱线穿过导向合股器22,导向合股器22对纱线进行合股,再将每股纱线依次穿过捻线器23,再将 纱线穿过导线环24,以及摆线杆432顶部的圆孔;再把纱线通过人工绕在工字型夹具35上的线筒上;当电机11带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时,同时第一皮带轮13带动设在第一垂直轴14上部分的轴套141转动,与轴套141通过水平板142相连接的大转盘I也随轴套141同向转动;当然大转盘I上固设的相平行的绕线装置和摆线机构也在随大转盘I做同向的转动。在绕线装置旋转和捻线器的共同作用,将这几股纱线能够捻为一根线绳,以完成捻线;大转盘I旋转时,第三皮带轮32在第一皮带46的作用下也旋转,同时第一水平轴31在第三皮带轮32的带动下,做沿其圆周方向的旋转,使得捻好的线绳被绕在线筒上;第四皮带轮33随第一水平轴31旋转时,第五皮带轮42在第二皮带34的作用下也旋转,故与第五皮带轮42固连的第二水平轴41做沿其圆周方向的旋转,从而使得摆线器43沿第二水平轴41在两个限位块45之间做轴向往返运动,同时摆线杆432随摆线器43也做轴向往返运动,从而使得捻好的线绳能够均匀地绕在线筒上,等绕好后,停机,通过夹紧手动轮311取下线筒;换上另外一个线筒,重复上述动作。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绕纱机是通过导向合股器22将筒底纱合股,以及通过旋转的绕线装置和捻线器23将这几股纱线捻成一根线绳,还通过摆线机构中的摆线器43左右摆动,使得捻好的线绳均匀的绕在套设于工字型夹具35中间的线筒上;该涤纶线绳的各种技术参数均符合用于织造工业圆形吊带的涤纶线绳,而且其价格远远低于进口涤纶线的价格,因此本绕纱机能够将筒底纱织造成涤纶线绳,避免了浪费资源。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绕纱机,其特征是,包括大转盘、动力传动装置、大支撑架、供纱机构,以及设在所述大转盘顶面的绕线装置和摆线机构;所述摆线机构与所述绕线装置相平行; 所述大转盘设在所述大支撑架上,其顶面还设有过渡轮组; 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设在所述大转盘的底面,其包括电机、第一垂直轴、第二垂直轴,以及与所述电机通过大皮带相连接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套设在所述第一垂直轴上端的轴套上;所述第一垂直轴的一端面与所述大支撑架的底座相连接,其另一端面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大转盘之间;所述第二垂直轴穿过所述大转盘的中心插在所述第一垂直轴中,其顶端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位于所述大转盘的上表面; 所述供纱机构设在所述大转盘的一侧,其包括纱架,以及与所述纱架相连接的导向合股器、捻线器和导线环; 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第一水平轴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水平轴中间的工字型夹具;所述第一水平轴一端设有第三带轮,其另一端设有加紧手动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内侧设有第四皮带轮; 所述摆线机构包括第二水平轴、骑跨在所述第二水平轴上的摆线器,以及设在所述摆线器上的摆线杆;所述第二水平轴的一端设有第五皮带轮;所述第五皮带轮位于所述第四皮带轮的侧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通过水平板与所述大转盘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器的底面还设有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所述工字型夹具两侧板的位置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器设在所述两个限位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组包括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轮和所述第二过渡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皮带轮两侧,其圆周工作面均低于所述第三皮带轮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过渡轮、所述第三皮带轮,以及所述第二过渡轮均通过第一皮带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绕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皮带轮与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纱机,包括大转盘、动力传动装置、大支撑架、供纱机构,以及设在大转盘上的绕线装置、摆线机构和过渡轮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垂直轴、第二垂直轴,以及第一皮带轮;供纱机构包括纱架、捻线器、导线环,以及导向合股器;绕线装置包括第一水平轴和工字型夹具;第一水平轴一端设有第三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其另一端设有加紧手动轮;摆线机构包括第二水平轴、摆线器,以及摆线杆;第二水平轴的一端设有第五皮带轮;通过导向合股器将纱线合为几股,以及通过旋转的绕线装置和捻线器将其捻为一根线绳,还通过摆线杆能够将线绳均匀地绕在线筒上,因此本绕纱机能够将筒底纱织造成涤纶线绳,避免了浪费资源。
文档编号B65H54/56GK202481848SQ20122003755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
发明者刘晓红, 李 荣, 黄晓珍 申请人:澳帕曼织带(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