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074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属于晒图设备领域,其包括第一纸路机构,第一纸路机构中设有第一纸盒和设置在第一纸盒上方的第一纸张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纸盒的后端设置第一导风筒,第一导风筒的内腔连通风源、前端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连通内腔。此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由于第一纸盒的后端设置第一导风筒,第一导风筒靠近第一纸盒的一端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和风源均连通第一导风筒的内腔,可使纸张在第一导风筒的风力左右下有效分离,第一纸张输送带只输送紧贴在带面的一片纸张,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第一纸张输送带输送多张图纸同时进入晒图机进行复晒,以致造成图纸浪费的弊端。
【专利说明】—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晒图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

【背景技术】
[0002]施工用的图纸通常用晒图机印制蓝图,在晒制蓝图时需要手动将底图和晒图纸对好后送入晒图机进行复晒,每晒制一张蓝图都需重新将底图与晒图纸整对一次,直至将每张底图复晒制到需要的蓝图份数。此种复晒方式中对纸操作十分繁琐,费时费力且速度低下。
[0003]针对上述问题, 申请人:研发了一款能够自动进晒图纸的自动进纸装置,并向我国提交了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201010529203.1,该技术能够自动为晒图机供送晒图纸,只需要人工放置底图就可自动完成对纸工作,并将对好的底图与晒图纸一同送入晒图机,从很大程度上减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对纸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晒图纸输送带有时会将叠放在一起的两张以上的晒图纸一同与底图对纸,然后复晒。使得两张以上的晒图纸均被晒成蓝图,从而超出了所需蓝图的份数,造成图纸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能够有效分离图纸。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包括第一纸路机构,第一纸路机构中设有第一纸盒和设置在第一纸盒上方的第一纸张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纸盒的后端设置第一导风筒,第一导风筒的内腔连通进风口、前端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连通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纸路机构的后端设有图纸输出口,第一导风筒的上壁位于第一纸张输送带的下方,第一导风筒的后端靠近图纸输出口的下沿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纸张输送带上开设有第一纸张吸附孔,第一纸张吸附孔连通负压装置。
[0008]优选的,在所述第一纸路机构的上方设置第二纸路机构,第二纸路机构中设置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一导风筒的后端;第一传动轴上安装第一搓纸轮,第一搓纸轮的上方安装第一压纸轴,第一压纸轴与第一搓纸轮之间形成图纸输出口。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纸路机构中还设置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传动链,传动链的另一端联接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安装第二搓纸轮,第二传动轴与第二搓纸轮之间形成图纸输入口 ;在传动链的一侧设置图纸输送通道,图纸输送通道的前口紧邻图纸输入口、后口紧邻图纸输出口。
[0010]优选的,在第一纸路机构的下方设置第三纸路机构,第三纸路机构中设有第二纸盒和设置在第二纸盒上方的第二纸张输送带;第二纸盒的后端设置第二导风筒,第二导风筒的内腔连通风源、前端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连通内腔。
[0011]优选的,第二导风筒的上壁位于第二纸张输送带的下方,第二导风筒的后端靠近图纸输出口的下沿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纸张输送带上开设有第二纸张吸附孔,第二纸张吸附孔连通负压装置。
