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028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
背景技术
现有与饮水机配套使用的饮用水包装方式有两种一是桶装水,二是袋装水。采用桶装水与饮水机配套使用的方式存在着如下缺陷水桶是周转使用的,因为桶口小,桶内大,水桶内壁清洗困难,若没有清洗干净就会直接污染饮用水;桶盖与桶口是采取强压式封盖的,在储存、搬运过程中容易松动漏气,会大大缩短饮用水的保质期限;将桶装水装到饮水机上后,打开取水龙头取水时,必须先有空气进入水桶,才能流出饮用水,进入桶内的空气会对饮用水产生污染。采用袋装水与饮水机配套使用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将袋装水装到饮水机上,是靠设置在饮水机上的尖锥形导水柱剌破袋的方式,将袋中水引流到饮水机水龙头的,水袋与导水柱的密封不稳定,容易漏水;袋装水在搬运移动过程中还需借助外袋或别的箱子,麻烦、费用高;与袋装水配套的饮水机结构复杂且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的技术方案,其底部和桶体可以折叠,既有效避免了不洁空气对水质的污染,又方便生产、搬运和使用。所述的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形的桶体、桶口、桶底,桶底中间设置中心线;不装水时,桶底以中心线为轴一分为二,两部分折叠重合,桶体前
后面折叠重合。所述的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由对称的前后桶体构成,前后桶体两侧的连接部位是两条对称的模具合缝线。所述的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与桶底周边的连接部位为连接线,该连接线是模具合缝线。所述的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的中心线与桶体的模具合缝线相连。上述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不装水时,桶底以中心线为轴一分为二,两部分折叠重合,桶体前后面折叠重合;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既有效避免了不洁空气对水质的污染,又方便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1-桶口、2-桶体、3-模具合缝线、4-中心线、5-桶底、6-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用食品级塑料吹塑制成,一体成形,桶底5中间设置中心线4 ;不装水时,桶底5以中心线4为轴一分为二,两部分折叠重合,桶体2前后面折叠重合。所述的桶体2由对称的前后桶体构成,前后桶体两侧的连接部位是两条对称的模具合缝线3 ;桶口 I为和普通饮水机适配的桶口结构;所述桶体2与桶底5周边的连接部位为连接线6,该连接线6是模具合缝线。所述桶底5的中心线4与桶体2的模具合缝线3及连接线6相连。该专用水桶装到饮水机上,桶底5朝上,桶口 I朝下与饮水机上的导水柱配合,打开饮水机取水龙头,水桶在自然大气压力下,桶底5逐渐以中心线4为轴两部分折叠重合,桶体2逐渐自动内折,桶体2两边可自动折向对方直到重叠为止,从而将桶内水从取水龙头压出,在取水过程中,空气不能进入到水桶内,从而有效避免了空气对桶内饮用水的污染。水桶与饮水机的连接配合为一般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形的桶体(2)、桶口(1)、桶底 (5),桶底(5)中间设置中心线(4);不装水时,桶底(5)以中心线(4)为轴一分为二,两部分折叠重合,桶体(2)前后面折叠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2)由对称的前后桶体构成,前后桶体两侧的连接部位是两条对称的模具合缝线(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与桶底 (5 )周边的连接部位为连接线(6 ),该连接线(6 )是模具合缝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5)的中心线(4)与桶体(2)的模具合缝线(3)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属于饮水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形的桶体、桶口、桶底,桶底中间设置中心线;不装水时,桶底以中心线为轴一分为二,两部分折叠重合,桶体前后面折叠重合。上述一种饮水机折叠式专用水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既有效避免了不洁空气对水质的污染,又方便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
文档编号B65D1/12GK202879923SQ20122054116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余志刚 申请人:余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