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892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瓶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瓶盖以及包括该瓶盖的瓶子。瓶盖包括装配到瓶子的颈部上的盖体,盖体设有形成主流道的通孔。该瓶盖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盖体上的瓶嘴,瓶嘴设有形成第一流道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形成第二流道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瓶嘴相对于盖体移动以选择性地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主流道相贯通,从瓶子内部倾倒出的液体就会沿着主流道和第一流道形成的通道流出或者沿着主流道和第二流道形成的通道流出。瓶盖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用于使从瓶子内部倾倒液体时将空气吸入瓶子内和/或者使滴落在盖体上的液体回流至瓶子内。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的瓶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瓶盖,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从瓶子中倾倒液体的改进的瓶盖。
【背景技术】
[0002]在倾倒液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从瓶子内倾倒出的液体容易粘在瓶壁上而弄脏了瓶子外壁。对于粘度比水高并具有良好倾倒性的液体,例如,食用油,这是一个特殊问题。而所谓的“咕咚”效应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当倾倒液体时,当空气吸入瓶子内部以平衡瓶子内部压力时,它会造成从瓶内向外不可控制地倾倒液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消除现有瓶盖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瓶盖以及具有所述瓶盖的瓶子。所述瓶盖包括与瓶子的颈部配合的盖体,所述盖体设有形成主流道的通孔。所述瓶盖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盖体上的瓶嘴,所述瓶嘴设有形成第一流道的第一通孔以及形成第二流道的第二通孔。所述瓶嘴相对于所述盖体移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主流道相贯通,从瓶子内部倾倒出的液体就会沿着所述主流道和所述第一流道形成的通道流出或者沿着所述主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形成的通道流出。所述瓶盖设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用于使从所述瓶子内部倾倒液体时将空气吸入所述瓶子内和/或者使滴落在所述盖体上的液体回流至所述瓶子内。
[0005]本实用新型的概要无需披露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特征,本实用新型可以具备所公开特征的一个子组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征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瓶盖上的盖子处于闭合状态下瓶盖的剖视图。
[0008]图2是图1所示盖子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瓶盖的剖视图。
[0009]图3是图2所不瓶盖的俯视图。
[0010]图4是图1至图3所示瓶盖的盖体的侧视图。
[0011]图5是图4所示盖体的剖视图。
[0012]图6是图4所示盖体的俯视图。
[0013]图7是图4所示盖体的仰视图。
[0014]图8是图1至图3所示瓶盖的瓶嘴的侧视图。
[0015]图9是图8所示瓶嘴的剖视图。[0016]图10是图8所不瓶嘴的俯视图。
[0017]图11是图8所示瓶嘴的仰视图。
[0018]图12是图8所不瓶嘴的侧视图。
[0019]图13是图8所不瓶嘴的另一侧视图。
[0020]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瓶盖的剖视图,瓶盖的盖子处于打开状态。
[0021]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瓶盖的瓶子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进一步说明仅仅是作为例子,且不限于实施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特征组合。
[0023]请参照附图,图1至图13显示了改进的瓶盖10。该瓶盖10包括装到瓶子13 (图15)的颈部上的盖体12。该盖体12设有与瓶子13的颈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14,以使盖体12螺纹连接于瓶子13的颈部。盖体12与瓶子13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任意常见的瓶盖与瓶子的连接方式。盖体12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为从瓶子内部倾倒液体的主流道(如图5中箭头X所示)。盖体12包括一个用于收容该瓶嘴20的圆筒状支撑构件18,该支撑构件18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位于主流道X的末端。
[0024]盖子17与盖体12铰接,当盖子17处于如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时,该盖子17盖住该瓶嘴20。
[0025]瓶嘴20可移动地安装于盖体12的支撑构件18上。瓶嘴20设有形成第一流道(如图9中箭头Y所示)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4以及形成第二流道(如图9中箭头Z所示)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瓶嘴20设有两个以上通孔。该瓶嘴20相对于盖体12的支撑构件18移动,以选择性地使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6与主流道X相贯通,这样,从瓶子内部倾倒出的液体就会沿着主流道X和第一流道Y形成的通道流出或者沿着主流道X和第二流道Z形成的通道流出。
[0026]较佳地,瓶嘴20转动连接于支撑构件18。通过相对于盖体12旋转瓶嘴20以移动瓶嘴20,当瓶嘴20相对于盖体12转动时,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6中的一个与主流道X相通,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6中的另一个被支撑构件18的挡墙19封闭。优选地,瓶嘴20相对于盖体12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第一流道Y与主流道X相通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第二流道Z与主流道X相通的位置。当瓶嘴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流道Z关闭;当瓶嘴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流道Y关闭。
