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7981发布日期:2019-01-16 07:1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的污染主要来自垃圾中易腐有机物分解散发的臭气及沥水,恶臭程度和沥水量、垃圾清除时间及季节有很大关系,高温或长期堆放时较容易产生。在夏季温度高时,如果不及时清运,垃圾则产生强烈的臭气和大量沥水。一旦产生量较大,将对周围10m以内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使人感觉不舒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暴露在空气中的垃圾很容易污染环境、传播疾病。现有垃圾桶都需要人为定时收集,这就会导致垃圾堆积的现象出现,所以发明一种可自动将垃圾运送到垃圾收集点的全自动垃圾桶很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该垃圾桶可以检测桶内垃圾量,到达设定值该垃圾桶就自动运动至垃圾收集点,完成垃圾的倾倒,然后自动回到安放地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工费用,而且垃圾清理更加高效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包括底板,底板下部前端安装万向轮,后端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底板刚性连接,底板前端安装有传感器,支撑杆通过支座与底板连接,下伸缩杆一端通过支座与底板连接,另一端通过支座与支撑杆连接,上伸缩杆一端通过支座与支撑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支座与垃圾桶连接,垃圾桶中部设有转轴与支撑杆配合,盖子通过支撑座与垃圾桶连接,并通过液压杆支撑,盖子上设有把手。

所述的支撑杆通过支座与底板连接配合处设有轴承。

所述的下伸缩杆与底板连接处及下伸缩杆与支撑杆连接处均设有轴承。

所述的万向轮与主动轮设于底板的四角,通过电机驱动两个主动轮和万向轮配合可实现装置的任意方向移动。

所述的上伸缩杆与支撑杆连接处及上伸缩杆与垃圾桶连接处均设有轴承。

所述的盖子通过支撑座与垃圾桶连接处设有轴承。

所述的传感器与微控器相互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该垃圾桶可以检测桶内垃圾量,到达设定值该垃圾桶就自动运动至垃圾收集点,完成垃圾的倾倒,然后自动回到安放地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工费用,而且垃圾清理更加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置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叙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下部前端安装万向轮2,后端安装有主动轮3,主动轮3通过电机4驱动,电机4通过电机座与底板1刚性连接,底板1前端安装有传感器5,支撑杆7通过支座与底板1连接,下伸缩杆6一端通过支座与底板1连接,另一端通过支座与支撑杆7连接,上伸缩杆8一端通过支座与支撑杆7连接,另一端通过支座与垃圾桶9连接,垃圾桶8中部设有转轴与支撑杆7配合,盖子12通过支撑座11与垃圾桶9连接,并通过液压杆10支撑,盖子12上设有把手13。

所述的支撑杆7通过支座与底板1连接配合处设有轴承。

所述的下伸缩杆6与底板1连接处及下伸缩杆6与支撑杆7连接处均设有轴承。

所述的万向轮2与主动轮3设于底板1的四角,通过电机4驱动两个主动轮3和万向轮2配合可实现装置的任意方向移动。

所述的上伸缩杆8与支撑杆7连接处及上伸缩杆8与垃圾桶9连接处均设有轴承。

所述的盖子12通过支撑座11与垃圾桶9连接处设有轴承。

所述的传感器5与微控器相互通信。

所述的微控器采用市面常规型号即可实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需要投放垃圾时,位于把手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后,伸缩杆将盖子打开,便于垃圾的投放,装置检测到垃圾放满之后,装置在主动轮与万向轮的配合下使装置移动,位于底板前端的传感器检测避障,使装置安全移动到垃圾收集地点,在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以及支撑杆的共同作用下将垃圾桶倾斜,使垃圾倒出。完成垃圾倾倒后装置返回安放地点。盖子上的太阳能板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为装置的运行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自动运送垃圾的垃圾桶,底板下部前端安装万向轮,后端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底板刚性连接,底板前端安装有传感器,支撑杆通过支座与底板连接,下伸缩杆一端通过支座与底板连接,另一端通过支座与支撑杆连接,上伸缩杆一端通过支座与支撑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支座与垃圾桶连接,垃圾桶中部设有转轴与支撑杆配合,盖子通过支撑座与垃圾桶连接,并通过液压杆支撑,盖子上设有把手,当需要投放垃圾时,把手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后,伸缩杆将盖子打开,检测到垃圾放满之后,装置移动并检测避障,伸缩杆及支撑杆作用下将垃圾倒出,完成后返回安放点。盖子上的太阳能板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降低人工费用,垃圾清理高效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桓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04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