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142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拉裤转换角度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它包括变横机构本体,所述变横机构本体由从左到右相互连接的变横前转移毂、变横毂总成、变横后转移毂组成;所述的变横毂总成包括变横毂本体及均匀设置在变横毂本体外圆周上的若干变横头本体;所述变横毂本体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支撑架、同步带、同步轮、支撑轴承座、连接盘、配风管、变横盘支撑杆座、变横盘支撑杆、变横盘、轴承座、齿轮、摆臂轴、曲线滚轮摆杆、曲线滚轮、圆螺母、主轴;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吸附转移稳定、转移时角度恒定且吸附数量可方便调整的凸轮变横机构,且采用凸轮双轨迹变横,保证了包装袋的完整性、对称性、使用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拉裤转换角度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是拉拉裤生产线上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的作用是把拉拉裤凸轮变横后,使产品对称改变方向,以适应后续工位的要求,拉拉裤成品生产后要经过包装,包装时有的是按生产线上的拉拉裤方向进行,而有的包装则是要把生产线上拉拉裤的方向相邻产品对称旋转90度,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目前拉拉裤生产厂家在转换拉拉裤的角度动作一般用到三种设备:
[0003]一种是母轮套在主轴上且母轮沿径向设有2个或多个均布套孔,2个或多个内螺旋导槽衬套分别位于母轮的径向套孔内,2个或多个导杆分别位于内螺旋导槽衬套,其上装有销钉且沿内螺旋导槽衬套内的内螺旋导槽座旋转运动,导杆的上端与负压盒的背面连接,位于负压盒下方的导杆通过轴套固定横向导杆且横向导杆的导头位于导轨导槽内。其美中不足的是:一是该变横机构无法使拉拉裤在进行中变横;二是拉拉裤产品在通过本机构90度转向之前是T字型结构,横处为腰围由若干橡筋和无纺布通过热熔胶贴合,该位置产品很薄,如果直接进入包装袋,会造成包装袋一边厚,一边薄,不利于包装及使用;
[0004]一种是拉拉裤行进间成品90度变横转向机构,它包括前后输送组件,同步带套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且由主动轮带动转动,转盘中的转子通过滑块等间距分布在环绕同步带上,转盘通过两端设有轴承且在导轨里走轨道,导轨错位分布在同步轮两侧,前后输送组件位于同步带下方,风盒位于同步带下方且位于前后输送组件间,风盒与通过风管风机连通。其不足之处,一是变横 不稳定,不准确、不可靠,不方便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二是婴儿拉拉裤产品在通过本机构90度转向之前是T字型结构,横处为腰围由若干橡筋和无纺布通过热熔胶贴合,该位置产品很薄,如果直接进入包装袋,会造成包装袋一边厚,一边薄,不利于包装及使用;
[0005]一种是由主传动带动一组大伞齿轮,与儿组小伞齿轮啮合,大伞齿轮与小伞齿轮成90度安装,通过大伞齿轮与小齿轮传动比满足一次性卫生用品成90变横,由于齿轮传动具有连续性,使产品变横时角度无法恒定,导致转位中产品衔接出现产品不正的现象,无法保证后续包装的完成整性、废品率的提高;
[0006]一种是用到两个大型的成直角啮合的齿轮,每个齿轮的圆周采用负压形式贴有若干个一次性卫生用品,通过两齿轮相啮合处把一齿轮上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转移到另一齿轮上,实现一次性卫生用品90度的旋转;这种结构每个齿轮的大小决定了其输送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多少,如果太小则输送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小,要想达到一定量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数量就得保证齿轮的较大的尺寸,但由于其体积太大,占用空间,给其他设备的生产操作带来不便;
[0007]另一种设备的两个椭圆形的转轮垂直相接触,椭圆体表面负压贴有一次性卫生用品,当两转轮接触时一次性卫生用品从一个椭圆体,从而实现一次性卫生用品90度的旋转;然,加工椭圆体形的转轮成本较高,且两转轮一直在接触摩擦,损耗极大。
