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带用卷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8300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带用卷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作为电子元器件安装用卷带的TAB (Tape AutomatedBonding :卷带自动接合)卷带等载带进行卷绕的喷射成型制的载带用卷盘。
背景技术
以往,喷射成型制的载带用卷盘包括卷绕载带的铁心;及固定于铁心两端、限制载带在宽度方向的位置且形成为圆盘状的一对凸缘。此外,一般而言,在这种载带用卷盘的凸缘的表面粘贴有标签或贴纸等,该标签或贴纸上印刷有被所卷绕的载带收纳的电子元器件的产品名称/产品编号等说明、制造者等详细信息。这些载带用卷盘越来越寻求轻量化,为了实现轻量化,可考虑使凸缘薄型化。然而,在使凸缘薄型化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卷绕载带时或根据管理状况,凸缘会弯曲变形。因而,例如根据日本专利特开2010 — 13271号公报,通过在凸缘的一部分设置开口孔或减薄孔来力图实现载带用卷盘的轻量化,而不用变更凸缘的厚度。此外,在日本专利实开平5 — 61174号公报中,通过对凸缘设置多个辐射状的狭缝,来限制树脂沿圆周方向的流动,将辐射状的方向性更强地提供给树脂,使树脂填充流的收缩各向异性被狭缝细微地进行分割,消除内部形变,从而防止卷盘的变形。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 - 1327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实开平5 — 61174号公报然而,仅靠形成多个日本专利特开2010 - 13271号公报那样的圆形减薄孔,还无法充分地将凸缘轻量化。此外,在从凸缘上粘贴标签的位置来看时,上述减薄孔靠近凸缘的外周侧,存在无法对标签提供均匀的粘贴性的问题。此外,在日本专利实开平5 — 61174号公报中,由于设置有从铁心朝向凸缘外周的辐射状的狭缝,因此,在凸缘上粘贴标签的情况下,会将标签粘贴在辐射状的狭缝上,标签与凸缘的接触面积在径向上不均匀,在标签与狭缝之间容易有空气进入,从而标签容易从凸缘脱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力图将载带用卷盘本身轻量化的同时、使凸缘不易弯曲变形且标签不易从凸缘脱落的载带用卷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涉及一种载带用卷盘,是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喷射成型来形成的树脂制卷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卷芯、且具有所述喷射成型的喷射口的圆筒形状的铁心;设置在该铁心的两端的一对圆盘状的凸缘;位于一个凸缘上、且设置在以该铁心为中心而相对的位置的多个第I开口部;及位于所述一个凸缘上、且设置在未设置有所述第I开口部的区域的多个第2开口部,所述第2开口部具有从所述铁心向所述一个凸缘的外周侧延伸的、具有长轴的形状,所述第2开口部排列成长轴方向彼此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第2开口部的区域成为标签的粘贴区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的结构,首先,通过在凸缘上设置多个第I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可力图实现卷盘的轻量化。特别是,通过使第2开口部从具有喷射口的铁心向凸缘的外周侧延伸,从而树脂较少绕行,处于容易流动的状态,因此,不易产生成型密度偏差,能抑制翘曲,并且,由于具有长轴的第2开口部形成为平行,因此,在设置有多个第2开口部的区域粘贴标签的情况下,标签与凸缘的接触面积对于标签而言较为均匀,从而标签不易脱落。此外,通过使第2开口部平行排列,从而树脂沿一定方向流动,树脂较少绕行,从而抑制凸缘翘曲的效果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中,所述第2开口部设置成不横跨所述标签的周边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的结构,由于所述标签的周边缘没有位于第2开口部上,因此,标签更不易从凸缘脱落。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中,所述标签是长方形,所述第2开口部的长轴方向与所述标签的短边平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的结构,第2开口部的长轴方向与标签的短边平行,因此,从第2开口部到标签的周边缘的距离是一定的,从而能使标签周边缘部的粘贴性更均匀。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I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2开口部要大,所述第I开口部中最靠近铁心一侧的一边形成为与所述第2开口部的长轴方向平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面的结构,由于第I开口部的最靠近铁心一侧的一边均与第2开口部平行排列,因此,容易将喷射成型时的树脂的流动方向沿一个方向引导,树脂较少绕行,从而能进一步抑制凸缘的翘曲。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2开口部的前端为圆弧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面的结构,与矩形形状相比,树脂容易流动,成型性更好。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在所述一个凸缘的粘贴所述标签的区域中,所述第2开口部的前端形成为沿长轴方向交替错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面的结构,由于第2开口部的前端形成为沿长轴方向交替错开,因此,即使在较宽的标签中,也能不用改变第2开口部的长度而使标签与卷盘的粘贴性均匀。此外,由于第2开口部的中心位置交替错开,因此,凸缘的强度提高,凸缘更不易发生翘曲。