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9684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对多台电梯进行统一管理的群控电梯装置及该群控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规模比较大的建筑物中,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者输送能力而并列设置多台电梯,并导入有以下系统:在电梯厅进行呼梯登记时,从多台电梯中选择最适当的电梯来使其提供服务。另外,随着建筑物的规模的增大,并列设置的电梯的台数也增多,因此,利用群控系统来对这些多台电梯适当地进行管理,从而力图减少等待时间等而提升对使用者的服务质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将经由电梯厅前往目标楼层登记装置而输入的前往目标楼层登记作为电梯厅呼梯,并对该电梯厅呼梯分配轿厢。然后,关于各轿厢,决定该轿厢在规定方向上到达特定楼层的时刻的、特定楼层上的等待人数的预测值,在关于某个轿厢所决定的等待人数的预测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该轿厢在不对特定楼层以外的楼层上的电梯厅呼梯进行应答的运行模式下运行。”。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基于电梯厅信息、轿厢内信息、分配信息来对伴随从电梯厅呼梯的分配时刻起的电梯厅人数或轿厢内人数的状况变化的各楼层的服务指标值进行计算。然后,基于该所计算出的服务指标值来对电梯厅呼梯进行分配变更。”。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使与长时间个体性平均等待时间的乘客相对的服务优先于将所有乘客的等待时间取平均而得的全平均等待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67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67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5-7804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虽然根据特定楼层上的等待人数来进行该楼层的服务优先,但未考虑到每个等待客人的等待时间,未照顾到从呼梯登记起到轿厢到达为止的长时间等待。因此,由于仅以最初等待的人的等待时间来进行长时间等待评价,因此,在午饭时间段等在多个楼层上发生长时间等待的状况下,长时间等待人数较少的楼层有可能会优先于长时间等待人数较多的楼层,存在建筑物整体的平均等待时间增加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考虑电梯厅、轿厢内的人数变化来对每个轿厢进行分配变更,因此,对长时间等待的使用者来说,在经过长时间等待之后,会变更轿厢,且焦躁感会进一步增加。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现有技术是对等待时间比全平均等待时间要长的乘客进行优先服务的技术,但对多个楼层进行优先服务,从而存在会产生新的长时间等待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基于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过剩的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来对整体的长时间等待率进行评价,从而能抑制长时间等待人数,力图提升服务。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

本申请包含多个解决上述问题的单元,若举出其一个示例,

则电梯装置基于搭乘电梯前所登记的、使用者的搭乘楼层、前往目标楼层及利用人数,来对各使用者分配进行服务的搭乘号机。并且,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测部,该预测部根据使用者的电梯厅到达时刻和各分配搭乘号机的到达预测时刻来对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分布进行预测;评价部,该评价部基于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分布,按照各电梯厅的分配搭乘号机来对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等待人数和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长时间等待时间进行计算,以对长时间等待率进行评价;以及分配号机决定部,该分配号机决定部基于评价部的评价结果来对各使用者分配进行服务的搭乘号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根据使用者的到达电梯厅时刻和各分配搭乘号机的到达预测时刻来对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分布进行预测,基于该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分布来对整体的长时间等待率进行评价,从而能抑制长时间等待人数,力图提升服务。

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概要的结构图的示例。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概要的结构图的示例。

图3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图4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对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预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图5是表示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的图的示例。

图6是表示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k、j、i)的图的示例。

图7是表示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的图的示例。

图8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进行各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评价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图9是表示交通需求性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表格(n)的图的示例。

图10是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进行各楼层的长时间评价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图11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进行各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评价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图12是实施例6所涉及的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图13是实施例7所涉及的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图14是实施例8所涉及的过去的长时间等待人数和长时间等待疲劳度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图15是实施例9所涉及的过去的焦躁感指数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图16是实施例10所涉及的登记时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图17是实施例11所涉及的登记前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图18是实施例12所涉及的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设定的说明图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记载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限定的结构,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数值等是示例,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性概念中各种变形例、应用例也包含在其范围内。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梯装置是采用对多台电梯进行统一管理的群控系统的结构的群控电梯装置。

[系统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概要的结构图的示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为包括电梯部1、群控控制部(群控控制装置)2、电梯厅呼梯登记部(电梯厅呼梯登记装置)3以及运行信息显示部(运行信息显示装置)4的系统结构。

(电梯部)

电梯部1具有n台(n为2以上的整数)电梯11_1、11_2、……、11_n、以及对这些电梯11_1、11_2、……、11_n进行控制的号机控制部12_1、12_2、……、12_n。以下,存在将电梯部1的各个电梯11_1、11_2、……、11_n记载为搭乘号机或简单记载为号机的情况。n台电梯11_1、11_2、……、11_n(1号机11_1、2号机11_2、……、n号机11_n)在群控控制部2的控制下被统一管理,从等待时间等的观点来看,经由号机控制部12_1、12_2、……、12_n来进行对使用者最合适的号机(电梯)的分配。

