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793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包括底座,和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插接在模组背板与其相适配的通孔里,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定位部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插接适配的定位孔。本发明用于循环层叠包装模组背板,形成了模组背板零间隙层叠结构,简化了模组背板的包装方式,压缩了模组背板的包装空间,不需要传统的包装材料,节约了包装人力和工时,降低了包装材料回收和储存的管理成本,节省了包装成本。
【专利说明】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电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电视及显示器所使用的模组背板包装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吸塑盒、PE (聚乙烯)袋和纸箱对模组背板进行包装,另一种是用EPE (可发性聚乙烯)盒、PE袋、纸箱对模组背板进行包装。这两种包装方式的缺陷在于:1、包装过程太过繁琐,一般都要经过准备、封纸箱底部、套PE袋、放吸塑盘、装产品、封纸箱顶部、堆放栈板和围膜,并且需要多名工作人员来完成整个包装过程,浪费人力;2、吸塑盒或EPE盒相邻的两个卡槽间隙大,空间利用率不高,同时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和碰撞,而造成产品损坏,造成良品率低下;3、包装材料昂贵,包装种类繁多,包装回收使用困难,管理成本高,使包装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旨在解决传统模组背板包装方式过程繁琐、浪费人力、空间利用率不高、包装成本高、产品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已损坏的问题。
[0004]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包括底座,和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插接在模组背板与其相适配的通孔里,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定位部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插接适配的定位孔。
[0005]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底座为柱状体,所述定位部、定位孔和底座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0006]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为圆柱体或棱柱体,所述底座为圆柱体、棱柱体或圆锥台。
[0007]优选地,所述定位部的顶部为圆锥台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围绕所述定位孔周围均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磁铁的磁铁孔。
[0009]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围绕所述定位部的周边位置覆盖设有弹性材料或设有弹性件。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孔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孔螺接适配。
[0011]本发明所提供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通过将其定位部插接在模组背板与其相适配的通孔里,其底座的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当定位部穿过所述通孔后,底座不能穿过通孔,底座对该模组背板形成支撑,所述定位部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插接适配的定位孔,保证定位部穿过模组背板后还能插接在另一个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定位孔内部,进而形成了模组背板零间隙层叠结构,简化了模组背板的包装方式,压缩了模组背板的包装空间,不需要传统的包装材料,节约了包装人力和工时,降低了包装材料回收和储存的管理成本,节省了包装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A是本发明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3]图1B是图1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左视图;
[0014]图1C是图1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俯视图;
[0015]图1D是图1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仰视图;
[0016]图2是图1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与模组背板连接示意图;
[0017]图3A是本发明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B是图3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左视图;
[0019]图3C是图3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仰视图;
[0020]图4是图3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与模组背板连接示意图。
[0021]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3]如图1A是本发明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B是图1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左视图;如图1C是图1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俯视图;如图1D是图1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仰视图;如图2是本发明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与模组背板连接示意图
[0024]基于图1A、图1D和图2,在实施例一中,本发明提供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包括底座2,和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部1,所述定位部I用于插接在模组背板与其相适配的通孔里,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定位部I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插接适配的定位孔3,当所述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定位部I穿过所述通孔后,底座2不能穿过通孔,底座2对该模组背板形成支撑,所述定位部I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I插接适配的定位孔3,保证定位部I穿过模组背板后还能插接在另一个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定位孔3’内部,然后将另一模组背板插接在第二层定位柱的定位部I’上,进而形成了模组背板零间隙层叠结构,简化了模组背板的包装方式,压缩了模组背板的包装空间,不需要传统的包装材料,节约了包装人力和工时,降低了包装材料回收和储存的管理成本,节省了包装成本。
[0025]进一步地,参见图1B、图1C和图1D,所述定位部I和所述底座2为柱状体,所述定位部1、定位孔3和底座2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当所述定位柱经过层叠后,其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模组背板与所述定位柱之间受力均匀,从而提高了模组背板叠层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定位孔3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定位部I的高度减去模组背板厚度的差,所述定位孔3与定位部I的横截面大小一致,定位部I和定位孔3能够紧密卡接,不易相对移动,从而防止模组背板之间的相对移动,造成模组背板刮花、损坏。
