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负重平移的槽形体组合撬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0050发布日期:2018-11-03 00:4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撬杠,尤其是一种可负重平移的槽形体组合撬杠。



背景技术:

因目前尚无可负重平移的撬杠,故在进行某些规格的地下排水管道的水泥预制管铺设时,要六、七名精壮技术工依靠滑轮组加撬杠操作,有时两节管子的对接口横向方位有所偏离,就要松开滑轮组再重新用撬杠移动管子的横向位置再度试接,往往一个组接要如此反复多次才能成功,十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提高相关工程的施工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负重平移的槽形体组合撬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体组合撬杠由一只装配有万向轮的异形槽式基座和一根轭形撬杠组成;异形槽式基座以一段直向断面呈形的异形槽式体为基础,在该槽式体的一端的两边立壁上沿设置两个互为对应的“u”字形豁口,同时将这一端的槽式体底板上侧面打造成向上内方倾斜的坡面,并在每一边立壁的外展翼板的下侧装置若干只万向轮;轭形撬杠为一根弯曲成若干节的轭形硬钢条,在该钢条接近撬头的侧立面上有一根横向水平设置的圆轴.轭形撬杠以其圆轴架置于异形槽式基座的“u”字形豁口中而构组成可负重平移的撬杠。

本发明用如下方法实施:1、用硬钢制作异形槽式基座:先用一块长37cm、宽25cm、厚1cm的钢板打造成纵向断面呈形的异形槽式体,该槽式体长25cm、内槽宽15cm、高6cm,两侧各设置一块宽5cm的水平展翼;在该槽式体的一端往里3cm至6cm处的两侧立壁上沿各设一个宽、深均为3cm的、互为对应的“u”字形豁口,同时将这一端的槽底上表侧打造成一道向内上方呈45°倾斜的坡面,最后在两侧展翼的下侧装上若干只万向轮,万向轮的最低位距所在异形槽式体底沿的高度为0.5cm;2、用弹簧钢打造轭形撬杠,取一段长220cm、厚4cm、横宽14.9cm的弹簧钢条,按轭形折成四摺,第一摺为撬杠的撬头段,其底面纵向长14.5cm、上表面纵向长13.5cm,将这一摺的头端正侧面的下部打造成高3.2cm、横宽14.9cm的长方形,然后从这一长方形的上侧边处向这一摺的纵深方向内上方打造成一个与本长方形上侧边的水平面呈20°翘起的长2.5cm的斜披,并将一斜坡改造成四级式台阶体;从这一台阶体的最上沿向本摺段纵深处11.7cm点起延续撬杠体的第二摺段,该摺段上表侧长12cm,与本摺段的起点处水平面呈14°翘起,接着从这一摺段的末端延续撬杠体的第三摺段,该摺段上表侧长54.5cm、与本摺段的起点处水平面呈21°翘起,最后从这一摺段的末端延续撬杠体的第四摺段,该摺段长140cm,与水平面垂直。在第一摺段距其头端13.2cm-16.1cm段的侧立壁距其底面1.1cm-4cm高程段中设置一条直径2.9cm、横贯两侧壁体的圆轴,最后在垂立式杠体的最上端设置一根横卧式压力手柄。将轭形撬杠通过其圆轴架于异形槽式基座的“u”字形豁口中,即组合成一个可负重平移的槽形体组合撬杠。本发明的技术优势是:撬杠的力臂结构可克服作业基坑宽度对撬杠力臂长度的制约,而有效加长撬杠力臂,提高撬杠的起重效能,并可通过万向轮促成撬杠的水平位置移动,能轻巧地将直径≤150cm的水泥预制管送达组接位置,从而可大幅减轻施工劳动强度和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座示意图,图2为撬杠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组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动态示意图。图中,1是展翼,2是万向轮组装口,3是万向轮,4是“u”字形豁口,5是撬杠台阶形撬头,6是圆轴,7是压力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将图2所示的轭形撬杠以其圆轴6架于图1所示的异形槽式体基座的“u”字形豁口4处。应用时,分别将4台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体从需行组接的水泥预制管两头的两侧横向推至水泥预制管的正下方,按压力手柄7,使撬杠撬头的台阶5的最高一级台阶紧扣住相关水泥预制管正下沿,然后压制压力手柄7即可将水泥预制管顶起并推送至适当位置实施组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可负重平移的槽形体组合撬杠,由一只装有万向轮的异形槽式基座和一条轭形撬杠组成,该组合撬杠能依靠轭形撬杠将相关水泥预制管顶抬至其组接所需高度然后通过异形槽式基座将之进行水平移动送达横向组接位置,能轻松快捷地将直径在150cm左右的水泥预制管进行组接,能克服施工面空间狭窄的制约,可凭四个人的体力完成原需六、七名强壮劳力费尽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可极大地减轻相关作业的劳动强度而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明龙
技术研发日:2018.05.08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