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竹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2049阅读:2984来源:国知局
编织竹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竹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篮体和盖于篮体上的篮盖,篮体包括由竹条交叉编织而成的环状篮身面板、设于篮身面板上下两端外缘的第一外边定型框、设于篮身面板上下两端内缘的第一内撑条、设于篮身面板底部并固定在第一内撑条上侧的篮底面板。
【专利说明】
编织竹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竹篮。
【背景技术】
[0002]竹篮就是用竹子编成的篮子,用来装菜、水果、药材、食品等,通常盛装一些对透气性有要求的物件。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10441794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闸蟹竹篮,通过细致竹条的编织平面来作为竹篮的主体组成结构,加上外框的套接组成竹篮的箱体和盖体两部分,其中的箱体面板和盖体面板均为竹条编织面板。结合其附图可知,其面板的编织形式为:将细竹条整齐的紧凑排列在一起,然后通过线将整齐排列的细竹条编织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板。此方式编织的面板结构牢固,竹条和竹条之间的缝隙极小,可以防止大闸蟹的触角伸出面板造成人员伤害。但是,由于其竹条排列紧凑,竹条之间的缝隙小,故透气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好的编织竹候
rm.ο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编织竹篮,包括篮体和盖于篮体上的篮盖,篮体包括由竹条交叉编织而成的环状篮身面板、设于篮身面板上下两端外缘的第一外边定型框、设于篮身面板上下两端内缘的第一内撑条、设于篮身面板底部并固定在第一内撑条上侧的篮底面板。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篮身面板通过竹条交叉编织而成,由于竹条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和一定的厚度,当将竹条进行交叉编织时,也就是将竹条上下反复叠合时,竹条和竹条之间会存在较大的间隙,起到良好的透气效果,同时又保证了篮身面板的强度;篮身面板整体均通过竹条一体编织成型,而并非四面拼接而成,故整体结构紧凑,强度较高;篮身面板在编织成型后通过其内侧上下两端的第一内撑条进行加固处理,第一内撑条相当于搭建了个框架,然后再通过第一外边定型框从篮身面板外侧收紧,让篮身面板上的编织竹条更加紧凑,第一外边定型框和第一内撑条相互内外作用大大增加了编织竹篮的强度。
[0007]优选的,篮底面板的上侧设有固定于篮底面板内缘的第二内撑条。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篮底面板搭于篮身面板下侧的第一内撑条上,在通过第二内撑条将篮底面板压住,提高篮底面板的固定牢固度,同时,第二内撑条还可以进一步的加固篮身面板的内圈,保证其形状的强度,不易变形。
[0009]优选的,第一内撑条和第二内撑条均为一体成型的环状,第一内撑条和第二内撑条的拐角处均布有便于其弯折成型的应力释放槽。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第一内撑条和第二内撑条在加工时可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没有过多的拼接缝;为了让第一内撑条和第二内撑条拐角弯折时不发生断裂,保证弯折成型的内撑条的强度,此处,在其拐角处设置了应力释放槽,这里的应力释放槽即设在拐角处的条形槽,条形槽从内撑条的上端面贯穿到其下端面,在内撑条弯折时,可以提供形变余量,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撑条的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分布。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倍第一内撑条的数量可以增加支撑的强度,由于第一内撑条使用天然的木条制作而成,单个第一内撑条在弯折成型后其应力脆弱点各不相同,将两个第一内撑条上下叠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篮身面板内环面,可以进行互补,有效的防止第一内撑条局部断裂,大大提高篮身面板的强度。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内撑条的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分布。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倍第二内撑条的数量可以增加支撑的强度,由于第二内撑条使用天然的木条制作而成,单个第二内撑条在弯折成型后其应力脆弱点各不相同,将两个第二内撑条上下叠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篮身面板内环面,可以进行互补,有效的防止第二内撑条局部断裂,大大提高篮身面板的强度。
[0015]优选的,篮盖包括由竹条交叉编织而成的盖板、夹于盖板外缘上下两侧的固定条、包于盖板外缘并和固定条相粘接的第二外边定型框。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同样通过竹条交叉编织而成,大大增加篮盖的透气性;编织成型的篮盖为平板状,固定条将其进行上下加固,防止编织的竹条散开,同时通过第二外边定型框将固定条均粘连住增强篮盖的整体性;同时,位于盖板下侧的固定条和盖板围成用于卡合于篮体的卡合腔,方便篮盖的固定。
[0017]优选的,固定条为一体成型的环状,固定条的拐角处设有便于其弯折成型的应力释放槽。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的固定条在加工时可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没有过多的拼接缝;为了让固定条拐角弯折时不发生断裂,保证弯折成型的固定条的强度,此处,在其拐角处设置了应力释放槽,这里的应力释放槽即设在拐角处的条形槽,条形槽从固定条的上端面贯穿到其下端面,在固定条弯折时,可以提供形变余量,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
