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开顶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762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硬开顶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顶部设有可打开顶盖的集装箱,尤其涉及集装箱顶盖的开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硬开顶集装箱,如图I、图2所示。集装箱包括箱体I和箱体I顶部设置的可开启的顶盖2,以及顶盖2和箱体I之间的顶盖锁3 ;顶盖2上设置有与铲车的叉具相适应的叉槽4。可以根据需要松脱顶盖锁3,将顶盖2从箱体I上打开,或将顶盖2合在箱体I上。装卸货物时可以采用吊车从打开顶盖2的箱体I上方吊运货物,货物可以准确地在箱体I内定位。较重的货物也可以很容易放入集装箱内,并且既使在运输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选择箱体I敞开方式或封闭方式,以满足不同货物的特别需要。目前硬开顶集装箱,其顶盖2的打开,一般是先手动将顶盖2与箱体I之间的顶盖锁3松脱开,然后再利用叉车,通过顶盖2上设置的叉槽4将其进行打开。由于顶盖2打开是人工手动操作的,浪费人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硬开顶集装箱,顶盖上配置有能实现顶盖锁的自动松脱或锁紧的枢纽结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顶盖,以及顶盖上的顶盖锁;其特征在于顶盖上设置有用叉车打开顶盖的叉槽;所述顶盖上靠近叉槽处设置有与顶盖锁联动的枢纽结构,通过叉车的叉齿伸入叉槽或退出叉槽,实现顶盖锁的自动松脱或锁紧。其中,所述枢纽结构包括控制顶盖锁松脱的T形件,叉齿推动的带动T形件转动的操作杆;所述T形件通过枢纽轴安装在顶盖上。其中,所述顶盖锁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锁座,安装在顶盖上可以插入锁座的锁头,拉动锁头脱离锁座的锁杆,推动锁头插入锁座的弹簧。其中,所述叉槽的一侧开设有供操作杆摆动的缺口。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锁还包括固定在顶盖上用于安装锁头的前、后支架。进一步的,所述锁头上设置有与前支架接触的限制锁头插入锁座深度的限位台阶;所述弹黃芽套在锁头上,弹黃如端由限位台阶定位,弹黃后端由后支架定位。与现有技术的集装箱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I.能够利用叉车的叉齿自动松脱顶盖锁,实现顶盖的自动打开,并能叉起顶盖打开箱体,实现自动化操作。2.顶盖锁设有弹簧,实现锁头的自动回位,可自动与锁座锁紧。

[0014]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集装箱的俯视图。图2是图I集装箱的顶盖部分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的实施例顶盖锁呈锁紧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的实施例顶盖锁呈锁紧状态的顶盖部分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的实施例顶盖锁呈松脱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图3集装箱的顶盖部分的B-B剖视图。图中包括箱体I、顶盖2、顶盖锁3、锁座31、锁头32、锁杆33、弹簧34、前支架35、后支架36、限位台阶37、叉槽4、枢纽结构5、T形件51、操作杆52、枢纽轴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在集装箱的顶盖2上靠近叉槽4处设置至少一个与顶盖锁3联动的枢纽结构5,通过叉车的叉齿伸入叉槽4内,能实现顶盖锁3的自动松脱;当叉车的叉齿退出叉槽4外,能实现顶盖锁3的自动锁紧。避免人工操作,提高自动化效率。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的实施例,顶盖锁呈锁紧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顶盖锁呈锁紧状态的顶盖部分的主视图;图5是该实施例顶盖锁呈松脱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图3集装箱的顶盖部分的B-B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其原理就是在集装箱的顶盖2靠叉槽4位置设置与顶盖锁3联动的枢纽结构5,通过叉车的叉齿推动枢纽结构5控制顶盖锁3的松脱。顶盖锁3的锁座31固定连接在箱体I上,顶盖锁3的锁头32安装在顶盖2上,该锁头32与锁座31相配实现顶盖2的锁紧。顶盖锁3的锁杆32的一端连接锁头32。锁杆32另一端连接有一枢纽结构5,枢纽结构5的T形件51上固定有一操作杆52伸在叉槽内,当叉车的叉齿伸入到叉槽4内时,叉齿推动枢纽结构5上的操作杆52,带动T形件51旋转,从而使得与枢纽结构5联动的顶盖锁3的锁头32脱离锁座31,顶盖锁3松脱。