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锐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460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锐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用器具,具体是 指ー种新型锐器盒。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损伤性废物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可直接丢弃,但大部分的仍需进行锐器分离。在锐器、危险材料和危险性废物的处理细则中指出护士静脉输液治疗操作时应携帯锐器盒至患者床边,锐器盒应放置在方便护士使用并易丢弃的地方,严禁用手直接传递或清理损伤性锐器。现有通用的一种锐器盒如图1所示,包括相匹配的盒体1’和盒盖2’,盒盖2’的顶面上开设有收集ロ 21’,盒盖2’上组装有一旋转盘3’,该旋转盘3’上设有一与收集ロ 21’相应的调节ロ 31’,旋转盘使用时,只需将旋转盘3’旋转至调节ロ 31’与收集ロ 21’相对应,即可往盒体1收集ロ 21’内丢置锐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护人员往锐器盒内丢弃锐器前,需要另外借助剪刀进行锐器分离,在此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安全隐患第一,被锐器扎伤及被剪刀误伤的危险性;第二,在剪裁时患者的血液及污染的药液也有可能溅污工作服,甚至溅入操作者的眼睛,从而引发传染病及对机体造成致命性损害,由此引发医源性感染的安全隐患;第三,进行锐器分离后的剪刀同样也存在各种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例如误伤、血源性、药物性感染及损害等等)。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锐器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新型锐器盒,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收集锐器前由于进行传统锐器分离操作而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ー种新型锐器盒,包括相互封设的盒体和盒盖,盒盖的顶面上开设有收集ロ,盒盖上组装有一旋转盘,该旋转盘上设有一与收集ロ相应的调节ロ ;上述盒盖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刀体,该第一刀体的刀刃伸出上述收集ロ的边沿,上述旋转盘上安装有第二刀体,该第ニ刀体的刀刃伸出上述调节ロ的边沿,上述第二刀体的刀刃与所述第一刀体的刀刃相对设置并于上述调节ロ调至某一状态时构成剪刀结构。上述旋转盘上对应上述第二刀体的上方开设有一滑槽,该滑槽沿垂直上述第二刀体的刀刃线方向延伸设置,该滑槽内嵌设有ー用于带动上述第二刀体活动伸縮的滑动钮。上述滑槽的ー侧形成有齿边,对应上述滑动钮上形成有掣动块。上述盒盖的顶面内开设有供上述第一刀体插置安装的安装槽,上述旋转盘内同样开设有供上述第二刀体插置安装的安装槽。上述旋转盘上凹设有ー组便于手指操作该旋转盘旋转的凹陷槽。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ー种新型锐器盒,在盒盖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刀体,在旋转盘上安装有第二刀体,该第一刀体的刀刃和第二刀体的刀刃呈相对设置,并于调节ロ调至某一状态时二者构成剪刀结构,于此随着旋转盘旋转,扩大或缩小收集ロ裸露在外的开ロ大小的同时,所述剪刀机构随之作张开或闭合动作。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废弃物处理吋,将废弃物带锐器的部分由收集ロ倒插入盒体内,并且靠近第一刀体的刀刃,之后旋转旋转盘,使第二刀体往第一刀体方向移动,二者相互配合,对废弃物剪切实现锐器分离,同时锐器部分直接落入盒体内,另外在作剪切动作时,收集ロ几乎闭合,位于盒体内的锐器部分其所残留的血液及污染的药液不会到处飞溅,杜绝了可能引发医源性感染的安全隐患。由此,本新型同锐器盒同传统技术相比,巧妙将锐器分离同锐器盒相结合,克服了各种安全隐患,具有简便、经济又实用等优点。

图1是传统锐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锐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新型锐器盒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新型锐器盒收集ロ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盒体1’ 盒盖2’收集ロ21’ 调节ロ31’旋转盘 3’盒体1 盒盖2收集ロ21 封ロ槽 22旋转盘3 调节ロ31滑槽32 凹陷槽 33安装槽 34 第一刀体 4第二刀体 5 滑动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歩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4所示为本新型涉及的ー种新型锐器盒,主要包括有盒体1、和盖2和旋转盘3,盒体1和盒盖2相匹配,二者可以进ー步设置成相互封设,不经破坏,盒盖2相对盒体1不能打开。