电梯部1的各电梯11_1、11_2、……、11_n例如具有将设置于电梯井内的轿厢111和对重112结合在主曳引绳113两端而得的公知的结构。而且,在电梯11_1、11_2、……、11_n中,主曳引绳113卷绕于曳引机(未图示)的曳引轮114、滑轮115。

(群控控制部)

群控控制部2具有利用信息获取部20、利用信息预测部21、等待时间评价部22、间隔评价部23、长时间等待评价部24、综合评价部25、分配号机决定部26、及运行信息管理部27。而且,从等待时间等的观点来看,具有这些各功能部(20~27)的群控控制部2对要将最合适的号机(电梯)分配给使用者的n台电梯11_1、11_2、……、11_n进行统一管理。

利用信息获取部20在搭乘电梯前,获取由使用者利用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来进行登记的、后述的电梯利用信息,并将该所获取到的电梯利用信息提供给利用信息预测部21。利用信息预测部21根据由利用信息获取部20所提供的电梯利用信息、以及由运行信息管理部27所提供的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来对从各使用者到达电梯厅起到搭乘号机到达为止的等待时间和各层的等待人数进行预测。

等待时间评价部22根据利用信息预测部21所预测出的、各层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等待人数、以及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来对各层的等待时间进行评价。间隔评价部23根据利用信息预测部21所预测出的、各层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等待人数、以及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来对使将来的各搭乘号机以时间上等间隔的方式运行的等间隔性进行评价。长时间等待评价部24根据利用信息预测部21所预测出的、各层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等待人数、以及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来对各层的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进行计算,对长时间等待率进行评价。这里,所谓长时间等待率是指电梯的使用者(乘客)的等待时间超过规定的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使用者的比例。

综合评价部25基于等待时间评价部22、间隔评价部23、长时间等待评价部24等的各种评价值,从等待时间等的观点出发,在分配搭乘号机时进行决定哪个号机最适合的综合评价。分配号机决定部26对综合评价部25的综合评价值最好(最高)的搭乘号机进行分配。运行信息管理部27根据分配号机决定部26所决定的分配搭乘号机(以下记载为“分配号机”)和利用信息预测部21所预测出的电梯利用信息来生成运行信息,将运行信息输出至移动终端、或设置于电梯厅、监控室等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

关于上述群控控制部2的各功能部(20~27),由处理器来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从而能通过软件来加以实现。此时,关于实现功能部(20~27)的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文件等信息,能存储于存储器、硬盘、ssd等存储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存储介质。另外,关于群控控制部2的各功能部(20~27),例如也可以利用集成电路的设计等,通过硬件来实现这些功能部的一部分或全部。

(电梯厅呼梯登记部/运行信息显示部)

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包括包含键盘的操作部、显示部,设置于电梯的电梯厅。在该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中,在使用者的操作下,对各使用者的至少包含搭乘楼层及前往目标楼层在内的电梯利用信息进行登记。例如在使用者利用设置于1楼的电梯厅内的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将5楼登记作为前往目标楼层的情况下,将1楼设为搭乘楼层,将5楼登记作为前往目标楼层。

运行信息显示部4是电梯的使用者所拥有的移动终端的显示部,或者是设置于电梯厅、监控室等的显示装置。然后,从运行信息管理部27输出根据分配号机和电梯利用信息而生成的运行信息,从而运行信息显示部4将该运行信息提示(提供)给使用者。后文中将对提示给使用者的运行信息进行详细描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中,着眼于占据电梯使用者的不满的多半的长时间等待、以及该不满与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成正比的情况,对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进行预测,对长时间等待率进行评价。

具体而言,根据使用者的电梯厅到达时刻(登记时刻)和各分配号机的到达预测时刻来对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分布进行预测。等待时间分布表示各电梯厅中的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的状况,能根据各使用者的前往目标楼层的登记时刻、各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等待时间)及至各层的各搭乘号机的到达预测时刻来进行计算。然后,基于所有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分布,按照各电梯厅的分配搭乘号机来对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等待人数和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长时间等待时间进行计算,以对长时间等待率进行评价。

由此,即使在多层上经常发生长时间等待的情况下,也能优先对长时间等待的时间较长且长时间等待的人数较多的楼层进行服务,因此,能减轻伴随长时间等待的电梯使用者的不满,力图进一步提升服务。换言之,由于考虑了每个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因此,即使在发生相同长时间等待的楼层上,越是预测为等待时间较长的人较多的楼层,优先度越高,能抑制较多长时间等待的客人的等待时间的增加。

