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048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其使手机护套的包装盒具有密封防灰尘、方便重复拆开及组合的功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大体皆是设成:1、放置于软质透明塑料袋中;2、放置于一硬质透明胶片中,再以一纸卡片封闭,后再于周边以钉书针钉合。上述的结构,分别有下列缺点:1、软质透明塑料袋,会有灰尘侵入而污染手机护套的问题,并因是软质,而无法防止外在物品压制手机护套造成变形;2、硬质透明胶片和纸卡片,以钉书针钉合,无法密合而会有灰尘侵入污染手机护套的问题,另外消费者欲打开检视手机护套时,必需重复拆除、再钉合钉书针,使用不方便,且会残留上次的钉书针孔,让之后的消费者认为此手机护套已被拆封、非新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佳、方便使用的手机护套包装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一板片状的本体双面设有设定形状的凹槽、定位部,所述凹槽及定位部供嵌合手机护套,并设有透明盖片包覆本体双面,透明盖片周缘具有凸缘,还设有具有嵌合槽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嵌合槽恰可嵌合透明盖片的凸缘,形成密封条夹合两透明盖片,使透明盖片与本体牢固组合一体。作为优选,所述本体 的凹槽可设成贯穿双面。通过上述结构,可得完全密封的效果,而可防止灰尘侵入,并可供重复快速打开、组合,方便多次消费者检视手机护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本体另一实施立体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本体15凸缘11、110凹槽 16密封条12定位部17嵌合槽13手机护套 111连结片14透明盖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板片状本体10双面设有设定形状的凹槽11及定位部12,凹槽11及定位部12供嵌合手机护套13,并设有透明盖片14包覆本体10的双面,透明盖片14周缘具有凸缘15,具有嵌合槽17的密封条16,密封条16的嵌合槽17恰可嵌合透明盖片14的凸缘15,形成密封条16夹合两透明盖片14,使透明盖片14与本体10牢固组
合一体。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结构还可以呈下列形态如图4所示,于本体10设贯穿双面的凹槽110,也可形成具有定位部12,定位部12两端设连结片111连结本体10,其凹槽110、定位部12也可供嵌定手机护套。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得下列功效、优点1、双面皆可放置手机护套13,形成极佳的展示效果。2、两透明盖片14间设密封条16密合,而可防止灰尘侵入,得极佳的保护手机护套效果。3、密封条16呈可弯曲性,因此,可供重复拆离、组合,而得让消费者方便快速打开透明盖片14检视手机护套,并于重新组合时,不会有残留钉书针孔的痕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板片状的本体双面设有设定形状的凹槽、定位部,所述凹槽及定位部供嵌合手机护套,并设有透明盖片包覆本体双面,透明盖片周缘具有凸缘,还设有具有嵌合槽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嵌合槽恰可嵌合透明盖片的凸缘,形成密封条夹合两透明盖片,使透明盖片与本体牢固组合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凹槽可设成 贯穿双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护套的包装盒结构,其使手机护套的包装盒具有更多方面实用功效;主要是一板片状的本体双面设有设定形状的凹槽、定位部,所述凹槽及定位部供嵌合手机护套,并设有透明盖片包覆本体双面,透明盖片周缘具有凸缘,还设有具有嵌合槽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嵌合槽恰可嵌合透明盖片的凸缘,形成密封条夹合两透明盖片,使透明盖片与本体牢固组合一体,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而可供快速重复拆组,达到方便供消费者拆开检视手机护套,并可完全包覆手机护套防止灰尘污染的功效。
文档编号B65D75/32GK202912125SQ20122054541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林家豪 申请人:林家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