盒盖2的顶面上开设有收集ロ 21,旋转盘4可旋转组装在盒盖2的顶面上,旋转盘3上设有一与收集ロ 21相应的调节ロ 31,操作旋转盘4能够实现收集ロ 21的打开或闭合。当然,盒盖2的顶面上还可设有封ロ槽22,对应旋转盘3的背面设有卡块(图中未示出),当收集ロ 21闭合后再继续旋转旋转盘4,使所述卡块适配嵌置入卡槽22内,此时旋转盘3不经破坏,不再活动旋转,于此实现完全封闭锐器盒。本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于盒盖2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刀体4,该第一刀体4的刀刃伸出收集ロ 21的边沿,于旋转盘3上安装有第二刀体5,该第二刀体5的刀刃伸出调节ロ 31的边沿,所述调节ロ 31的边沿和收集ロ 21的边沿对应为收集ロ 21开合方向所在的对应边沿,使得第一刀体4的刀刃与第二刀体5的刀刃呈相对设置,并于调节ロ 31调至某ー状态(如图2所示)时构成剪刀结构,该剪刀机构通过旋转旋转盘3实现剪切动作,即随着旋转盘3的旋转活动,扩大或缩小收集ロ 21裸露在外的开ロ大小的同时,所述剪刀机构随之作张开或闭合动作,为了便于手指对旋转盘3的旋转操作,较佳地于旋转盘3上凹设有ー组对应手指头模型的凹陷槽33,当然便于旋转操作的结构设计还可以为任意其他形式,这里不再一一详细阐述。所述第一刀体4和第二刀体5各自在盒盖2、旋转盘3上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形式,图3中给出ー较佳实施例,旋转盘3内开设有一安装槽34,第二刀体5插置安装在安装槽34内,同理盒盖2的顶面内同样开设有供第一刀体4插置安装的安装槽(图中未示出);锐器盒不使用时,旋转盘3旋转至闭合收集ロ 31,此时第一刀体4隐蔽在旋转盘3的下方,而旋转盘3上的第二刀体5的刀刃裸露在外,于此进一歩地,将第二刀体5设计为可活动伸縮形式,具体实现伸縮的结构形式多祥,本新型给出ー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借用美エ刀的活动伸縮方式,于旋转盘3上对应第二刀体5的上方开设有ー滑槽32,该滑槽32沿垂直第ニ刀体5的刀刃线方向延伸设置,该滑槽32内嵌设有ー滑动钮5,该滑动钮5与第二刀体5相连设,由此借由滑动钮5可带动第二刀体5在安装槽34内活动伸縮,当然此时安装槽34·需预留足够的深度供第二刀体5完全缩入。另外为了防止第二刀体5结构不稳定而影响剪切,类似美エ刀的结构设计,可以将滑动钮5设计成掣动形式,一简易结构为,于滑槽32的ー侧形成有齿边,对应滑动钮5上形成相应的掣动块。由此,本新型锐器盒的结构设计思想在干,将所述剪刀机构巧妙地设计在锐器盒上,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将废弃物带锐器的部分由收集ロ 21倒插入盒体1内,并且靠近第一刀体4的刀刃,之后手指抵触凹陷槽33旋转旋转盘3,使第二刀体5往第一刀体4方向移动,二者相互配合,对废弃物剪切实现锐器分离,同时锐器部分直接落入盒体
1内,在作剪切动作时,收集ロ 21几乎闭合,位于盒体1内的锐器部分其所残留的血液及污染的药液不会到处飞溅,杜绝了可能引发医源性感染的安全隐患。由此,本新型同锐器盒同传统技术相比,巧妙将锐器分离同锐器盒相结合,克服了各种安全隐患,具有简便、经济又实用等优点。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锐器盒,包括相互封设的盒体和盒盖,盒盖的顶面上开设有收集ロ,盒盖上组装有一旋转盘,该旋转盘上设有一与收集ロ相应的调节ロ ;其特征在于上述盒盖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刀体,该第一刀体的刀刃伸出上述收集ロ的边沿,上述旋转盘上安装有第ニ刀体,该第二刀体的刀刃伸出上述调节ロ的边沿,上述第二刀体的刀刃与所述第一刀体的刀刃相对设置并于上述调节ロ调至某一状态时构成剪刀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盘上对应上述第二刀体的上方开设有ー滑槽,该滑槽沿垂直上述第二刀体的刀刃线方向延伸设置,该滑槽内嵌设有ー用于带动上述第二刀体活动伸縮的滑动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滑槽的ー侧形成有齿边,对应上述滑动钮上形成有掣动块。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盒盖的顶面内开设有供上述第一刀体插置安装的安装槽,上述旋转盘内同样开设有供上述第二刀体插置安装的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述旋转盘上凹设有ー组便于手指操作该旋转盘旋转的凹陷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锐器盒,包括相互封设的盒体和盒盖,盒盖的顶面上开设有收集口,盒盖上组装有一旋转盘,该旋转盘上设有一与收集口相应的调节口;上述盒盖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刀体,该第一刀体的刀刃伸出上述收集口的边沿,上述旋转盘上安装有第二刀体,该第二刀体的刀刃伸出上述调节口的边沿,上述第二刀体的刀刃与所述第一刀体的刀刃相对设置并于上述调节口调至某一状态时构成剪刀结构;本新型同锐器盒同传统技术相比,巧妙将锐器分离同锐器盒相结合,克服了各种安全隐患,具有简便、经济又实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F1/16GK202754359SQ2012204320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李玲玉 申请人:李玲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