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15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快递业在我国的发展也仅有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但其己经成长为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产业,尤其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兴起,快递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40亿件,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业务量同比增长52%,最高日处理量已突破900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达到204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42%。中国快递协会发布数据,2015 年快递业完成业务量206亿件。专家称,初步估计去年消耗了塑料编织袋29.6亿个、塑胶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胶带169.5亿米、避免撞击的缓冲物29.7亿个。在快递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大量快递包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快递企业在快件配送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纸箱、塑料包装袋、内部填充物等包装材料来对快件起到保护的作用。对于快递企业来说,这些包装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快递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包装材料并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在收到快件后,多数的消费者会选择把快件包装作为生活垃圾直接丢弃,仅有少部分的人会把包装保留下来进行重新再利用。换而言之,大量的废弃的快递包装会和生活垃圾一起最终被填埋处理,然而多数的包装材料在被填埋后是很难进行自然降解的。除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快递包装的一次性使用也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的,尤其是纸质包装箱,在一次使用后,大多数的包装箱质量仍然完好,原本可进行二次利用,但是却被当作垃圾直接丢弃。虽然被丢弃的一部分纸质包装箱也会作为再生纸的原料被重新加工再利用,但是与直接再使用相比,其经济效益显然要降低许多。

目前的纸质包装箱的结构缺陷也对二次利用造成困难,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二次利用的包装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箱,包括一包装箱箱体,该包装箱箱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设有一第一摇盖,该第一摇盖上设有至少两条易撕条,所述易撕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易撕条的两侧均设有易撕线。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摇盖对应易撕条之间设有第一双面胶层,所述第一摇盖的自由端与离自由端最近的易撕条之间设有第二双面胶层,所述第一双面胶层和第二双面胶层上均设有离型基材,该离型基材为连续的长条状;所述第二双面胶层的离型基材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分离撕开线,该分离撕开线将所述离型基材分割为基部和引拔撕开条两个区域。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形成有多个往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凸出部;所述第二双面胶层不覆盖所述凸出部;所述基部的宽度大于引拔撕开条的宽度;所述第二双面胶层覆盖所述基部的一部分和引拔撕开条的全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双面胶层和第二双面胶层之间设有第三双面胶层,所述第一双面胶层、第二双面胶层和第三双面胶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该一体成型结构对应所述易撕线设有双面胶层分离线;所述一体成型结构上设有离型基材,该离型基材的分离撕开线对应所述易撕线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开口在与第一摇盖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摇盖,该第二摇盖上设有至少一条易撕条。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摇盖设有第四双面胶层,所述胶带上设有离型基材,该离型基材为连续的长条状;所述第四双面胶层的离型基材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分离撕开线,该分离撕开线将所述离型基材分割为基部和引拔撕开条两个区域。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形成有多个往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凸出部;所述第二双面胶层不覆盖所述凸出部;所述基部的宽度大于引拔撕开条的宽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包装箱箱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开口的结构相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发明第一摇盖设有至少两条易撕条,可以两次打开包装箱,从而可以二次使用包装箱。

2、本发明第一摇盖设有第一双面胶层和第二双面胶层,可以两次封闭包装箱。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二双面胶层覆盖的离型基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离型基材上粘贴双面胶层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第一摇盖和第二摇盖均设置离型基材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摇盖覆盖第一开口示意图,且将第二摇盖的离型基材撕开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第二摇盖的离型基材完全撕开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第二摇盖封装后,再将第二摇盖沿着易撕条撕开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第二摇盖沿着易撕条完全撕开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包装箱的各摇盖掀开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包装箱欲重新封装时,先将第三摇盖和第四摇盖覆盖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将图8的第二摇盖覆盖,且将第一摇盖的离型基材撕开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离型基材完全撕开后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将图11的第一摇盖覆盖并封装后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第一摇盖示意图。