[0008]故有必要对现有的拉拉裤转换角度设备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吸附转移稳定、转移时角度恒定且吸附数量可方便调整的凸轮变横机构,且采用凸轮双轨迹变横,保证了包装袋的完整性、对称性、使用方便等优点。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它包括变横机构本体,所述变横机构本体由从左到右相互连接的变横前转移毂、变横毂总成、变横后转移毂组成;所述的变横毂总成包括变横毂本体及均匀设置在变横毂本体外圆周上的若干变横头本体;所述变横毂本体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支撑架、同步带、同步轮、支撑轴承座、连接盘、配风管、变横盘支撑杆座、变横盘支撑杆、变横盘、轴承座、齿轮、摆臂轴、曲线滚轮摆杆、曲线滚轮、圆螺母、主轴、轴承支撑套、支撑胀紧套、外挡圈、配气盘和主面板,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支撑架固定在主面板,伺服电机其轴头套设有同步带,该同步带另一端套设在同步轮上,通过同步轮及同步带带动主轴,外挡圈与主轴通过圆螺母锁紧,连接盘支撑变横盘,配风管连接在配气盘上,由配气盘支撑杆安装在配气盘支撑杆座上,同时固定在主面板,同时连接变横盘旋转;所述变横头本体包括变横头座、变横头、变横头连接座、变横头轴和轴承座,变横头固定与变横头座,连接变横头连接座、变横头轴、轴承座,同时固定在变横盘上,变横头轴上安装齿轮,啮合对齿连接轴承座支撑的摆臂轴,固定曲线滚轮摆杆,锁紧曲线滚轮,支撑轴承座固定在主面板上,并加强支撑轴承支撑套与支撑胀紧套,共同支撑双轨迹凸轮盘来驱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双轨迹凸轮盘由远休止角、推程角、近休止角的轨迹槽组成。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吸附转移稳定、转移时角度恒定且吸附数量可方便调整的凸轮变横机构,且采用凸轮双轨迹变横,保证了包装袋的完整性、对称性、使用方便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广品生广流程不意图;
[0016]图2中a是本实用新型中产品拉拉裤完成第一个变横正90度走向示意图;
[0017]图2中b是本实用新型中产品拉拉裤完成第一个变横正反向90度走向示意图;
[0018]图2中c是本实用新型中广品拉拉裤正反对称形式完成后广品不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轨迹凸轮槽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轨迹凸轮槽轮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变横后转移毂;2、变横毂总成;3、变横前转移毂;4、拉拉裤;
[0025]5、变横头座;6、变横头;7、变横头连接座;8、变横头轴;9、轴承座;
[0026]10、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支撑架;12、同步带;13、同步轮;
[0027]14、支撑轴承座;15、连接盘;16、配风管;17、变横盘支撑杆座;
[0028]18、变横盘支撑杆;19、变横盘;20、轴承座;21、齿轮;22、摆臂轴;
[0029]23、曲线滚轮摆杆;24、曲线滚轮;25、圆螺母;26、主轴;
[0030]27、轴承支撑套;28、支撑胀紧套;29、外挡圈;30、配气盘;
[0031]31、主面板;32、远休止角;33、推程角;34、近休止角;
[0032]35、双轨迹凸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 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4]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它包括变横机构本体,所述变横机构本体由从左到右相互连接的变横前转移毂3、变横毂总成2、变横后转移毂I组成;所述的变横毂总成2包括变横毂本体及均匀设置在变横毂本体外圆周上的若干变横头本体;所述变横毂本体包括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支撑架11、同步带12、同步轮13、支撑轴承座14、连接盘15、配风管16、变横盘支撑杆座17、变横盘支撑杆18、变横盘19、轴承座20、齿轮21、摆臂轴22、曲线滚轮摆杆23、曲线滚轮24、圆螺母25、主轴26、轴承支撑套27、支撑胀紧套28、外挡圈29、配气盘30和主面板31,所述伺服电机10通过伺服电机支撑架11固定在主面板31,伺服电机10其轴头套设有同步带12,该同步带12另一端套设在同步轮13上,通过同步轮13及同步带(12)带动主轴26,外挡圈29与主轴26通过圆螺母25锁紧,连接盘15支撑变横盘19,配风管16连接在配气盘30上,由配气盘支撑杆18安装在配气盘支撑杆座17上,同时固定在主面板31,同时连接变横盘19旋转;所述变横头本体包括变横头座5、变横头6、变横头连接座7、变横头轴8和轴承座9,变横头6固定与变横头座5,连接变横头连接座7、变横头轴8、轴承座9,同时固定在变横盘19上,变横头轴8上安装齿轮21,啮合对齿连接轴承座20支撑的摆臂轴22,固定曲线滚轮摆杆23,锁紧曲线滚轮24,支撑轴承座14固定在主面板26上,并加强支撑轴承支撑套27与支撑胀紧套28,共同支撑双轨迹凸轮盘35来驱动。
[0035]所述的双轨迹凸轮盘35由远休止角32、推程角33、近休止角34的轨迹槽组成。
