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326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包括盒身;盒身由一张长方形纸张;长方形纸张内包括盒底,盒底的左、下、右和前四侧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置固定片,通过对固定片进行相应的折叠即可以构成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具有运输成本低,组装方便等特点。
【专利说明】 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一种通过折叠后构成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0002]包装盒乃社会进步的根本,在未出现包装盒的年代里,一般装物品都只有通过纸或者其他的材料包住,这种形式的包装,既不美观,对包装的目标物品而言,也没有任何的安全性保障。
[0003]而自从出现了包装盒,物品可以放置在独立的一个空间内,通过包装盒的侧壁给出的支撑力支撑包装盒的形状,有效的保护盒内的物品安全;而在包装盒的外表面上,可以对应的写上相应的物品名或者画上相应的精美图画,构成美的享受。
[0004]但是现在的包装盒一般都是立体的结构,运输的时候,这种结构的包装盒占用空间极大,往往使得运输的效率比较低,继而造成运输成本的极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纸质材料折叠后构成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包括盒身;所述盒身由一张长方形纸张折叠构成。
[000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改进:所述长方形纸张内包括盒底,所述盒底的左、下、右和前四侧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左侧壁包括左固定片I和左固定片II ;左固定片I和左固定片II之间设置左侧壁托台;左固定片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左侧壁支撑臂I和左侧壁支撑臂II ;左固定片I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前侧支撑壁I和后侧支撑壁I ;所述左固定片I与盒底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左固定片I和左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I,左侧壁托台和左固定片II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II,左固定片I与左侧壁支撑臂I和左侧壁支撑臂II之间分别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V和左侧壁内折痕V,左固定片II与前侧支撑壁I和后侧支撑壁I之间分别设置左侧壁外折痕I和左侧壁外折痕II ;右侧壁包括右固定片I和右固定片II,右固定片I和右固定片II之间设置右侧壁托台;右固定片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右侧壁支撑臂I和右侧壁支撑臂II ;右固定片I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前侧支撑壁II和后侧支撑壁II ;所述右固定片I与盒底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右固定片I和右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I,右侧壁托台和右固定片II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II,右固定片I与右侧壁支撑臂
I和右侧壁支撑臂II之间分别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V和右侧壁内折痕V,右固定片II与前侧支撑壁II和后侧支撑壁II之间分别设置右侧壁外折痕I和右侧壁外折痕II ;前侧壁包括前固定片I和前固定片II,前固定片I和前固定片II之间设置前侧壁托台;所述前固定片I与盒底之间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前固定片I和前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I,前侧壁托台和前固定片II之间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II ;后侧壁包括后固定片I和后固定片II,后固定片I和后固定片II之间设置后侧壁托台;所述后固定片I与盒底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后固定片I和后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I,后侧壁托台和后固定片II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II;所述左侧壁通过左固定片1、左侧壁支撑臂I和左侧壁支撑臂II之间分别沿着左侧壁内折痕IV和左侧壁内折痕V内折;再通过盒底、左固定片1、左侧壁托台和左固定片II之间分别沿着左侧壁内折痕1、左侧壁内折痕II和左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所述右侧壁通过右固定片1、右侧壁支撑臂I和右侧壁支撑臂II之间分别沿着右侧壁内折痕IV和右侧壁内折痕V内折;再通过盒底、右固定片1、右侧壁托台和右固定片II之间分别沿着右侧壁内折痕1、右侧壁内折痕II和右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所述前侧壁通过前侧支撑壁I和前侧支撑壁II分别沿着左侧壁外折痕I和右侧壁外折痕I外折,再通过盒底、前固定片1、前侧壁托台和前固定片II之间分别沿着前侧壁内折痕1、前侧壁内折痕II和前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所述后侧壁通过后侧支撑壁I和后侧支撑壁II分别沿着左侧壁外折痕II和右侧壁外折痕II外折,再通过盒底、后固定片1、后侧壁托台和后固定片II之间分别沿着后侧壁内折痕1、后侧壁内折痕II和后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