为了便于理解,利用数值来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作为一个示例,设在1楼有10个使用者正在等待搭乘号机到达,设10人中的一人等待了180秒左右,剩余的9人在搭乘号机的到达预想时刻的15秒前后以内到达了电梯厅。即,在1楼呈如下等待时间分布:10个使用者中的一人的等待时间较长,9人的等待时间较短。另一方面,设在3楼同样有10个使用者正在等待搭乘号机的到达,设呈以下等待时间分布:10人全都或者接近10人的人数等待了180秒左右。

在像这样的各楼层的等待时间分布的情况下,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考虑每个使用者的等待时间,从而将3楼的使用者的优先度设定得比1楼要高,因此,能抑制较多长时间等待的客人的等待时间的增加。由此,能力图提升对较多的使用者的服务,进而减小建筑物整体的平均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率。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对每个使用者的电梯厅到达时刻(登记时刻)进行存储/保持,并进行学习,因此,能进行精度比以往要高的学习/仿真,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也能按照交通流来计算出正确的值。

此外,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中,设从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获取搭乘电梯前所登记的电梯利用信息,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设置于远离电梯厅的位置的安检门的id认证、设置于建筑物内的传感器等建筑物到达检测部或电梯厅到达检测部的检测信息、或者从各使用者所携带的信息终端获取电梯使用信息等方式。

以下将具有从建筑物出入口、电梯厅中的确定各个个人的装置的检测信息来获取电梯利用信息的结构的电梯装置作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来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梯装置是在对多台电梯进行统一管理的群控系统的控制下根据在建筑物的出入口、电梯厅中对各个个人进行确定的装置的检测信息来获取电梯利用信息的群控电梯装置。通过在建筑物出入口、电梯厅中获取电梯利用信息,能使电梯利用信息的检测时期比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的情况要提前,因此,能提高后述的各种评价精度。

[系统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概要的结构图的示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50为包括电梯部1、群控控制部(装置)2、使用者管理部(装置)5、建筑物到达检测部(装置)6、电梯厅到达检测部(装置)7以及显示部(装置)8的系统结构。

(电梯部/群控控制部)

电梯部1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相同的结构。群控控制部2除了具有等待时间评价部22、间隔评价部23、长时间等待评价部24、综合评价部25、分配号机决定部26、及运行信息管理部27以外,还具有利用信息管理部28。利用信息管理部28对从使用者管理部5所接收到的、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各楼层的等待人数的预测数据进行管理。

等待时间评价部22根据利用信息管理部28所管理的、各层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等待人数、以及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来对各层的等待时间进行评价。间隔评价部23根据利用信息管理部28所管理的、各层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等待人数、以及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来对使将来的各搭乘号机以时间上等间隔的方式运行的等间隔性进行评价。长时间等待评价部24根据利用信息管理部28所管理的、各层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等待人数、以及各搭乘号机的运行信息,来对各层的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进行计算,对长时间等待负荷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部25基于等待时间评价部22、间隔评价部23、长时间等待评价部24等的各种评价值,从等待时间等的观点出发,在分配搭乘号机时进行决定哪个号机最适合的综合评价。分配号机决定部26对综合评价部25的综合评价值最好(最高)的搭乘号机进行分配。运行信息管理部27根据分配号机决定部26所决定的分配号机、以及利用信息预测部21所预测出的电梯利用信息,来生成运行信息,并发送至使用者管理部5。

关于上述群控控制部2的各功能部(22~28),由处理器来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从而能通过软件来加以实现。另外,关于群控控制部2的各功能部(22~28),例如也可以利用集成电路的设计等,通过硬件来实现这些功能部的一部分或全部。

(建筑物到达检测部/电梯厅到达检测部/显示部)

建筑物到达检测部6由设置于建筑物入口的摄像头等传感器构成,对使用者到达建筑物的情况进行检测。电梯厅到达检测部7由设置于电梯的电梯厅的摄像头等传感器构成,对使用者到达电梯厅的情况进行检测。建筑物到达检测部6和电梯厅到达检测部7在对使用者的到达进行检测的同时,获取使用者的前往目标楼层等电梯利用信息、与使用者个人有关的利用信息。能从id卡、移动终端等各种信息终端获取与使用者个人有关的利用信息。显示部8是使用者所拥有的移动终端的显示部,或者是设置于电梯厅、监控室等的显示装置,显示部8将电梯的运行信息提示(提供)给使用者。

(使用者管理部)

使用者管理部5具有利用信息获取部51、利用信息预测部52、利用信息管理部53、运行信息获取部54、利用信息发送部55以及显示信息通知部56。利用信息获取部51从建筑物到达检测部6、电梯厅到达检测部7读取使用者的前往目标楼层等的电梯利用信息。利用信息预测部52根据利用信息获取部51所获取到的电梯利用信息、以及运行信息获取部54从群控控制部2所获取到的电梯的运行信息,来对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各楼层的等待人数进行预测。

