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958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通过内囊防止了油品挥发,包括罐体和圆筒,罐体顶部设有人孔盖,圆筒穿过人孔插入罐体内,圆筒顶部固定于人孔盖上,圆筒底部下方设有缓冲板;罐体内设置内囊,内囊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上部为固定口,固定口固定于圆筒上部的外表面,开口下部为锥体活动口;内囊内两个侧面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侧面固定杆,内囊内两个端面中部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端面固定杆;侧面固定杆端部与端面固定杆端部连接;两根侧面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两个端面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内囊的下半部套装在衬压片外被被衬压片固定,内囊内还设有防静电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

【背景技术】
[0002]成品油在储存销售过程中,因为其挥发特性不但给环境造成污染,也给经营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给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同时,由于油罐内长期存在及卸油时大量排放极具爆炸危险性的高浓度油蒸汽,提高了加油站的危险等级,给加油站的选址、建设、施工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0003]因此,改进其储存设备工艺,实现零挥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具有代表性的汽油为例,现有的工艺技术由于没有有效的解决油面与空气的隔绝,当向加油站给储存罐内接卸油料时,罐内空间部分的高浓度油气因液面的上升被排入大气中,发油作业时随着液面的下降空气被吸入罐内,复形成高浓度油气,如此的反复挥发排放致使加油站汽油的损耗一般高于柴油3% -5% (周转快损耗相对小,周转慢损耗相对大)。
[0004]控制挥发的关键就是要阻断油品与空气的接触,使之失去挥发的必要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隔绝成品油油面与空气的接触,减少成品油挥发量的带内囊储油罐。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人孔盖,还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穿过所述人孔盖插入所述罐体内,所述圆筒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人孔盖上,所述圆筒的顶面开设有吸油管连接口、卸油管连接口、手工计量口和液位仪口,所述圆筒底部下方设有缓冲板;所述人孔盖顶面开设有排气口 ;所述罐体内设置内囊,所述内囊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部为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固定于所述圆筒上部的外表面,所述开口的下部为锥体活动口;所述内囊内的两个侧面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侧面固定杆,所述内囊内的两个端面中部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端面固定杆;所述侧面固定杆的端部与所述端面固定杆的端部连接;两根所述侧面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两个所述端面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所述内囊内的下半部套装在所述衬压片外并被所述衬压片固定,所述内囊内还设有防静电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油罐体内内置内囊的方式,隔绝成品油油面与空气的接触,大大降低了成品油的挥发,对保护环境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减少资源浪费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幅度降低了经营企业的油品亏损,同时又可消除油罐渗漏或由此带来的风险。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人孔盖通过第一螺柱固定连接于罐体上;所述圆筒的顶部通过第二螺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人孔盖上。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便捷,维护起来更加方便。
[0011 ] 进一步,所述圆筒底部通过顶足连接所述缓冲板,所述顶足为可上下伸缩顶足,缓冲板为圆盘形,其面积比圆通底部的面积稍大一点。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足可以使缓冲板更加稳固于圆筒的底部下方;顶足为可伸缩顶足,可以根据油罐的高度调节缓冲板的高度,适用性更强;缓冲板优选圆盘形的,其边缘可避免油流冲刷罐底。