[000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支撑壁I上设置有前侧支撑壁卡口 I,所述前侧支撑壁II上相对应于前侧支撑壁卡口 I设置有前侧支撑壁卡口 II ;后侧支撑壁I上设置有后侧支撑壁卡口 I,所述后侧支撑壁II上相对应于后侧支撑壁卡口 I设置有后侧支撑壁卡口 II。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身上设置有由一张长方形纸张折叠构成的盒盖。
[00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盒盖包括盖顶,盖顶的后侧为后盖壁;在盖顶的前侧为前盖壁;前盖壁的前侧为盖底;所述盖底包括盖底层I和盖底层II ;盖底层I和盖底层II之间设置有盖底隔层I和盖底隔层II ;盖底隔层I和盖底隔层II之间设置有盖底隔层托台;所述盖顶和后盖壁以及前盖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后盖壁内折痕和前盖壁内折痕;前盖壁与盖底层I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 ;盖底层I和盖底隔层I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I,盖底隔层I与盖底隔层托台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外折痕I,盖底隔层托台与盖底隔层II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外折痕II,盖底隔层II与盖底层II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II ;所述盒盖通过盖顶和后盖壁以及前盖壁之间分别沿着后盖壁内折痕和前盖壁内折痕内折;再通过前盖壁与盖底层I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内折,盖底层I和盖底隔层I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I内折,盖底隔层I与盖底隔层托台沿着盖底层外折痕I外折,盖底隔层托台与盖底隔层II沿着盖底层外折痕II外折,盖底隔层II与盖底层II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
[00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底层I和盖底层II上分别设置有盖底层隔断I和盖底层隔断II。
[00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盖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盖壁和右盖壁;所述盖顶和左盖壁以及右盖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左盖壁内折痕和右盖壁内折痕;所述盖顶和左盖壁以及右盖壁之间分别沿着左盖壁内折痕和右盖壁内折痕内折。
[00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底层II的前侧设置有前侧插片;所述盖底隔层I和盖底隔层II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插片I和左侧插片II ;所述盖底隔层I和盖底隔层II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右侧插片I和右侧插片II ;所述前盖壁上挖出后侧插片,所述后侧插片的一端与盖底层I固定连接。
[00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固定片II上还设置有左侧垫片,所述左侧垫片上相对应于左侧插片I和左侧插片II设置有左侧插孔;所述右固定片II上还设置有右侧垫片,所述右侧垫片上相对应于右侧插片I和右侧插片II设置有右侧插孔;所述后固定片II上还设置有后侧垫片,所述后侧垫片上相对应于后侧插片设置有后侧插孔;所述前固定片II上还设置有前侧垫片,所述前侧垫片上相对应于前侧插片设置有前侧插孔。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通过长方形的纸折叠构成,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不使用的时候,往往以一张长方形的纸的形状进行保存,占用空间极其的小,在运输的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减少了使用的成本,而在包装盒组合成立体结构的时候,由于增加了支撑壁,可以增加包装盒的支撑强度,防止包装盒在有重量的时候垮塌。而由于本发明的包装盒结构简单,不需要外部的工具就能牢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结构。而一个盒底和其他的若干个盒低也可以组合成其他的若干种方式,进而形成多功能的组合。