[0019]优选的,第一内撑条的内侧设有固定边框,固定边框的上缘高出于篮体上缘并可与固定条相卡接。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边框相当于内定型框的作用加强了第一内撑条的结构;同时,固定边框上端高出于篮体上缘形成卡合端,正好可以与固定条的内圈配合相互卡合实现篮盖和篮体的固定。
[0021]优选的,篮身面板和篮底面板上的竹条为一上一下的交叉编织结构。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竹条一上一下的交叉编织结构其竹条的弯折程度大,故竹条之间形成的空隙也大,透气性好;同时竹条和竹条之间的连接比较紧,整体不易松动,结构紧凑。
[0023]优选的,篮身面板和篮底面板上的竹条为二上二下的交叉编织结构。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竹条二上二下的交叉编织结构,其竹条的弯折程度相对较小,故其竹条之间形成的空隙相对较小,当透气良好时,可以防止篮体内的材料漏出;由于竹条弯折程度小,其竹条受力小,弯折时不易损坏,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实施例一中篮盖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〇〇27]图3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〇〇28]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〇〇29]图5为图3中B部放大图;
[0030]图6为实施例一中篮身面板的竹条编织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实施例二中篮身面板的竹条编织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1、篮体;2、篮盖;11、篮身面板;12、第一外边定型框;13、第一内撑条; 14、篮底面板;3、第二内撑条;4、应力释放槽;21、盖板;22、固定条;23、第二外边定型框;5、
固定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〇〇34] 实施例一,一种编织竹篮:
[0035] 如附图1和2所示的编织竹篮,包括篮体1和盖于篮体1上的篮盖2,篮体1包括篮身面板11、设于篮身面板11上下两端外缘的第一外边定型框12、设于篮身面板11上下两端内缘的第一内撑条13、设于篮身面板11底部并固定在第一内撑条13上侧的篮底面板14,篮底面板14的还上侧设有固定于篮底面板14内缘的第二内撑条3。其中,结合附图3和5,位于篮身面板11下端的第一内撑条13和第二内撑条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呈上下分布。其中,第一内撑条13和第二内撑条3均为一体成型的环状,第一内撑条13和第二内撑条3的拐角处均布有便于其弯折成型的应力释放槽4,此处的应力释放槽4即设在拐角处的条形槽,条形槽从内撑条的上端面贯穿到其下端面,在内撑条弯折时,可以提供形变余量,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
[0036] 见附图3和4,篮盖2包括盖板21、夹于盖板21外缘上下两侧的固定条22、包于盖板 21外缘并和固定条22相粘接的第二外边定型框23。其中,固定条22为一体成型的环状,固定条22的拐角处设有便于其弯折成型的应力释放槽4,此处的应力释放槽4同样为贯穿固定条 22上下两侧且一端开口的条形槽。篮盖2为平板状,固定条22将其进行上下加固,防止编织的竹条散开,同时通过第二外边定型框23将固定条22均粘连住增强篮盖2的整体性。其中, 见附图4,第一内撑条13的内侧设有固定边框5,固定边框5的上缘高出于篮体1上缘并可与固定条22相卡接。此处的固定边框5的外径正好与固定条22的内径相配,形成卡接结构。
[0037] 如附图6所示,上述篮身面板11和篮底面板14通过竹条一上一下交叉编织而成。 [〇〇38] 实施例二,一种编织竹篮:
[0039]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竹条编织的形式不同。
[0040] 如附图7所示,篮身面板11和篮底面板14通过竹条二上二下交叉编织而成。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主权项】
1.一种编织竹篮,包括篮体(I)和盖于篮体(I)上的篮盖(2),其特征是:篮体(I)包括由竹条交叉编织而成的环状篮身面板(11)、设于篮身面板(11)上下两端外缘的第一外边定型框(12)、设于篮身面板(11)上下两端内缘的第一内撑条(13)、设于篮身面板(11)底部并固定在第一内撑条(13)上侧的篮底面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篮底面板(14)的上侧设有固定于篮底面板(14)内缘的第二内撑条(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第一内撑条(13)和第二内撑条(3)均为一体成型的环状,第一内撑条(13)和第二内撑条(3)的拐角处均布有便于其弯折成型的应力释放槽(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撑条(13)的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内撑条(3)的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篮盖(2)包括由竹条交叉编织而成的盖板(21)、夹于盖板(21)外缘上下两侧的固定条(22)、包于盖板(21)外缘并和固定条(22)相粘接的第二外边定型框(2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固定条(22)为一体成型的环状,固定条(22)的拐角处设有便于其弯折成型的应力释放槽(4)。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第一内撑条(13)的内侧设有固定边框(5),固定边框(5)的上缘高出于篮体(I)上缘并可与固定条(22)相卡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篮身面板(11)和篮底面板(14)为一上一下的交叉编织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竹篮,其特征是:篮身面板(11)和篮底面板(14)为二上二下的交叉编织结构。
【文档编号】B65D6/08GK205707761SQ20162056564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陈诚杰
【申请人】浙江甲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