利用信息管理部53对当前的电梯利用信息、以及利用信息预测部52所预测出的电梯利用信息进行存储并进行管理。运行信息获取部54接收由群控控制部2的运行信息管理部27所发送的运行信息。利用信息发送部55将利用信息预测部52所预测出的电梯利用信息发送至群控控制部2。显示信息通知部56将电梯的运行信息、电梯利用信息输出至设置于电梯厅、监控室等的显示部8。

关于上述使用者管理部5的各功能部(51~56),由处理器来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从而能通过软件来加以实现。另外,关于使用者管理部5的各功能部(51~56),例如也可以利用集成电路的设计等,通过硬件来实现这些功能部的一部分或全部。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50具有利用使用者管理部5来对从id卡、移动终端等各种信息终端、摄像头等传感器所获得的使用者信息、电梯利用信息进行管理的结构。即,构成为由使用者管理部5来承担群控控制部2的一部分功能。由此,能将群控控制部2的系统变更抑制为最小限度。此外,能基于电梯利用信息以及从群控控制部2所获得的电梯的运行信息,在使用者管理部5的管理下,将电梯利用信息、电梯的运行信息显示于各使用者所具有的移动终端、数字标牌等。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或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5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各实施例中,通过软件来实现群控控制部2的各功能部(20~28)及使用者管理部5的各功能部(51~56),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功能部(20~29、51~56)的各功能。但是,并不局限于由cpu来进行控制。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图1的利用信息预测部21和图2的利用信息预测部52中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的动作的示例。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是对电梯的电梯厅中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测定的计时器。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按照各楼层、服务方向来进行设定。若系统资源有富余,则也可以进一步按照各搭乘号机来进行设置。

这里,若按照各使用者来设置计时器以对等待时间进行测定,则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的测定较为容易。但是,存在系统资源变得庞大的问题。例如,在产生1000个使用者的情况下,必须设置1000个计时器。因此,使用一直以来所采用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来对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测定。

图3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cpu首先对各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处于起动中还是处于停止中进行判定(步骤s1),在计时器停止中(未起动)的楼层的情况下(s1的“是”),对该楼层中是否存在新的电梯厅呼梯进行判定(步骤s2)。cpu在存在新的电梯厅呼梯的情况下(s2的“是”),将计时器起动的判定对象的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起动(步骤s3),在不存在新的电梯厅呼梯的情况下(s2的“否”),返回步骤s1。

cpu在步骤s1中,在判定为已经是计时器起动中的楼层的情况下(s1的“否”),对分配给计时器起动的判定对象的楼层的所有的搭乘号机是否都完成了对该楼层的服务进行判定(步骤s4)。在服务完成的情况下(s4的“是”),由于等待的客人为零,因此,cpu使起动中的计时器停止(步骤s5),在服务未完成的情况下(s4的“否”),由于存在等待的客人,因此,cpu返回步骤s1并继续起动计时器。

这里,若在不存在分配号机的时刻使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停止,则存在以下的问题:在输送能力以上的人数正在等待的情况下,无法搭乘的人会再次从0秒开始进行计数。因此,预先对无法搭乘的人数进行预测,设无法搭乘的人们即使例如通过图1的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再次进行登记,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也不从零开始进行计数。关于无法搭乘的人数的预测,可以根据各搭乘号机的各楼层上的上下梯人数来进行推测,也可以根据设置于各电梯厅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推测。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使用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来对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预测的示例。图4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对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预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cpu首先对各楼层的j方向i楼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是否正在起动中进行判定(步骤s11)。然后,cpu在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处于停止中的情况下(s11的“否”),对相应楼层的后述的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参照图7)、以及相应楼层的后述的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参照图6)进行复位(步骤s12),并返回步骤s11。在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中,保存有相应楼层的总产生人数。

cpu在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测定计时器正在起动中的情况下(s11的“是”),对是否在j方向i楼上产生电梯厅呼梯并对k号机进行了分配进行判定(步骤s13),若未产生新的电梯厅呼梯(s13的“否”),则返回步骤s11。

cpu在产生了新的电梯厅呼梯的情况下(s13的“是”),将新产生人数与由分配号机决定部26所分配的搭乘号机的、产生新的电梯厅呼梯的楼层的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k、j、i)相加(步骤s14)。这里,新产生人数通常为一人,但在小组使用等指定了团体使用的情况下,或者在输入了团体人数的情况下,新产生人数有可能为多个人。

接着,cpu对产生新的电梯厅呼梯的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是否为图5的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的时间以下进行判定(步骤s15),在成为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的时间以下之前,重复该判定(s15的“否”)。图5是表示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的图的示例。n表示每单位时间的人数。在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中,在n=0的情况下设定有10秒,在n=1的情况下设定有20秒等,例如以10秒为单位设定有想记录长时间等待人数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

作为一个示例,在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15秒的时刻,存在1楼上行方向的一个人的新的电梯厅呼梯的输入,在分配1号机的情况下,利用步骤s14和步骤s15来进行如下所述的处理。即,在步骤s14中,对图6的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0、0、0)加1个人。图6是表示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k、j、i)的图的示例。

