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的吊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4433发布日期:2018-12-19 05:5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的吊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卸车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的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自卸车的车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纵梁,在两纵梁之间设有龙门,在车架的前端还设有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通过安装座与车架固定,由于受力的问题,动力总成的重心设在龙门的下方。该结构的车架虽然受力好,但是拆装动力总成时则会比较麻烦,原因在于吊装动力总成的吊具需要跨过龙门,现有技术中,首先将龙门拆除,然后将动力总成吊装固定在车架上,最后再把龙门安装在车架上,所以在吊装动力总成时比较麻烦,耗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的吊装方法,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的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吊具将动力总成吊起;所述吊具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设有四个第一吊耳,四个第一吊耳的朝向沿线相交于点a位于动力总成重心点g1的上方,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有后吊耳组和前吊耳组,前吊耳组位于支撑框架中心点g2的后方,后吊耳组位于支撑框架中心点g2的后方,点a、重心点g1和中心点g2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前吊耳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中间铰支吊耳,每组中间铰支吊耳包括第二吊耳和第三吊耳,所述第二吊耳通过第二吊带连接动力总成,所述第三吊耳通过第三吊带连接动力总成;所述后吊耳组包括第四吊耳和第五吊耳,所述第四吊耳通过第一电葫芦吊具与动力总成连接;

(2)将动力总成吊至车架跨龙门位置,动力总成的后端穿过龙门;

(3)第五吊耳通过第二电葫芦吊具与动力总成穿过龙门的一端连接;

(4)拆卸第四吊耳上的第一电葫芦吊具,利用第二电葫芦吊具、第二吊带和第三吊带将动力总成吊起;

(5)将动力总成吊装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本发明通过设计专用吊装工装,巧妙的通过动力总成后吊点穿过龙门后进行起吊位置的换吊,使得动力总成顺利通过龙门的干涉,成功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作为改进,所述吊梁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和若干设在两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第一吊耳、第四吊耳和第五吊耳设置纵梁上。

作为改进,所述动力总成的底部设有前安装座和后安装座。

作为改进,所述纵梁为箱型梁。

作为改进,起重机利用四腿吊链与四个第一吊耳连接将动力总成吊起。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电葫芦吊具和第二吊葫芦吊具均通过吊带与动力总成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第二电葫芦吊具收紧至第一电葫芦吊具卸力,拆除第一电葫芦吊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计专用吊装工装,巧妙的通过动力总成后吊点穿过龙门后进行起吊位置的换吊,使得动力总成顺利通过龙门的干涉,成功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吊装状态图i。

图2为吊装状态图ii。

图3为吊具俯视图。

图4为吊具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的吊装方法,其基于专业吊具来实现,如图3、4所示,所述吊具包括吊梁1,所述吊梁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13和若干设在两纵梁13之间的横梁14,所述纵梁13为箱型梁,其重量轻,结构强度高;框式吊梁1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动力总成吊装过程中晃动,确保平稳吊装。所述吊梁1的顶部设有四个第一吊耳5,该四个第一吊耳5分别设在两根纵梁13的两端,形成矩形分布,起重机利用四腿吊链6与四个第一吊耳5连接将动力总成12吊起;四个第一吊耳5的朝向沿线相交于点a位于动力总成12重心点g1的上方,点a、动力总成12重心点g1和吊梁1的中心点g2处于同一直线上,增强了吊装过程的稳定性,本设计结构简单、紧凑,适用性强。所述吊梁1的底部设有后吊耳组和前吊耳组,前吊耳组位于吊梁1中心点g2的后方,后吊耳组位于吊梁1中心点g2的后方。所述前吊耳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中间铰支吊耳2,每组中间铰支吊耳2包括第二吊耳21和第三吊耳22,两组中间铰支吊耳2一共设有四个吊耳,所述第二吊耳21通过第二吊带7连接动力总成12,所述第三吊耳22通过第三吊带8连接动力总成12;中间铰支吊耳2可平衡受力,使得柴油机(动力总成12主要重量集中部件)起吊过程可自找平衡,使其时刻保持稳定。所述后吊耳组包括设在纵梁13底部的第四吊耳3和第五吊耳4,后吊耳组一共设置四个吊耳,分别两个第四吊耳3和两个第五吊耳4,吊装时,第四吊耳3通过第一电葫芦吊具9和吊带与动力总成12连接,第五吊耳4通过第二电葫芦吊具10和吊带与动力总成12连接。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具体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吊具将动力总成12吊起,此时第二吊耳21通过第二吊带7与动力总成12的前部连接,第三吊耳22通过第三吊带8与动力总成12的前部连接,第四吊耳3通过第一电葫芦吊具9和吊带与动力总成12的后部连接;动力总成12水平状态时,左侧与动力总成12后部连接的四根吊带均分载荷,右侧两个第一电葫芦吊9具均分载荷;

(2)将动力总成12吊至车架跨龙门位置,动力总成12的后端穿过龙门11,此时第一电葫芦吊具9并未穿过龙门11;

(3)第五吊耳4通过第二电葫芦吊具10与动力总成12穿过龙门1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葫芦吊具10收紧至第一电葫芦吊具9卸力,拆除第一电葫芦吊具9;此时左侧与动力总成12后部连接的四根吊带均分载荷,右侧两个第二电葫芦吊具10均分载荷;

(4)继续将动力总成12吊装平移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动力总成通过底部设有的前安装座和后安装座进行安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自卸车动力总成的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吊具将动力总成吊起;(2)将动力总成吊至车架跨龙门位置,动力总成的后端穿过龙门;(3)第五吊耳通过第二电葫芦吊具与动力总成穿过龙门的一端连接;(4)拆卸第四吊耳上的第一电葫芦吊具,利用第二电葫芦吊具、第二吊带和第三吊带将动力总成吊起;(5)将动力总成吊装到安装位置进行安装。本发明通过设计专用吊装工装,巧妙的通过动力总成后吊点穿过龙门后进行起吊位置的换吊,使得动力总成顺利通过龙门的干涉,成功解决动力总成需跨龙门安装的困难,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彪;郝亮;曾鸣;田振华;黄云逸;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