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式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200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对开式酒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开式酒盒,包括有矩形底座,所述矩形底座上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与底座连为一体结构的弧形壳体,所述的两弧形壳体对合形成一罩壳,罩壳内部设有用于放置酒瓶的空腔,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罩壳内部两端的弧形壳体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其中一个弧形壳体的顶面上安装有扣眼,另一个弧形壳体的顶面上连接有扣带,扣带上安装有与扣眼扣合的卡扣,所述的两弧形壳体通过扣眼与卡扣的配合锁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罩壳可以完全打开,拿取放置酒瓶方便,且设有能卡紧酒瓶的环形槽,外形美观,实用性好。
【专利说明】对开式酒盒【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酒包装,主要是一种对开式酒盒。
【背景技术】
[0002]酒瓶包装好后,需要将酒瓶放置在酒盒内进行包装,现有使用的酒盒都是采用顶面开口,拿取时通过顶面将酒瓶拿出,拿取不方便;或者有前侧面是滑板结构的酒盒,拿取酒瓶时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开式酒盒,其结构设计巧妙,罩壳可以完全打开,拿取放置酒瓶方便,且设有能卡紧酒瓶的环形槽,外形美观,实用性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对开式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矩形底座,所述矩形底座上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与底座连为一体结构的弧形壳体,所述的两弧形壳体对合形成一罩壳,罩壳内部设有用于放置酒瓶的空腔,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罩壳内部两端的弧形壳体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其中一个弧形壳体的顶面上安装有扣眼,另一个弧形壳体的顶面上连接有扣带,扣带上安装有与扣眼扣合的卡扣,所述的两弧形壳体通过扣眼与卡扣的配合锁紧。
[0006]所述底座上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两端的弧形壳体的底面上对应定位孔固定有定位柱,所述的两弧形壳体对合且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与底座卡紧。
[0007]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两端的弧形壳体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因而弧形壳体始终处于对合状态,只有需要打开时,人工手动用力才会打开,放松后由于弹簧的弹力,两弧形壳体又会恢复原状对合。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罩壳可以完全打开,拿取放置酒瓶方便,且设有能卡紧酒瓶的环形槽,外形美观,实用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图1,一种对开式酒盒,包括有矩形底座1,所述矩形底座I上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与底座连为一体结构的弧形壳体2和3,所述的两弧形壳体2和3对合形成一罩壳,罩壳内部设有用于放置酒瓶的空腔4,所述的底座I上开设有环形槽5 ;所述罩壳内部两端的弧形壳体2和3与底座I之间连接有弹簧11,所述其中一个弧形壳体2的顶面上安装有扣眼6,另一个弧形壳体3的顶面上连接有扣带7,扣带7上安装有与扣眼6扣合的卡扣8,所述的两弧形壳体2和3通过扣眼6与卡扣8的配合锁紧。
[0012]所述底座I上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9,所述两端的弧形壳体2和3的底面上对应定位孔固定有定位柱10,所述的两弧形壳体2和3对合且通过定位柱10与定位孔9的配合与底座卡紧。
[0013]操作中,将酒瓶放置在底座I的环形槽5内定位,两弧形壳体2和3对合将酒瓶罩在罩壳内部,再将扣眼6与卡扣8扣紧。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开式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矩形底座,所述矩形底座上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与底座连为一体结构的弧形壳体,所述的两弧形壳体对合形成一罩壳,罩壳内部设有用于放置酒瓶的空腔,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罩壳内部两端的弧形壳体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其中一个弧形壳体的顶面上安装有扣眼,另一个弧形壳体的顶面上连接有扣带,扣带上安装有与扣眼扣合的卡扣,所述的两弧形壳体通过扣眼与卡扣的配合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开式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两端的弧形壳体的底面上对应定位孔固定有定位柱,所述的两弧形壳体对合且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与底座卡紧。
【文档编号】B65D8/00GK203419345SQ20132046124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程彦明 申请人:怀宁大别山茶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