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水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362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便携水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便携水袋,涉及一种软质的盛水容器。该便携水袋为长方形口袋型,水袋边缘接一段软管,作为出水口及进水口,软管可以方便控制出水或进水方向。软管上套有调节阀门,该调节阀门为一块长方形板中设的调节缝,该调节缝包括圆孔、渐窄缝、闭合缝,调节缝与软管配合很容易调节软管口径在最大至封闭间变化,并且简洁、轻便、可靠、不易脱落。并且在水袋的两个短边边缘的中部以及两个长边边缘的两头都设有提手,这六个提手,可以适应各种情况下水袋的搬运和安置。这些设置改善了软质盛水容器的弊端,使软质盛水容器能在更多的场合发挥优势。
【专利说明】便携水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软质的盛水容器。

【背景技术】
[0002]盛水的容器一般都是硬质的,因为水没有形状,软质容器盛水后很难撩放,最后总成一滩,很容易从容器口流出。但是硬质容器无法塑性,即使是空的时候也要占据同样的空间,给本身的携带带来不便。另外,软体的容器出水也很难控制,由于容器“呆不住”,不能保证出水口总在一个位置,造成出水方向和流量总不随人意。但是软体容器的好处是,不装水时可以折叠,不占空间,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发挥软体水容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推出一种便携水袋。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便携水袋,为长方形口袋型,水袋边缘接一段软管,其余地方密封,所述软管上套有调节阀门,该调节阀门为一块长方形板,板的中间设调节缝,该调节缝一端为与所述软管等径的圆孔,该圆孔与缝宽由宽到窄的缝隙融合,所述缝隙的最宽处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并与圆孔融合,缝隙的最窄处使所述软管闭合,且最窄处延续一段距离,能使所述软管完全闭合;并且在水袋的两个短边边缘的中部以及两个长边边缘的两头都设有提手。
[0005]上述水袋共设有六个提手,可以适应各种情况下水袋的搬运和安置。水袋的口为一段软管,方便控制出水或进水方向。出水的调节采用简单的调节缝,与软管配合很容易调节软管口径在最大至封闭间变化,并且简洁、轻便、可靠、不易脱落。这些设置改善了软质盛水容器的弊端,使软质盛水容器能在更多的场合发挥优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水袋中调节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09]水袋的材质需要强度高、密封性强的软质材料,可以选用橡胶、聚四氟乙烯加厚薄膜。在水袋的边缘,两个短边的中部、两个长边的两头设置提手I。水袋的一角处设置一段软管2,作为水袋的出水口及进水口。软管上设置调节阀门3。调节阀门3如图2所示,在一块长方形板上开出调节缝,调节缝包括圆孔、渐窄缝、闭合缝。所述圆孔与软管2等径;所述渐窄缝的宽端与所述圆孔融合,渐窄缝的宽端宽度小于圆孔直径;所述渐窄缝的窄端与所述闭合缝融合,并且闭合缝的宽度与渐窄缝的窄端宽度一致,该宽度可使软管2闭合。
【权利要求】
1.便携水袋,为长方形口袋型,其特征在于:水袋边缘接一段软管,其余地方密封,所述软管上套有调节阀门,该调节阀门为一块长方形板,板的中间设调节缝,该调节缝一端为与所述软管等径的圆孔,该圆孔与缝宽由宽到窄的缝隙融合,所述缝隙的最宽处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并与圆孔融合,缝隙的最窄处使所述软管闭合,且最窄处延续一段距离,能使所述软管完全闭合;并且在水袋的两个短边边缘的中部以及两个长边边缘的两头都设有提手。
【文档编号】B65D33/36GK204038113SQ20142045637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金颖, 吕树樳, 杨旭东 申请人:李金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