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0523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属于修造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起重作业中,我们发现一种手动葫芦在施工过程中因重心偏高,经常发生钢丝跳出滑轮槽,产生葫芦本体突然侧翻倒置现象,容易发生高坠和碰撞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它能够将钢丝锁定在一定范围内滑移,防止钢丝跳出滑轮槽而侧翻。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一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中间隔套,所述中间隔套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外侧设置有u型卡夹,所述u型卡夹开口向内,所述u型卡夹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u型卡夹与定位块之间形成钢丝滑移导槽;

将安全装置通过连接螺栓安装于葫芦上,安装装置位于葫芦钢丝滑轮的正上方;

将绕置于葫芦钢丝滑轮上钢丝两端分别穿装于安全装置左右两侧的钢丝滑移导槽内,使得钢丝在滑移过程中,除了被钢丝滑轮下半圆定位,还被钢丝滑移导槽定位。

所述钢丝滑移导槽的长度大于两根钢丝直径20~30mm。

所述中间隔套通过连接螺栓与葫芦的滑轮侧板相连接。

所述中间隔套内孔与连接螺栓的间隙为5mm。

安全装置可以绕中间隔套小幅摆动,其摆动幅度为5~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它能够将钢丝锁定在一定范围内滑移,防止钢丝跳出滑轮槽而侧翻,使用可靠,能够有效保护物件的起重安全,同时也对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另外,活络“u”型卡夹的设计也让装、卸钢丝变得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其中:

钢丝1

安全装置2

中间隔套2.1

定位块2.2

u型卡夹2.3

定位销2.4

钢丝滑移导槽2.5

钢丝滑轮3

滑轮侧板4

吊钩5

连接螺栓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取一安全装置2,所述安全装置2包括中间隔套2.1,所述中间隔套2.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块2.2,所述定位块2.2外侧设置有u型卡夹2.3,所述u型卡夹2.3开口向内,所述u型卡夹2.3通过定位销2.4与定位块2.2相连接,所述u型卡夹2.3与定位块2.2之间形成钢丝滑移导槽2.5;

将安全装置2通过连接螺栓6安装于葫芦上,安装装置2位于葫芦钢丝滑轮3的正上方;

将绕置于葫芦钢丝滑轮3上钢丝两端分别穿装于安全装置2左右两侧的钢丝滑移导槽内2.5,使得钢丝在滑移过程中,除了被钢丝滑轮3下半圆定位,还被钢丝滑移导槽2.5定位,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原理,钢丝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偏移而出现侧翻倒置现象。

所述钢丝滑移导槽2.5的长度大于两根钢丝直径20~30mm;

所述中间隔套2.1通过连接螺栓6与葫芦的滑轮侧板4相连接;

所述中间隔套2.1内孔与连接螺栓6的间隙为5mm,从而使得整个安全装置2可以绕中间隔套2.1小幅摆动,其摆动幅度为5~10mm。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一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中间隔套,所述中间隔套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外侧设置有U型卡夹,所述U型卡夹开口向内,所述U型卡夹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块相连接,所述U型卡夹与定位块之间形成钢丝滑移导槽;将安全装置通过连接螺栓安装于葫芦上,安装装置位于葫芦钢丝滑轮的正上方;将绕置于葫芦钢丝滑轮上钢丝两端分别穿装于安全装置左右两侧的钢丝滑移导槽内,使得钢丝在滑移过程中,除了被钢丝滑轮下半圆定位,还被钢丝滑移导槽定位。本发明一种葫芦的安全使用方法,它能够将钢丝锁定在一定范围内滑移,防止钢丝跳出滑轮槽而侧翻。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明;杨伟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0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