[0013]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路控制系统,在图纸输出口的后端安装第一传感器,在第一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纸盒内的纸张;在第三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纸盒内的纸张;第一传感器控制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第二传感器控制连接第一纸张输送带;第三传感器控制连接第二纸张输送带。
[0014]优选的,还包括与第一路控制系统互锁的第二路控制系统,第二路控制系统在图纸输送通道中安装第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控制第四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第四传感器控制第二传感器或第三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1、由于第一纸盒的后端设置第一导风筒,第一导风筒靠近第一纸盒的一端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和进风口均连通第一导风筒的内腔,可使纸张在第一导风筒的风力左右下有效分离,第一纸张输送带只输送紧贴在带面的一片纸张,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第一纸张输送带输送多张图纸同时进入晒图机进行复晒,以致造成图纸浪费的弊端。
[0017]2、由于第一导风筒的上壁位于第一纸张输送带的下方,第一导风筒的后端靠近图纸输出口的下沿设置,使得纸张随着第一纸张输送带由前及后的输送,待纸张到达第一纸张输送带的后部时,由于失去第一纸张输送带的作用力而自动落在第一导风筒上,从而使纸张的后端在第一导风筒的引导下准确地到达图纸输出口,实现图纸的准确输送。
[0018]3、由于第一纸张输送带上开设有第一纸张吸附孔,第一纸张吸附孔连通负压装置,负压装置能够在第一纸张吸附孔上形成负压,从而在负压的作用下将纸张吸附在第一纸张输送带上,实现纸张的可靠输送。
[0019]4、由于第一传动轴上安装第一搓纸轮,第一搓纸轮的上方安装第一压纸轴,第一压纸轴与第一搓纸轮之间形成图纸输出口,使得图纸到达图纸输出口处时,能够在第一压纸轴和第一搓纸轮的作用下,搓动图纸继续向后输送,完成图纸的自动供给。
[0020]5、由于在传动链的一侧设置图纸输送通道,图纸输送通道的前口紧邻图纸输入口、后口紧邻图纸输出口,可以人工从图纸输入口送入底图,便于实现一张底图复晒多份蓝图。
[0021]6、由于在第一纸路机构的下方设置第三纸路机构,第三纸路机构的机构与第二纸路机构相同,可以在第一纸路机构中放置底图,在第三纸路机构放置晒图纸,使第一纸路机构和第三纸路机构同时工作,实现底图和晒图纸的全自动供给,为成套图纸的连续复晒奠定了硬件基础。
[0022]7、由于在图纸输出口的后端安装第一传感器,在第一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二传感器,在第三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控制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第二传感器控制连接第一纸张输送带;第三传感器控制连接第二纸张输送带,使得第一传感器同时控制第一纸张输送带和第二纸张输送带同时启停,实现成套图纸的全自动连续有序复晒,同时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检测所在纸路机构中的图纸情况,在无图纸时自动停止所在纸路机构的运行,提醒工作人员放入图纸。
[0023]8、由于还包括与第一路控制系统互锁的第二路控制系统,第二路控制系统在图纸输送通道中安装第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控制第四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第四传感器控制第二传感器或第三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使得第一路控制系统和第二路控制系统同时只能有一路参与工作,第二路控制系统工作时,可以在第一纸盒或者第二纸盒中放入晒图纸,然后人工从图纸输入口放入底图,并由第四传感器根据检测的底图信息有序地控制第一纸张输送带或第二纸张输送带工作,实现一份底图复晒多份蓝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导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0027]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0029]图中标记:1、第一纸盒;2、第一纸张输送带;3、第一吸风箱;4、引风机;5、第一传动轴;6、第一压纸轴;7、第二传动轴;8、第二压纸轴;9、上导板;10、下导板;11、第一导风筒;12、第二导风筒;13、第一传感器;14、第二纸盒;15、第二纸张输送带;16、第二吸风箱;17、第三传感器;18、传动链;19、第四传感器;20、第二传感器;21、吹风口 ;22、进风口 ;23、进纸开关;24、手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1]本实用新型以图纸的移动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将进纸端定义为前端,相应地将出纸端定义为后端。