[0013]进一步,所述侧面固定杆分为三段,中段两端为丝杆,中段相邻两段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侧面固定杆的中段一端为反丝螺纹,另一端为正丝螺纹,当旋转中段时,旁边两段会向两边延伸,顶住油罐的两个端面进行固定。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侧面固定杆的中段,使得与中段螺纹连接的旁边两端向两边伸长,这种连接方式更加方便安装维护,且通过顶紧罐体的两端部进行固定,方便快捷。
[0015]进一步,所述侧面固定杆的端部与所述端面固定杆的端部连接方式为榫卯连接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其中,所述榫卯连接方式为在所述侧面固定杆的两个端部开设凹槽,其中一个端部的凹槽的长度比另一个端部的凹槽的长度长,在所述端面固定杆的两个端部开设凸榫,所述凸榫插入所述凹槽后通过半球型密封帽将所述凹槽的端面密封住。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榫卯连接方式和螺纹连接方式使得安装方便且不会破坏内囊,产生渗漏现象;榫卯连接方式中凸榫插入凹槽后通过半球型密封帽将所述凹槽的端面密封住,是为了防止侧面固定杆的端部由于摩擦而损坏内囊。
[0017]进一步,所述侧面固定杆和端面固定杆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固定连接槽,所述衬压片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固定连接槽内并通过铆销进行固定,衬压片呈弓形向下弯曲紧压内囊。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衬压片的固定方式简单且牢固,也不会破坏内囊,同时使整过固定装置成为整体。
[0019]进一步,所述侧面固定杆和端面固定杆均通过固定于所述内囊内一圈的半圆凹型垫条进行定位,所述半圆凹型垫条对应所述固定连接槽处开设通槽。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半圆凹型垫条进行定位,使得侧面固定杆和端面固定杆更加稳固,不易滑脱。
[0021]进一步,所述防静电装置为在所述两根所述侧面固定杆之间设置一根防静电铜片,所述防静电铜片通过一根防静电导线依次连接所述缓冲板和圆筒,在所述内囊与衬压片之间设置防静电布,衬压片呈弓形向下弯曲紧压防静电布和内囊。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防静电装置做到了尽可能地减少静电荷的产生,及时将油罐内的静电消除掉,大大提高了油罐的安全度。
[0023]进一步,所述内囊与罐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橡胶模。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避免内囊与罐体内壁的硬性接触。
[0025]进一步,所述端面固定杆为半弧形。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内囊的端部形状与罐体的端部形状一样,即使得内囊的端部更加紧贴罐体的端部,以防留有空隙会使内囊更容易破损。
[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各个部件安装到位后,空罐状态时内囊上部自然垂落紧帖罐底;当向罐体内卸入油料时,内囊紧贴油面上升,罐体内的空气被从排气口挤压排出;付油作业时,内囊紧贴油面下降,空气被从排气口吸入罐体内,从根本上隔绝了油品与空气的接触,控制了油品挥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没有装入成品油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入成品油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人孔盖及圆筒的俯视图;
[0031]图4为本实施例侧面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实施例端面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实施例半圆凹型垫条的主视图;
[0034]图7为本实施例半圆凹型垫条的左视图。
[003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6]1、罐体,2、人孔盖,3、第一螺柱,4、圆筒,5、第二螺柱、6、吸油管连接口,7、卸油管连接口,8、手工计量口,9、液位仪口,10、顶足,11、缓冲板,12、排气口,13、内囊,14、开口,15、侧面固定杆,16、端面固定杆,17、凹槽,18、凸榫,19、半圆凹型垫条,20、固定连接槽,21、衬压片,22、防静电铜片,23、铆销,24、防静电导线,25、防静电布,26、橡胶模,27、半球型密封帽,28、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8]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人孔盖2,还包括圆筒4,所述圆筒4穿过所述人孔盖2插入所述罐体1内,所述圆筒4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人孔盖2上,所述圆筒4的顶面开设有吸油管连接口 6、卸油管连接口 7、手工计量口 8和液位仪口 9,所述圆筒4底部下方设有缓冲板11 ;所述人孔盖2顶面开设有排气口 