本实用新型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在所述一个凸缘的粘贴所述标签的区域中,所述第2开口部在长轴方向上具有不同长度,彼此交替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7方面的结构,通过改变第2开口部的长度,能变更标签与卷盘的粘贴区域,能调整粘贴度。此外,能调整卷盘的硬度。本实用新型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若在另一凸缘上不粘贴标签,则在所述另一凸缘上设置有开口面积比所述第I开口部和所述第2开口部要大的第3开口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8方面的结构,虽然在标签位置力图实现轻量化时,容易出现翘曲的影响和标签的粘贴性的影响,但通过对不粘贴标签的凸缘设置开口面积比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要大的第3开口部,从而能力图进一步实现卷盘整体的轻量化。本实用新型的第9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I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另一凸缘的结构与所述一个凸缘的结构相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9方面的结构,通过使另一凸缘的结构与上述一个凸缘的结构相同,从而也能抑制另一凸缘的翘曲,并且,卷盘正反面都可以粘贴标签,增加了粘贴标签时的便利性。此外,在将标签粘贴于另一凸缘上时,标签也不易脱落。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带用卷盘中的一个凸缘的结构例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的载带用卷盘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带用卷盘中的一个凸缘的另一结构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带用卷盘中的一个凸缘的又一结构例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带用卷盘中的另一凸缘的结构例的图。标号说明I载带用卷盘2 铁心21 轴孔3 凸缘31 窗开口32 辐条33面区域34 狭缝35背面窗开口36背面辐条4 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结构][0049]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带用卷盘中的一个凸缘的结构例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的载带用卷盘的侧视图。举例示出的载带用卷盘I用于将电子元器件安装用的载带(未图示)等进行卷绕,包括具有与该载带的宽度相当的卷绕宽度的近似圆筒状的铁心2、从该铁心2的两端突出的圆盘状的一对凸缘3、3。凸缘3形成为挡住铁心2的端面,在其中心部分,沿铁心2的轴向贯通形成用于安装安装机等的支轴的轴孔21。在该轴孔21的内侧形成有喷射成型用的喷射口(未图示)。此外,在轴孔21的周边设置有从轴孔侧向外周侧延伸的3个细长狭缝22。该细长狭缝22是为了在将载带卷绕于载带用卷盘时将载带的前端插入固定而形成的。该细长狭缝22的前端位于铁心2与凸缘3的边界线,配置在若将其前端进行连接、则正好成为等边三角形的位置。此外,在铁心2的轴孔21周边形成圆孔23,该圆孔23作为将载带用卷盘固定于安装机的支轴时的辅助孔。在一个凸缘3中,如图1所示,为了观察长条物的卷绕状态、及节约凸缘3的树脂量以力图实现轻量化的目的,在凸缘3的比铁心2要向外侧突出的部分设置有4处作为第I开口部的窗开口 31。每2个窗开口 31配置在隔着铁心2相对的位置(图中的左右方向)。各窗开口 31均具有中心角近似成90度、且含有形状与凸缘3的外周部大体相似的曲线的近似扇形,相邻的窗开口 31配置成相对于辐条32呈线对称。此外,在凸缘3中,未设置有上述窗开口 31的面区域33 (存在于图中上下方向的区域)成为标签4的粘贴区域。例如,在该面区域33中粘贴图1所示那样的近似长方形的标签4,使其长边方向与上述辐条32平行。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分在于构成该标签4的粘贴区域的面区域33的形状。如图1所示,在面区域33的粘贴标签4的粘贴区域,形成有在从铁心2朝向凸缘3的外周的方向上具有长轴的狭缝34。该狭缝3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开口部。上述狭缝34设置在面区域33中夹着铁心2相对的位置。上述狭缝34形成为长轴方向彼此平行。通过具有这种结构,在利用具有本载带用卷盘的形状的金属模来进行喷射成型时,从喷射口流入的树脂在上述各狭缝34间沿一定方向流入,因此,可减少树脂不必要的绕行,处于容易流动的状态。其结果是,不易产生成型密度偏差,可抑制凸缘3的翘曲。此外,由于具有长轴的狭缝34形成为长轴方向彼此平行,因此,在将标签4粘贴于面区域33的情况下,标签4与凸缘3的接触面积对于标签4而言较为均匀,因此,标签不易脱落。此外,在确保了必要的刚性、也保持了标签的粘贴性的状态下,能节约凸缘3的成型所需的树脂量。此外,如图1所示,在标签4的粘贴区域,优选将狭缝34分别设置成不横跨标签4。在采用这种结构时,由于标签4的周边缘没有位于狭缝34上,因此,进一步使标签4不易从凸缘3的面区域33脱落。特别优选的是,标签4是长方形,狭缝34的长轴方向与标签4的短边平行。由此,从第2开口部到标签4的周边缘的距离是一定的,能使标签周边缘部的粘贴性更均匀。此外,优选为,窗开口 31的开口面积比上述狭缝34要大,窗开口 31中最靠近铁心一侧的一边形成为与狭缝34的长轴方向平行。图1中,由于形成有面积比狭缝34要大的窗开口 31,因此,能力图充分地实现凸缘3的轻量化,由于窗开口 31的最靠近铁心一侧的一边与各狭缝34平行,因此,在窗开口 31与狭缝34之间也容易将喷射成型时的树脂的流动方向沿一个方向引导,从而能进一步抑制凸缘3的翘曲。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狭缝34是具有长轴的、纵横比不同的形状即可,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等。即使狭缝34的形状是长三角形、长扇形形状等,在狭缝34的长轴方向彼此形成为平行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其中,其前端优选为圆弧状的形状。在此情况下,容易引导树脂的流动,与矩形形状的情况相比,成型性更好。