[0032]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第一纸路机构和第一传动轴5,第一传动轴5位于第一纸路机构的后端,第一传动轴5上安装第一搓纸轮,第一搓纸轮的上方安装第一压纸轴6,第一压纸轴6与第一搓纸轮之间形成图纸输出口。第一纸路机构中设有第一纸盒I和第一纸张输送带2,第一纸张输送带2上开设有第一纸张吸附孔,并在第一纸张输送带2的工作侧上安装第一吸风箱3,第一吸风箱3连通引风机4。第一纸张输送带2位于第一纸盒I的上方,第一纸盒I的后端设置第一导风筒11,第一导风筒11的上壁位于第一纸张输送带2的下方,并且其后端靠近图纸输出口的下沿设置。第一导风筒11的内腔连通进风口 22、前端开设有吹风口 21,吹风口 21连通内腔。
[0033]为了实现手动递送图纸,在第一纸路机构的上方设置了第二纸路机构,第二纸路机构在第一传动轴5上安装传动链18,传动链18的另一端联接第二传动轴7,第二传动轴7上安装第二搓纸轮,第二搓纸轮的上方安装第二压纸轴8,第二压纸轴8与第二搓纸轮之间形成图纸输入口 ;在传动链18的一侧的上方设置上导板9、下方设置下导板10,上导板9和下导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图纸输送通道,图纸输送通道的前口紧邻图纸输入口、后口紧邻图纸输出口。
[0034]为了实现整套图纸的连续全自动复晒,在第一纸路机构的下方设置了第三纸路机构,第三纸路机构的结构同第一纸路机构的结构相同,具体为:第三纸路机构中设有第二纸盒14和第二纸张输送带15,第二纸张输送带15上开设有第二纸张吸附孔,并在第二纸张输送带15的工作侧上安装第二吸风箱16,第二吸风箱16连通引风机4。第二纸张输送带15设置在第二纸盒14的上方,第二纸盒14的后端设置第二导风筒12,第二导风筒12的上壁位于第二纸张输送带15的下方,并且其后端靠近图纸输出口的下沿设置。同样,第二导风筒12的内腔连通风源、前端开设有吹风口 21,吹风口 21连通内腔。
[003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序控制,设置了互锁的第一路控制系统和第二路控制系统。在图纸输出口的后端安装第一传感器13,在第一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二传感器20,第二传感器20能够检测第一纸盒I内的纸张并控制连接第一纸张输送带2的启停;在第三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三传感器17,第三传感器17能够检测第二纸盒14内的纸张并控制连接第二纸张输送带15的启停;在图纸输送通道中安装第四传感器19。第一路控制系统中,第一传感器13控制第二传感器20和第三传感器17工作电源的通断。第二路控制系统中,第一传感器13控制第四传感器19工作电源的通断,第四传感器19控制第二传感器20或第三传感器17工作电源的通断。
[0036]上述第一纸盒I和第二纸盒14均自前至后呈斜向上状安装,并且具有同样的结构:均包括盒体,在盒体的下方安装纸盒支撑轴,并在各自的下方两侧配置使盒体前后抽动的滚槽,纸盒支撑轴安装有滚轮,滚轮配装在滚槽中,盒体安装在滚轮上,以此来实现第一纸盒I和第二纸盒14的轻松拉出或者推进。
[0037]工作过程:
[0038]将进风口 22连接风源,打开总开关电源,第一传动轴5进入工作状态,电源经过常闭开关使第一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20和第三传感器17得电进入工作状态,联接在第一吸风箱3和第二吸风箱16上的引风机4、以及联接在第一导风筒11和第二导风筒12上的风源开启。
[0039]可以在第一纸盒I内放入底图,在第二纸盒14内放入晒图纸,然后按动进纸开关23使之关闭,第一纸路机构和第三纸路机构开始运转,第一吸风箱3通过第一纸张吸附孔将底图吸附在第一纸张输送带2上,同时第一导风筒11从底图的侧向将风吹向第一纸张输送带2,将多余的底图吹落,仅使紧邻第一纸张输送带2的底图被吸附住,在第一纸张输送带2的带动下向后输送,当底图的后端脱离第一吸风箱3的后端时,底图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其后端自动跌落到第一导风筒11的上壁上,底图的前端继续在第一纸张输送带2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从而推动整张底图沿第一导风筒11继续向后移动,最终使底图的后端到达图纸输出口处。在此过程中,第二纸张输送带15也输送一张晒图纸与底图同时到达图纸输出口处,同时第一传感器13检测到图纸后,使得第二传感器20和第三传感器17均断电,第一纸张传输送带和第二纸张传输送带也相继停止运行。此时,底图和晒图纸在第一搓纸轮的作用下继续向后走,将自动对好的底图和晒图纸输送给晒图机,待图纸的前端离开第一传感器13后,第一传感器13失去对第二传感器20和第三传感器17的控制,第一纸张传输送带和第二纸张传输送带再次开始运行,进入下一轮对纸工作。如此往复运行完成整套图纸的自动对纸,实现为晒图机供送对好的图纸。
[0040]如果要折叠复晒后的蓝图,可以将蓝图放入第一纸盒I或者第二纸盒14内,去掉底图的放置,然后执行上述工作过程,使图纸输出口只输出蓝图,将蓝图送入叠纸机,实现叠纸机的自动图纸供送。
[0041]如果一张底图需要单独复制多份,在第一纸盒I内放入晒图纸,打开手动开关24,使第二路控制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手动将底图从图纸输入口送入,当底图到达第四传感器19时,第四传感器19检测到信号后,控制第一纸张传输送带工作,使第一纸张输送带2只输送一张晒图纸,并与底图同时到达图纸输出口处,第一传感器13检测到纸张信号后,切断第四传感器19的工作电源,第四传感器19断开第二传感器20的电源,第一纸张传输送带停止运行。待纸张的前端离开第一传感器13后,第一传感器13失去对第四传感器19的控制。当第四传感器19再次检测到底图时,第一纸张输送带2再次循环上述工作,如此周而复始,完成一张底图的多次对纸操作,然后由晒图机完成多次复晒。