另外,在步骤s15中,选择图5的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1),将总产生人数记录于图7的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0、0、0、1)。即,在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0、0、0、0)中,记录有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10秒以内所产生的人数,在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0、0、0、1)中,记录有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20秒以内所产生的人数。图7是表示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的图的示例。

cpu若在步骤s15中判定为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为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的时间以下(s15的“是”),则将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k、j、i)代入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步骤s16),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利用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来进行各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评价的示例。图8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进行各楼层的长时间评价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cpu首先对各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计时器是否处于起动中进行判定(步骤s21),在停止中的情况下(s21的“否”),对相应的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和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k、j、i)进行复位(步骤s22),并返回步骤s21。

cpu在计时器处于起动中的情况下(s21的“是”),将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减去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来计算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将分配号机到达为止的预测时间与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相加来对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预测(步骤s23)。接着,cpu对各使用者的预测等待时间是否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进行判定(步骤s24),在未超过的情况下(s24的“否”),返回步骤s21。

在各使用者的预测等待时间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情况下(s24的“是”),cpu将各使用者的预测等待时间减去图9的判定时间,以计算将来的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n)(步骤s25)。图9是表示交通需求性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表格(m)的图的示例。这里,图9的交通需求性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表格(m)可以使用按照交通流模式而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但对每天的使用状况进行学习并使用按照交通流模式而生成的学习时间存在以下优点:符合各建筑物的特性的判定时间的设定变得较为容易。

接着,cpu将将来的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n)的平方与按照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的长时间等待人数相乘,从而求出相应楼层的按照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的长时间等待负荷(n)(步骤s26)。将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减去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1),从而获得按照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的长时间等待人数。这里,将等待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以上的时间假设为使用者发生焦躁的时间(焦躁时间)。然后,假设焦躁时间带有成为未发生长时间等待的通常时的平方的时间性权重,进行对将来的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n)求平方的评价。

接着,cpu求出相应楼层的按照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的长时间等待负荷(n)的累计,以计算相应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评价值(步骤s27)。对所有的楼层、或者服务到产生新使用者的楼层为止的所有的楼层进行长时间等待评价值的计算。即,成为不仅考虑产生新使用者的楼层、还考虑了其它楼层的长时间等待状况的评价。接着,cpu根据相应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评价值、以及作为其它评价值的等待时间评价值、间隔评价值等,来计算综合评价值,并决定分配号机(步骤s28),结束用于对各楼层进行长时间等待评价的一系列的处理。

这里,等待时间评价部22中的等待时间评价是对从当前时刻到电梯到达为止的预测时间的评价,间隔评价部23中的间隔评价是对将来的搭乘号机间的等间隔性的评价。即,对于等待时间评价和间隔评价,不考虑每个使用者的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仅考虑最大的长时间等待时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根据与长时间等待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长时间等待评价,因此,不仅能抑制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还能对等待时间增大的风险较高的楼层进行预测,从而在确保与其它楼层的等待时间增大的风险之间的平衡的同时,避免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示出了一般使用者,但也可以根据从id认证、移动终端所读取到的使用者信息,来对符合预先登记的条件的残疾人、vip等特别的使用者进行辨别,并对该特别的使用者提供特别的服务。例如,对于残疾人、vip等特别的使用者,有时希望使他们搭乘尽可能早到达的搭乘号机,并且希望使他们搭乘搭乘号机内的使用者的占有率存在富余的轿厢。

在像这样的特别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将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设定为最小判定时间(例如0秒),或者将判定时间设定得比一般使用者要低,或者将利用人数设定为多个人,以提高服务优先度。由此,能将残疾人、vip等特别的使用者视为长时间等待使用者,一边考虑一般使用者的等待时间、长时间等待,一边向特别的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服务。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实施例3的变形例,对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n)的计算考虑了新的评价指标。图10是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进行各楼层的长时间评价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图10的流程图中,步骤s25a的处理内容与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5的处理内容不同。cpu在步骤s25a中将用与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相同的表格来进行记录的平均搭乘预测时间、平均步行预测时间作为新的评价指标来进行考虑,以计算将来的长时间等待剩余时间(n)。平均搭乘预测时间能利用预先检测出的各使用者的前往目标楼层信息来进行计算。

通过将平均搭乘预测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来进行考虑,能对到登记层到达时刻为止的服务完成时间进行评价。另外,通过考虑从设置于远离建筑物入口、电梯厅的位置的检测装置等到电梯厅为止的平均步行预测时间,能对建筑物内的移动时间进行评价。此外,在因使用者而导致号机下电梯后的移动时间大幅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包含下电梯后的时间。像这样,除了电梯的电梯厅中的等待时间以外,还考虑建筑物内的各种移动时间,从而能力图缩短整个建筑物内的移动时间。