通过在运输的时候分拆,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而快速的组合方式,又可以提高包装的效率,而其中,增加了固定片的设置,通过各种固定片,就可以支撑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盒盖的特殊结构,即增加了盒盖和盒身的联系,使得在使用的时候,盒盖和盒身之间不容易分离,在使用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式盒盖和盒身连接在一起的包装盒的效果,而又通过在盒盖上的设置,可以将包装盒分隔成若干个空间,适合放置多种类型的物品,真正做到多功能;所以在有新产品需要上市的时候,只需要将产品运输到位,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就能迅速的进行组装,并进行销售,大大的节省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原先需要在工厂进行统一的组装,再统一的出货,而现在可以在销售的现场,通过包装盒的便携性,进行现场组装现场销售等);而销售应季产品的时候,比如中秋节等,需要销售月饼,而月饼有多种不同的口味,就需要在一个包装盒内进行放置的时候,就需要进行隔离,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十分的适合对各种应季性的产品的包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的立体结构主要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盒身I的立体结构主要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的盒盖2的立体结构主要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的盒身I的简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1的盒盖2的简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图广图5给出了一种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包括盒身I和盒盖2 ;盒身I由一张长方形纸张折叠构成,盒盖2由另外一张长方形纸张折叠构成。
[0025]构成盒身I的长方形纸张内包括盒底10,盒底10的左、下、右和前四侧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左侧壁包括左固定片I 11和左固定片II 12 ;左固定片I 11和左固定片II 12之间设置左侧壁托台;左固定片I 1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左侧壁支撑臂I 19和左侧壁支撑臂II 20;左固定片II 1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前侧支撑壁I 21和后侧支撑壁I 22 ;左固定片I 11与盒底10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左固定片I 11和左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I,左侧壁托台和左固定片II 12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II,左固定片I 11与左侧壁支撑臂I 19和左侧壁支撑臂II 20之间分别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V和左侧壁内折痕V,左固定片II 12与前侧支撑壁I 21和后侧支撑壁I 22之间分别设置左侧壁外折痕I和左侧壁外折痕II ;右侧壁包括右固定片I 13和右固定片II 14,右固定片I 13和右固定片II 14之间设置右侧壁托台;右固定片I 1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右侧壁支撑臂
I23和右侧壁支撑臂II 24 ;右固定片II 1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前侧支撑壁II 25和后侧支撑壁II 26;右固定片I 13与盒底10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右固定片I 13和右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I,右侧壁托台和右固定片II 14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II,右固定片I 13与右侧壁支撑臂I 23和右侧壁支撑臂II 24之间分别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V和右侧壁内折痕V,右固定片II 14与前侧支撑壁II 25和后侧支撑壁II 26之间分别设置右侧壁外折痕I和右侧壁外折痕II ;前侧壁包括前固定片I 17和前固定片II 18,前固定片I 17和前固定片II 18之间设置前侧壁托台;前固定片I 17与盒底10之间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前固定片I 17和前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I,前侧壁托台和前固定片II 18之间设直如侧壁内折痕III ;后侧壁包括后固定片I 15和后固定片II 16,后固定片I 15和后固定片II 16之间设置后侧壁托台;后固定片I 15与盒底10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后固定片I 15和后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I,后侧壁托台和后固定片II 16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II ;左固定片II 12上还设置有左侧垫片27,右固定片II 14上还设置有右侧垫片28,后固定片II 16上还设置有后侧垫片29,前固定片II 18上还设置有前侧垫片30 ;前侧支撑壁I 21上设置有前侧支撑壁卡口 I,前侧支撑壁II 25上相对应于前侧支撑壁卡口 I设置有前侧支撑壁卡口 II ;后侧支撑壁I 22上设置有后侧支撑壁卡口 I,后侧支撑壁