[0027]瓶嘴20相对于盖体12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第一流道Y和第二流道Z均被支撑构件18的挡墙19封闭。优选地,所述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0028]盖体12还设有回流孔28,所述回流孔28用于使从瓶子内部倾倒液体时将空气吸入瓶子内和/或者使滴落在盖体12上的液体回流至瓶子内。盖体12还设有环绕于支撑构件18和瓶嘴20的环40以形成收集盆,所述收集盆用于盛放滴落在盖体12上的液体,从而避免从瓶嘴20流出的液体弄脏瓶子外表面。
[0029]瓶嘴20的本体部35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杯状喷嘴部30和第二杯状喷嘴部32,所述第一杯状喷嘴部30和第二杯状喷嘴部32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杯状喷嘴部30和第二杯状喷嘴部32不是沿相对方向延伸,但是,二者之间的夹角应小于18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杯状喷嘴部30和第二杯状喷嘴部32均设有一水平延伸凸缘34,36,但,至少二者中有一个设有水平延伸凸缘34,36。所述水平延伸凸缘34,36的深度应薄,以减小从瓶盖10内倾倒液体时沿水平延伸凸缘34,36滴出或者回流的液体。正如图9所示,由于位于第一杯状喷嘴部30的第一通孔24大于位于第二杯状喷嘴部32的第二通孔26,瓶嘴20的第一流道Y包括一个流速比第二流道Y更快速的流道。
[0030]优选地,受支撑构件18支撑的盖体20包括水平支撑壁38,所述回流孔28位于水平支撑壁38上。优选地,所述回流孔28位于与瓶盖10中的液体倾倒方向相对的位置,例如,当倾倒液体时,回流孔28相对于液体倾倒方向向上倾斜,因此,液体被倒出的同时,空气沿所述回流孔28进入瓶子内部。当瓶子返回至非倾倒状态时,任何滴落在盖体12上以及收纳于收集盆内的液体都会沿着回流孔28回流至瓶子内。在水平支撑壁38的上表面设有通道39,所述回流孔28位于所述通道39内,所述通道39沿着支撑构件18周向环绕延伸。
[0031]本体部35的上表面还设有凸肋42,所述凸肋42与本体部35 —体成型而制成。手动握持所述凸肋42以相对于盖体12旋转所述瓶嘴20的位置。
[0032]盖体12的支撑构件18与本体部35相互配合以使瓶嘴20咬合于盖体12。这种配合方式包括:支撑构件18和本体部35其中之一设置一环状凸出部,支撑构件18和本体部35的另一个设置一环状凹陷部,使用时,利用凸出部与凹陷部的配合实现咬合结构。
[0033]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瓶盖10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瓶盖10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盖体112设有环绕于瓶嘴120的密封圈144,例如,当盖子117盖紧于盖体112时,瓶嘴120内形成一密闭腔。所述密封圈144可以是O型圈,例如,弹性O型圈。
[0034]请参照图15,瓶子13包括瓶盖10、100。图中所示瓶子13只是瓶子的示意结构,并不限于瓶子的具体类型。
[0035]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 一种包含在瓶子内的产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瓶子;往所述瓶子内注入液体产品;以及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封闭所述充满液体的瓶子。
[003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瓶盖10、100适合于倾倒任何液体,但是,更适合倾倒粘度较大的液体,例如,食用油、家用清洁液以及香波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配到瓶子的颈部上的盖体,所述盖体设有形成主流道的通孔; 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盖体上的瓶嘴,所述瓶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瓶嘴相对于所述盖体移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主流道相贯通;以及 回流孔,所述回流孔位于所述盖体上并与所述瓶盖中的液体倾倒方向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的第一流道包括一个流速比所述第二流道更快速的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的本体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杯状喷嘴部和第二杯状喷嘴部,所述第一杯状喷嘴部和第二杯状喷嘴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至少所述第一杯状喷嘴部和第二杯状喷嘴部中的一个设有一水平延伸凸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用于使从所述瓶子内部倾倒所述液体时将空气吸入所述瓶子内和/或者使滴落在所述盖体上的所述液体回流至所述瓶子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环绕于所述瓶嘴的环以形成收集盆,所述收集盆用于盛放滴落在所述盖体上的液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相对于所述盖体移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一个与所述主流道相贯通或者另一个被所述盖体的挡墙封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相对于所述盖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第一流道与所述主流道相通且第二流道处于关闭状态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主流道相通且所述第一流道处于关闭状态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相对于所述盖体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处于关闭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盖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的本体部的上表面还设有凸肋,手动握持所述凸肋以相对于所述盖体旋转所述瓶嘴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环绕于所述瓶嘴的密封圈,以致于当盖子盖紧于所述盖体时,所述密封圈围绕所述瓶嘴形成一密闭腔。
12.一种瓶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
【文档编号】B65D47/40GK203581588SQ20132029875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8日
【发明者】陈锦鸿 申请人:南顺商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