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1417发布日期:2019-01-29 18:2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用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按压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生活用品越来越朝着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方向发展,譬如将各种液体用品放置在设有吸管的容器内,轻轻按压即可使用,既方便又卫生。

但是,现有的按压式液体用容器,譬如洗手液瓶,衣领净瓶、喷雾型化妆品瓶等,其底部基本上是平面的,吸管与底部相隔预定的距离,在用到最后时由于这种结构本身的限制总会在瓶底留有残余液体,无法通过按压吸管而得到充分利用,这样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浪费。

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按压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瓶,包括瓶体及与所述瓶体配合使用的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一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瓶盖上的按压部及一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底部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为一倒y型结构,所述导液管的上端与所述按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设有一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将所述底部分成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所述导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

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的距离为0.5~1cm。

优选的,所述突起结构为一三角锥体。

优选的,所述突起结构为一具有弧面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突起结构的底端与所述瓶体的两侧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突起结构的底端与所述瓶体的两侧距离为0~1cm。

优选的,所述按压结构还包括一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于所述按压部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瓶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将导液管设置为一倒y型结构,且导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瓶体的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这样当瓶体中的液体较少时,液体就可以集中到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通过按压结构压出液体,从而可减少液体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按压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中,按压瓶无法充分利用容器中较少的液体。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按压瓶,包括瓶体及与所述瓶体配合使用的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一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瓶盖上的按压部及一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底部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为一倒y型结构,所述导液管的上端与所述按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设有一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将所述底部分成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所述导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将导液管设置为一倒y型结构,且导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瓶体的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这样当瓶体中的液体较少时,液体就可以集中到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通过按压结构压出液体,从而可减少液体的浪费。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按压瓶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压瓶,包括瓶体1及与所述瓶体1配合使用的瓶盖2,其中,所述瓶体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这样便于观察瓶内的液体使用情况。

其中,所述瓶盖2上设有一按压结构3,所述按压结构3包括一设于所述瓶盖2上的按压部31及一延伸至所述瓶体1的底部的导液管32,所述导液管32通过所述瓶盖2延伸至所述瓶体1的底部,具体地,所述导液管32通过设置于所述瓶盖2上的孔洞延伸至所述瓶体1的底部。

所述导液管32为一倒y型结构,所述导液管32具有上端321和下端322,其中,上端321与所述按压部31固定连接,且上端321为一直通管;下端322为一分叉结构,该分叉结构具有一定的柔性,以能够顺利通过瓶口延伸至所述瓶体1内为准。

所述底部设有一突起结构11,优选的,所述突起结构11位于所述底部的中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突起结构11为一三角锥体,或者,所述突起结构11为一具有弧面的结构。且,所述突起结构11的底端与所述瓶体1的两侧距离相等,优选的,该距离为0~1cm,进一步优选的,该距离为0.5cm。当该距离为0cm时,所述突起结构11的低端底端与所述底部重合。

所述突起结构11将所述底部分成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所述导液管32的下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采用倒y型结构的导液管,并将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这样当瓶体中的液体较少时,液体就可以集中到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通过按压结构压出液体,从而可减少液体的浪费。

其中,所述导液管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的距离为0.5~1cm。如果距离小于0.5cm,导液管32的下端会因为与底部的间距太小而影响液体吸出;如果距离大于1cm,会因为导液管32的下端与底部的间距太大而造成较多液体无法吸出。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按压结构3还包括一出液管33,所述出液管33设于所述按压部31的一侧。其中,所述出液管33与所述按压部31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

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压瓶,包括瓶体及与所述瓶体配合使用的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一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一设于所述瓶盖上的按压部及一延伸至所述瓶体的底部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为一倒Y型结构,所述导液管的上端与所述按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设有一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将所述底部分成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所述导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本发明通过将导液管设置为一倒Y型结构,且导液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瓶体的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这样当瓶体中的液体较少时,液体就可以集中到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通过按压结构压出液体,从而可减少液体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卢路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卢路平
技术研发日:2017.07.20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