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8848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下游,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辊轴和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辊轴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不少于两条,还包括档杆,第一传动皮带,第一传动辊轴和升降机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可以放置于生产线上,在线进行产品并线合流;传送机构采用变频无极调速,速度均匀可调,适应各种生产速度;升降机构可以快速下压需要输送的产品所在的传送皮带,使用调节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当下熟食及卤制品行业的迅猛发展,气调包装机应用广泛,气调包装机的出料模式多为一行多列、两行多列及三行多列的产品,为了方便后段贴标机或称重工序的进行,需将产品合流程一行一列运行,本发明实现了这种合流方式、提高了产能,节约劳动力,节约成本,适应了本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下游,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棍轴和第一传送带,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辊轴将动能传送至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一传送带运转,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辊轴和第二传送带,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辊轴将动能传送至第二传送带,带动第二传送带运转,第一传送带不少于两条,还包括档杆,档杆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方,与第二传送带的上表面呈线面平行,与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W,W古0°或90°。
[000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皮带,第一传动棍轴和升降机构,第一传动皮带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辊轴,第一传动辊轴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下方,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传送带涨紧在第一辊轴和升降机构的外沿,通过升降机构下压动作,第一传送带能够与第一传动辊轴接触。
[000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升降机构由数个气缸组成,气缸的个数与第一传送带的条数相等,气缸每个可独立动作,每一个气缸与一条第一传送带一一对应,每条第一传送带基于相对应的升降机构作用下可独立动作,第一辊轴包括数个第一子辊轴,数个第一子辊轴沿轴向呈直线设置,每一个第一子辊轴可独立转动,互不影响,第一子辊轴的个数不少于第一传送带的条数。
[000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控装置,电控装置控制气缸、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转。
[000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升降机构还包括气缸压头,气缸压头安装在气缸活塞杆的顶端,气缸压头由一块压头底板、两块压头侧板和两个压头辊轴组成,压头底板固定在气缸活塞杆的顶端,两块压头侧板固定在压头底板的前后两侧,两个压头辊轴安装在两块压头侧板之间呈左右分布。
[0009]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压头侧板为“凹”字形,压头侧板的“凹”字形的开口朝下。
[001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档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的侧面,档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可绕固定端转动,机架上设置档杆位置调节装置,档杆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档杆上方,档杆位置调节装置包括旋紧螺丝、一块调节基板和两块侧板,侧板的底部固定在机架的前后两侧,调节基板固定在两块侧板的上端面,调节基板上开设有圆弧状调节孔,圆弧的圆心落在档杆的固定端,在圆弧状调节孔所对应的档杆位置上设置有螺孔,旋紧螺丝旋进螺孔内时,旋紧螺丝的螺帽部分压紧档杆和调节基板,从而固定档杆位置。
[0011]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档杆为两个,调节基板上的圆弧状调节孔为两个,每个圆弧状调节孔对应一个档杆。
[0012]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是变频电机。
[0013]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一传动辊轴为白色尼龙辊子。
[0014]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可以放置于生产线上,在线进行产品并线合流;传送机构采用变频无极调速,速度均匀可调,适应各种生产速度;升降机构可以快速下压需要输送的产品所在的传送皮带,使用调节方便;通过调节档杆位置和传送带型号,能够应对多种尺寸的产品;传送效率高,不会产生产品在生产线上拥堵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升降机构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4是第一辊轴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传送机构2和第二传送机构3,第一传送机构2和第二传送机构3设置在机架I上,第二传送机构3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2下游,第一传送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棍轴22和第一传送带23,第一电机21通过第一辊轴22将动能传送至第一传送带23,带动第一传送带23运转,第二传送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辊轴32和第二传送带33,第二电机31通过第二辊轴32将动能传送至第二传送带33,带动第二传送带33运转,第一传送带23不少于两条,还包括档杆5,档杆5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3上方,与第二传送带33的上表面呈线面平行,与第二传送带33的运动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W,W古0°或90°。设置至少两条第一传送带23能够实现同时将两行以上的产品输送至第二传送机构3上,在第二传送机构3上方设置档杆5,通过调整档杆5的位置与朝向,可以将两行以上的产品合并成一行产品。
[0021]第一传送机构2还包括第一传动皮带26,第一传动辊轴25和升降机构24,第一传动皮带26连接第一电机21和第一传动棍轴25,第一传动棍轴25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3下方,升降机构24安装在机架I上,第一传送带23涨紧在第一辊轴22和升降机构24的外沿,通过升降机构24下压动作,第一传送带23能够与第一传动辊轴25接触。通过这样的方案设计,将动力源与传送带分开,在第二传送机构3上产品数量过多造成拥堵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关闭电机,实现第一传送机构2停止动作,避免电机反复多次启动对电机造成的损害。