另外锁头32上还可以设置推动锁头32插入锁座31的弹簧33,当叉齿退出叉槽4时,根据弹簧34的回力,操作杆52能自动回位到叉槽4内,同时锁头32也能自动恢复到与锁座31相配的位置,实现顶盖锁3的自动锁紧。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该顶盖2上设有将顶盖2锁紧在箱体I上的顶盖锁3,顶盖2上还设置有叉槽4,同时在叉槽4旁至少设有一连接顶盖锁3的锁杆33的枢纽结构5。其中顶盖锁3的锁座31固定连接在箱体I上,顶盖锁3的锁头32安装在该顶盖2上。锁头32的尾端与锁杆33的一端相连,锁杆33的另一端与枢纽结构5的T形件51的一个短臂相连,枢纽结构5的操作杆52固定在T形件51上,构成T形件51的一竖。T形件5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过枢纽轴53安装在顶盖2上。叉槽4的一侧开设有供操作杆52摆动的缺口,T形件51绕枢纽轴53转动时,操作杆52在叉槽4的缺口内、外摆动。在顶盖锁3的锁紧状态,锁头32的头部插入锁座31的锁孔内,锁杆33与集装箱的纵向垂直,操作杆52与集装箱的纵向平行,操作杆52经过叉槽4的缺口伸在叉槽4内的中部。当叉车的叉齿伸入叉槽4内将推动操作杆52向叉槽4的缺口外摆动,带动T形件51绕枢纽轴53转动,T形件51的短臂通过锁杆33拉出锁头32与锁座31脱离,实现顶盖锁3的自动松脱。如图所示,集装箱顶盖2的叉槽4旁设置有两套枢纽结构5,顶盖2上安装有四套顶盖锁3,共四根锁杆3,其中每两根锁杆33的一端与一个枢纽结构5相连,实现每两套顶盖锁3与一套枢纽结构5联动。参阅图5,锁头32上套设有弹簧34,能够使锁头32自动回位。顶盖锁3还包括支撑锁头32前段的前支架35,支撑锁头32后段的后支架36。锁头32上设置有可以与前支架35接触的,限制锁头32插入锁座31深度的限位台阶37 ;弹簧34穿套在锁头32的杆上,弹黃34如端由限位台阶37定位,弹黃34后端由后支架36定位。当叉车的叉齿退出叉槽4时,叉齿与操作杆52也不再接触,弹簧34的弹力作用在弹黃34如端的限位台阶37和弹黃34后端的后支架36之间。在弹黃34的弹力推动下,锁头32的头部插入到锁座31的锁孔内,自动恢复到顶盖锁3的锁紧状态。锁头32拉动其尾部连接的锁杆33,锁杆33拉动T形件51的短臂,T形件51产生反转,带动操作杆52自动回位到叉槽4内。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开顶集装箱,能够利用叉车的叉齿,实现顶盖锁3的自动打开,并能叉起顶盖2打开箱体I ;顶盖锁3上设有弹簧34,实现锁头32的自动回位,可自动与锁座31锁紧。实现自动化操作。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顶盖,以及顶盖上的顶盖锁;顶盖上设置有用叉车打开顶盖的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靠近叉槽处设置有与顶盖锁联动的枢纽结构,通过叉车的叉齿伸入叉槽或退出叉槽,实现顶盖锁的自动松脱或锁紧。
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结构包括控制顶盖锁松脱的T形件,叉齿推动的带动T形件转动的操作杆;所述T形件通过枢纽轴安装在顶盖上。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锁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锁座,安装在顶盖上可以插入锁座的锁头,拉动锁头脱离锁座的锁杆,推动锁头插入锁座的弹簧。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槽的一侧开设有供操作杆摆动的缺口。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锁还包括固定在顶盖上用于安装锁头的前、后支架。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上设置有与前支架接触的限制锁头插入锁座深度的限位台阶。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穿套在锁头上,弹簧前端由限位台阶定位,弹簧后端由后支架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顶盖,以及顶盖上的顶盖锁;顶盖上设置有用叉车打开顶盖的叉槽;顶盖上靠近叉槽处设置有与顶盖锁联动的枢纽结构,通过叉车的叉齿伸入叉槽或退出叉槽,实现顶盖锁的自动松脱或锁紧。枢纽结构包括控制顶盖锁松脱的T形件,叉齿推动的带动T形件转动的操作杆;T形件通过枢纽轴安装在顶盖上。顶盖锁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锁座,安装在顶盖上其头部可以插入锁座的锁头,拉动锁头脱离锁座的锁杆,推动锁头插入锁座的弹簧。顶盖上配置有枢纽结构,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
文档编号B65D90/54GK202807566SQ2012204930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吕国权 申请人: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