II26上相对应于后侧支撑壁卡口 I设置有后侧支撑壁卡口 II。构成盒盖2的长方形纸张内包括盖顶40,盖顶40的后侧为后盖壁43 ;在盖顶40的前侧为前盖壁44 ;前盖壁44的前侧为盖底;盖底包括盖底层I 45和盖底层II 48 ;盖底层I 45和盖底层II 48之间设置有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 ;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之间设置有盖底隔层托台;盖顶40和后盖壁43以及前盖壁44之间分别设置有后盖壁内折痕和前盖壁内折痕;前盖壁44与盖底层I 45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 ;盖底层I 45和盖底隔层I 46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I,盖底隔层I 46与盖底隔层托台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外折痕I,盖底隔层托台与盖底隔层II 47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外折痕II,盖底隔层II 47与盖底层II 48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II ;盖顶4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盖壁41和右盖壁42 ;盖顶40和左盖壁41以及右盖壁42之间分别设置有左盖壁内折痕和右盖壁内折痕;盖顶40和左盖壁41以及右盖壁42之间分别沿着左盖壁内折痕和右盖壁内折痕内折;盖底层II 48的前侧设置有前侧插片;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插片I和左侧插片II ;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右侧插片I和右侧插片II ;前盖壁44上挖出后侧插片,后侧插片的一端与盖底层I 45固定连接;左侧垫片27上相对应于左侧插片I和左侧插片II设置有左侧插孔;右侧垫片28上相对应于右侧插片I和右侧插片II设置有右侧插孔;后侧垫片29上相对应于后侧插片设置有后侧插孔;前侧垫片30上相对应于前侧插片设置有前侧插孔。
[0026]实际使用的时候,盒身I通过如下的方法折叠构成立体的形状:
[0027]左侧壁通过左固定片I 11、左侧壁支撑臂I 19和左侧壁支撑臂II 20之间分别沿着左侧壁内折痕IV和左侧壁内折痕V内折;再通过盒底10、左固定片I 11、左侧壁托台和左固定片II 12之间分别沿着左侧壁内折痕1、左侧壁内折痕II和左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右侧壁通过右固定片I 13、右侧壁支撑臂I 23和右侧壁支撑臂II 24之间分别沿着右侧壁内折痕IV和右侧壁内折痕V内折;再通过盒底10、右固定片I 13、右侧壁托台和右固定片II 14之间分别沿着右侧壁内折痕1、右侧壁内折痕II和右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前侧壁通过前侧支撑壁I 21和前侧支撑壁II 25分别沿着左侧壁外折痕I和右侧壁外折痕I外折,再通过盒底10、前固定片I 17、前侧壁托台和前固定片II 18之间分别沿着前侧壁内折痕1、前侧壁内折痕II和前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后侧壁通过后侧支撑壁
I22和后侧支撑壁II 26分别沿着左侦彳壁外折痕II和右侧壁外折痕II外折,再通过盒底10、后固定片I 15、后侧壁托台和后固定片II 16之间分别沿着后侧壁内折痕1、后侧壁内折痕II和后侧壁内折痕III内折;以上所述的前侧支撑壁卡口 I与前侧支撑壁卡口 II相互卡住,后侧支撑壁卡口 I和后侧支撑壁卡口 II相互卡住,通过这种将前侧支撑壁卡口 1、前侧支撑壁卡口 I1、后侧支撑壁卡口 I和后侧支撑壁卡口 II将左侧壁和右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支撑盒身I的立体形状。
[0028]盒盖2通过如下的方法折叠构成立体的形状:
[0029]通过盖顶40和后盖壁43以及如盖壁44之间分别沿着后盖壁内折痕和如盖壁内折痕内折;再通过前盖壁44与盖底层I 45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内折,盖底层I 45和盖底隔层I 46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I内折,盖底隔层I 46与盖底隔层托台沿着盖底层外折痕I外折,盖底隔层托台与盖底隔层II 47沿着盖底层外折痕II外折,盖底隔层II 47与盖底层
II48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II内折。
[0030]通过将盖底层I 45和盖底层II 48组成的盖底的下表面紧贴住盒底10的上表面;通过将前盖壁44紧贴住后固定片II 16 ;
[0031]左侧插片I和左侧插片II插入左侧插孔,右侧插片I和右侧插片II插入右侧插孔,后侧插片插入后侧插孔,前侧插片插入前侧插孔;通过插片(即左侧插片1、左侧插片
I1、右侧插片1、右侧插片I1、后侧插片和前侧插片)与插孔(即左侧插孔、右侧插孔、后侧插孔和前侧插孔)之间的连接来固定盒身I与盒盖2。
[0032]盖底层I 45和盖底层II 48上分别设置有盖底层隔断I 49和盖底层隔断II 50。在盒身I与盒盖2组合使用的时候,通过盖底层隔断I 49和盖底层隔断II 50隔开盒内空间,可以更加有序的放置物品。
[0033]组合方式一(一个大尺寸的盒身I与若干个小尺寸的盒身I的组合):[0034]由于盒身I的组成结构为正方形,所以在一个大尺寸的盒身I内可以放置若干个小的盒身I ;如一个大号盒身I内放置入相应的四个小号盒身I的结构;此时的小号盒身I的边长为大号盒身I的边长的一半;若小号盒身I的边长为大号盒身I的边长的四分之一;则一个大号盒身I内可以同时放置十六个小号盒身I。