12;所述罐体1内设置内囊13,所述内囊13的顶部设有开口 14,所述开口 14上部为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固定于所述圆筒4上部的外表面,所述开口 14的下部为锥体活动口 ;所述内囊13内的两个侧面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侧面固定杆15,所述内囊13内的两个端面中部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端面固定杆16 ;所述侧面固定杆15的端部与所述端面固定杆16的端部连接;两根所述侧面固定杆15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21 ;两根所述端面固定杆16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21 ;所述内囊13的下半部套装在所述衬压片21外并被所述衬压片21固定,所述内囊13内还设有防静电装置。
[0039]所述人孔盖2通过第一螺柱3固定连接于罐体1上;所述圆筒4的顶部通过第二螺柱5固定连接于所述人孔盖2上。这种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便捷,维护起来更加方便。
[0040]所述圆筒4底部通过顶足10连接所述缓冲板11,所述顶足10为可上下伸缩顶足,使得缓冲板11更加稳固于圆筒4的底部下方,顶足10为可伸缩顶足,可以根据油罐的高度调节缓冲板11的高度,适用性更强。缓冲板11为圆盘形,其面积比圆通4底部的面积稍大一点,这样,缓冲板11的边缘便可以避免油流冲刷罐底。
[0041]所述侧面固定杆15分为三段,相邻两段之间螺纹连接,侧面固定杆15中段的一端为反丝螺纹,另一端为正丝螺纹,当旋转中段时,旁边两段会向两边延伸,顶住油罐的两个端面进行固定。
[0042]所述侧面固定杆15的端部与所述端面固定杆16的端部连接方式为榫卯连接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其中,所述榫卯连接方式为在所述侧面固定杆15的两个端部开设凹槽17,其中一个端部的凹槽17的长度比另一个端部的凹槽17的长度长,在所述端面固定杆16的两个端部开设凸榫18,所述凸榫18插入所述凹槽17后通过半球型密封帽27将所述凹槽17的端面密封住,使得安装方便且不会破坏内囊13,产生渗漏现象;设置半球型密封帽27是为了防止侧面固定杆15的端部由于摩擦而损坏内囊13。
[0043]如图4所示,所述侧面固定杆15和端面固定杆16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固定连接槽20,所述衬压片21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固定连接槽20内并通过铆销23进行固定,衬压片21呈弓形向下弯曲紧压内囊13。在侧面固定杆15和端面固定杆16上每隔0.5m分别开设固定连接槽20,衬压片21插入固定连接槽20后向下弯曲压住内囊13,将内囊13很好的固定住。这种衬压片21的固定方式简单且牢固,也不会破坏内囊13,同时使整过固定装置成为整体。
[0044]所述侧面固定杆15和端面固定杆16均通过固定于所述内囊13内一圈的半圆凹型垫条19进行定位,所述半圆凹型垫条19对应所述固定连接槽20处开设通槽28,半圆凹型垫条19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通过半圆凹型垫条19进行定位,使得侧面固定杆15和端面固定杆16更加稳固,不易滑脱。
[0045]所述防静电装置为在所述两根所述侧面固定杆15之间设置一根防静电铜片22,所述防静电铜片22通过一根防静电导线24依次连接所述缓冲板11和圆筒4,在所述内囊13与衬压片21之间设置防静电布25,衬压片21呈弓形向下弯曲紧压防静电布25和内囊13。该防静电装置做到了尽可能地将油罐内的静电消除掉,大大提高了油罐的安全度。
[0046]设置防静电布25时,可只衬套内囊13的下半部,但是防静电布25的边沿始终被侧面固定杆15或端面固定杆16压紧固定,其他部分由衬压片21压紧,也可根据需要制作一个整体的防静电布25内衬置于内囊13内部,使内囊13成为双层结构,设置防静电布25的有益效果是,更有利于防止静电的产生。
[0047]所述内囊13与罐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橡胶模26,避免了内囊13与罐体1内壁的硬性接触。
[0048]如图5所示,所述端面固定杆16为半弧形,使得内囊13的端部形状与罐体1的端部形状一样,即使得内囊13的端部更加紧贴罐体1的端部,以防留有空隙会使内囊13更容易破损,同时也使得容油量更大了。
[0049]所述内囊13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所述内囊衬套25采用聚四氟乙烯防静电布制成。
[005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各个部件安装到位后,空罐状态时内囊上部自然垂落紧帖罐底;当向罐体内卸入油料时,内囊紧贴油面上升,罐体内的空气被从排气口挤压排出;付油作业时,内囊紧贴油面下降,空气从排气口吸入罐体内,从根本上隔绝了油品与空气的接触,控制了油品挥发。
[005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为:
[0052]1)工作人员进入罐体1内,按清罐作业的要求对油罐进行彻底的清罐处理。
[0053]2)在罐体1内壁粘贴胶膜并标注对应线,对裸露的余层表面进行可靠防锈处理。
[0054]3)将内囊13放入罐体1内后,在内囊13里先后放入防静电布25和气圈,之后向气圈内充气使其鼓起,起到支持内囊13方便安装作业的作用。