此外,在粘贴标签4的区域中各狭缝的位置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图3中,在粘贴标签4的区域中,各狭缝34的前端也可以形成为沿长轴方向交替错开。即使对于较宽的标签(标签的短边方向较长的情况),也能不用改变狭缝34的长度而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此外,由于各狭缝34的中心位置交替错开,因此,还可获得如下效果凸缘3的强度提高,凸缘3更不易发生翘曲。而且,上述狭缝34各自的长度不一定需要相同。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有具有2种不同长度的狭缝341、342,在粘贴标签4的区域中,将上述狭缝341、342交替配置。由此,能变更标签4与卷盘I的粘贴区域,能调整粘贴度。此外,能调整卷盘I的硬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图1、图3、及图4中,标签4沿图中上下方向粘贴于2处,但标签2也可以粘贴于I处。此时,即使在未粘贴有标签4的情况下,狭缝34的位置关系和形状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位于背面的另一凸缘3的结构可以与上述一个凸缘3的结构相同。由此,能力图进一步实现卷盘整体的轻量化,抑制另一凸缘3的翘曲,并且,卷盘正反面都可以粘贴标签,增加了粘贴标签时的便利性。此外,在将标签粘贴于另一凸缘3上时,标签也不易脱落。若在另一凸缘3上不粘贴标签,则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另一凸缘3中形成有4处作为第3开口部的背面窗开口 35,该背面窗开口 35的中心角成90度,且具有形状与凸缘3的外周部大体相似的外圆弧状及内圆弧状的周边缘。在各背面窗开口 35间形成有背面辐条36。另外,背面窗开口 35优选具有比窗开口 31要大的开口面积。在未粘贴标签的另一凸缘3中,通过形成具有比窗开口 31要大的开口面积的背面窗开口 35,从而能进一步力图实现载带用卷盘的轻量化。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仅是示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要点的范围内,能对窗开口31的形状和配置、狭缝34的形状和配置、标签4的大小和粘贴位置、铁心2与凸缘3的成型方式等进行适当变更。[作用和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狭缝形成为从具有喷射口的铁心朝外周侧延伸,因此,树脂较少绕行,处于容易流动的状态,从而不易产生成型密度偏差,能抑制翘曲。而且,通过在凸缘上设置窗开口及狭缝,可将卷盘轻量化。此外,通过使狭缝平行排列,从而树脂沿一定方向流动,较少绕行,从而更容易流动,抑制翘曲的效果提高。此外,在狭缝的端部是圆弧状的情况下,成型性比矩形更好。通过使狭缝为具有长轴的形状,从而即使是大口径的狭缝,树脂也较少绕行。通过在标签的粘贴位置设置多个长轴方向平行的狭缝,从而标签与凸缘的接触面积对于标签而言较为均匀,因此,标签不易发生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载带用卷盘,是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喷射成型来形成的树脂制卷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卷芯、且具有所述喷射成型的喷射口的圆筒形状的铁心;设置在该铁心的两端的一对圆盘状的凸缘;位于一个凸缘上、且设置在以该铁心为中心而相对的位置的多个第I开口部;及位于所述一个凸缘上、且设置在未设置有所述第I开口部的区域的多个第2开口部, 所述第2开口部具有从所述铁心向所述一个凸缘的外周侧延伸的、具有长轴的形状, 所述第2开口部排列成长轴方向彼此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第2开口部的区域成为标签的粘贴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开口部设置成不横跨所述标签的周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是长方形,所述第2开口部的长轴方向与所述标签的短边平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2开口部要大,所述第I开口部中最靠近铁心一侧的一边形成为与所述第2开口部的长轴方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开口部的前端为圆弧状。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凸缘的粘贴所述标签的区域中,所述第2开口部的前端形成为沿长轴方向交替错开。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凸缘的粘贴所述标签的区域中,所述第2开口部在长轴方向上具有不同长度,彼此交替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若在另一凸缘上不粘贴标签,则在所述另一凸缘上设置有开口面积比所述第I开口部和所述第2开口部要大的第3开口部。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带用卷盘,其特征在于,另一凸缘的结构与所述一个凸缘的结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载带用卷盘通过在凸缘上设置多个第1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可力图实现卷盘的轻量化。特别是,通过使第2开口部从具有喷射口的铁心向凸缘的外周侧延伸,从而树脂较少绕行,处于容易流动的状态,因此,不易产生成型密度偏差,能抑制翘曲,并且,由于具有长轴的第2开口部形成为平行,因此,在设置有多个第2开口部的区域粘贴标签的情况下,标签与凸缘的接触面积对于标签而言较为均匀,从而标签不易脱落。此外,通过使第2开口部平行排列,从而树脂沿一定方向流动,树脂较少绕行,从而抑制凸缘翘曲的效果提高。
文档编号B65H75/14GK202848772SQ2012205045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唐龙方, 梶田大辅, 山口智之 申请人:苏州方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