[0042]在一张底图需要单独复制多份时,还可以将晒图纸放入第二纸盒14内,由第二纸张传输送带完成晒图纸的输送。
[0043]上述实施例中是由上导板9和下导板10构成的图纸输送通道,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具体结构的图纸输送通道,只要能够完成对纸张的约束传送即可。同理,第一纸路机构和第三纸路机构中的负压装置可以采用上述吸风箱和引风机4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负压装置,只要能够产生负压,通过负压使纸张吸附孔产生吸力即可,在此对负压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00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包括第一纸路机构,第一纸路机构中设有第一纸盒和设置在第一纸盒上方的第一纸张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纸盒的后端设置第一导风筒,第一导风筒的内腔连通进风口、前端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连通内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纸路机构的后端设有图纸输出口,第一导风筒的上壁位于第一纸张输送带的下方,第一导风筒的后端靠近图纸输出口的下沿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纸张输送带上开设有第一纸张吸附孔,第一纸张吸附孔连通负压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纸路机构的上方设置第二纸路机构,第二纸路机构中设置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一导风筒的后端;第一传动轴上安装第一搓纸轮,第一搓纸轮的上方安装第一压纸轴,第一压纸轴与第一搓纸轮之间形成图纸输出口。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纸路机构中还设置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传动链,传动链的另一端联接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安装第二搓纸轮,第二传动轴与第二搓纸轮之间形成图纸输入口 ;在传动链的一侧设置图纸输送通道,图纸输送通道的前口紧邻图纸输入口、后口紧邻图纸输出口。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纸路机构的下方设置第三纸路机构,第三纸路机构中设有第二纸盒和设置在第二纸盒上方的第二纸张输送带;第二纸盒的后端设置第二导风筒,第二导风筒的内腔连通风源、前端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连通内腔。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导风筒的上壁位于第二纸张输送带的下方,第二导风筒的后端靠近图纸输出口的下沿设置。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纸张输送带上开设有第二纸张吸附孔,第二纸张吸附孔连通负压装置。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路控制系统,在图纸输出口的后端安装第一传感器,在第一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纸盒内的纸张;在第三纸路机构中安装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纸盒内的纸张;第一传感器控制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第二传感器控制连接第一纸张输送带;第三传感器控制连接第二纸张输送带。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张图纸专用多功能自动进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路控制系统互锁的第二路控制系统,第二路控制系统在图纸输送通道中安装第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控制第四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第四传感器控制第二传感器或第三传感器工作电源的通断。
【文档编号】B65H11/00GK203946632SQ20142039894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祥林 申请人:张祥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