[0026]进一步地,参见图1A和图2,所述定位部I为棱柱体,所述底座2为圆柱体,这样,所述定位孔3’与定位部I通过棱角相互锁死,防止定位部I和定位孔3’之间的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定位孔3’和定位部I之间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同时,所述底座为圆柱体,在层叠结构中,下层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底座2与上层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底座完全重合,从而提高了底座在放置面上稳固性,进而提高了层叠结构的稳固性。
[002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I的顶部为圆锥台结构,这样,在将模组背板放在所述定位柱之上时,所述定位部I顶部的圆锥台引导模组背板相应位置的通孔套入定位部1,装配人员不必花费多余时间去调整模组背板的位置来与所述定位部I完全对准,同样地,所述定位部I顶部的圆锥台也能引导另一个模板背板包装定位柱套入所述定位部I。
[0028]进一步地,参见图1D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围绕所述定位孔3周围均匀设有6个用于放置磁铁的磁铁孔4,所述磁铁孔4内装有磁铁,这样,当需要包装模组背板时,可以直接将所述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先插接与模组背板的通孔上,此时,由于磁铁的吸附作用,所述定位柱与模组背板粘接成一体,免去了调整模组背板位置与定位部对准校正的过程,节省了包装流程的步骤,提高了包装效率,同时,由于上述准校正的过程至少需要两人来完成,进而也节约人力。
[0029]进一步地,参见图1A,在所述定位部I周围的所述底座2顶部表面覆盖设有弹性材料,这样,所述底座2顶部能对模组背板起到很好地缓冲作用,避免在运输或放置过程中,模组背板与所述定位柱之间作用力过大,导致模组背板损坏。
[0030]在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实施例一中,所述定位部I还可为圆柱体,所述底座2还可以为棱柱体或圆锥台,所述底座2的表面还可以覆盖设有弹性件,以上改进所实现的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在累述。
[0031]如图3A是本发明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3B是图3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左视图;如图3C是图3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仰视图;如图4是图3A中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与模组背板连接示意图。
[0032]基于图3A、图3C和图4,在实施例二中,本发明提供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包括底座22,和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部21,所述定位部21用于插接在模组背板与其相适配的通孔里,所述底座22的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定位部21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2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插接适配的定位孔23,当所述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定位部21穿过所述通孔后,底座22不能穿过通孔,底座22对该模组背板形成支撑,所述定位部21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2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21插接适配的定位孔23,保证定位部21穿过模组背板后还能插接在另一个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定位孔23’内部,然后将另一模组背板插接在第二层定位柱的定位部21’上,进而形成了模组背板零间隙层叠结构,简化了模组背板的包装方式,压缩了模组背板的包装空间,不需要包材材料,节约了包装人力和工时,降低了包装材料回收和储存的管理成本,节省了包装成本。
[0033]进一步地,参见图3B、图3C,所述定位部21和所述底座22为柱状体,所述定位部21、定位孔23和底座22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当所述定位柱经过层叠后,其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模组背板与所述定位柱之间受力均匀,从而提高了模组背板叠层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定位孔23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定位部21的高度减去模组背板厚度的差,所述定位孔23与定位部21的横截面大小一致,定位部21和定位孔23能够紧密卡接,不易相对移动,从而防止模组背板之间的相对移动,造成模组背板刮花、损坏。[0034]进一步地,参见图3A和图4,所述定位部21和所述底座22都为圆柱体,所述定位孔23与定位部21套接适配,在层叠结构中,下层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底座22与上层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底座完全重合,从而提高了底座在放置面上稳固性,进而提高了层叠结构的稳固性。
[0035]进一步地,参见图3A,所述定位部21的顶部为圆锥台结构,这样,在将模组背板放在所述定位柱之上时,所述定位部21顶部的圆锥台引导模组背板相应位置的通孔套入定位部21,装配人员不必花费多余时间去调整模组背板的位置来与所述定位部21完全对准,同样地,所述定位部21顶部的圆锥台也能引导另一个模板背板包装定位柱套入所述定位部21。
[0036]进一步地,参见图3A和图3C,所述定位部21侧面设有外螺纹26,所述定位孔23内侧壁设有内螺纹27,所述定位部21与所述定位孔23螺接适配,这样,所述定位柱与模组背板通过所述定位部21表面的外螺纹26和所述定位孔23内表面额内螺纹27螺接在一起,免去了调整模组背板位置与定位部对准校正的过程,节省了包装流程的步骤,提高了包装效率,同时,由于上述准校正的过程至少需要两人来完成,进而也节约人力。
[0037]进一步地,参见图3A,在所述定位部21周围的所述底座22顶部表面覆盖设有弹性材料,这样,所述底座22顶部能对模组背板起到很好地缓冲作用,避免在运输或放置过程中,模组背板与所述定位柱之间作用力过大,导致模组背板损坏。
[0038]在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的实施例二中,所述底座22还可以为棱柱体和圆锥台,所述底座22的表面还可以覆盖设有弹性件,以上改进所实现的效果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在累述。
[003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插接在模组背板与其相适配的通孔里,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定位部的凸起高度大于该模组背板的厚度,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部插接适配的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底座为柱状体,所述定位部、定位孔和底座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圆柱体或棱柱体,所述底座为圆柱体、棱柱体或圆锥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顶部为圆锥台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围绕所述定位孔周围均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磁铁的磁铁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围绕所述定位部的周边位置覆盖设有弹性材料或设有弹性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背板包装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孔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孔螺接适配。
【文档编号】B65D67/00GK103738595SQ20131071499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郝建广, 贺松炎, 全洪杰, 刘宏飞, 刘永亮, 游辉勇 申请人:东莞豪顺家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