图14为附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摇盖剖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第二双面胶层覆盖的离型基材;11、基部;111、凸出部;12、引拔撕开条;13、分离撕开线; 2、第二双面胶层;21、第一粘贴部;22、第二粘贴部;3A、第一摇盖;3B、第二摇盖;3C、第三摇盖;3D、第四摇盖;3、包装箱箱体;31、易撕线;30、撕开口;4、易撕条;5、第三双面胶层;6、第一双面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15所示,一种包装箱,包括一包装箱箱体3,该包装箱箱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设有第一摇盖3A、第二摇盖3B、第三摇盖3C和第四摇盖3D,该第一摇盖上设有两条易撕条4,两条易撕条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易撕条的两侧均设有易撕线31,易撕线由多个通孔连接构成,所述通孔之间间隔设置,即易撕条通过多个尺寸较小的连接部与摇盖本体连接,从而使得易撕条4与摇盖本体的连接变得脆弱化,这样使得易撕条容易从摇盖本体脱离。所述第一开口在与第一摇盖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摇盖3B,该第二摇盖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使用时,将待包装物品放置与包装箱箱体内,然后采用胶带将第一摇盖的自由端的端部与第二摇盖黏贴固定。将靠近第一摇盖的自由端的端部的易撕条撕开后形成撕开口30,即可取出包装物品。二次使用时,将待包装物品放置于包装箱箱体内,然后采用胶带将第一摇盖的自由端的端部与第二摇盖黏贴固定。将余下的易撕条撕开后,即可再次取出包装物品。第二次的黏贴位置为两条易撕条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摇盖对应易撕条之间设有第一双面胶层6,所述第一摇盖的自由端与离自由端最近的易撕条之间设有第二双面胶层2,所述第一双面胶层和第二双面胶层上均设有离型基材。在使用时,无需黏贴胶带,只需分两次将离型基材揭除即可。

第二双面胶层覆盖的离型基材1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双面胶层覆盖的离型基材1沿着其长度形成有一分离撕开线13,且该分离撕开线13将离型基材1分隔为基部11与引拔撕开条12二个区域,所述分离撕开线13可以被撕开而使基部11与引拔撕开条12分离;其中,基部11的长度方向的侧边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往所述基部11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凸出部111,所述凸出部111可以例如是矩形、波浪形、半圆形等;较佳者,所述凸出部是等间距地分布;所述基部11的宽度大于引拔撕开条12的宽度。

如图3所示,所述双面胶带2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为具有粘着性质的第一粘贴部21与第二粘贴部22,该第一粘贴部21粘贴于离型基材1的一侧面,第二粘贴部22则可用于粘贴在一包装箱上,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将双面胶带2的第一粘贴部21覆盖基部11的一部分与引拔撕开条12的全部,同时不使双面胶带2的第一粘贴部21覆盖所述凸出部111。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双面胶层和第二双面胶层之间设有第三双面胶层5,所述第一双面胶层、第二双面胶层和第三双面胶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该一体成型结构对应所述易撕线设有双面胶层分离线;所述一体成型结构上设有离型基材,该离型基材的分离撕开线对应所述易撕线设置。为了方便将双面胶层准确地固定在第一摇盖上,所述第一胶带、第二胶带和第三胶带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制作时采用打孔装置既在第一摇盖上产生易撕线,也在一体成型结构的胶带和离型基材上产生易撕线,从而使第一摇盖的制作更加方便。在使用时,只需分两次将离型基材揭除即可。第三胶带增加易撕条的强度,可以使撕除易撕条时更加顺畅。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开口在与第一摇盖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摇盖,该第二摇盖上设有一条易撕条。这样可以使包装箱箱体进行三次利用。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二摇盖设有第四胶带,所述胶带上设有离型基材。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包装箱箱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开口的结构相同。这样可以使包装箱箱体进行四次以上的利用。

最优例:以第一摇盖设两条易撕条,第二摇盖设一条易撕条,胶带已在相应摇盖上固定,第一摇盖上第一胶带、第二胶带和第三胶带为一体成型结构。使用方法:将物品放入包装箱箱体内,撕除第二胶带上的离型基材,将第一摇盖和第二摇盖黏贴固定。撕开靠近第一摇盖自由端的易撕条和第三胶带,易撕条和第三胶带为层叠结构,打开包装箱取出物品。二次使用:撕除第一胶带上的离型基材,将第一摇盖和第二摇盖黏贴固定。撕开第一摇盖上余下的易撕条,打开包装箱取出物品。三次使用,撕开第二摇盖上的第四胶带的离型基材,将第一摇盖和第二摇盖黏贴固定,撕开第二摇盖上的易撕条即可打开包装箱取出物品。从而可以使包装箱获得三次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