[0035]组合方式二 (一个大尺寸的盒身I与若干个小尺寸的盒身I的组合):
[0036]在组合方式一的基础上,相对应于大尺寸的盒身I设置一个大尺寸的盒盖2,通过一个大尺寸的盒盖2和大尺寸的盒身I组合成包装盒的主体,再通过相应的若干个小尺寸的盒身I隔出大尺寸的盒身I内的空间,放置相应的物品。
[0037]组合方式三(一个大尺寸的盒身I与若干个小尺寸的盒身I的组合):
[0038]在组合方式一的基础上,相对应于每个小尺寸的盒身I均设置相应的小尺寸的盒盖2,此时,大尺寸的盒身I成为主要的盒身结构,而每个小尺寸的盒身I在大尺寸的盒身I内隔出若干的空间,而在实际的使用的时候,每个小尺寸的盒身I均自带有小尺寸的盒盖2,形成相应的独立空间,这种组合方式形成在打开包装盒的时候,仅仅需要打开相应的独立的小尺寸的盒盖2,而不是一次性打开全部的盒盖。
[0039]组合方式四(一个大尺寸的盒身I与若干个小尺寸的盒身I的组合):
[0040]组合方式一的基础上,为每个小尺寸的盒身I配置相应的小尺寸的盒盖2,为大尺寸的盒身I配备大尺寸的盒盖2,通过大尺寸的盒身I与大尺寸的盒盖2形成总的包装盒的空间,再通过里面的若干个小尺寸的盒身I和小尺寸的盒盖2形成隔断的各种小空间,放置不一样的物品。
[0041]如图6和图7所示,为另外一种包装盒的结构,如图6为盒身的结构示意图,相对应于图3所示的结构图,图6同在左侧壁支撑臂I 19、左侧壁支撑臂II 20、前侧支撑壁
I21、后侧支撑壁I 22、右侧壁支撑臂I 23、右侧壁支撑臂II 24、前侧支撑壁II 25和后侧支撑壁II 26方面进行相应的简化;如图7为盒盖的结构示意图,相对于图5所示的结构图,图7所示的盒盖在保持盖顶40的尺寸,再对其他部分进行相应的尺寸调整,即形成了一种另外风格的盒盖。
[0042]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包括盒身(I);其特征是:所述盒身(I)由一张长方形纸张折叠构成; 所述长方形纸张内包括盒底(10),所述盒底(10)的左、下、右和前四侧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 左侧壁包括左固定片I (11)和左固定片II (12);左固定片I (11)和左固定片II (12)之间设置左侧壁托台;左固定片I (1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左侧壁支撑臂I (19)和左侧壁支撑臂II (20);左固定片II (1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前侧支撑壁I (21)和后侧支撑壁I(22);所述左固定片I (11)与盒底(10)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左固定片I (11)和左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I,左侧壁托台和左固定片II (12)之间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II,左固定片I (11)与左侧壁支撑臂I (19)和左侧壁支撑臂II (20)之间分别设置左侧壁内折痕IV和左侧壁内折痕V,左固定片II (12)与前侧支撑壁I (21)和后侧支撑壁I (22)之间分别设置左侧壁外折痕I和左侧壁外折痕II ; 右侧壁包括右固定片I (13)和右固定片II (14),右固定片I (13)和右固定片II (14)之间设置右侧壁托台;右固定片I (1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右侧壁支撑臂I (23)和右侧壁支撑臂II (24);右固定片II (1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前侧支撑壁II (25)和后侧支撑壁II(26);所述右固定片I (13)与盒底(10)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右固定片I (13)和右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I,右侧壁托台和右固定片II (14)之间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II,右固定片I (13)与右侧壁支撑臂I (23)和右侧壁支撑臂II (24)之间分别设置右侧壁内折痕IV和右侧壁内折痕V,右固定片II (14)与前侧支撑壁II (25)和后侧支撑壁II (26)之间分别设置右侧壁外折痕I和右侧壁外折痕II ; 前侧壁包括前固定片I (17)和前固定片II (18),前固定片I (17)和前固定片II (18)之间设置前侧壁托台;所述前固定片I (17)与盒底(10)之间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前固定片I (17)和前侧壁托台之间 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I,前侧壁托台和前固定片11(18)之间设置前侧壁内折痕III ; 后侧壁包括后固定片I (15)和后固定片II (16),后固定片I (15)和后固定片II (16)之间设置后侧壁托台;所述后固定片I (15)与盒底(10)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后固定片I (15)和后侧壁托台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I,后侧壁托台和后固定片II (16)之间设置后侧壁内折痕III ; 所述左侧壁通过左固定片I (11)、左侧壁支撑臂I (19)和左侧壁支撑臂II (20)之间分别沿着左侧壁内折痕IV和左侧壁内折痕V内折;再通过盒底(10)、左固定片I (11)、左侧壁托台和左固定片II (12)之间分别沿着左侧壁内折痕1、左侧壁内折痕II和左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 