[实施例5]

实施例5是实施例3的变形例。在实施例3中,按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来进行了长时间等待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n次的详细计算,因此运算量增加。实施例5是相对于实施例3既能减少运算量、又能获得基本相同的效果的示例。

图11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进行各楼层的长时间评价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的示例。

cpu首先对各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计时器是否处于起动中进行判定(步骤s31),在停止中的情况下(s31的“否”),对相应的长时间等待人数时间性表格(k、j、i、n)和长时间等待人数累计表格(k、j、i)进行复位(步骤s32),并返回步骤s31。

cpu在计时器处于起动中的情况下(s31的“是”),将相应楼层的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减去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来计算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将分配号机到达为止的预测时间与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相加来对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进行预测(步骤s33)。接着,cpu对各使用者的预测等待时间是否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进行判定(步骤s34),在未超过的情况下(s34的“否”),返回步骤s31。

在各使用者的预测等待时间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情况下(s34的“是”),cpu对长时间等待时间进行计算(步骤s35)。长时间等待时间负荷能通过{(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分配号机到达预测时间)-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平方来进行计算。即,将等待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时间假设为使用者发生焦躁的时间(焦躁时间)。然后,假设焦躁时间带有成为未发生长时间等待的通常时的平方的时间性权重,将其设为长时间等待时间负荷。

接着,cpu将总长时间等待人数标准化数乘以长时间等待时间负荷,以设为长时间等待评价值(步骤s36)。这里,所谓总长时间等待人数标准化数是指以搭乘号机内额定载客数来对总长时间等待人数进行标准化而得的数值。通过以搭乘号机内的额定载客数来对总长时间等待人数进行标准化,能减少每个案件的依赖度,能进行不依赖于搭乘号机的大小的评价。此外,例如在对搭乘号机的额定载客数×80%的人数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将超过该人数的人数考虑为未搭乘上人数,存在再次登记的可能性,因此,通过继续起动计时器而将其作为下次的搭乘人数来加以考虑,从而能在拥挤时进行高精度的长时间等待评价。

另外,表示表格的大小的n的最大值也尽可能小,从而能将系统资源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超过最大记录时间即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_max)的时间所产生的使用者包含于所有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_max)。在如上班时那样来自特定楼层的使用者的产生极端大的情况下,对该特定楼层分配多台,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搭乘号机来设置电梯厅呼梯持续时间计时器,为了确保系统资源,也可以不按照搭乘号机来进行设置。在未按照搭乘号机来设置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表格的最大值中包含超过人数,从而在来自特定楼层的使用者的产生极端大时,能对特定楼层更优先地进行分配电梯,能快速消除特定楼层的拥挤。

这里,关于长时间等待人数记录时间表格(n_max),通常希望设定为使得最大记录时间例如成为5~10分钟左右。在电梯厅呼梯持续5分钟以上的情况下,特定楼层的电梯厅发生拥挤的可能性提高,建筑物整体的平均等待时间几乎与特定楼层的等待时间相同,将搭乘号机集中分配会使得建筑物整体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相反,即使是上班高峰时间段,在特定楼层并不非常拥挤的建筑物的情况下,长时间等待评价变低,不容易对特定楼层分配多台,能抑制少人数出发并提高搭乘率,因此,能力图缩短等待时间。

另外,对各搭乘号机的每个搭乘号机计算所有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评价值的合计,将其作为评价罚分值来与未分配各搭乘号机的楼层相加,从而能力图抑制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具体而言,对于产生新电梯厅呼梯的楼层,与负责长时间等待评价较高楼层的搭乘号机相比,负责长时间等待评价较低楼层的号机变得容易被分配,因此,能力图抑制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

此外,在上班时,根据各搭乘号机的每台搭乘号机的长时间等待评价值,来对各搭乘号机的停止次数的上限值进行设定,从而能力图提高输送能力。例如,将长时间等待评价值较大的搭乘号机的停止次数的上限值设定得相对较低,将长时间等待评价值较小的搭乘号机的停止次数的上限值设定得相对较高。由此,长时间等待使用者不仅能抑制长时间等待时间,还能力图缩短搭乘号机内的搭乘时间。

最后,cpu根据相应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评价值、以及作为其它评价值的等待时间评价值、间隔评价值等,来计算综合评价值,并决定分配轿厢(步骤s37),结束用于对各楼层进行长时间等待评价的一系列的处理。

这里,在实施例5中,假设了一个使用者登记1次的、通常的使用方法。然而,实际的使用方法还包含不规则的使用。例如,存在一个使用者多次登记同一前往目标楼层以呼叫多台搭乘号机的情况,或者在团体使用时虽然有多人搭乘但仅一个代表人进行登记的情况等。因此,对于不规则的使用进行如下处理。