[003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0037]在生产产品时,首先要根据设计确定变横头组件的个数,如图3所示变横头为六个,这对保证产品在转移的过程中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拉拉裤4通过变横前转移毂3传递给变横毂总成2变横,再转移给变横后转移毂I ;拉拉裤4从前面工序对折产品后进入变横前转移毂,变横头吸附着拉拉裤由变横盘带动旋转180度,在180度旋转过程中,变横头固定与变横头座,连接变横头连接座、变横头轴、轴承座,同时固定在变横盘上,变横头轴上安装曲线滚轮摆杆,锁紧曲线滚轮,凸轮槽形成一组转臂作用下带动,拉拉裤自转90度实现把拉拉裤变横,然后拉拉裤转移到下一工序,根据前面原理,双轨迹凸轮如图4中a表示拉拉裤完成第一个变横正90度,接下来如图4中b表示第二个拉拉裤变横为反90度,最终产品实现为如图4中c表示正反对称形式,每一个变横头继续旋转回到原来位置,完成一个周期,以此循环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变横盘19为合金铝,为了减轻机构的总重量,优化轴承及其它零部件设计,适应更高的生产速度需求。
[0038]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如下:
[0039]1、本实用新型将齿轮啮合式的变横机构改进为变横头沿双轨迹凸轮盘轨迹槽运动,根据双轨迹凸轮盘的远休止角、推程角、近休止角,通过旋转的同时进行换向,保证了产品之间的距离,满足了在任意旋转速度的情况下,都能保证产品进行换向且间距恒定。
[0040]2、该装置上双轨迹凸轮组件的设计,保证了旋转角度的准确性和材料吸附的角度恒定,即变横头每旋转一定的角度凸轮盘可按要求角度进行旋转。且变横头在吸附产品时自身的旋转停止。在不吸附产品时按要求的角度进行旋转,这样就保证了产品在吸附时与变横头的角度恒定,拉拉裤产品在通过本机构90度转向之前是T字型结构,横处为腰围由若干橡筋和无纺布通过热熔胶贴合,该位置产品很薄,如果直接进入包装袋,会造成包装袋一边厚,一边薄,不利于包装及使用,改变了产品单一输出的方向,实现了产品对称包装的形式。
[0041]3、该装置在配气盘的侧面上设有三个气道,当在生产线高速运转时,即速度大于250米/分时,也能保证产品牢牢吸附在变横头上,不会发生位置改变,实现了吸附稳定,转移精确。
[0042]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调整和维修均方便,大大降低了废品率,提闻了生广效率。
[004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吸附转移稳定、转移时角度恒定且吸附数量可方便调整的凸轮变横机构,且采用凸轮双轨迹变横,保证了包装袋的完整性、对称性、使用方便等优点。
[00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它包括变横机构本体,所述变横机构本体由从左到右相互连接的变横前转移毂(3)、变横毂总成(2)、变横后转移毂(I)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横毂总成(2)包括变横毂本体及均匀设置在变横毂本体外圆周上的若干变横头本体;所述变横毂本体包括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支撑架(11)、同步带(12)、同步轮(13)、支撑轴承座(14)、连接盘(15)、配风管(16)、变横盘支撑杆座(17)、变横盘支撑杆(18)、变横盘(19)、轴承座(20)、齿轮(21)、摆臂轴(22)、曲线滚轮摆杆(23)、曲线滚轮(24)、圆螺母(25)、主轴(26)、轴承支撑套(27)、支撑胀紧套(28)、外挡圈(29)、配气盘(30)和主面板(31),所述伺服电机(10)通过伺服电机支撑架(11)固定在主面板(31),伺服电机(10)其轴头套设有同步带(12),该同步带(12)另一端套设在同步轮(13)上,通过同步轮(13)及同步带(12)带动主轴(26),外挡圈(29)与主轴(26)通过圆螺母(25)锁紧,连接盘(15)支撑变横盘(19),配风管(16)连接在配气盘(30)上,由配气盘支撑杆(18)安装在配气盘支撑杆座(17)上,同时固定在主面板(31),同时连接变横盘(19)旋转;所述变横头本体包括变横头座(5)、变横头(6)、变横头连接座(7)、变横头轴(8)和轴承座(9),变横头出)固定与变横头座(5),连接变横头连接座(7)、变横头轴(8)、轴承座(9),同时固定在变横盘(19)上,变横头轴(8)上安装齿轮(21),啮合对齿连接轴承座(20)支撑的摆臂轴(22),固定曲线滚轮摆杆(23),锁紧曲线滚轮(24),支撑轴承座(14)固定在主面板(26)上,并加强支撑轴承支撑套(27)与支撑胀紧套(28),共同支撑双轨迹凸轮盘(35)来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拉裤凸轮双轨迹变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轨迹凸轮盘(35)由远休止角(32`)、推程角(33)、近休止角(34)的轨迹槽组成。
【文档编号】B65B35/56GK203624038SQ20132069654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陈斌 申请人:江苏金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