[0055]4)内囊13被撑起后,对准对应线衬套防静电布25、半圆凹型垫条19、侧面固定杆15和端面固定杆16的安装,确保各个部件安装平齐。
[0056]5)将衬压片21插入固定连接槽20内并通过铆销23进行连接。
[0057]6)同样将一根防静电铜片22插入侧面固定杆15相互对称的两个固定连接槽20内并通过铆销23进行连接。
[0058]7)为了内囊13与圆筒4的外表面产生硬性接触,用聚四氟乙烯薄膜缠绕圆筒4上部的外表面,将内囊13的开口 14的固定口缓缓拉升套住圆筒4的上部。
[0059]8)通过一根防静电导线24依次将防静电铜片22、缓冲板11和圆筒4的顶部连接。
[0060]9)各个部件安装完成后,由内向外依次撤出气圈,对垂落的内囊13进行整理,尽量做到平铺,减小内囊13内气体的存在。
[00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包括罐体(I),所述罐体(I)的顶部设有人孔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筒(4),所述圆筒(4)穿过所述人孔盖(2)插入所述罐体(I)内,所述圆筒(4)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人孔盖(2)上,所述圆筒(4)的顶面开设有吸油管连接口(6)、卸油管连接口(7)、手工计量口(8)和液位仪口(9),所述圆筒(4)底部下方设有缓冲板(11);所述人孔盖⑵顶面开设有排气口(12);所述罐体⑴内设置内囊(13),所述内囊(13)的顶部设有开口(14),所述开口(14)上部为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固定于所述圆筒(4)上部的外表面,所述开口(14)的下部为锥体活动口 ;所述内囊(13)内的两个侧面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侧面固定杆(15),所述内囊(13)内的两个端面中部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两根端面固定杆(16);所述侧面固定杆(15)的端部与所述端面固定杆(16)的端部连接;两根所述侧面固定杆(15)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21);两根所述端面固定杆(16)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两端与其连接的向下弯曲的衬压片(21);所述内囊(13)的下半部套装在所述衬压片(21)外并被所述衬压片(21)固定,所述内囊(13)内还设有防静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盖(2)通过第一螺柱(3)固定连接于罐体(I)上;所述圆筒(4)的顶部通过第二螺柱(5)固定连接于所述人孔盖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4)底部通过顶足(10)连接所述缓冲板(11),所述顶足(10)为可上下伸缩顶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固定杆(15)分为三段,相邻两段之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固定杆(15)的端部与所述端面固定杆(16)的端部连接方式为榫卯连接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其中,所述榫卯连接方式为在所述侧面固定杆(15)的两个端部开设凹槽(17),在所述端面固定杆(16)的两个端部开设凸榫(18),所述凸榫(18)插入所述凹槽(17)后通过半球型密封帽(27)将所述凹槽(17)的端面密封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固定杆(15)和端面固定杆(16)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固定连接槽(20),所述衬压片(21)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固定连接槽(20)内并通过铆销(23)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固定杆(15)和端面固定杆(16)均通过固定于所述内囊(13)内一圈的半圆凹型垫条(19)进行定位,所述半圆凹型垫条(19)对应所述固定连接槽(20)处开设通槽(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装置为在所述两根所述侧面固定杆(15)之间设置一根防静电铜片(22),所述防静电铜片(22)通过一根防静电导线(24)依次连接所述缓冲板(11)和圆筒(4),在所述内囊(13)与衬压片(21)之间设置防静电布(2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囊(I)与罐体(I)的内壁之间设有橡胶模(2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带内囊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固定杆(16)为半弧形。
【文档编号】B65D88/00GK204056796SQ20142037588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李卫锋 申请人:李卫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