首先,对于多次登记同一前往目标楼层的使用者,利用同一登记装置(例如图1的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在规定时间以内连续规定次数登记了同一前往目标楼层,在这种情况下,视为同一人物多次进行登记。然后,将登记人数重新设为一人、或者预先设定的人数、或者根据每天的利用履历来学习到的人数。由此,能力图抑制不规则的使用情况。

另外,对于虽然多人搭乘但仅一个代表人进行登记的情况,基于登记装置中的登记次数和利用人数(搭乘人数),按照楼层并在每个交通流模式下学习每次登记的利用人数,对每此登记的利用人数进行变更,从而能力图抑制不规则的使用情况。这里,按照楼层来进行设定的理由是由于招租、部署导致不规则使用情况的发生率不同。另外,按照交通流模式来进行设定的理由是由于在拥挤时等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不规则的使用情况,并且,若在拥挤时发生不规则的使用情况,则会产生无法搭乘的人。

另外,在实施例5中,不对使用者个人进行考虑,遭遇长时间等待的机会较多的使用者无法降低再次遭遇长时间等待的机会,存在特定的使用者的不满增大的可能性。因此,如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50(参照图2)的情况那样,设置对各个个人的等待时间等利用履历进行存储/管理的使用者管理部5。然后,在过去的规定期间内将当前登记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次数设定作为该使用者的长时间等待人数,以提高服务优先度。由此,能抑制长时间等待向该特定使用者的集中。

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6~实施例12是将电梯的运行信息以可见的形式提供(提示)给使用者的示例。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10及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50采用降低建筑物整体的等待时间增加的风险的方式,因此,在如较少使用的楼层那样的特定楼层上等待时间容易增加。例如,即使在发生相同长时间等待的楼层上,长时间等待人数较多的楼层优先,在长时间等待人数较少的楼层上等待时间有可能变得比以往要长。

因此,以可见的形式将电梯的运行信息提供给使用者。通过提供该信息,电梯使用者能理解为何等待时间会变长,因此,能缓解电梯使用者在长时间等待时的焦躁感。

[实施例6]

实施例6是将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提供给电梯使用者的示例,将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显示于设置在电梯厅中的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或者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图12是实施例6所涉及的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6中,显示出了按电梯组的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和按各层的服务方向的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以及各搭乘号机在出发时的号机内人数和到达时的下电梯人数。将长时间等待评价部24所计算出的长时间等待人数作为按组的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来进行显示。通过提供该信息,来使使用者理解建筑物整体的长时间等待指数是高还是低。

然后,作为按楼层的长时间等待人数,显示当前的预测等待人数、以及基于当前的预测等待人数根据学习结果按照交通流模式来进行预测的将来的预测等待人数,并显示因长时间等待而引起的疲劳度。此外,根据长时间等待人数和疲劳度来求出长时间等待负荷指数(长时间等待评价值)并进行显示。通过提供这些预测信息,使用者能够明白其它楼层的长时间等待负荷也相同或者更高,因此,使得不快感降低。

然后,作为实施例6的显示所进行的信息提供,对于设置有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的楼层,不进行该设置楼层的显示。由此,由于使用者仅关注于其它楼层,因此,对于使用者,能使得进一步捕捉到建筑物整体的使用状况。另外,通过显示出发时、到达时的上下梯状况,能使得理解在其它楼层的上下电梯需要耗费时间的情况,在分配号机以外的号机先到达的情况下,能使得理解先到达的理由。另外,在将各个显示装置靠近各搭乘号机的电梯厅门进行设置的情况下,仅显示分配号机的信息会导致不知道其它号机的通过,因此,也可以将号机位置也同时进行显示。

[实施例7]

实施例7是将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提供给电梯使用者的示例,将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显示于设置在电梯厅中的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或者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图13是实施例7所涉及的预测长时间等待人数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7中,对各搭乘号机的每台搭乘号机显示所有楼层当前的预测等待人数、将来的预测等待人数以及上下梯状况,并且,仅显示分配号机的运行信息。使用者能掌握所有楼层的长时间等待状况进行并掌握分配号机的运行状况,并且,通过仅显示分配号机的运行信息,从而能避免位于附近的其它号机不进行服务而使不快感增大的风险。

[实施例8]

实施例8是将过去的长时间等待人数和长时间等待疲劳度提供给电梯使用者的示例,将过去的长时间等待人数和长时间等待疲劳度显示于设置在电梯厅中的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或者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图14是实施例8所涉及的过去的长时间等待人数和长时间等待疲劳度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8中,显示出了拥挤时间段中的过去的按服务方向的长时间等待人数。由此,使用者能基于该显示来掌握平时所利用的时间段以外的长时间等待状况,因此,能对利用时间进行调整。将利用长时间等待时间和长时间等待人数所计算出的、长时间等待评价值作为长时间等待疲劳度来进行显示,而非长时间等待人数,从而能实现与实际的使用者的感觉相符的等待信息的提供。

