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带预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759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带预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储带预放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上过渡杆,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下过渡杆;所述上过渡杆和所述下过渡杆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平行且相互交错。本实用新型预先送料,保证铝箔供料稳定性;铝箔供料张力可调,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储带预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带预放装置,属于电缆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护套电缆在制造过程中,在导线外包裹护套是除打包外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对抗干扰有要求的电缆制造中,导线在包裹护套过程中还需要在导线外表面增设一屏蔽层,常用的作为屏蔽层的材料是铝箔。在电缆制造领域使用的铝箔呈条状,由绞盘卷起待用,在使用过程中,铝箔需要和导线同步被送入。目前生产线上直接将绞盘放置于生产线前,由护套设备自由抽取,但由于该方法铝箔无张力,因此绞盘释放速度极不稳定,造成供料不稳定,产品品质受影响。而且该方法铝箔供料无法始终与导线供料速度保持一致,一旦两者速度产生偏差,工艺无法正常进行,设备强行中断,则会浪费大量护套原料。目前生产线上常用方法是将绞盘上的铝箔事先大量释放,堆于护套设备前,但由于铝箔极轻,极易被影响造成打结等,使得原料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供料稳定的储带预放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带预放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上过渡杆,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下过渡杆;所述上过渡杆和所述下过渡杆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平行且相互交错。
[0005]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组沿竖直方向的滑杆,所述下过渡杆通过所述滑杆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下过渡杆可在所述滑杆上沿竖直方向滑动。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下过渡杆与所述支架下端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下过渡杆包括一与所述滑杆相配合且可沿所述滑杆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上过渡杆相平行的辅杆。
[0008]作为优选,每组所述滑杆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杆,所述滑块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直杆相配合且沿竖直方向的通孔。
[0009]作为优选,所述弹簧通过可调节手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下过渡杆的数量比所述上过渡杆的数量少I组。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上过渡杆和所述下过渡杆分别平行的引导杆。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过渡杆、所述下过渡杆和所述引导杆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层。
[0013]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护套与铝箔绞盘之间,铝箔供料前首先通过引导杆后依次交替绕于上过渡杆和下过渡杆,最后送入护套设备内。上过渡杆和下过渡杆之间的铝箔即为预送料。铝箔绕过上、下过渡杆时,会消耗一定量的铝箔长度,即铝箔在上、下过渡杆之间存储有一定余量,当铝箔绞盘的送料速度慢于导线的送料速度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上过渡杆上升,以减小上、下过渡杆之间存储铝箔,为铝箔送料提供缓冲。[0014]同时铝箔绕过数根上、下过渡杆后具备一定张力,该张力可由连接于下过渡杆的弹簧强度调节。交替设置的上过渡杆和下过渡杆,可减小铝箔的转角角度,保证铝箔的供料顺畅。本实用新型上过渡杆和下过渡杆的数量没有要求,但上过渡杆和下过渡杆的数量越多,则铝箔供料张力越大。如上过渡杆和下过渡杆数量过少,则铝箔张力不够,供料过程中铝箔易打滑,造成供料不稳定。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1、预先送料,保证铝箔供料稳定性;
[0017]2、铝箔供料张力可调,使用方便;
[0018]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架,2、上过渡杆,3、下过渡杆,4、引导杆,5、滑杆,6、滑块,7、辅杆,8、弹
簧,9、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储带预放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I上端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上过渡杆2,支架I下端设置有若干组沿竖直方向的滑杆5,每组滑杆5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杆,下过渡杆3通过滑杆5设置于支架I上,且下过渡杆3可在滑杆5上沿竖直方向滑动,下过渡杆3包括一与滑杆5相配合且可沿滑杆5滑动的滑块6,滑块6上固定设置有与上过渡杆2相平行的辅杆7,滑块6设置有两个与直杆相配合且沿竖直方向的通孔。下过渡杆3与支架I下端之间设置有弹簧8,弹簧8通过可调节手柄9连接于支架I上。上过渡杆2和下过渡杆3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平行且相互交错。支架I两侧设置有与上过渡杆2和下过渡杆3分别平行的引导杆4,上过渡杆2、辅杆7和引导杆4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层。
[0024]下过渡杆3的数量比上过渡杆2的数量少I组。一般情况下,上过渡杆2的数量在6?10组左右较佳。本实施例中,上过渡杆2数量为6组,则下过渡杆3数量即为5组。
[0025]铝箔供料前首先通过弓I导杆4后依次交替绕于上过渡杆2和下过渡杆3,最后送入护套设备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储带预放装置,包括支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上端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上过渡杆(2),所述支架(I)下端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下过渡杆(3);所述上过渡杆(2)和所述下过渡杆(3)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平行且相互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上设置有若干组沿竖直方向的滑杆(5 ),所述下过渡杆(3 )通过所述滑杆(5 )设置于所述支架(I)上,且所述下过渡杆(3 )可在所述滑杆(5 )上沿竖直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渡杆(3)与所述支架(I)下端之间设置有弹簧(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渡杆(3)包括一与所述滑杆(5)相配合且可沿所述滑杆(5)滑动的滑块(6),所述滑块(6)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上过渡杆(2)相平行的辅杆(7)。
5.根据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滑杆(5)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直杆,所述滑块(6 )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直杆相配合且沿竖直方向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通过可调节手柄(9)连接于所述支架(I)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渡杆(3)的数量比所述上过渡杆(2)的数量少I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上过渡杆(2 )和所述下过渡杆(3 )分别平行的引导杆(4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储带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渡杆(2)、所述下过渡杆(3)和所述引导杆(4)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层。
【文档编号】B65H20/02GK203740706SQ20142013458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罗英宝, 严炳发 申请人: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