所述右侧壁通过右固定片I (13)、右侧壁支撑臂I (23)和右侧壁支撑臂II (24)之间分别沿着右侧壁内折痕IV和右侧壁内折痕V内折;再通过盒底(10)、右固定片I (13)、右侧壁托台和右固定片II (14)之间分别沿着右侧壁内折痕1、右侧壁内折痕II和右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 所述前侧壁通过前侧支撑壁I (21)和前侧支撑壁II (25)分别沿着左侧壁外折痕I和右侧壁外折痕I外折,再通过盒底(10)、前固定片I (17)、前侧壁托台和前固定片II (18)之间分别沿着前侧壁内折痕1、前侧壁内折痕II和前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所述后侧壁通过后侧支撑壁I (22)和后侧支撑壁II (26)分别沿着左侧壁外折痕II和右侧壁外折痕II外折,再通过盒底(10)、后固定片I (15)、后侧壁托台和后固定片II (16)之间分别沿着后侧壁内折痕1、后侧壁内折痕II和后侧壁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前侧支撑壁I (21)上设置有前侧支撑壁卡口 I,所述前侧支撑壁II (25)上相对应于前侧支撑壁卡口 I设置有前侧支撑壁卡口 II ; 后侧支撑壁I (22)上设置有后侧支撑壁卡口 I,所述后侧支撑壁II (26)上相对应于后侧支撑壁卡口 I设置有后侧支撑壁卡口 I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盒身(I)上设置有由一张长方形纸张折叠构成的盒盖(2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其特征是:盒盖(2)包括盖顶(40),盖顶(40)的后侧为后盖壁(43);在盖顶(40)的前侧为前盖壁(44);前盖壁(44)的前侧为盖底; 所述盖底包括盖底层I (45)和盖底层II (48);盖底层I (45)和盖底层II (48)之间设置有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之间设置有盖底隔层托台; 所述盖顶(40)和后盖壁(43)以及前盖壁(44)之间分别设置有后盖壁内折痕和前盖壁内折痕;前盖壁(44)与盖底层I (45)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 ;盖底层I (45)和盖底隔层I (46)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I,盖底隔层I (46)与盖底隔层托台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外折痕I,盖底隔层托台与盖底隔层II (47)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外折痕II,盖底隔层II(47)与盖底层II ( 48)之间设置有盖底层内折痕III ; 所述盒盖(2)通过盖顶(40)和后盖壁(43)以及前盖壁(44)之间分别沿着后盖壁内折痕和前盖壁内折痕内折;再通过前盖壁(44)与盖底层I (45)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内折,盖底层I (45)和盖底隔层I (46)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I内折,盖底隔层I (46)与盖底隔层托台沿着盖底层外折痕I外折,盖底隔层托台与盖底隔层II (47)沿着盖底层外折痕II外折,盖底隔层II (47)与盖底层II (48)沿着盖底层内折痕III内折后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盖底层I (45)和盖底层II (48)上分别设置有盖底层隔断I (49)和盖底层隔断II(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其特征是:盖顶(40 )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盖壁(41)和右盖壁(42 );所述盖顶(40 )和左盖壁(41)以及右盖壁(42)之间分别设置有左盖壁内折痕和右盖壁内折痕;所述盖顶(40)和左盖壁(41)以及右盖壁(42)之间分别沿着左盖壁内折痕和右盖壁内折痕内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盖底层II (48)的前侧设置有前侧插片; 所述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插片I和左侧插片II ; 所述盖底隔层I (46)和盖底隔层II (47)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右侧插片I和右侧插片
II ;所述前盖壁(44)上挖出后侧插片,所述后侧插片的一端与盖底层I (4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满足新产品上市和季节性产品销售的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左固定片II (12)上还设置有左侧垫片(27),所述左侧垫片(27)上相对应于左侧插片I和左侧插片II设置有左侧插孔; 所述右固定片II (14)上还设置有右侧垫片(28),所述右侧垫片(28)上相对应于右侧插片I和右侧插片II设直有右 侧插孔; 所述后固定片II (16)上还设置有后侧垫片(29),所述后侧垫片(29)上相对应于后侧插片设置有后侧插孔; 所述前固定片II (18)上还设置有前侧垫片(30),所述前侧垫片(30)上相对应于前侧插片设置有前侧插孔。
【文档编号】B65D5/64GK203652230SQ20132049494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付成 申请人:杭州朴上寸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