[实施例9]

实施例9是将过去的焦躁指数提供给电梯使用者的示例,将过去的焦躁指数显示于设置在电梯厅中的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或者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图15是实施例9所涉及的过去的焦躁感指数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9中,将对长时间等待人数考虑长时间等待时间而求出的长时间等待疲劳度作为长时间等待负荷指数来进行显示。由此,使用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遭遇感到不快的状况的遭遇率。其结果是,使用者能采取预先避免遭遇率较高的时间段的使用。另外,若知道了当前遭遇率较高,则使用者能采取等待电梯以外的行动,因此,能有效地灵活运用时间。

[实施例10]

实施例10是将登记时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提供给电梯使用者的示例,将过去的登记时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显示于设置在电梯厅中的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或者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图16是实施例10所涉及的登记时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0中,使用者对前往目标楼层进行登记,在显示搭乘号机之后,在预测搭乘预定号机会超过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情况下,显示有可能成为长时间等待使用者的内容、例如“电梯厅非常拥挤。”这一消息。由此,在远离电梯厅的位置上登记前往目标楼层的情况下,能促使使用者主动延迟至电梯厅的移动,因此,能力图缓解电梯厅的拥挤。另外,由于促使主动延迟移动,因此,即使将分配号机的移动距离设定得比通常的步行速度要慢,也能赶上搭乘号梯。例如,在移动距离为20m的情况下,将通常的步行速度1.3m/秒变更为1.0m/秒,不将20秒以内出发的搭乘号机设为分配对象。

[实施例11]

实施例11是将登记前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提供给电梯使用者的示例,将过去的登记前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显示于设置在电梯厅中的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或者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图17是实施例11所涉及的登记前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显示的说明图的示例。

在实施例11中,在使用者登记前往目标楼层前,显示电梯厅的长时间等待状况的消息、例如“电梯厅非常拥挤。”、“等待人数预想20人”这样的消息。由此,使用者在登记前往目标楼层前,能对电梯厅的长时间等待状况进行确认,因此,与实施例10相同,能促使使用者主动延迟至电梯厅的移动。

另外,如实施例9那样,使用者能采取除等待电梯以外的行动。例如,促使暂时取消向电梯厅的移动,而变更为使用建筑物内的自动贩卖机角落、便利店、吸烟区、楼梯等其它的行动,因此,能减少电梯厅的拥挤的增加。另外,将登记前的长时间等待状况显示于登记装置(例如图1的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使用者所持有的移动终端等,从而无需新设置显示器。此外,由于显示了长时间等待人数、长时间等待疲劳度这样的预测数值,即显示了根据当前的电梯厅状况而预测出的将来的电梯厅的拥挤状况,因此,对于电梯厅的拥挤的事先缓解的效果也较高。

[实施例12]

实施例12是将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设定提供给电梯使用者的示例,将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设定显示于设置在电梯厅中的显示装置(图1的运行信息显示部4、图2的显示部8)、或者移动终端的显示部。图18是实施例12所涉及的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设定的说明图的示例。

在实施例12中,在使用者进行了编码操作或照管理者卡等特定的操作时,其操作对象的登记装置(例如图1的电梯厅呼梯登记部3)或移动终端以管理者模式来进行移动,能以该管理者模式来对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进行变更。由此,能按时间段来变更外部装置、或群控控制部2所记录的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即,不使用专门的设定工具,而是使用使用者所使用的装置(登记装置或移动终端),就能进行设定变更。

在如实施例6~实施例12那样的进行长时间等待人数的显示、长时间等待负荷的显示的情况下,长时间等待的判断基准即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的值很重要,因此,优选为能容易地进行设定变更。特别是在想对使用者提供长时间等待人数、长时间等待负荷以对使用者的行动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能通过变更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来加以实现。例如,在想在上班时缓解电梯厅的拥挤的情况下,将上班时的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设定得较短,将长时间等待人数、长时间等待负荷显示得较高。相反,在想提高上班时的搭乘率的情况下,将上班时的长时间等待判定时间设得较长,将长时间等待人数、长时间等待负荷显示得较低。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一定局限于包括说明的所有结构的发明。此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个单元替换成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此外也能将其它实施例的结构添加至某实施例的结构上。另外,关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个单元,也可以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标号说明

1电梯部

2群控控制部

3电梯厅呼梯登记部

4运行信息显示部

5使用者管理部

6建筑物到达检测部

7电梯厅到达检测部

8显示部

10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

11_1、11_2、……、11_n电梯(搭乘号机)

20、51利用信息获取部

21、52利用信息预测部

22等待时间评价部

23间隔评价部

24长时间等待评价部

25综合评价部

26分配号机决定部

27运行信息管理部

28、53利用信息管理部

50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群控电梯装置

54运行信息获取部

55利用信息发送部

56显示信息通知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