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及自动发药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922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及自动发药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药房自动化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及自动发药机。所述落药控制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成的腔体的底面为一水平面,所述外壳围成的腔体的上表面为一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顶端处设置一挡块,所述挡块能够以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在腔体内上下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解决了盒剂药品在发放过程中不容易落药、大质量盒剂无法顺利出药的问题,保证了自动发药机运行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及自动发药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房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及一种自动发药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壮大,药房自动化技术在医院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而目前自动发药机中应用的落药控制机构有翻板式和直拉式,翻板式采用电磁铁芯驱动翻板,翻板翻转将药盒前端抬高,药盒后端需高于前端,在重力作用或后面药盒推力下发药。这种方式有无法发质量大的药品和倾斜角比较大的缺点,质量大的药品电磁推力不足以使翻板翻转,发药层倾斜角度不够大时,最后一盒药品也无法发出来。直拉式是电磁铁铁芯直接挡住药盒,这种机构在药盒推力较大时无法发出药品,所以质量大的药品经常出现发药不顺、无法发药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落药控制机构落药不顺畅、大质量盒剂无法进行自动落药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设置于储药槽的落药端,所述落药控制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成的腔体的底面为一水平面,所述外壳围成的腔体的上表面为一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顶端处设置一挡块,所述挡块能够以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在腔体内上下运动。
[0005]较优的,所述落药控制机构还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动转轴、第二动转轴、挡块、连杆、电磁线圈、电磁铁芯和弹簧,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固定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水平底面上,所述电磁铁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且所述弹簧缠绕在电磁铁芯的外表面;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置一开口向下的一 U型槽,所述第一动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一U型槽内且可在所述U型槽内往复运动;第一转轴贯穿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且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所述挡块上设置一滑槽,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滑槽中,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三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且贯穿所述滑槽。
[0006]较优的,所述电磁线圈卡接在所述腔体的水平内底面上。
[0007]较优的,所述连杆为T型连杆。
[0008]较优的,所述挡块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角度为广4度。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发药机,所述全自动发药机包括落药控制机构,所述落药控制机构为前述的落药控制机构。
[0010]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盒剂发放过程中由于药盒重量较大而不容易落药的问题,增强了自动发药机发药的稳定性。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落药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落药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4]图3为图1的剖视图;
[0015]图4为图2的剖视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落药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人实施例所提供的落药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2的剖视图。
[0019]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设置于储药槽的落药端,具体的,落药控制机构包括外壳I,外壳I围成的腔体的底面为一水平面,外壳I围成的腔体的上表面为一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斜面的顶端处设置一挡块3,挡块3能够以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在腔体内上下运动,一般来讲,挡块3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角度控制在1-4度内,在本实施例中,推荐挡块3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角度为2-3度。
[0020]请参见图3和图4,落药控制机构还设置第一转轴41和第二转轴42、第一动转轴51、第二动转轴52、挡块3、连杆2、电磁线圈6、电磁铁芯7和弹簧8,其中:电磁线圈6固定设置于腔体内的水平底面上,电磁铁芯7固定连接电磁线圈6,且弹簧8缠绕在电磁铁芯7的外表面;连杆2的第一端设置一开口向下的U型槽,第一动转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铁芯7,另一端设置在连杆2的U型槽内且可在U型槽内往复运动;第一转轴41贯穿连杆2的第二端且固定连接外壳I ;挡块3上设置一滑槽,第二转动轴52的一端设置在滑槽中,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杆2的第三端,第二转轴42的两端固定连接外壳I且贯穿滑槽。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落药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说明:电磁线圈6通电后驱动电磁铁芯7和动转轴51向右移动,动转轴51带动连杆2绕转轴41旋转,连杆2的旋转将挡块3向下拉(参见图2和图4),此时将一盒药品发出,药品从药槽落下;电磁线圈6断电后,电磁铁芯7和动转轴52在回位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回位,挡块3向上运动(参见图1和图3),将第二盒药品挡住,完成一个发药周期。
[002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挡块3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当盒剂从药槽运动到挡块部位时,挡块3收到来自盒剂的推力后,由于第二转轴42是固定在外壳上进行旋转的,因此挡块3沿滑槽向下运动,第二动转轴52带动连杆2向与盒剂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动转轴52缓解了一部分来自盒剂的推力,因此连杆施加给电磁铁芯的力明显减小,相应的,电磁线圈6承受的推力也明显减小,因此,即使盒剂的重量比较大,电磁线圈也能够带动连杆和挡块向下运动,避免了由于盒剂重量较大而不能顺利落药的问题,增加了自动发药机落药的稳定性。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发药机的落药控制机构,设置于储药槽的落药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药控制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成的腔体的底面为一水平面,所述外壳围成的腔体的上表面为一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顶端处设置一挡块,所述挡块能够以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在腔体内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药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药控制机构还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动转轴、第二动转轴、挡块、连杆、电磁线圈、电磁铁芯和弹簧,其中:所述电磁线圈固定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水平底面上,所述电磁铁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且所述弹簧缠绕在电磁铁芯的外表面;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置一开口向下的一 U型槽,所述第一动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一 U型槽内且可在所述U型槽内往复运动;第一转轴贯穿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且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所述挡块上设置一滑槽,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滑槽中,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三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且贯穿所述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药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卡接在所述腔体的水平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药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T型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药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与竖直方向倾斜的角度为1~4度。
6.一种全自动发药机,所述全自动发药机包括落药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药控制机构为权利要求1-5任 意一项所述的落药控制机构。
【文档编号】B65G1/04GK203819866SQ20142017082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勇, 庄德鑫 申请人:深圳国控医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