[0022]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24由数个气缸241组成,气缸241的个数与第一传送带23的条数相等,气缸241每个可独立动作,每一个气缸241与一条第一传送带23—一对应,每条第一传送带23基于相对应的升降机构24作用下可独立动作。如图4所示,第一辊轴22包括数个第一子辊轴221,数个第一子辊轴221沿轴向呈直线设置,每一个第一子辊轴221可独立转动,互不影响,第一子辊轴221的个数不少于第一传送带23的条数。通过这样的设计,每条第一传送带23可以在相应的气缸241的配合下,独立的与第一传动辊轴25接触,从而实现多条第一传送带23可以单独运转,从而实现分别对多行产品进入第二传送机构3的速度和数量的控制。若干个独立的第一子辊轴221能够对应一条第一传送带23,从而对应不同大小的产品,我们能够选用不同规格的传送带,保证传送效率。
[0023]还包括电控装置6,电控装置6控制气缸241、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31的运转。通过电控装置分别对多个气缸241和电机的控制,实现合流并线的自动化控制。
[0024]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24还包括气缸压头243,气缸压头243安装在气缸活塞杆242的顶端,气缸压头243由一块压头底板2431、两块压头侧板2432和两个压头辊轴2433组成,压头底板2431固定在气缸活塞杆242的顶纟而,两块压头侧板2432固定在压头底板2431的前后两侧,两个压头辊轴2433安装在两块压头侧板2432之间呈左右分布。气缸压头243的结构能够帮助减少第一传送带23与升降机构的摩擦,同时增大了第一传送带23与第一传动辊轴25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的传递动能。
[0025]压头侧板2432为“凹”字形,压头侧板2432的“凹”字形的开口朝下。凹形的设计可以更进一步的扩大第一传送带23与第一传动辊轴25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二者接触更加紧密。
[0026]档杆5的一端为固定端51,固定端51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1的侧面,档杆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52,可绕固定端51转动,机架1上设置档杆位置调节装置4,档杆位置调节装置4设置在档杆5上方,档杆位置调节装置4包括旋紧螺丝43、一块调节基板41和两块侧板42,侧板42的底部固定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调节基板41固定在两块侧板42的上端面,调节基板41上开设有圆弧状调节孔411,圆弧的圆心落在档杆5的固定端51,在圆弧状调节孔411所对应的档杆5位置上设置有螺孔53,旋紧螺丝43旋进螺孔53内时,旋紧螺丝43的螺帽部分压紧档杆5和调节基板41,从而固定档杆5位置。可调节位置的档杆5能够应对不同大小的产品,使得本并线合流装置能够处理多种产品,同时还能够保证并线合流的操作效果不受影响。
[0027]档杆5为两个,调节基板41上的圆弧状调节孔411为两个,每个圆弧状调节孔411对应一个档杆5。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档杆5的位置能够任意调节,从而增加灵活度,调节并线合流后的产品在第二传送带33上的位置,从而更好的配合下游工序。
[0028]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31是变频电机。
[0029]第一辊轴22、第二辊轴32和第一传动辊轴25为白色尼龙辊子。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下游,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辊轴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辊轴将动能传送至第一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转,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辊轴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辊轴将动能传送至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不少于两条,还包括档杆,所述档杆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表面呈线面平行,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W,W古0°或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皮带,第一传动辊轴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传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传动辊轴,所述第一传动辊轴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下方,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带涨紧在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升降机构的外沿,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下压动作,所述第一传送带能够与所述第一传动辊轴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由数个气缸组成,所述气缸的个数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条数相等,所述气缸每个可独立动作,每一个气缸与一条第一传送带--对应,每条第一传送带基于相对应的升降机构作用下可独立动作,所述第一辊轴包括数个第一子辊轴,所述数个第一子辊轴沿轴向呈直线设置,每一个第一子辊轴可独立转动,互不影响,所述第一子辊轴的个数不少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条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控制所述气缸、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运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气缸压头,所述气缸压头安装在所述气缸活塞杆的顶端,所述气缸压头由一块压头底板、两块压头侧板和两个压头辊轴组成,所述压头底板固定在所述气缸活塞杆的顶端,所述两块压头侧板固定在所述压头底板的前后两侧,所述两个压头辊轴安装在所述两块压头侧板之间呈左右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侧板为“凹”字形,所述压头侧板的“凹”字形的开口朝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杆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侧面,所述档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可绕固定端转动,所述机架上设置档杆位置调节装置,所述档杆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档杆上方,所述档杆位置调节装置包括旋紧螺丝、一块调节基板和两块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前后两侧,所述调节基板固定在所述两块侧板的上端面,所述调节基板上开设有圆弧状调节孔,所述圆弧的圆心落在所述档杆的固定端,在所述圆弧状调节孔所对应的档杆位置上设置有螺孔,所述旋紧螺丝旋进螺孔内时,所述旋紧螺丝的螺帽部分压紧所述档杆和所述调节基板,从而固定档杆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杆为两个,所述调节基板上的圆弧状调节孔为两个,每个圆弧状调节孔对应一个档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是变频电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线合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轴、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一传动辊轴为白色尼龙辊子。
【文档编号】B65G47/52GK104261114SQ20141054871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陈文正 申请人:合肥友高物联网标识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